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抢救大明朝 >

第105章

抢救大明朝-第105章

小说: 抢救大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媪福偈占恍丈弦荒旯怀缘牧甘常揖筒恍坯沧幽芪С且荒辏 

第175章 就要洪承畴(就要求订阅)() 
姜瓖的自信不是没有道理的,大同那可是九边重镇之一,天下有数的雄城。现在的这座大同城是洪武年间,由大将军徐达督率军民,在辽、金、元土城的基础上增筑而成的。城墙内部用三合土夯成,外层则用坚硬结实的特质大青砖(这种青砖比常见城墙墙砖要重几倍)垒砌。而且大同城墙还相当高大,比北京城的城墙还要高,平均高度约有四丈几尺!

    另外,大同城墙的外轮廓并不是呈现常见的直线,而是像齿轮一样,凹凸相间,排列有序。凸出部分就是马面敌台,一共有52个之多!现在这52个马面敌台上都布置了火炮,可以形成交叉绵密的火力!

    大同府城的四门都附带有瓮城、箭楼、匾楼,形成了四个独立的堡垒。哪怕四面城墙的其他部分全部陷落,只要瓮城不丢,大同府城就能继续坚守。

    大同府城内还有一座正方形的“皇城”,就是原来的代王府,位于大同府城的东北角上。同样拥有夯土砌砖的高大围墙,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堡垒存在。

    哪怕大同府城的其他地方都沦陷了,依靠“皇城”也能继续抵抗!

    而在“土木之变”后,大同雄城又进行了扩建,先后在城北筑起了“操场城”,城东筑起了“东小城”,城南筑起了“南小城”,三小城因为贴近大同主城,形似关隘,因此又称三关。大同也由此形成一座主城,三座关城的防御格局。

    之后又在城东、城西数十里外修建了“聚乐”、“高山”二堡。形成了大同城的左右两翼。从而形成了一城两翼三关的防御体系。

    所以在大同城内外的军民们看来,他们的城池根本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要让他们放弃如此坚固的城堡去太行山里面打游击,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啊!

    至于围困什么的,大同军民也不是很怕。因为大同镇这些年一直面临入侵的威胁,早就在做准备了,储备的粮食很多,如果再能抓紧时间储备一点,满洲人围上一年都不一定能饿死大同人。。。。。。

    而且大同城那么大,且不说“两翼”,就是核心的一城三关,没有个七八万鞑子也围不严实啊!

    满鞑子一共才多少?都来大同围城了,老婆孩子谁照顾?都让范文程那样包衣奴才照顾能放心吗?

    可别回去以后便宜儿子都有了。。。。。。

    姜瓖正拍着胸脯向骆修身保证大同府城能守多少年的时候,他的一幕僚快步走了进来,冲着姜瓖行了一礼:“总戎,刚刚得到灵丘县的塘报,说是新任的三边总督王永吉和宣府总兵高第率兵5000护送新封的代藩抵达了。”

    姜瓖扭头看了看骆修身,“怎又有个代王了?是原本代藩一门的人吗?”

    骆修身摇摇头道:“不知道啊,下官自三月二十一日起就没再和朝廷联络过。”

    姜瓖摸着大胡子,问那幕僚:“可说新任代王是谁?”

    “说是皇三子!”

    姜瓖站了起来:“哎哟,那可得去隆重迎接了!”

    他对骆修身道,“骆指挥,本镇现在离不开大同府,就劳您走这一遭,将代王殿下和王总督都迎来大同府。”

    大同府城这边要开门迎客,而五百多里外的北京城,此时此刻却闭门拒客了。

    。。。。。。

    落日的余辉撒在颜色灰暗的巨大城堡上面,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森严感觉。

    北京外城七门和内城六扇可以通往城外的城门,从前天豪格、孔有德率部兵临城下时起就紧紧关闭着。不仅关闭,而且还用泥土石块等物完全封堵了。以致内外联络,都得用吊篮进行。“忠义贰臣”骆养性这两天就被吊上吊下了好几回。

    骆养性乘坐吊篮出城当然是为了去和兵临城下的满洲人谈判了。。。。。。谈判投降的条件!

    他之前是奉旨当贰臣,现在则要奉旨当汉奸了。

    奉的还是朱慈烺的令旨!

    朱大太子的这份令旨是五月初三时由锦衣卫的细作带进北京城的——当时李自成已经离开北京,而吴三桂和清国的联军则

    未入北京就直接追击李自成而去,所以北京城就暂时处于权力真空了。

    骆养性和光时亨两个有证的“忠义贰臣”就利用这机会挺身而出,当了“维持会长”了。当然了,他们这两个“维持会长”这时还不是汉奸。而是真正在维持局面,等带崇祯父子返回。

    到了五月初三,朱慈烺坑人的令旨就到了。

    令旨是给骆养性和光时亨的,朱慈烺告诉他们两个朝廷正在和满洲人和谈,准备用和亲、岁币、割让辽东土地为代价,换取满洲人从关内撤兵。为了在谈判中拿住足够的筹码,朱慈烺要求他们立即封闭北京通往城外的十三门。同时募兵布防,阻止满洲人入城。

    另外,朱慈烺还在令旨中告诉两个忠义贰臣,自己已经和洪承畴说好了,请他返回大明,还让他做大学士,北京留守,北直隶总督。只要等洪承畴抵达,他们就可以将城防移交,然后去大沽口行在领赏也好,留在北京城过日子也行,就随他们的便了。。。。。。

    这份令旨当然是忽悠人的,朱慈烺压根就没想和满洲人和谈。有啥好谈的?满洲人要入主中原,朱慈烺又是太祖高皇帝再世。

    太祖高皇帝会同意把把北京城让给满洲人?会同意一年给百万岁币?会答应娶个6岁的鞑子小妞当皇后?

    这些条件想都不用想的!

    而且,满洲人会止步燕云,会满足一年百万两银子的岁币?

    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双方都在忽悠,就看谁忽悠的水平高了。

    而北京城内的一帮贰臣加奸臣的混蛋,还有城外的满洲天兵,自然都是被忽悠的对象了。

    骆养性这个当了十几年锦衣卫指挥使的奸臣现在也是大奸遇到了巨奸,被耍得团团转了。

    而在满洲人那边,豪格、鳌拜和孔有德也没弄清楚状况。虽然多尔衮给他们的命令是伺机夺取北京城,但并没有严令他们强攻。

    而豪格和孔有德也不大愿意消耗自己的兵力去强攻北京城,北京的城防多坚固啊?就算孔有德的汉军中有装备了红夷大炮的乌真超哈炮队,可是要轰开北京城墙也不那么容易。

    而且北京城墙上也有红夷大炮!真打起炮战,乌真超哈炮队未必能占便宜。真要打攻城战,说不定就要损失惨重。。。。。。损失的可都是豪格和孔有德的人马!

    再说了,北京那边也没说不能把北京城交出来啊!

    那个骆养性都来了几回了,就是来谈交出北京城的。。。。。。当然了,不能直接交给大清国,而是要交给洪承畴!

    只要见到洪承畴,他就交出北京城!

    至于洪承畴要把北京交给谁,就不关他什么事了。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撒谎骗人,骆养性今天还带着朱慈烺的领旨出了城。

    在北京城下,骆养性见到了前来迎接自己的满洲第二勇士鳌拜(现在已经是满洲第一勇士了)——只是这鳌拜看上去有点萎靡,眼睛红红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晚上熬夜打马吊了?

    骆养性连忙上前去行了一礼:“鳌章京,下官带了抚军太子的令旨。。。。。。”

    “哦。”有点魂不守舍的鳌拜连忙抱了抱拳,“骆指挥,已经备好了马,请上马跟我来吧。”

    请?鳌拜居然用了请,而且语气还特别温和!

    骆养性心想:一定是和谈成功了!这可太好了,自己总算可以把北京城这副担子交出去了。

第176章 汉奸居然给陷害成忠烈了!(求订阅啊)() 
拿到朱慈烺的令旨之后,豪格就打发自己的巴牙喇章京鳌拜带着令旨,飞马去了多尔衮的大营。

    豪格的想法很简单,人家不就是要个洪承畴吗?大清这边不正好有一个?把洪承畴叫来就是了,让洪承畴接了北京城防,转手再献给大清朝不就行了?也就不必攻城,也不用搭进去许多八旗的勇士了。

    所以鳌拜就带着令旨,花了一天一夜赶到了多尔衮驻扎的永平府城,亲手将令旨交给了脸色难看得要死的多尔衮。

    多尔衮接过令旨看了一遍,然后就递给了身边的范文程,让他也看。等范文程看完后,多尔衮才问:“怎么样?是朱慈烺的亲笔吗?”

    “应该是的,”范文程道,“笔迹和朱慈烺给洪承畴的书信上一样。”

    多尔衮点点头,问鳌拜道:“豪格什么意思?”

    鳌拜回答道:“旗主贝勒就想请洪尚书走一遭,免得勇士们在北京坚城下死伤惨重。”

    多尔衮点点头,一挥手打发鳌拜下去等候消息了。

    鳌拜前脚才走,多尔衮就是重重一哼。

    一旁的范文程就是一哆嗦,连忙对多尔衮道:“王爷,不如让洪承畴走一趟北京,让他戴罪立功吧!”

    多尔衮横了一眼范文程,“你敢为他担保吗?他要入了北京城主持坚守可怎么办?他可是会打仗的,现在又没有崇祯皇帝在上面瞎指挥,咱们能拿下他坚守的北京城?”

    “奴才,”范文程噗通一下就给多尔衮跪了,“奴才就是个包衣,没有资格为他担保的。。。。。。”

    “你不愿保他,别人呢?”多尔衮目光冷冷的在大帐中扫了一遍,“有人愿意保他吗?”

    多铎道:“还保什么呀?都证据确凿了。。。。。。北京那边就认他洪承畴,沈志祥(续顺公)又从宣府遣使来报,说大同的姜瓖已经打出了明朝的旗号,拒绝归顺大清,还让朱慈炯、王永吉的兵马入了境。这洪承畴分明就是身在清营心在明啊!

    如果让入了北京,只怕咱们入关这一遭就白来了!”

    多尔衮的心腹,国史院大学士瓜尔佳。刚林开口道:“虽然证据确凿,但是也要给他一个自辩的机会。。。。。。总要让他死个心服口服。”

    这个刚林和洪承畴关系不错,也想拉他一把。不过替老洪担保是不可能的,还没铁到这个程度。

    “好吧,就这样吧。”多尔衮点了点头,“本王就给他最后一个机会,听他怎么说。”

    洪承畴很快被人带来了,没有上绑,就是由两个正白旗的巴牙喇看着。多尔衮让人把朱慈烺的令旨给他看,看完后洪承畴整个人都垮掉了。

    这个朱慈烺太奸诈了!各种证据都能串成链条了,让他这么抵赖啊?

    而且。。。。。。朱慈烺为什么要这样害他?洪承畴实在想不通,他是当了汉奸。可这年头汉奸那么多,连朱慈烺的爱妃吴三妹的哥哥吴三凤,舅舅祖大寿都是汉奸。

    朱慈烺也没和别的汉奸过不去啊!也没设计三顺王一顺公,也没去害范文程,为什么就处心积虑弄了那么多圈套害他洪承畴?他和朱大太子有什么仇恨?没有啊!

    这怎么解释?饶是洪承畴那么聪明,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了——他现在也不可能知道历史上他为满清平定天下做出多大的贡献啊!

    所以他根本就没办法辩解,只能等死!

    可他偏偏是个怕死的孬种——不怕死早就当忠烈了,他是因为怕死才当汉奸,可现在他一个汉奸居然给陷害成忠烈了。。。。。。。遇到这种事情,能不让人崩溃吗?

    洪承畴本来就长得挺猥琐的,现在看着就更像个狡诈小人了。无精打采的跪在那里,瑟瑟发抖,一副要死不死的样子。

    “这个,这个。。。。。。”多尔衮看着他一副没出息的样子,连连摇头,“这个洪承畴也不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关二爷啊!”

    洪承畴一听,好像抓着根救命稻草,马上就应道:“王爷明鉴,臣本来就不是关二爷那样的人物啊。。。。。。臣就是个小人,怎么可能心在明营呢?”

    多尔衮摇摇头,一声叹息:“洪亨九,你也别装了。。。。。。你做的事情比关二爷还漂亮!大明本来已经灭亡了,生生让你给救活了!所以朱家太子才要让你当大学士,要给你封侯啊!

    你啊,是要名垂青史的!是要上忠臣传的,但是我大清不能留你啊!唉,本王只能和你说声相见恨晚了!”

    洪承畴真是哭都没地儿去哭了,这叫什么事儿?他明明就是一铁杆汉奸,愣是成了个抗清英雄!马上就要慷慨就义了。。。。。。

    “摄政王,臣冤枉,”洪承畴知道不好了,大哭了起来,“臣真不是什么名垂青史的忠臣,臣就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啊!”

    多尔衮摇摇头:“唉,你就不要自污了。。。。。。你是忠烈,大明的忠烈!

    诸位,你们觉得他是不是忠烈?”

    多铎点点头道:“他就是忠烈啊!”

    郑亲王济尔哈朗一挑大拇哥:“看着不像,但是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