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118章

抢救大明朝-第118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烺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就让李岩和红娘子出面去拉拢走投无路的陈应元了。

第196章 发现一个笨笨的投降派() 
“降表?”朱纯杰一愣,“流寇的大将投降还要上表?这个流寇还真讲究啊。”

    朱慈烺一挥手,笑道:“不是赵应元上的降表,他上什么表啊?有李岩和红娘子替他做保比什么表都强。”

    “那是谁上的表?”朱纯杰不解地问。

    “衡王的降表!”朱慈烺笑得那叫一个灿烂啊,“朱由棷在四月份的时候向李自成上了降表,想要当大顺朝的衡王!这份降表没来得及送出,李自成就坏了事儿。李岩去招降赵应元的时候,赵应元就把降表拿出来了。

    现在陈应元一归顺,咱们在青州就有了点力量!虽然只有3000人,但也不是李士元能打败的。另外,咱们又有了衡藩投敌的铁证,就有借口让衡藩屈服了。”

    这个衡王可真糊涂啊!朱纯杰心说:也不看清形势就瞎投降,还把罪证落在太子爷手里了,这还能有好事儿吗?

    “千岁爷,您打算如何处置衡王?”朱纯杰问。

    朱慈烺笑道:“人还没抓到,先不想处置的事情。益都城可是坚城,衡藩又传了八代一百五十余年,应该颇有积蓄。而辅佐衡藩守城的李士元又是一员虎将,本宫可不想顿兵益都城下。”

    “千岁爷,臣可设法智取衡藩。”

    朱慈烺一笑:“好啊,那你就去拟个计策送来蓬莱阁。”

    “臣领旨。”朱纯杰行了一礼,正要告退。朱慈烺又吩咐道:“纯杰,兖州那边继续监视即可。。。。。。不要打草惊蛇。”

    “臣领旨。”

    朱慈烺又道:“至于衡藩那边要设法智取,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得把朱由棷被本宫逮了来。记着,要不露声色的秘密逮捕,还不能伤着他一根汗毛。”

    “臣遵旨!臣马上去想办法!”

    。。。。。。

    益都城东关瓮城之内,衡王朱由棷肥胖的身形坐在椅子上,头顶上打着一把黄伞,一张拧成了一团的胖脸上,布满了大颗的汗珠子,也不去擦,只是在那里不住的叹息。

    数百甲士,披挂整齐,列阵而后,只是在静静等待。

    还有一群穿着官服、儒服的宗室官绅,也都簇拥在衡王这个大胖子身后,在太阳底下晒着,一个个都心神不宁。

    青州分守参将李士元则黑着一张面孔,左手按着腰刀的刀柄,站立在大胖子衡王背后。

    衡王的叹息,青州宗室官绅的心神不宁,李士元那张越来越黑的面孔,都是衡藩王朱由棷这个奇葩王爷搞出来的。

    作为一个明朝的藩王,衡王朱由棷对投降这种事情似乎有特别的兴趣,而且还不愿意当皇帝当监国。

    在今年四月,北京沦陷的消息传来后,青州城内就以分守参将李士元为首,搞起了拥戴劝进运动——这位王爷除了喜欢投降,别的方面还算过得去,特别是手面比较松,给了李士元他们不少银子募兵。所以李士元就觉得这个王爷至少能当个监国。

    可是衡王死活不肯当监国,更不用说再进一步了。

    不当监国倒也没什么,可是他随后却派人去向李自成请降!

    你一大明王爷啊,如果被流贼大军包围,无路可逃,投降乞活就罢了。可是青州城并没有被包围啊!你怕死的话,完全可以和鲁王朱以海一样跑路啊。

    怎么就急不可耐的向李自成乞降呢?而且还背着李士元这群守城将士去投降,造成既成事实,大家只好跟着一起降了。。。。。。

    当然了,亡国的藩王投降乞活也不是什么罪过,还不至于让一城的官员士绅都心神不宁。衡藩的罪过是没有看清形势就急急忙忙的投降了!

    结果降表才送出去没多久,李自成就丢了北京一路亡命而逃了。与此同时,“失踪”的崇祯皇帝和太子朱慈烺却率领大军到了登州。

    这可真让人哭笑不得了,李士元他们这批被衡藩坑成了贰臣大明官兵立马来了个反戈一击,结果还把进入青州的流寇军杀败了一阵。虽然没有多大战果(李士元并不知道打死了流贼大将),但是益都城总算是安稳了。

    可被李士元击败的流寇也没返回济南,因为济南被北上的高杰、刘泽清占领了。无路可逃的流寇赵应元部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居然被登州方面招安了。。。。。。这可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大明的贰臣遇上了流寇的贰臣,真是一个比一个二了。

    而朱由棷他们投降大顺的事情,大顺贰臣赵应元是知道的,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向太子爷揭发衡藩的罪行?

    如果揭发了,抚军太子又会如何处置?衡藩方面又该如何应对?总不能闭城抵抗吧?

    大明的藩王变成大顺的忠臣,然后太子爷再派大顺的贰臣来讨伐?

    这事儿想想都变扭啊!不过变扭归变扭,闭门抗拒也不是完全不可行。因为现在行在那边也有点不大对——明明有圣君在朝,大权却尽归抚军太子!这可不合祖制啊!所以衡藩闭门抗拒,仿佛也有点依据。

    而且兖州方面,似乎也有人在酝酿要恢复圣君的权力。因此衡藩和益都城内的众官员说不定也能扛一下。。。。。。

    就在益都城内有点头脸的人物们人人心神不宁的时候,登州方面的使者就到了益都,还带来了一个更让人们提心吊胆的消息。

    登州方面派出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侯恂出任七省总督,要率部去收复被流寇占据的河南、山西、山西、湖广、四川等地,并且要从益都路过。

    这可是阁部督师出兵路过啊!益都方面的文武官员和藩王都要出迎的。而侯督师是东林大佬,和钱谦益、史可法不相上下的人物。现在又带兵去收复失地,衡藩和李士元如何敢抗拒?

    但是阁部督师侯恂会不会带着捕拿衡藩和青州官员的密诏?这会儿在益都东关瓮城内等候的众人可都有点惴惴不安啊!

    大家伙在太阳底下晒了不知道多久,直到日头已经渐渐移向正中时,才看见前面派出去迎候的十几骑快马飞也似的赶了回来,还带着几个穿着鸳鸯战袄,插着背骑的塘马传骑。其中领头一骑,是李士元的一个家丁,远远的就朝益都东关这里大呼:“阁部督师不入城,阁部督师不入益都城,只请守城参将李爷前去参见!”

    不入城?

    太好了!

    衡王朱由棷大出了口气,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扭头对李士元道:“李参将,你就替本王跑一趟吧,记得把礼物都带上,交给侯阁老。”

    李士元也稍稍松了口气,他虽是被衡藩坑成贰臣的,但是他的那点军队都是衡藩掏钱养着的,所以也不能太对不住人家。

    现在没人找衡藩的麻烦也是好事儿啊!

    “末将去去就回。”李士元冲着衡王拱拱手,就带着几十个家丁,押着十几车的礼物往西而去。行了不到20里,就看见一处新扎下的军营。不少穿着红色战袍的官兵要么四下巡逻,要么就在修筑营垒,安扎营寨,秩序之井然,远远超乎了李士元的想象。

    正在李士元感到吃惊的时候,一队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突然带着三两百火铳兵出了大营。领头是一个二十多岁,生得相当有气势的锦衣卫高官,看见李士元等人就问:“你们谁是青州分守参将李士元?抚军太子殿下有请!”

    什么?抚军太子殿下有请?李士元已经知道大事不好了。。。。。。自己上了太子殿下的当了!他左右看了看,那叫一个戒备森严啊!逃看来是逃不了啦,只能对不住衡王殿下了。

第197章 衡王,你要立功赎罪啊!() 
益都城,衡王府。

    说是王府,实际上是一座王城!城高墙固,四面还有护城河保护,如果没有红夷大炮,光是这座王城,就足够让朱慈烺的克难新军喝一壶的了。

    别看克难新军现在纪律俨然,队列整齐,士气高昂,但是距离真正攻无不克的精兵还差得远呢!

    他们没有可以破城的红夷大炮,也没有足够数量的火铳,基本上还只能靠长枪、弓箭、刀牌撑市面。

    这样的军队在野战中兴许能发挥不错的战斗力,可是要攻破益都坚城和衡王城却是不大可能的。

    不过在大明崇祯十七年七月初二晚上的时候,朱慈烺已经大模大样的坐在了衡王府的银安殿上,笑吟吟看着衡王朱由棷和他的几个儿子,被人扒了蟒袍常服,穿了身白衣,跪伏在自己大殿当中。

    益都城和衡王府,现在已经在克难新军的牢牢控制之中了!

    而协助朱慈烺控制衡王府的原青州分守参将李士元,这会儿已经当上了钦差镇守青州地方总兵官兼知青州府事。也就是说,青州一府的军政大权,都让他给一把抓了!

    新官上任的李士元现在就立在朱慈烺的身侧,正在替衡王朱由棷求情。

    “千岁爷,衡王殿下虽然向闯逆上了降表,但终究还是幡然悔悟,派臣偷袭了闯逆姚应奉所部,并将之斩杀,总算可以赎回一点罪孽。还望抚军太子殿下开恩,免其死罪。”

    免死而已。。。。。。活罪是不可能饶恕的,而且衡藩肯定也没了。衡王废为庶人,高墙圈禁终身,衡藩以下的郡王和镇国将军、奉国中尉肯定也是废为庶人。以后一大家子就自生自灭吧!

    一想到以后的苦日子,衡王和他的几个儿子就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了,看着也叫人伤心啊。

    不过朱慈烺依旧是笑嘻嘻的表情,一点都不为所动。

    “衡藩,别哭了!哭也没有用!”朱慈烺说,“虽然李总兵愿意把他的功劳让点给你,可本宫是不信的。就你这样窝囊,还敢给李总兵下令去打流寇?你的罪行,那是不可赦的!”

    不可赦?

    就是要死了?

    衡王朱由棷吓得连哭都不会了,整个人都在那里抖,下身还一阵温热,然后就有水迹出现在地砖上面了。

    “不可赦,”朱慈烺看着他的怂样,笑了笑道,“但是可以立功赎罪啊!衡藩,你想要赎罪吗?”

    还可以赎罪?

    “想,想。。。。。。”衡王朱由棷听见可以活命,连忙磕头如捣蒜,“臣愿意把全部财产献给太子殿下,只求殿下饶臣一条狗命,容臣在凤阳高墙内终老。”

    “呵呵,”朱慈烺笑着摇头,“不够啊!你的罪太大了,家产又太少,不够赎啊!怎么办呢?”

    “这,这。。。。。。”衡王朱由棷话都说不利索了。他都愿意献出所有家产了,再不够,他也没辙了。

    “你的家产,本宫不需要。”朱慈烺这个时候笑着给衡王朱由棷指活路了,“你的王位,本宫也可以给你留着。当然了,青州你不能呆了,跟着本宫去南京吧,给你弄个王府养老,你觉得怎么样?”

    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衡王朱由棷都有点傻了,刚才还不可赦,现在居然连王位都能留了?

    朱慈烺看着这愣愣的藩王,低声道:“衡王,你要活着去南京享福,就得替本宫做事儿,你愿意替本宫做事吗?”

    “愿意,愿意。。。。。。”衡王连连点头,接着又哭丧着脸,“只是罪臣愚笨,什么都不会啊!”

    “不会不要紧,”朱慈烺笑道,“本王会让人教你做事的。。。。。来人呢,宣御营总戎朱纯臣!”

    被派去教衡王做事的是成国公朱纯臣,他现在是御营总戎,很大的一个官!

    不过御营是没有兵的,只有两个总戎,四个提督,还有一堆总兵、副将、参将。总之,跟着朱慈烺从北京跑出来的那些勋贵和世袭高级武官,如果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安排,那就在御营之中挂个名,白拿一份钱粮。

    顺便一提,跟着朱慈烺跑出来的那些文武官员,现在都能拿到全额的俸禄,也不折色。他们的合法收入,反而比之前在北京城的时候还高了。

    当然了,朱慈烺也不是把这些在御营之中挂名的勋贵和世袭武官当废物看待的——这些人只要用对了地方,可个个都是栋梁之材啊!

    哪怕是衡王朱由棷,只要利用好了,还是挺有用的。

    。。。。。。

    兖州,鲁王府长史司,史可法帅府。

    一间会客的厅堂之内,几盏清茶,正飘散着浓郁的茶香。史部堂换了一身宽松的玉白色儒服,也没有戴帽子,悠然自得的坐在上首。

    三个访客,都是文士打扮,其中一人是衍圣公孔胤植。另一人留着一部花白且浓密的大胡子,是刚刚抵达兖州的南京户部尚书高宏图。

    还有一人则是个清瘦的文士,山羊胡,水泡眼,年纪也和高宏图仿佛,约莫六十多岁。这人可厉害了,乃是东林魁首,以“水太凉”和“头皮痒”的典故名垂青史的钱谦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