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144章

抢救大明朝-第144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之龙却还是眉头紧锁,“可是圣上、太子驾临,我等应该郊迎。如果太子在我等出城郊迎的时候动手抓人,我们该怎么办?”

    这倒是个问题!

    张慎言这时笑了笑:“这事儿好办,老夫是南京文官之首,总戎是南京守备是南京勋贵之首,韩公公是南京守备太监。只要咱们三人出面,其他各家随便派个人应付一下就得了。韩公公,您看怎么样?”

    韩赞周大声道:“咱家不怕!”

    赵之龙看着眼前两个不怕死的,心说我也不怕啊!我早就是卧底了。。。。。。如果太子识破了南京勋贵的阴谋,我就是卧底的忠臣,如果没有识破,那我就是圣上的忠臣,我真是太聪明了!

第239章 太子有罪,太子凶猛() 
“千岁爷,前队已经到了南京外廓的麒麟门外十里的接官亭。这一带官道两旁热闹非常,现在不少百姓在路边围观,从接官亭通往麒麟门的道路两边也都挤满了百姓。。。。。。都是自发前来迎驾的,只是有些混乱,不大利于警跸。不知是否要发兵驱散?请千岁爷示下!”

    正在请示的是克难新军指挥使兼中师师帅吴三辅。他的克难新军指挥使渐渐的快变成虚衔了,连军指挥使司在不久之前也和中师指挥使司合并,军司直属部队也都分拆编入了各师,只剩下一个新组建的炮营还挂在军司下面。

    不过吴三辅倒不怎么在乎兵权变小,因为他的兵权本来就有点虚。除了一些老吴家的家丁出身的军官会卖他一点面子,其他的军官和普通兵士都不怎么认吴家的牌子——人家可是太子爷的克难功臣,就等着分田分地分老婆。。。。。。就连老吴家的家丁,被朱大太子洗了几个月的脑,也都开始把朱大太子摆在吴家父子之上了。

    但是朱慈烺对吴家父子还是很不错的,在到达扬州后就给吴襄封了克难护国公,给吴三辅封了克难安国公!父子二人现在是克难功臣之首了。

    因为克难护国封公的臣子,也就他们俩父子!

    另外,吴三妹和朱慈烺更是好得不行,就等着诞下麟儿,然后升任太子正妃。。。。。。也有可能直接就封后了。

    这可是一门两国公一皇后,赶上靖难之役后的老徐家了。这样的功臣之家要知道进退,不能老是争权夺利,要不然是不长久的。。。。。。这个道理吴襄都知道,所以这些日子没少和儿子念叨,叫他到了南京后就激流勇退吧!

    已经是国公了。。。。。。再立功也没地方升了!

    所以吴三辅现在也不怎么揽权,而是当起了朱慈烺的传令兵和大跟班。

    吴大跟班来请示的时候,朱慈烺正和吴三妹并辔而行。吴三妹是六月诊出喜脉的,现在有三个月不到的身孕,肚子还没明显鼓起,不过前胸却变得更加“宽广”了。。。。。。简直就是第二次发育啊!朱慈烺当然喜欢的不行,所以从六月到现在,依旧只宠吴三妹一人。

    小两口这个时候就乐呵呵的一块儿骑马走向南京城,似乎在憧憬美好的未来。

    江南的和风拂面而来,不远处的大路两旁熙熙攘攘。阳光洒在已经成熟的稻田之上,化作了一片跳动的金黄。在附近的一条小河上,还有一些渔船正在撒网捕鱼。再远一些,还有一座不知其名的大镇,炊烟正袅袅升起。

    如此江南美景简直都可以入画了。

    看着眼前的场景,朱慈烺只觉得自己已经立于云端,俯瞰下去,芸芸众生,江河大地,尽在掌中,恨不得吟诗高歌,抒发一下心中的豪迈。

    这真是江山美如画,英雄竞折腰啊!

    听见吴三辅说话,他回头笑道:“什么自发迎驾?来看笑话的吧?咱们是落难流亡而来,可不能在这群金陵刁民眼前露出丝毫的狼狈!”

    这话说的吴三辅、吴三妹都有点皱眉。

    这位太子爷是什么心地啊?怎么总用满满的恶意去揣测别人的心思?

    吴三辅有点犹豫,“千岁爷想要驱散那些百姓?”

    “驱散?”朱慈烺冷冷一笑,“落下乘了,本宫不干那样的事儿。。。。。。本宫要把他们给吓跑!”

    哦,驱散是下乘,吓跑就是上乘了!

    “要如何吓跑他们?”吴三辅问。

    朱慈烺笑道:“三辅,你去调集两个协的骑兵,让他们先进麒麟门。。。。。。再把麒麟门给占了!”

    。。。。。。

    这个时代南京的繁华地区是北京所不能比的,虽然北京的户籍人口并不比南京少。但是常驻在天子脚下的居民却没有居住在南京内城外廓的居民多,南京的账面上大概只有五十万人口,可实际上的住户很可能破了百万。因为南直隶一带的才子佳人都喜欢寄籍在这六朝古都之中,享受秦淮河畔的繁华安逸。

    而且南京还是东南紧要的手工业、商业和贸易中心。是四大丝绸产地之一!

    即便在麒麟门之外,已经出了南京城的地方,开阔的官道两旁,也有一处相当繁华的市集。此处距离南京城外风景优美的汤山不远,平日中就是金陵城的才子佳人,达官显贵们游历汤山途中的落脚之地。集镇上建有一座三层楼阁的酒楼,名曰:麒麟阁。

    这会儿麒麟阁上就挤满了从南京城内出来观看太子大军的才子佳人。

    只是来看看,不是来迎接,因为他们已经听说太子不是好人了!

    “你们听说了吗?有人说太子有七大过,应当废黜!”

    一个三十多岁的矮胖书生,摇着折扇,立在麒麟阁三楼一角,望着官道上浩浩荡荡的人马车辆,说着自己从秦淮河听来的小道消息。

    一个二十几岁年纪,长得非常瘦长的书生接过话题,皱眉道:“是哪七过?”

    “贪婪、荒淫、不孝、嗜杀、狡诈、专横、邪妄。”

    “竟然这么说太子?”瘦长书生摇摇头,“大公兄,你是从哪儿听来的?”

    被称为“大公兄”的胖子笑了笑,“是老罗我在来燕桥边女校书李昱霖那里做客时,听黄太冲说的。”

    “呵呵,”长瘦书生摇摇头,似乎有些不屑,“黄太冲的这个字号倒是真是贴切,说话也太冲了。。。。。。”

    “玄著兄,你觉得黄太冲说的不对?”胖书生笑呵呵地问。

    “太子今日才到,我等都没见过他,如何可以妄言大过?”

    “说的也是。。。。。。”

    就在两位书生口无遮拦的议论着朱慈烺的“七大过”的时候,麒麟阁外的官道上,忽然传来了纷乱嚣杂的声音。

    两个书生也不议论了,都将目光向着官道看去。只见官道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大队大队整齐排列的铁甲骑兵!全都顶盔贯甲,背枪携弓。

    远远看去,就知道这些骑兵不简单!

    再看官道两旁看热闹的老百姓,两个书生一下就愣住了。老百姓们好像见到什么可怕的东西,正在乱纷纷的逃散!纷乱嚣杂的声音就是他们发出来的。。。。。。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跑呢?

    南京城的老百姓没那么胆小吧?

    难道那些骑兵行凶了?

    就在这时,这些铁甲骑兵已经接近麒麟阁了,他们四十骑一队,摆出四列纵队,然后迈着大致上整齐的步子,沿着大路向麒麟门而去了。

    虽然这些骑兵的趋势有点吓人,可是也没行凶伤人啊。。。。。。

    就在这时,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突然响起。

    “太祖高皇帝再世,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个书生这时才发现,这些整齐的骑兵背后,还跟着不计其数步行或是骑着驴子、坐着马车而来的人。大部分是兵将,也有一部分是随军而来的官员、军眷和百姓(大部分是天津卫跟来的工匠),所有的人,都在呼喊着口号。

    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书生也是胆大,决定走下麒麟阁去看个究竟。麒麟阁下不多远就是麒麟门,两人刚刚下楼,到了麒麟门外大街边上,就看见大队的骑兵缓缓而来,走向年久失修的城门。同时还有不少南京百姓,就在骑兵之前仓惶奔走。

    矮胖书生一把拉住其中一个,问了一声:“看见什么了?为什么要跑?”

    “鞑子头,鞑子的人头,每个铁甲骑兵的枪尖上都挂着一个鞑子人头。。。。。。”

第240章 战斗吧,勋贵!() 
名叫罗大公的松江才子和他的好友,鄞县张煌言张玄著很快就知道那位“承东林之绪”,被崇祯皇帝称赞为“忠臣孤子”的黄宗羲黄太冲说朱慈烺的七宗罪并不都是妄言了。

    至少嗜杀之罪肯定是有的!

    要不然这些用盐腌渍过,但还是发出阵阵恶臭的鞑子人头是怎么来的?将近3000之数的铁甲骑兵,每个骑兵背着的马枪枪尖上都挂着一颗面貌狰狞的人头!

    难道斩杀3000鞑子的大沽口大捷真有其事?就算真有其事,3000个脑袋你也不用从大沽口一路带着到江南吧?

    又臭又吓人的。。。。。。

    这太子殿下何止嗜杀,简直是变态杀人狂啊!

    除了嗜杀,邪妄之罪也是有的!

    因为这3000铁骑,还有跟着他们一起到来的步兵、官员、家眷、义从百姓,一路上都在齐声呐喊:太祖高皇帝再世,万岁,万万岁!

    很显然,传闻中朱慈烺自称太祖高皇帝再世的事情也是有的!而且不仅是自称。。。。。。很可能还让不少克难新军的将士相信了这种轮回转世的虚妄之说。

    这种事情往大了说,都有邪教的嫌疑了!扣个邪妄之罪都是轻的。

    至于贪婪就不用说了,大明历代帝王中没有比他更贪婪的了!单单在淮扬二府,盐税搞了几百万不说,还抄了四家盐总,还没收了八个卫的土地!

    专横和不孝也是肯定的!一个太子自称太祖高皇帝再世,这还不专横,还不是不孝?

    七宗罪中的五个已经落实了,就剩下狡诈和荒淫了。。。。。。估计也是没跑的!

    真没想到大明的皇太子是这样一个恶人啊!看来以后做了太子爷的官,要小心一点,少贪一点才是了。。。。。。

    就在罗大公和张煌言被朱慈烺的七宗罪震惊的时候,最后一队铁甲骑兵已经从他们面前通过,他们一边前进,一边大声呐喊:“皇帝陛下和抚军太子殿下驾到,官员百姓一体跪迎!”

    原来是朱慈烺和崇祯皇帝的车驾快到了!

    崇祯皇帝和周皇后共乘一辆马车,是一辆非常华丽的马车。而朱慈烺其实并没有坐车,而是骑马而进,就走在最后那队铁甲骑兵的队形前方,和吴三妹、吴三辅并辔前行。

    看到南京百姓逃散和跪拜的场面,朱慈烺颇为得意。一旁的吴三辅则讨好地笑道:“有今日这一场震慑,想来南都士林一定会知道千岁爷的厉害!”

    朱慈烺则皮笑肉不笑地说:“这才到哪儿?南京名为留都,但其实早就不在皇威笼罩之下了,要不然朝廷的财政也不会如此吃紧了。。。。。。你看着吧,一定还会有人跳出来找死的!”

    吴三辅狞笑着:“若真有不开眼的,臣都替千岁爷收拾了!”

    朱慈烺笑了笑,“麒麟门拿下了?”

    “拿下了,尽在掌握!”吴三辅道。

    “那就好了!”朱慈烺笑着,“待会儿咱们就在麒麟门内下寨扎营,今天晚上就能让南京勋贵们知道咱克难新军的厉害了!三辅,你带人去麒麟门内设置中军吧!”

    “得令!”

    朱慈烺随后又提高了嗓门:“封思忠!”

    “末将在!”朱慈烺的领班侍卫封思忠策马向前。

    “你去把张慎言、赵之龙和韩赞周都带到麒麟门内本宫的中军!”

    “领旨!”

    朱慈烺这才扭头对吴三妹笑道:“三妹,咱们就快到家了!这里就是咱们的新家了!”

    。。。。。。

    南京内城,大功坊。

    这所徐达他老人家传下来的豪宅名园,这个时候终于也有了那么一点肃杀之气了。身穿利落的箭衣,携带着刀剑和制作精良的鸟铳的徐氏家丁,从大功坊敞开的正门,一路排列到了气派的大堂前面,个个都挺胸凸肚,还真挺像一回事儿的。

    徐弘基的兄弟子侄也来了不少,都穿着各自的官服,手按着宝剑,大模大样的站在堂下,好不威风啊!

    大堂前方的院子当中,不知道什么时候竖起了一面大旗,上书四个大字“奉天勤王”!

    病病歪歪好多年,看着就要不行了的徐弘基,这个时候居然给人一种荣光焕发的感觉,也不怎么咳嗽了,一张枯黄的死人脸上也有了那么一点血色。大红的蟒袍穿在身上,又遮盖住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的躯干,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错觉。

    他的儿子徐允爵、徐州爵,堂弟徐永基、徐明基,还有在逃的抚宁侯朱国弼,以及几个明明没有什么实力,偏要在浑水里面摸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