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153章

抢救大明朝-第153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坤轻轻哼了一声:“大公兄怕是还没看出这位抚军太子真正的用心吧?”

    罗大公嗤笑了一声:“春帆兄差矣,小弟虽身在江湖,却也心怀天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也是事事上心的!

    咱们这位抚军太子的用心就是三个,一是钱;二是土地;三是人口!自古凡是明君圣主,必然要把这三样牢牢抓在手里!丢了这三样,国家不亡也弱!”

    钱谦益点点头,这个弟子虽然官迷了一点,但是眼光还是有的。如果入仕,一定是个权奸!自己百年之后,柳如是和那些不成器的子孙倒是能让照看一二。

    纪坤却摇头道:“大公兄难道忘了万历年间矿监税使是怎么为非作歹的?”

    罗大公笑道:“这一次千岁爷可比神宗老皇帝狠多了!春帆兄在扬州没少折腾军籍士大夫吧?”

    纪坤叹了口气,“大公兄,你是身在局外说风凉话。。。。。。等他把火烧到民籍士大夫头上就知道厉害了!”

    他跟着张世泽在扬州反了个把月的贪,几乎把淮扬二府地面上所有的卫所指挥、同知、佥事、镇抚等等的官员都逮进去了。还有不少军籍士大夫也因为侵占军屯的罪名遭了殃!

    而纪坤这个左班监察御史就是负责收拾军籍士大夫的——好几百个举人、秀才被他革去了功名,还有不少在籍的官员被他批捕。为此他还得了个“纪阎王”的恶名,成了扬州士林的公敌!

    其实他也不愿意这样得罪人的,可没办法啊!他是被逼到那个份上了。这个左班监察御史是好当的?一帮饿狼一样的右班御史在旁边盯着。他要是敢包庇军籍士大夫,影响了淮扬八卫军屯整治,那帮饿狼不活吃了他?

    张世泽的手下可都是丢了家业,一无所有的勋贵、勋臣子弟!都指着反贪分成发一票呢,纪坤哪儿敢拦着?所以纪坤纪大举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在扬州卫的亲戚丢了祖宗好不容易才侵占来的土地!

    他现在都没脸再回扬州卫老家了。。。。。。

    而最让纪坤咬牙切齿的是朱慈烺不许左右都御史以下的察院官员转行。也就是说,纪坤除非辞官,否则就得在察院干一辈子左班御史!

    如果淮扬二府的事情发生在整个东南,他就得继续去得罪人!这其实就是酷吏的活儿啊!自古以来,当酷吏的有谁能落个好下场的?

    钱谦益扭头看着郑森,“大木,你和太子走得最近,你也说说吧。”

    郑森一笑,“老师可知道千岁爷用了多少人就打败了南京的勋贵、勋臣?”

    “多少?”钱谦益问。

    “9600人,”郑森道,“千岁爷虽然带来了20000人,但是只用了4协步军,2协骑兵,一共9600人,就打败了南京勋贵、勋臣的六万大军。而且只伤亡了不到30人,其中阵亡仅12人!”

    “那么厉害?”

    “千岁爷的兵怎么那么能打?”

    纪坤和罗大公都惊呼了起来,他们都是不懂军务的书生,还以为南京勋贵手中的京营也能算军队。。。。。。

    钱谦益摇摇头道:“也不是千岁爷的兵多能打,而是南京的京营兵实在太废了!”

    郑森笑道:“所以学生支持大公师兄的意见,咱们得捧着千岁爷。。。。。。顺便也把大公师兄捧上去当个状元!”

    罗大公马上向郑森投去了感激的目光。。。。。。状元啊!要真能当上,那可就光宗耀祖了!

    。。。。。。

    钞库街寇家,这里是寇白门的娘家所在。寇白门的娘家是世代娼门,也就是世世代代开妓院的!

    买卖不小,但是社会地位很低,所以寇白门哪怕是完璧之身也不算良家。不算良家,当然也就没机会嫁人做大妇,最好的归宿就是为妾。即便为妾,和那些良家出身的妾室也不能比。她在抚宁侯的地位,更接近于家伎,说穿了就是朱国弼的财产。

    所以朱国弼为了活命把她写在财产清单上献给朱慈烺,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而这份出卖了寇白门的清单,现在就摆在寇白门面前——是由大明首富之子郑森带来是。

    郑森是首富的儿子,当然是寇家这样的娼门极力巴结的对象了。当他表示要见寇白门后,寇白门的父亲马上把郑大公子请进了女儿的闺房。

    现在抚宁侯这棵大树已经倒了。。。。。。如果能攀附上安平郑家,钞库街寇家的娼门生意,也就能安稳了。

    “侯爷怎么样了?”寇白门眼睛红红的,面颊上都是泪痕,看得叫人心疼,可是她一开口,还是关切地问起了出卖她的朱国弼。

    “他现在是阉党罪魁,能活一命就属侥幸了。。。。。。”郑森看着寇白门,心想:多好的女子啊!

    他顿了顿:“虽然抚宁侯将你列在清单上,但是并没有从他家抄出卖身契,你要是不认,我可以去和千岁爷说。”

    这个时期的郑森也是金陵才子中的一员,当然是秦淮八艳的粉丝了。。。。。。能够拉一把心中的女神,他当然是愿意的。

    寇白门却是惨淡一笑:“当然没有卖身契,寇家还没到要卖女儿的地步。”

    “哦。”郑森笑道,“那就好了,我去和千岁爷说吧。”

    “可奴家的确是侯爷的财产,又怎么能不认?”寇白门道,“侯爷既然把奴家献出来了,那奴家就得认。。。。。。郑公子,不知千岁爷准备怎么发落奴家?不会要奴家入宫吧?”

    入宫?美死你了!郑森心说:他想把你送给某个没老婆的粗鄙武夫!还好有我本公子怜香惜玉。。。。。。不过本公子也不能纳你为妾,因为你是秦淮八艳,是有大用处的!

    郑森笑道:“千岁爷不好色,自不会召你入宫,所以就让在下自行处置了。”

    给你当小妾?寇白门看着郑森,样貌不如朱国弼,不过年轻多金,倒也不错。。。。。。

    “在下想让姑娘当一座桥!”郑森接着道。

    “桥?”寇白门眨着通红的眼睛,这是什么玩法?难道是郑森从日本国学来的?

    “白门姑娘是八艳之一,”郑森道,“而且年纪又小,今年才19岁,就此退隐实在可惜了。”

    寇白门是秦淮八艳之中年纪最小的一个,17岁入了抚宁侯府,今年不过19岁。

    现在八艳之中年长的几位都已经退隐,年方19的寇白门如果肯出山,那就是秦淮第一艳了!

    寇白门看着郑森,一头雾水,“郑公子的意思是。。。。。。”

    “在下想让白门姑娘出山,当个秦淮第一艳!”

    啥?寇白门傻了,你家不是干海贼的吗?什么时候改开窑子了?这窑子可没海贼来钱多。。。。。。

第255章 分田分地扎根 上() 
大功坊,西花园。

    琴声荡漾,悠扬婉转,让人听得如沐春风,偶尔一个滑音,犹如燕子抄水,溅起点点涟漪。

    一处八角亭中,朱慈烺正和他的几个心腹,一起在听郑森带来的寇白门抚琴。其中吴家两父子都眉头微皱——姓郑的什么意思?为什么带个美女来大功坊?是要献给千岁爷吗?

    就在这两父子为吴三妹能不能继续得宠而操心的时候,琴声嘎然而止,寇白门神色淡淡的,轻轻点头为礼。

    朱慈烺只是轻轻挥手,没有是一句话,便将寇白门打发了。

    寇白门是很漂亮,的确配得上秦淮第一艳,不过并不是朱慈烺的菜。

    看到朱慈烺随便打发了寇白门,吴家父子才松了口气儿,然后爷俩互相对视了一眼,吴三辅笑着说:“千岁爷,您今儿把大家伙都召来,不会就是一起听这小娘子弹曲儿吧?”

    朱慈烺一笑,“你们都是本宫的心腹,以后要多来大功坊走动,大家一起听个曲,听个戏,喝个小酒,总之莫要生疏了。”

    他又向锦衣卫指挥使朱纯杰使了个眼色。朱纯杰笑着摸出了厚厚的一本账册,“千岁爷,这是锦衣卫刚刚整理好的阉党逆贼各家的财产账册,请您过目。”

    “哈哈。”朱慈烺一招手,黄小宝连忙上前,将账册取了,双手递给朱大太子。

    朱慈烺一边翻看,一边问道:“抄到多少座园子?多少现银、现金?多少亩田土?”

    朱纯杰答道:“截止昨日,可以确认的位于应天府境内的园子有128座,其中位于南京城内的有66座。”

    “哈哈哈,”朱慈烺大笑,“在座诸位都有园子了!”

    朱纯杰又说:“抄到的金银总共有2600余万两,其中黄金有100余万两。”

    朱慈烺道:“500万两银子解部,其余都分了!”

    这真是大手笔啊!价值将近2500万两的财富,就这样被朱慈烺分出去了!

    当然了,这2500万两仅仅是南京勋贵、勋臣诸家拥有的“金融类资产”的一部分,还有超过3000万两的债权、股份,都会被装进朱慈烺的口袋。

    朱纯杰接着说:“土地有5000多万亩!其中位于南直隶地面上的土地不下2800万亩,其余多在江西、浙江、福建和湖广。在南直隶的2800万亩中,约800万亩是军屯,400余万亩是私田、赐田,余下的大多数都是隐田。”

    “哈哈,1600万亩的隐田!”朱慈烺笑着,“真是好啊!对了南直隶有多少在册的田土?”

    “有约7740万亩。”朱纯杰回答道。

    “浙江呢?”

    “有约4670万亩。”

    “呵呵,”朱慈烺冷笑了两声,“南直隶都是平原,浙江都是山峦。而且南直隶比浙江省大了一倍半都不止。根底居然只多3100万亩。。。。。。这还是张居正当政时候清查出来的数目!”

    南直隶相当于后世的江苏、安徽和上海市。虽然此时的江苏省没有后世那么大——苏北有部分土地还沉在海里,没有淤积出来。但是随便怎么算,江苏的耕地肯定比浙江要多!

    至于安徽省,那可是沃野千里的粮食大省,后世安徽省的耕地面积比浙江省多了一倍半都不止。现在由安徽、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土地的南直隶的耕地,居然只比浙江省多了七八成,这隐田和在册田土之比,恐怕一比一都有了!

    “千岁爷,能得到3000余万亩土地就已经很好了!”吴襄笑得都合不拢嘴了,“便是有十万克难新军,有1000万亩就足够了。。。。。。跟随千岁爷的功臣再赏500万亩也够了。还1500万亩可以归入军屯,一亩收个七斗租子,也能有1000余万石收入啊!”

    好个屁!朱慈烺心里面冷笑:明明有一亿五千万亩土地,账面上就记七千多万,其中还有至少一千几百万亩是不纳税的军屯。余下的六千万亩之中,又有七八成是各种绅田,一样不需要纳税。。。。。。

    。。。。。。

    江水滔滔,东流缓缓。也许是苦命的崇祯皇帝不掌权了,今年江南的气候也比往年湿润了一些,横贯在华夏大地腰部的那条黄金水道长江的水流也显得非常充沛,卷动着翻腾着一直朝海流去。

    在南京应天府境内,长江的南岸,一个穿着红色的箭衣的少年,正带着一大群同样身穿箭衣的壮年在江边策马而行。后面更是簇拥着大队的侍卫。长江南岸都是葱绿的稻田,不少带着斗笠的江南农夫正在田中忙碌,或是锄草,或是施肥,精心伺候着水田中的晚稻。

    江南的水稻大多种两季,分为早稻和晚稻,上等的水田一年出米可达三石之多!明朝的一旦大约相当于后世的一百八九十斤,三石就是五百几十斤。而且是米,不是带壳的稻子。

    对于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的时代,这种产量实在不算低了。

    而明朝在江南的“重税”,以税赋最重的苏州府为例,在税收工作执行的最有力的洪武年间,年入税粮在270万石——280万石,约占全国总数的一成不到。而平均的亩税不到三斗,大约是二斗八升。产米三石,纳粮不到三斗,税率不到一成,能算“重税”吗?

    到了万历年间,虽然经过张居正的一再整顿,苏州的田赋比之洪武年间还是降低了不少,也就在200万石出头。亩税当在二斗上下。产米三石,纳粮二斗,这税算得上重吗?

    当然了,苏州税,江南的税,比起全国其他地方来说,还是非常重的。按照亩税而论,苏州的田税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到八倍!

    从这一点来说,的确是重税了。

    但是中原和西北的旱田,即便在小冰河期之前,亩产(面粉)也达不到一石,通常只有几斗。便是免税,种一亩北方旱田的收入也不可能同一亩江南水田相比。

    从这个角度而论,江南的田税根本不重。

    当然,不重的前提是税赋能够平均落在江南的土地上,而不是大部分土地不交税,由一小部分土地承担全部的税额。。。。。。而朱慈烺现在看到的郁郁葱葱的水田,原本都是不交税的!因为这些田都是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