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127章

抢救大明朝-第127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了想,又道:“只要南朝肯岁贡400万石米粮,并割让大同府,本王就将格格嫁给朱家太子,不过格格今年只有6岁,不能嫁人,再养几年,等满13岁就嫁送去南京。

    另外,大清也不会侵犯山东。。。。。。大同的代藩可以去济南当齐王嘛!大清和大明就以大清河和黄河泛道,以及开封府、河南府境内的黄河为界,这总可以了吧?”

    。。。。。。

    在李自成和多尔衮双双向明朝派出使臣的时候,明朝实际上的当家人朱慈烺正保着崇祯皇帝驻跸扬州府。

    装着军火的箱子、蒲包正从到达瓜洲镇长江码头的两艘中西结合的大战船上搬下来。上千名克难新军的兵士,正在军官的指挥下肩挑手抬的搬运这些救命的军火,瓜洲镇长江码头左近,更是戒备森严。

    军政卫的两个千户官刘良和李实则带着几个文书,满头大汗的在一样样对照着这些郑家送来的武器弹药——这两个千户都是文转武,其中刘良还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只是因为跟着西洋传教士学过数学、化学和炮术,而被朱慈烺安排转了武官,现在分管器械所。

    李实虽然没有中过进士,但之前是钦天监任官,也是文官。现在和他的父亲李祖白(也是钦天监官员)一同主管军政卫军需司下面的工匠所,其实就是管随军兵工厂。

    朱慈烺的行朝大队中也有一些工匠,都是从天津卫跟随而来的匠户,主要是铁匠,也有一些木匠、船匠。不过他们的手艺都很烂,打造不出合格的大炮、火铳。

    朱慈烺养着他们主要是用来修理器械、铸造铅弹,打造铳刺——因为这年头没有标准化的大工业,所以火铳都是手工工场出品的非标装备。所以使用的铅弹、铳刺也只能是非标。其中铳刺甚至需要定制。也就是根据每支火铳不同的规格,单独打造一把可以安装上去的铳刺。而且这些铳刺质量普遍不佳,经常损坏,所以需要及时修理或是重新打造。这样一来,随军行动的工匠营也就必不可少了!

    朱慈烺则站在码头一角,和自己的大师兄郑森随意的走走看看,不时地打开一个箱子,拿出里面各种不同型号的火铳把玩一番。他身边的郑森则会及时将这支火铳的型号、产地和价格告诉朱慈烺。

    “千岁爷,这是一挺国友铁砲,产自日本国江户城的御用铁砲锻冶所。其射远虽不及我朝佛山所产的斑鸠脚火铳和鲁密铳,但是做工更加精炼,可以连发七铳,而且比较轻便,易于携带,发铳时也不需要支架。。。。。。”

    “千岁爷,这是一挺种子岛铁砲,产自日本萨摩藩国,是日本乱世时的遗物,不过保养得很好,还堪使用。”

    “千岁爷,这是一挺来根铁砲,产自日本纪州藩国,同样是日本乱世的遗物,总有四五十年了,但也还堪用。”

    “千岁爷,这也是一挺日本来的旧货,看模样像是老式的国友铁砲。。。。。。日本所谓战国乱世的末期曾大量使用火铳,所以遗留下许多旧货。臣家里有门路,可以大量购买到。因为千岁爷急需火铳,所以就来不及向佛山采购新铳了,干脆就向日本国买旧铳。这些旧铳虽是几十年前的东西,不过保养得都很好,而且质地还过得去,价钱也便宜,郑家去买,一支也就在三到五两白银不等。”

    “三到五两白银?”朱慈烺听到这个价格就是一愣,“那么便宜?”

    郑森笑了笑,“不便宜了,佛山上等的斑鸠脚火铳也是这个价钱,斑鸠脚火铳的威力可比日本铁砲大多了。只是火铳打造起来费时费力,一个几十人的铁匠作坊,配备十五架钻机,一个月也就能打造十支斑鸠脚铳或日本鸟铳。。。。。。千岁爷要一万支,得有一千个作坊忙上一个月,大明和日本国内能打火铳的作坊加一块儿都没那么多,所以就只能去买点旧货了。不过就算家父想尽了法子,眼下也只弄到了5000支。余下的还得再等上一年半载,才能全部凑齐。”

第211章 师兄啊,令尊什么时候来啊?() 
朱慈烺微微点头,对师兄郑森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有个首富儿子当大师兄就是好啊!

    5000支火铳这就有了,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轻型化的日本鸟铳或是广东佛山生产的精品鸟铳。这种鸟铳的威力虽不如斑鸠脚火铳,但是因为重量较轻,不到十斤,所以更适合单兵使用,而且也容易安装刺刀。

    现在有了四千几百支日本鸟铳,朱大太子马上就能装备起四个真正的火铳协了!

    一想到马上就能有四个火铳协了,朱慈烺感觉着腰杆子都硬了不少!

    “师兄,”他笑着问,“这些铁砲火铳都可用吗?”

    郑森笑答道:“可不可用,得一支一支的检验。。。。。。火铳这个东西光看表面做工是不行的,铁料如何?铳管的做工如何?闭气性如何?都得试用后才知道,所以得有经验丰富且肯负责的老兵验铳。”

    “经验丰富且肯负责。。。。。。”朱慈烺眉头皱了起来,“哪里去寻这样的好人?”

    郑森道:“说难也不难。。。。。。只需要将购置火铳、火药、弹丸的职权下放,由带兵之将包揽即可。西洋人,日本人和我郑家的火铳兵都是如此行事的。”

    说来不可思议,这年头西洋很多所谓军事先进的国家在军政管理体制上,远远落后于大明以及之后的大清朝。连英国这样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直到1714年才第一次通过向私人军械商招标的形式,寻求一种可以大量生产的制式武器,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褐贝斯燧发滑膛枪。

    而这种步枪出现之前,英国的枪械采购方式居然是直接向军官团发放经费,让他们自己去采购装备!

    更加让人无语的是,军官团的很多职位也是可以花钱购买的!

    在这种体制下,英国的国家军队更像是一群私人打仗承包商,而不是正规的军队。

    在鸦片战争中,臭名昭著的英国侵略军司令官休。高夫子爵,就是一个“捐班”出身——他在1804年时捐了一个少校来当!而与之敌对的清军之中,则有大批武举出身的武进士、武举人、武秀才,个个文武双全,武功盖世,都是民族英雄。。。。。。

    对于让军官团承包武器购买的主意,朱慈烺当然是抵触的,他摇摇头道:“南京这边不产火铳,难道还要让带兵的军官去佛山购买?”

    “千岁爷,佛山那边也没多少能产火铳的作坊。”郑森道,“而这火铳在战时消耗很大,一支铳用不了多久就会损坏报废。

    如果千岁爷要以火铳配备大军,作为主战兵器,那么就需要引佛山之匠、日本之匠、西洋之匠汇集南京。让他们多多开设火铳和火药作坊。。。。。。一个火铳作坊月产火铳十到十五支计,有二百个作坊就能年产数万支火铳,足以应付十万大军的使用了。”

    朱慈烺皱眉问:“难道就不能开个大厂,使之月产数千支火铳?”

    郑森摇摇头道,“好好的师傅,谁肯当匠户?他们自己开买卖,每月打十五支铳,再兼营些别的铁工,月入数十两银子也很容易。若是当了匠户,这个。。。。。。如果千岁爷有这心思,只怕臣家无处可招引匠人来南京了。”

    其实明朝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匠户了。早在嘉靖四十一年,匠户不再轮班上番,而是改成征银,朝廷以银雇工。大量的匠户也因此转为了工商业者,而朝廷的官营手工业,则因为缺乏良匠而渐渐衰弱。

    如果朱慈烺想要在南京建立大型官营兵工场,第一个难题就是没有足够的匠人。

    第二个难题则是管理,特别是质量控制!

    郑森又道:“打造火铳难度极高,选料、工艺都非常讲究,需要经验丰富之匠,还得实心用事。若是匠人自营,东西造得不好是要饿死的。若是官营匠户,千岁爷要如果监督他们?做不好就斩首吗?”

    这个年代的工场手工业根本就没有标准化这个概念,以火铳需要使用的铁料为例,目前全世界就没有两块成为接近一致(也不求完全一致,只要达到差别微小)的熟铁!

    连最基本的熟铁成分都不一样,标准化的生产要如何进行?做不到标准化,流水线生产更是不可能了。说起来真是丢人啊,在一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秦国就在青铜冷兵器的生产中采取了大规模和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很可能还使用了类似流水线生产的方式。

    但是朱慈烺这个穿越者在明朝,却真的没有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这种办法生产火铳。。。。。。他前世是玩金融的,不是搞冶金的,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开冶金、铸造和锻造的金手指。

    不过朱慈烺却知道他必须得把能打造出优良火铳和火炮的工匠们套到南京来创业!

    把他们套来创业了,才会有残酷的市场竞争,才会有技术进步的可能!

    朱慈烺微微点头,对郑森道:“师兄你说得很对,的确得招引匠人到南京经营作坊,匠人轮班上番之法,绝无可取之处,本宫是不会恢复的。至于如何吸引匠人北来,如何使南直隶沿江各口工商繁盛,等令尊北来金陵后再慢慢商议。”

    郑森的令尊当然就是大明首富郑芝龙了。。。。。。得把他骗,不,是请到南京来啊!

    南京这里的投资机会那么多,首富来了,许就舍不得走了。

    另外,郑森好像还有许多个妹妹没有嫁人。。。。。。

    他笑着对郑森道:“本宫听汤若望说过许多西洋的事情,也听人说过日本国的事情。西洋各国和日本国都是文物繁盛,历史久远的大邦,而且颇有些方面值得我天朝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国家之间,也是如此,纵然万里之外的国家,如果有胜过中原的方面,我们也应该不耻下问。令尊熟知外洋事务,本宫想先向他请教。”

    郑森一听很高兴啊,马上对朱慈烺道:“我回头就写信给家父,让他尽快来一趟南京。”他顿了顿,“家父这些年一直都想替朝廷诏谕日本国,可是朝廷和日本国之间,总有一些误会难以消除。。。。。。”

    他这是在向朱慈烺提要求,希望为父亲郑芝龙争取更大的对日交往权限。

    日本德川幕府实行的是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只有持有“御朱印”的商船才能出入长崎港口,同日本商人进行贸易。而这种贸易有受到严格的管制,每年只有四十几艘中国商船可以持御朱印进出长崎。

    虽然这四十几艘中国商船大部分都属于郑家,但是郑芝龙还是不满足,希望能够占有更大的份额。

    而要达成这个目的,他就需要得到大明朝廷更多的支持!

    “没有误会,没有误会。”朱慈烺笑着摆摆手,“本宫知道万历年间攻打朝鲜的是丰臣秀吉,现在统御日本的是消灭了丰臣一门的德川幕府。德川幕府是大明的朋友,幕府将军就是本宫的朋友。朋友之间,应该互通有无,平等交往。师兄,你看这样可行?”

    “那可太好了!”郑森笑道,“有千岁爷这句话,家父一定会尽快赶来的。”

    朱慈烺点点头,还想再说点什么的时候,就听见码头入口处一阵纷扰,好像有人在那里争吵。军师李岩很快就喜气洋洋走到了朱慈烺跟前,行了一礼后禀报道:“千岁爷,有人要告御状。”

    “哦?”朱慈烺问,“告谁啊?”

    “告扬州卫指挥使徐永基勾结提督漕运抚宁侯朱国弼谋反!”

第212章 有人要谋反?太好了(上畅销精选加更!)() 
告御状的是个三十出头的书生,是扬州卫人士,军籍举人。

    此人长相不错,身材修长,神态清雅,面如冠玉,五官俊朗,一双狭长的凤眼眯着,其中的右眼还肿胀发青,似乎被什么人揍了一拳!他穿着的一件儒衫也被人撕坏了,右边的袖子给扯掉了。本该带在头上的方巾或者别的什么帽子也没了,露出了乌黑的发髻。

    “学生扬州卫举子纪坤,恭请抚军太子金安!”看着好像被人打了的举子纪坤被领到朱慈烺跟前,便依足了礼节,下跪叩头,还通了姓名。

    “你怎么被人打了?”朱慈烺看着名叫纪坤的举子一副挨了揍的模样,拧着眉头问一旁的封思忠,“思忠,是侍卫营的人打的?”

    “回禀千岁爷,不是侍卫打的,而是有人追打他到了瓜洲码头。”

    “原来如此。”朱慈烺点点头,“纪举人,是谁在追打你?”

    纪举人一脸愤恨地说:“是扬州卫指挥使徐永基的家丁在追杀学生!”

    “扬州卫指挥使的家丁在追杀你?”朱慈烺见过扬州卫指挥使徐永基,一个模样颇为威武的老头,是魏国府的旁支,“为什么呀?你自称是军籍举人,也是有功名的,随时可以做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