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16章

抢救大明朝-第16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喊着从皇极门架着走。。。。。。

    而现在,祖宗保佑,又给了他一根名叫朱慈烺的救命稻草,能让他有一定的机率守住北京,他还有什么理由不牢牢抓住?

    至于朱慈烺忽悠王承恩,忽悠吴襄,忽悠一群京城壮丁的罪过,当然没有守住北京城重要了。秋后算账的道理,崇祯还是懂的!现在是春天,还没到秋后呢!

    所以最要紧的不是和儿子、王承恩、吴襄他们算账,而是守住北京——这事儿也怪朱慈烺太能忽悠,把自己和王承恩、吴襄、吴三桂还有好几千壮勇捆在一起了。崇祯要动朱慈烺,就必须把他们一网打尽。。。。。。好像他也没这个实力,而且打尽了之后,谁去打李自成?谁去守北京城?

    只有守住了北京,他才能继续给大明亿万子民当明君啊!以后还怕没有机会收拾太子一党?

    守不住,他立马就成了亡国的昏君,死了也没脸见祖宗!

    他这么英明的一个君,怎么可以亡国呢?这是不允许的。。。。。。

    拿定了主意,崇祯皇帝咬咬牙,又加重语气对朱慈烺道:“春哥儿,朕决心以定,要率百官、勋贵、京营和内侍死守京师,等待吴三桂大军抵达!”

    你的自我感觉还真好啊!朱慈烺心说:都到这个时候了,还相信百官、勋贵、内侍会为你陪葬?他们不开门迎降,就已经对得起天地良心了!

    “父皇,”朱慈烺淡淡地开口了,“儿臣不要统领内外军营兼提督九门的差遣。”

    崇祯点点头,心想:总算知道一点进退!

    朱慈烺又道:“儿臣要出宫抚军,总督直隶各处军务,还要请尚方宝剑,可斩亲王以下亲贵官员!”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朱慈烺的要求,火气顿时就上来了。总督直隶各处军务也就罢了,反正李自成大军一到,京师就是个围城,直隶各处也联络不上。可是斩亲王以下亲贵官员的尚方宝剑不能给啊!

    这可是真正的生杀大权京师城内,只有皇帝才能有这样的权力!

    朱慈烺看到崇祯皇帝脸色不予,叹了口气,道:“父皇可以问王伴伴,如果不算儿臣的三营兵,现在京师城内有多少兵马?能不能把内外城墙的垛口站满?又能拿出多少银子发饷?发下去的钱,够不够他们养家糊口?

    另外,京师的城内的各处仓库之内还存着多少米粮?能让几十万军民吃上多久?”

    崇祯皇帝忙扭头看着王承恩,王承恩道:“回禀皇爷,如果不算小爷的兵马,京营还有五千人,净军有三千人,凡是上城值守的兵丁,每人每天有一百文钱,伙食自理京城各处仓库的存粮不少,总还能支撑一两个月。只是军饷实在不足,国库、内库加在一起,只有银十余万两,金三万余两了。”

    朱慈烺冷笑几声:“加上儿臣招募到的三千人,不过万余守军,皆是乌合。而北京内外城周长四十八里,以万余军守,一里不过二百人。如果再要分日夜两班,就只有百人了以百人守一里之墙,何等零落?只怕未曾交战,已经胆寒了!”

    “这这该如何是好?”崇祯皇帝看着儿子,心里居然隐约盼着托梦的祖宗教了什么高招给儿子。

    “只有发动勋贵、百官、内官家的丁壮上城了。”朱慈烺说,“而要鼓励城上的兵丁壮勇,一天一百个铜钱怎么够使?闯逆真个来了,怎么都得给一两银子一天吧?若是带兵的头领,还得加倍给钱就国库、内库里面的那点钱够支撑几日的?

    另外,等吴三桂的大军到了,咱也不能一毛不拔吧?百万饷银还是该给的!要不然去南京的途中,恐怕会陡生变故!”

    被朱慈烺这么一说,崇祯皇帝已经明白尚方宝剑的用处了这生杀大权,不得不给。如果不给,京师就支撑不了几日了!

    可要是给了真的能有钱吗?那些当官的看着都又黑又瘦的,听说还有不少官员勋贵在卖房子、卖家当了,他们真的有钱吗?就算有钱,肯捐吗?可别闹得人心惶惶,把人都逼到李自成一边去。

    “父皇,儿臣知道谁有钱,谁没钱的太祖高皇帝都在梦里和儿臣说了。”朱慈烺说这话的时候,阴森森的目光却看着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之心。

    王之心有钱啊!他是太监中的首富。他和王承恩一起掌管东厂多年,但是王承恩差遣太多,忙不过来,东厂的事情其实是他在主持。凡是被逮进东厂的,除了钦定的大案,都可以花钱免灾的!

    另外,他有个弟弟名叫王之仁,没有当太监,而是投了军,在他的关照下现在在江南当苏松总兵,那可是个肥缺啊!

    苏松总兵是兼管海口的总兵,有缉私之责,缉私,不就是保护走私吗?

    崇祯皇帝也发现朱慈烺的眼神看着王之心了,他有点奇怪,所以也把视线转向了王之心,这下可把王之心吓死了。

    朱慈烺这时却沉着声道:“王之心,你提督东厂,一定也知道谁家有钱吧?”

    “知道”王之心哪里敢说不知道?

    朱慈烺笑了笑,对崇祯道:“父皇,不如就让王之心跟着儿臣,一同募款守城吧。”

    “这”崇祯皇帝看着儿子,心想:现在大臣们都是亡国之臣,太监又都是老实太监,只有这个太子突然表现出一些本事,似乎能守住北京。

    崇祯灰白而严肃的面孔上终于有了一点笑容:“春哥儿,朕就给你尚方宝剑,不过你可不能拿着宝剑随便斩人,朕只许你斩十个人。”

    朱慈烺又叩了下首:“儿臣领旨。”

    他顿了顿,又道:“父皇,事不宜迟,请先发中旨吧。”

    太子抚军督战的事儿,在大明朝历史上好像也没有过先例,真要拿到朝会上去议论,怕是又得没完没了。所以朱慈烺干脆请崇祯先发中旨了。

    “如此也好,朕立即下旨!”崇祯皇帝自然乐于下达中旨,因为中旨不是合法的圣旨,随时可以作废的。如果朱慈烺真的能筹集到军费和壮丁,自己就可以以中旨无效为由,免去他的总督直隶各处军务,收回尚方宝剑

第26章 王公公,咱们去你家搬银子吧(推荐票)() 
朱慈烺拿到了崇祯皇帝亲笔书写的圣旨,就拉着王之心出了乾清宫。他的东宫侍卫这时就在乾清宫外候着,陈锐、李士淳和林增志三位东宫讲官,还有邱致中、黄大宝两位伴读太监也都守在那里。

    因为他们都是知道轻重的,所以一个个都忐忑不安,也不说话,只是望着乾清宫的大门。现在看到朱慈烺笑嘻嘻的出来,还抱着圣旨和一把尚方宝剑,身后还跟着愁眉苦脸的王之心,众人这才大松口气。

    无论如何,千岁爷总算没有被圈禁,看起来还得了什么好处?

    “千岁爷,皇爷给您下了什么旨?”黄大宝是朱慈烺最亲近的心腹,所以就第一个上前,行了一礼后就问了起来。

    “时间紧啊,路上说吧!”朱慈烺接着又扭头对王之心道,“王伴伴,前头带路。”

    “带路?”王之心一愣,“去哪儿?”

    “去你家啊!”朱慈烺笑道。

    “去老奴家做什么?”王之心的声都抖了。

    “当然是搬银子啊!”朱慈烺笑着,“王伴伴,谁不知你是内官中的首富?”

    王之心听了这话,腿肚子一软,就给朱慈烺跪了,“老奴没有钱的,老奴已经捐了一万两了,已经倾家荡产了”

    “真的?”朱慈烺说着话,把圣旨交给了黄大宝,然后将尚方宝剑拿在手里。

    “千岁爷饶命饶命啊!”王之心吓得磕头如捣蒜,不过钱还是没有,“老奴真的没钱啊!老奴倾家荡产了”

    朱慈烺瞧着他要钱不要命的样子,噗哧一声笑起来了,“王之心,你别怕,这尚方宝剑只能杀十个人,你还不够资格!”

    还好不够资格王之心稍稍松了口气,但是也不敢站起来。

    朱慈烺悠悠的又道:“其实吧你家里的金子银子已经不是你的了!那玩意多沉啊!等本宫护着父皇突围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大车给你装银子?留在家里,也是便宜了流寇,是不是啊?”

    “老奴真没有钱”

    “真的没有钱?”朱慈烺一笑,“那你就替本宫跑一趟,找曹化淳到内校场来。就说本宫有个好处给他,让他出城去通州、天津传令旨还可以给他一个时辰收拾家里面的金银细软,只要把带不走的留给本宫充军饷就行了。

    王伴伴,这个机会本来是你的!现在要给曹化淳了!你想想清楚,真的不想带着金子银子出城去?那可真就倾家荡产了!”

    可以带着辛辛苦苦贪来的金银合法的离开北京城这个险地!还有什么比这事儿对王之心更有吸引力?

    至于投降李自成保全家产这种好事儿本来王之心还敢想一想,现在被朱慈烺揪住了,还想个屁啊!到时候就跟着一起突围,走不了就挺着死吧!如果现在出城,既可以保住一部分家产,还可以保住老命,多好的事情啊!

    “怎么样?有钱了吗?”朱慈烺用充满诱惑性的声音说,“你可不比别的内官,你弟弟在苏松当总兵,手里有兵的等到了江南,本宫和父皇都要倚重于你的!就算有点银子来路不明,本宫不会计较的。而且本宫保证,也不会和父皇说从你家搬走了多少银子你啊,还是我大明的好太监!”

    “有钱,有钱,有钱了”王之心咬着牙,“老奴想起来了,老奴是有钱的!”

    “能给本宫多少?”朱慈烺问。

    “二,二十万两银子!”

    “好好好,你果然是个好太监啊!”朱慈烺连连点头,“那你赶紧回去准备大车装钱吧令旨稍后会让陈先生送到你府上的。一共有两份,一份给顺天巡抚宋权,一份给天津巡抚冯元飏。”

    “老奴领旨,老奴马上回家去准备,老奴谢过千岁爷了。”

    今天之前,王之心大概做梦也想不到,他会打心眼里感谢一个拿走他二十万两白银的人。

    但是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真就发生了!

    二十万两白银,这就到手了!

    亲眼看见这一幕的毕酒城、陈锐、李士淳、林增志、黄大宝和邱致中等人都傻眼了。

    崇祯皇帝为了搞点钱,弄得满城风雨,就差跪下来求那帮贪官污吏死太监了,就那样,也不过弄了不到二十万两。

    而朱慈烺几句话,就从王之心那里哄到二十万而且王之心还要千恩万谢!

    这搞钱的水平真没谁能比了!

    几个人不约而同想着:这位太子爷要是和皇爷换一换,什么流寇,什么东虏,早就给铲平了吧?

    “都愣着干什么?”朱慈烺发现跟着自己的那些人都在发呆,连声催促道,“快快快,都忙活起来!时间紧迫!

    黄大宝,邱致中,你们俩去拿令旨本还有本宫的印玺,都送去内校场。

    陈先生、林先生、李先生、毕侍书,你们先去内校场,令旨和印玺到了后就马上以本宫的名义给冯元飏、宋权、王永吉、高第、吴三桂分别下旨,告诉他们本宫现在出宫抚军,总督直隶军务,他们现在都归本宫节制。

    再命令吴三桂立即领兵向京师靠拢,同时再分兵一路去天津卫驻守。

    命令宋权无论如何都要招募一支壮勇坚守通州,直到本宫护驾抵达!

    命令冯元飏备齐海船水手

    其他人,都跟着本宫,咱们去曹化淳家!”

    朱慈烺的东宫领班侍卫朱纯杰闻言就是一愣,“千岁爷,不是已经让王之心出城传旨了吗?”

    朱慈烺嗤的一笑:“本宫有好多令旨要传!对了,那个朱纯臣是你堂哥吧?他也有钱,你去问他,想不想带钱出城?”

    众人这下更佩服朱慈烺了,这位太子真会做买卖啊!连派人出城传旨,到了他这里,也成了一桩来钱的生意了。

    不过这些眼睛里面只有钱的家伙,并没有看穿朱慈烺的真正的心思。

    钱,当然是好的!但是把曹化淳和朱纯臣弄出城的目的也不仅是为了俩钱,而是为了消除城内的隐患。

    因为朱慈烺的前世也是明太祖的后裔,所以特别留意过明亡时期的史料。知道曹化淳和朱纯臣都有开门迎降的嫌疑!

    当然了,这段历史的记载并不很清楚,史料也不可尽信。所以朱慈烺并不想不分青红皂白宰了他们,毕竟崇祯只给了他十个砍人的额度,得省着点用。

    所以朱慈烺干脆就把这两个史书上记载的不可靠分子,都打发出城了事。另外,朱慈烺还想派个差事给曹化淳。

    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出乎朱慈烺的预料,就在他亲自去找曹化淳做买卖的时候,朱纯杰的堂兄朱纯臣却被崇祯皇帝叫到宫里去了。

    原来这个朱纯臣是崇祯最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