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123章

抢救大明朝-第123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黄得功带着兵马开出城了!”

    史可法怔了一下,“什么?黄得功带兵出城了?他想做什么?”

    史德威深吸口气,咬着牙道:“还能做什么?当然是投靠太子了!咱们在兖州城内争吵不休的时候,人家可没闲着!这一个来月办成多少大事了?登州、莱州、青州三府都被他牢牢掌控!唐藩、鲁藩、衡王、德王和衍圣公也被收服。昨天又传来消息,说太子亲率大军逼近济南府。。。。。。高杰多半也会投到太子麾下,黄得功那里一定也使了手段!

    父亲,请您赶紧下令调兵,一定要阻止黄得功离开啊!”

    史可法却稳稳坐着,面无表情,过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由他去吧!他的兵马都是久战精兵,如果要在兖州城内发难,你我怕是已经尽忠了。现在他自离去,说明天良未泯,若强留之,只怕要血战一场啊!”

    “可,可是现在高杰、刘泽清还不知道会站在哪头,黄得功再一走,四镇当中就剩下刘良佐了!咱们还怎么迫太子还政?”

    史可法苦苦一笑,“不如让刘良佐也走吧,去归德府驻扎吧。。。。。。德威,现在兖州城内诸公争执不休,都没有一个定论,还能指望那些武夫一心一意匡扶天下吗?为父能做的,无非就是尽人臣本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罢了!”

    史德威看着一脸正气的史可法,心里面却只有无可奈何。他这个义父,正气是有的。可是仔细想想,他这些日子到底为恢复皇帝的权威做了什么,还真说不出来。

    虽然在兖州这边集结了大军,可是这支大军除了徒耗钱粮,仿佛也没别的用处,现在更是散了大半。更可叹的是,集中到兖州的文官也没个主张,天天争吵不休,就是拿不出一个主意。

    而反观太子那边,可真是雷厉风行!大半个山东已经被他牢牢控制了,兖州这边汇集起来的军队,眼看着就要纷纷转投到太子旗下了。两者相比,真是高下立判啊!

    再看史可法的反应,哪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分明就是不为之啊!那么多时日,你为了什么呀?天天看钱谦益、黄澍各自带着一群人争吵吗?

    史德威咬咬牙,“父亲,既然大势已去,不如附和钱谦益,先保名教为上吧!”

    史可法摇摇头:“你这不是保名教,而是自保啊!天子蒙难,做臣子的不能匡扶就已经有负皇恩了,怎么还能畏死而自保?”

    “父亲,您这是在等死啊。。。。。。”史德威急得满头大汗,也有一种向朱慈烺学习,绑了史可法快些跑路的冲动了。

    史可法笑了笑:“死有重如泰山,有轻如鸿毛。为父为忠君而死,死得其所!虽不敢说重如泰山,总不至于轻如鸿毛吧?”

    同一时间,办事相当麻利的朱慈烺朱大太子,正会同高杰、刘泽清两路总兵,率领着数万大军从济南府南下,星夜行军,直扑兖州府县而去。

    在把高杰变成自己的姐夫之后,朱慈烺立即就派人把驻兵东昌府城的刘泽清请来济南相见。刘泽清虽官拜山东总兵,但是兵力很弱,账面上仅有两万多人,扣除空额后也就一万三四千,其中能打的家丁不过两千。不过他手里也有一个巨大的筹码,就是被东昌湖环绕的东昌府城。小小的,面积只有大约一平方公里的城池却拥有一个和大运河相连在一起的护城湖!

    如果刘泽清坚决抗拒,朱慈烺还真没什么办法可以攻破东昌府城聊城——除非把水师调进东昌湖,否则就只能靠饿饭了。

    所以朱慈烺明知道他靠不住,还是派人好言相请。请他来济南相见,见面之后,就给他封了个聊城伯,让他世守聊城。

    不过在朱慈烺看来,即便刘泽清能死守住聊城,也阻挡不了满清南下的脚步——在东昌湖包围下的城堡固然坚不可摧,但是也很容易被围困。

    想要在山东中部、西部拖住清军的步伐,还是得在绵延数百里的泰沂山脉(包括泰山山脉、沂山山脉、蒙山山脉、徂徕山脉等)有所布置。

    所以在朱慈烺和高杰、刘泽清一起南下的同时,“鸡公山上红娘子”和军师李岩又带着委任官员的符印诰敕上了泰山,去替朱大太子拉拢占山为王的好汉了。

    现在大军正穿行在泰山的峰谷之间,如果从朱慈烺所在的队伍中段向前后张望,是连头尾都望不着的。浩浩荡荡,人马数以万计!高杰率领的前锋,这时已经过了泰安州,吴三辅率领的后军则犹在大山深处。

    朱慈烺则和被免了山东总兵一职的刘泽清并辔而进。六月下旬时才从天津卫的海沙岛被调来山东的郝摇旗所部,就扛着火铳长枪,行进在两人之前。

    这支军队不仅是大沽口之战中挫败真鞑子骑兵的主力,还在海沙岛棱堡内驻守了一个多月!

    在他们的震慑下,多尔衮甚至连大沽口城都不曾派兵去占领,直到他们离开海沙岛的时候,清军也只到了天津卫城!

    这等让东虏为之胆寒(其实是多尔衮谨慎)的雄军所展示出来的滔天杀气,让跟随在朱慈烺身边的刘泽清连大气儿都不敢出了。

    他的胆气虽然不足,但也是军中宿将,怎么会看不出什么是精兵,什么是弱旅?

    “太祖高皇帝再世。。。。。。大明战无不胜!”

    口号声忽然从刘泽清的前后两方传来,犹如雷霆,摄人心魄!马背上的刘泽清就是一哆嗦——这朱慈烺真的是太祖高皇帝再世啊!

    “怎地?本宫的克难新军还算精锐吧?”朱慈烺笑着发问。

    “精锐!精锐。。。。。。这是太祖高皇帝扫荡六合,一统八方的精锐啊!史可法此贼居然想抗拒如此天兵,真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哈哈哈!”朱慈烺大笑三声,“史可法做了什么?他什么都没做啊!”

    刘泽清一愣,“史可法不是反对千岁爷吗?”

    朱慈烺笑着摇摇头,“他是想要反对本宫,但是却没有什么行动。本宫奉天子南幸,京师失守,鞑虏入关,四方人心浮动是正常的。本宫乃是宽仁之君,不会因为史可法心中所想而治其罪的!”

    刘泽清闻言也松了口气,他也不是好人!不仅不救北京,而且还跟着史可法一块儿起哄。太子爷要追究史可法,那他也跑不了一个胁从。

    “千岁爷真宽仁之主也,”刘泽清道,“如果史可法知道千岁爷如此仁厚,一定会实心拥戴千岁爷早正大位的。”

    朱慈烺笑道:“他是文官,又是大儒,自然不会像刘总兵这样识时务的。”

    刘泽清已经劝过进了,高杰也劝过来,两人还堂而皇之上了奏本,请朱大太子早登大位以安人心。。。。。。这是态度问题!

    现在四镇总兵中的两位已经指支持朱慈烺做皇帝了,其中一位还给朱慈烺当了姐夫。

    黄得功嘛,应该给马士英诳去守凤阳了,还剩一个刘良佐想来也不会和朱大太子过不去。

    如果史可法真的肯带头劝进,那么朱慈烺的确可以登基称帝了。。。。。。不过那样一来,就怕南京的那些阔佬也跟着一起劝进,这可就不好办了!

第205章 孔子就靠你们保卫了() 
兖州府城,原鲁王府大殿之上。

    史可法率领汇聚兖州的文武官员向刚刚率部抵达的抚军太子朱慈烺行了叩拜之礼后。朱慈烺便笑吟吟地开口道:“史可法、高宏图、钱谦益、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留下,本宫有话要和你们说,其他人都散了吧。”

    看到官员们垂头丧气而去,只留下了被点到名的六个人,朱慈烺又笑着吩咐道:“赐坐,赐坐,都坐下说话,这叫坐而论道!”

    朱慈烺这次是和行朝分开行动的,所以身边没有伺候的宫女太监,只有东宫侍卫营的侍卫。听到朱慈烺的吩咐,新任的东宫领班侍卫封思忠马上就招呼几个五大三粗的卫士搬了几把椅子给殿中的六个大官。

    顺便一提,朱慈烺的领班侍卫可真是走马灯一样在换。最早是朱纯杰,后来是王七,再后来是陈一刀,现在则是天寿山守备(陵卫)系统出身的原东宫侍卫封思忠。

    而每一任领班侍卫在卸任之后,都毫无例外得到了大用。朱纯杰出任了锦衣卫指挥使,王七、陈一刀现在都是旅帅。而这个陵卫世家出身的封思忠很快也会被委以重任!

    “高尚书,崇祯十二年时,鞑子入寇山东,一度攻至胶州。当时你在籍闲居,但依旧不忘效忠,变卖家产筹资以招募义兵抗鞑,又协助知州郭文祥登城坚守,不计昼夜,力保城池不失,可有此事?”

    朱慈烺没有一点要问罪的意思,一开口就问起高宏图当年在胶州守城抗清的事情了。他似乎就不知道史可法、高宏图他们在兖州汇集大军和群臣想干什么?

    “老臣确实在胶州协助过守城,”高宏图皱眉道,“不过能保城池不失,除了胶州军民尽力之外,还是由于胶州距离辽东太远,鞑子深入太过,已成强弩之末。”

    朱慈烺点点头,道:“昔日鞑子未得北直隶,尚且绕道入口,长驱到山东劫掠。如今鞑子的兵锋已到德州,很快就要杀进山东来毁孔林、拆孔庙,将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举扫地荡尽了。高尚书,史尚书可敢挺身而出,保名教,卫孔子?”

    史可法和高宏图听了这话,脸色都是一青。

    太子爷这是在逼他们表态支持保卫孔子啊!

    保卫孔子是朱慈烺高举的大旗,如果史可法和高宏图表态支持了,那么恢复崇祯权力的问题就得暂时放一放了。。。。。。

    “太子殿下,钱谦益愿意挺身而出,与虏贼血战到底,保名教,卫孔子!”

    两个尚书没表态,钱谦益倒是先站了出来,大声请战,一张瘦了吧唧的面孔紧紧绷着,好不铁血。一点都没有水太凉和头皮痒的模样。。。。。。

    朱慈烺也绷着张面孔,重重点头:“钱先生真不愧为东林魁首,士林领袖,本宫佩服!等行朝抵达,本宫马上下令旨为先生平反,还要请先生当讲官,做阁臣!”

    “臣钱谦益谢抚军太子殿下天恩。。。。。。”

    “请起,请起,钱先生很快就是本宫的讲官,不必动辄叩拜。”

    这可真是臣忠君恩啊!看得史可法和高宏图冷汗都要滴出来了。

    “老臣也愿意挺身而出。。。。。。”南京户部尚书高宏图脸皮薄,不好意思坐着不动,也只得站了出了。

    “好好,高尚书真乃儒门贤者,国家栋梁!史部堂,你呢?你是不是害怕鞑子?”

    “不,不,臣不怕鞑子,如果鞑子敢入兖州,臣虽书生,也要和他们血战到底!”

    史可法也绷不住了,他是南京兵部尚书,带着十万大兵北上勤王,怎么敢说怕鞑子?

    而且还当着钱谦益的面——钱谦益是东林魁首啊,掌握着江南的舆论风向,到时候一起批斗史可法怕鞑子,那可就不是没有官做的问题了。

    会遗臭万年的!

    “好!好!”朱慈烺拍了拍巴掌,“史部堂,高部堂,本宫果然没有看错你们啊,你们都是儒门贤者,国家栋梁!孔子就靠你们保卫了!”

    什么?靠我们?那钱谦益呢?他叫得最凶,怎么不用上前线去保卫孔子的坟墓了?

    史可法和高宏图都扭头看向钱谦益,眼神当中都是怒火啊!

    他们已经明白了,钱谦益早就投靠了朱慈烺!怪不得跟着起哄要保名教、卫孔林。。。。。。原来他只负责起哄,不负责保卫的!

    朱慈烺逮着机会,当然不会放过史可法和高宏图了。。。。。。不把他们清出局,南直隶就不可能完全掌握!

    而且他现在也不能杀他们,因为南都那边还有一堆掌兵的勋贵呢!现在杀他们,那帮勋贵害怕了,就不敢造反了!虽然朱大太子有锦衣卫可以查那些人的罪行,但终究没有一网打尽好啊,所以现在要表现的软弱一点。

    “史部堂,你是兵部尚书,一定精通军略。”朱慈烺道,“所以总督山东、河南、河北(北直隶)、陕西、山西、湖广、四川七省军务之职,非部堂不可!

    本宫还要给你加上兵部尚书衔,还要设立协理大学士一职,也由部堂担任。史部堂就是督师阁部,总七省军务了!”

    史可法愣愣的站在那里,脑袋里面嗡嗡直叫。总督七省军务。。。。。。怎么总督啊?拿什么去总督?又是流寇,又是东虏的,怎么打啊?

    “太子殿下,臣。。。。。。”史可法当然得推辞啊,这个差事怎么接?

    “你干不了七省总督?”朱慈烺却抢在他前头把话说了,“本宫知道!不过你这个七省总督和之前的五省、七省总督是不一样的。名义上是七省总督,但实际上只有一座城要你去总督!就是曲阜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