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138章

抢救大明朝-第138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崇祯十七年三月之后,大明残存的地方督臣之中,漕运总督路振飞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实力派。因为漕运总督管辖着一支被称为“运粮军”的特殊部队,同时还兼任淮安巡抚。

    所谓的“运粮军”,其实就是负责管理运河和向北京输送漕粮的“班军”,也就是轮流上番的卫所军。军兵都来自于运河沿岸的各卫所,人数最多时有12万之众!

    而在路振飞出任漕督的崇祯16年时,运河淮河以北这段已经很难通行了,运河军的人数也随之大幅下降到了三万多人,所控制的漕船也减少到了数百艘。

    但是三万壮丁加数百艘漕船,再加上囤积在淮安的粮食和淮安坚城,都足以让漕督路振飞成为实力派督抚。

    在北京沦陷的消息传来后,手头掌握着大量漕粮(兵荒马乱之中,粮食比银子还宝贵啊!)的路振飞立即开始对运粮军进行改编,淘汰老弱,募集壮勇,打造器械。很快就整理出了三万“劲卒”,还击败了投靠闯王的前明官员吕弼周、武愫和董学礼率领的大顺军。并且将吕弼周、武愫二人斩杀!

    不过手握三万“劲卒”和数百条漕船的路振飞对“勤”崇祯那个王的兴趣并不大,因为他已经通过旧部沈廷扬的书信,知道朱慈烺有多厉害了。而且他是北直隶出身的官员,老家都被鞑子占领了!所以拥戴一个能打跑鞑子,收复他老家的皇上远比愚忠崇祯重要。

    再说了,朱慈烺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爷啊!崇祯皇帝把半壁江山都弄没了,难道不应该效仿唐玄宗、宋徽宗内禅下台,让有本事的太子上台执政吗?

    所以他一开始就不愿意趟史可法的浑水,在和马士英一块儿去登州考察后,更加确定朱慈烺是中兴之主,因此就找了个机会溜回淮安了。

    后来朱慈烺保着崇祯南下,路过淮安的时候,又顺手封了他一个“克难曲周伯,加了太子少师,让他继续守卫淮安,还大手笔的拨给他50万两白银,让他自行整顿招募军队。

    与此同时,朱慈烺又命令路振飞从“运粮军”中抽调出250条坚固耐用的大船,加以改造,每船再配上水手40人,全部派到扬州听用。

    所以路振飞现在就亲率着250条的漕船和10000水手,来扬州城向朱慈烺交差了。

    当路振飞乘坐的漕船稳稳停靠在扬州东关码头上的时候,他发现码头周围已经戒备森严。大批的东宫侍卫正簇拥着身着****常服的朱慈烺在码头上等他下船了。

    “老臣恭请太子殿下金安!”路振飞哪儿敢怠慢,连忙下船,跑到朱慈烺跟前,倒头就拜。

    “快起来,快起来,路制台快快请起。”朱慈烺连忙伸手将路老头搀扶起来,笑呵呵地拉着他的手道,“没想到那么快就能在扬州和制台见面了。。。。。。250条漕船,10000水手都齐备了?”

    “都备齐了,”路振飞指着在运河河道上排出长队的一条条漕船,对朱慈烺道,“250条漕船,都照着千岁爷的吩咐加以改造,还配上了最精壮的水手!”

    “好好好!”朱慈烺连连点头,“路制台又帮了本宫一个大忙了!”

    “臣为千岁爷效力,本就是份内之事。”

    朱慈烺道:“要人人都如制台一般,国家何愁不能中兴?制台,你的才能不止一府,不如把扬州府也兼起来吧。以后你就是漕运总督兼淮扬巡抚!”

    “老臣一定替殿下守好淮扬二府。”

    朱慈烺赞许地点点头,又一招手,就将原来在沈廷扬麾下担任船头的火铳刘招和一个黑漆漆的,满脸大麻子的壮汉招了过来。

    “臣刘崇儒恭请太子殿下金安!”

    “臣顾三麻子给太子爷叩头了!”

    “崇儒”居然是火铳刘的大名!这个黑漆漆的“水贼”原来也是沙船世家出身,几代人在北洋上行商,早就积累了不少家业。所以他爹也望子成龙,想让他读书上进,所以就给他取名“崇儒”。不过这个名字起得没啥用,他不爱读书,也不崇儒。反而喜欢摆弄火铳、火炮,喜欢海上的营生,居然也闯出了名堂,成了海沙帮中赫赫有名的战将。

    而顾三麻子则是个大水寇!他不是海贼,而是纵横江海的水贼。盘踞在长江入海口一带的岛屿上,靠掠夺过往船只发财——现在的长江入海口地形和后世不大一样,江面更加宽阔,后世的启东、海门一带还在水底。也没有后来的“大崇明”,而是一个“小崇明”加一堆散碎的岛屿、沙洲,非常适合水贼盘踞。

    这么个大水贼和海沙帮本来是对头,不过沈廷扬却建议朱慈烺出大价钱招安。

    因为这个大水贼是有真本事的,至少比苏松总兵王之仁和舟山总兵黄斌卿的水军有本事——这个时代陆军的基础是农牧民,海军的基础是海商、海贼和渔民。而正经的明军兵将通常是卫所出身,不是地主就是农民,当然干不好水军的差事了,所以明末这时候能打的水军都是招安来的。

    而水军这个行当也是隔行如隔山的,混北洋的是海沙帮——海沙帮的沙船最适合北洋。因为北洋(指长江口以北的中国近海)有滚涂浪,尖底船容易被浪头推翻,而沙船却不怕这种海浪。所以长江口以北就是沙船的天下!

    而郑家的大海船都是尖底,走南洋、东洋很合适,唯独走不了北洋。所以郑家的实力虽然比海沙帮大的多,但是却不涉及北洋贸易。

    至于顾三麻子这厮,则是在江海之间活动,而他主要的活动范围则是长江口到江阴这段,说他是个江贼也许更合适。

    所以朱慈烺要建立长江水师,就必须招安这个江贼顾三麻子!

    “起来,都起来,”朱慈烺笑着对刘崇儒和顾三麻子招招手,“路制军带来的250条漕船和10000水手就交给你们俩了。所有的水手都编入新军水师,和水师其他官兵一样拿军饷。”

    克难新军水军的待遇和陆军是不一样的。其中北洋水军是发包给海沙帮,不支军饷,也不管装备,直接给了贸易特许权,由沈廷扬去经营。

    而长江水师则是要发饷的,待遇优厚,最低一级的“卫士”也能拿到四两银子的月饷!不过水师官兵不会分配土地——水师不会招募农民,更不会用“班军”,分了土地也没办法经营。

    朱慈烺又道:“这些漕船也许不能适合作战,却能运粮运兵。有了它们,本宫的新军就能在长江沿岸往来如风了。至于战船,最好还是用炮船,多桨的蜈蚣船(仿造自葡萄牙桨帆船)就很不错。。。。。。本宫已经派了汤若望和李祖白同赴濠澳购买红夷大炮,到明年春天应该就会有数十门大炮运来了,到时候给你们10门。

    另外,给你们五天时间整理水师,五天后长江水师就要出动了!”

第230章 抢地盘啦!() 
“五天?”顾三麻子显出兴奋的神色,笑呵呵的一拱手,“千岁爷,五天后是要去打南京吗?末将愿打个头阵!末将有平底大蜈蚣船两艘,皆长十丈,阔两丈,每船置铳四十支,铜炮两门,足以纵横江面!”

    他说的平底大蜈蚣船就是将沙船和西式的桨帆船结合在了一起,沈廷扬的大龙头号也是同样的船型。

    这种船型因为同时拥有大量的船桨和风帆,又有个适合在浅水活动的平底,所以在长江和北洋近海的水面上拥有极佳的机动性。而且船体较大,可以容纳大量的桨手、战士和火器,战斗力非常强大!

    如果在长江上作战,这种平底蜈蚣船的战斗力还在郑家的大战船上——郑家的大战船就是盖伦船的船体加上中式硬帆,因为盖伦船的船舷较高,舷侧又开了大量炮窗,不方便安装长桨。所以这种船型只适合在风向多变,水位较深的南洋和日本沿海活动。不适合进入长江和北洋沿海。

    历史上郑家水师在长江作战之中表现糟糕,很大的原因就是船型不合适,在顺风的时候大战船挺好用,一旦逆风、无风就惨了。

    在郑成功北伐南京的作战中,郑家的船队遇上逆流、逆风,只能靠人力拖拽着前进,耽误了大事儿。

    而大型平底蜈蚣船在长江上可就如鱼得水了,又快速又灵活,哪儿都能去。而且火力又强,水手又多,炮战跳帮都占便宜,还能撞击!

    凭借这两条大型平底蜈蚣船,顾三麻子在长江口称王称霸那么多年,连海沙帮都得给他上贡,现在还谋到了官身,别提有多得意了。

    至于南京的操江水师,根本不在他的眼中。倒是苏松总兵王之仁和舟山参将黄斌卿手中的水师让他有些忌惮。

    朱慈烺并没有回答顾三麻子的话,只是笑着说:“此间不是说话的地方,去平山堂再议。路制军,咱们一块儿去大明寺平山堂坐坐吧。”

    。。。。。。

    “咱们先不去南京,由他们闹腾得大一点,到证据确凿,无可抵赖时再去收拾。现在先拿下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和宁波等五个府,你们觉得怎么样?”

    平山堂内,朱慈烺让人摆出了东南一带的地图。图上标注了“行朝”和“南京”两方面的情况。目前行朝掌握在手的就是淮安、扬州二府。而南京方面则控制着应天府。

    至于大明东南角的其余各府,则是立场未明。

    平山堂内,几张方桌子拼起来的地图台旁,除了朱大太子外,还围着李岩、陈锐、方贡岳、丘瑜、范景文、李邦华、路振飞、吴襄、曹友义、王之心、郑森、刘崇儒、顾三等人。他们每个人,都能在朱慈烺平定东南的大计之中发挥作用!

    不急于入南京本来就是朱慈烺的既定战略。不仅因为南京存在反抗他的勋贵集团,还因为南京是行朝上下还有克难新军将士们眼中的胜利目标。

    人人都想着南京,所以在入南京前,人人都会打起精神,不敢松懈——这样的情况和李自成入北京前倒颇为相似!

    所以朱慈烺就不急着入南京了。。。。。。他可不学李自成,只认着北京,沿途得到的地盘都没好好经营。他得在入南京前,牢牢控制东南的淮安、扬州、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和宁波等七个府,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有了这七个府,再加上南京应天府,再加上应该能很快控制的杭州、绍兴、湖州、嘉兴四府,总共十二府之地在手,朱慈烺在东南的统治基础才能牢靠。

    “镇江、常州二府有总兵蒋云台驻守,苏州、松江二府有总兵王之仁驻守,宁波府有已经任命为广西总兵的原舟山参将黄斌卿驻守。”兵部尚书陈锐说道,“如今这几个府的文官不是什么问题,关键就是这三总兵了!”

    “千岁爷,王之仁是老奴的兄弟,老奴去说,他一定肯归顺的。”王之心立马接过话题,打起了包票。

    朱慈烺点点头,又瞧着路振飞和郑森,“路制军,大师兄,你俩和黄斌卿有旧吧?”

    “是有一点交情。”路振飞说。

    郑森也道:“我家和黄家是福建同乡,也是世交。”

    朱慈烺轻轻点头,又问:“他的实力如何?”

    顾三麻子大大咧咧的插话道:“千岁爷,他也有两条大蜈蚣船,是郑家的石井口船场打造的,还养了800操船家丁。凭着这两条船和800家丁,他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路制军,大师兄,”朱慈烺笑道,“就有劳二位了。。。。。。现在沈廷扬出镇北洋,海军卫帅出缺,如果他肯来扬州,卫帅就给他做。他的两条蜈蚣船和800操船家丁都编入长江水师。另外再给他一个提督名额,由他派出的人担当。再给他五万两白银,算是本宫买下他的船只和操船家丁。”

    郑森皱了下眉头,“师弟殿下,这条件有点紧了,黄总兵不一定能答应啊。”

    “会答应的!”朱慈烺冷冷一笑,“他是猴,本宫有刀,而且还打算杀一只鸡!”

    “鸡?”吴襄问,“谁是鸡?”

    “镇江总兵蒋云台就是鸡!”朱慈烺道,“本宫到扬州也有些日子了,他也不来拜见,是何居心?

    现在本宫有兵有船,不拿他开刀拿谁开刀?”

    曹友义道:“千岁爷,让谁去?”

    “郝摇旗、孙富贵、陈一刀、张文珏、各带一个火铳协,郝摇旗为主将。五天后出兵!”朱慈烺道,“长江水军一并出击。

    方抚台,你和他们一块儿去镇江上任。。。。。。蒋云台的余部都给你做巡标!”

    他又看了一眼王之心:“王伴伴,等镇江拿下后,你再去苏松,让王之仁把苏松二府交给丘抚台,再带着兵船和家丁到扬州来,本宫给他当淮扬军屯卫指挥使!淮扬二府的军屯、官田都给他管。”

    。。。。。。

    “干爹,船已经泊在宝山所了。小的还用千里镜瞧见了挂在宝山所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