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英歌传 >

第48章

大唐英歌传-第48章

小说: 大唐英歌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说来也巧,两名胡商中有一位曾经在“余狄”的商队当过小管事,后来因为一些变故就自立门户了。他们在说的,就是关于“余狄”如何在大唐起家的故事,一边说他们一边还连连感慨。

    根据这名胡商的说法,“余狄”曾在一名回纥人的引荐下,认识了大唐的一位贵人。这位贵人的父亲在大唐身份尊贵,官居要职门生众多。这位贵人曾经暗中入股了“余狄”的商队,而正是因为有了这张护身符,“余狄”才得以游走在大唐朝野之间,混得是风生水起。

    崔灿一听,当时就怒火中烧。敢情我们清河崔氏就是个替罪羊啊?这还有没有王法了?处置了一个小小的库部司员外郎,另有嫌疑的权贵子弟难道就没人敢处置了吗?于是,这位崔兄台决定自己暗中调查。

    他没有让清河崔氏的眼线去办这件事,怕打草惊蛇,而是自己找了几名江湖中的好友暗中查访。同时,他还到大云光明寺找到了未来尊首方岳,拜托他去查一查到底是哪位回纥商人,帮“余狄”搭的桥牵的线。

    方岳为什么要帮崔灿,这说来就话长了。简单说,就是两人在机缘巧合得以结识。崔灿精通很多摩尼教的典籍,方岳为了能将摩尼教传人大唐上层,放下身段有心结交,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忘年之交。

    方岳发动了不少摩尼教弟子,终于找到了这名回纥人。可惜,找到他时,这人已经在家中上吊自尽了。当时方岳就劝崔灿,不要再查下去了。崔兄台嘴上应得很好,心里却不以为意。

    这之后过去了大半个月,那天崔灿匆匆忙忙地来到大云光明寺,找到方岳只说了几句话。重点就是说了一下他的发现,他根据种种线索判断,跟“余狄”交往的贵人,应是就是大唐宰相之子。

    具体是三位宰相哪位的后人?暂时还不得而知。不过他今天约见了其中一位宰相的公子,会在宴席时试探一下。崔灿交代方岳,如果自己出了什么意外,就是找大唐国师李思泉。

    交代完这些,他就离开了大云光明寺,走的时候太匆忙还遗落了自己的玉佩。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崔灿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崔灿去见的谁,你们知道吗?”等方岳说完后,李阎浮开口问道。

    方岳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倒是尊子方辛鉴应了一句:“他没有告诉我们。”

    “玉佩呢?”李阎浮话锋一转,问起了崔灿遗落的玉佩。

    “早就给了李云景。”方岳回答道,“本来我还犹豫要不要去找你父亲,结果没几天李云景就找上门来了,我把刚才那些都跟他说了,玉佩也给了他。”

    “我大兄还问过你什么吗?”李阎浮又问道。

    “没有。”方岳摇了摇头,“谁也想不到,李云景后来也出事了!你说说看,这么深的混水,我们能蹚得起吗?”

    “就算我李阎浮不来找你,难道幕后黑手也不会来找你吗?”李阎浮摆了摆手说,“方尊首,你把事情想简单了,只有跟我们太史局合作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方某有心无力,不日就将回返瀚海。”方岳拒绝道。

    李阎浮看了看方岳,没想到这方尊首打斗的时候霸气无穷,遇到事情居然先退缩了。不过他也理解,对于根基在回纥的摩尼教来说,大唐复杂的政局不是他们能玩得转的。

    “方尊首,按说你提供了如此重要的线索,在下不该为难你。”李阎浮不动声色地说道,“不过崔灿一案,你们大云光明寺同样也有嫌疑。你要走不是不可以,进宫请旨吧!只要皇上一道圣旨,我们太史局绝不拦路。”

    “你!我要能进宫请旨,还跟你李晨曦废什么话!”方岳没好气地说。

    “既然没有圣旨,那恐怕在崔案告破之前,方尊首只能待在长安城了。”李阎浮懒得跟他生气,语气不变地说。

    方岳本想发作,一想起刚才跟李阎浮交手的结局,就泄了气。他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继续开始闭目养神。

    “方尊首也无需忧心,只要你们大云光明寺确实清白,我们太史局也不会冤枉你们。”李阎浮继续说,“再说你们提供了如此重要的线索,也增加了我们破获崔案的可能。你就先在长安城安心待一段时间吧,相信也待不了多久。”

    方岳就当没听到李阎浮的话,根本不理他。尊子方辛鉴见他如此,连忙开口对李阎浮解释道:“李兄,家父不是不想协助你们,实在是我们所知甚少。再说了,涉及到大唐朝廷重臣,还是你们太史局自行出面更好一些。”

    “方尊子,突厥使团即将进入长安城,皇上钦命举办的‘武学交流会’也少不了你们大云光明寺参与。不知到时候,你们大云光明寺派谁参与?”李阎浮问了一句看似无关的话。

    “这届的‘武学交流会’乃是在下参与其中。”方辛鉴答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八章 拦江盟现() 
大慈恩寺弟子多为潜心修习佛法的出世之人,很少参与大唐内部各种事务。但佛家也有怒目金刚一说,即便是高僧玄奘法师手下,也有一位战力超群的孙大圣。因此,大慈恩寺专门设立的护法武僧团“三藏院”。

    三藏院第一代武僧由当时的主持释窥基亲自调教,有不少尉迟家族的子弟成为了三藏院的俗家弟子。但真正有资格代表三藏院行走江湖的,必须是受戒弟子,而且每代都只有一人。

    三藏院当代传人法号伏明,出生后被父母遗弃在大慈恩寺门口,由寺内的僧人养大。他从小就展露出对佛法的天分,慧根和悟性都极高,在三藏院近三代弟子中,是第一个掌握“阿赖耶识”神通的人。

    老祖释窥基曾亲自点化过伏明,因此大慈恩寺弟子都将伏明视为未来的三藏院首座。私底下都是叫他“三藏院伏明”,久而久之江湖也开始这么称呼起他来。现任大慈恩寺主持圆测和现任三藏院首座圆光,都不以为杵,反而对伏明更加留心。三藏院首座圆光甚至将伏明收为亲传弟子,悉心培养起来。

    前文说过,李阎浮这个年龄段的大唐年轻修士,纷纷卡在筑基期无法晋级,这三藏院伏明自然也不例外。他今年十六岁,两年前就已经引气筑基圆满了,却苦于找不到晋级的契机。在师父圆光授意下,他去年离开了长安前往大唐各地游历,以期能找到那一缕破壁的灵光,帮助自己晋级炼神还真。

    有时候这时间的事情,说是巧合其实也许暗含机缘。

    几个月前,伏明独自一人攀登昆仑山。登顶之后看着茫茫云海,突然他感觉到真气出现波动。远远地他感应到了有人在冲击炼神还真,而随着这股真气的波动,卡住他许久的那层壁垒居然也开始松动起来。

    当时晋级炼神还真的正是身处西域的李阎浮,因为他的心法含有了佛门密宗的莲花月轮经精要,晋级时引发的天地气机被同样修习佛家心法的伏明所感应,因此伏明得以破关晋级。

    随后,三藏院伏明在稳固了修为后,就往长安走去。今年突厥和大唐的“武学交流会”,伏明将代表法相宗大慈恩寺参加交流。伏明之前没有什么战绩,筑基期时没有登上“太一元炁榜”,这次晋级炼神还真也就同样没有列名其中。

    就这么一路走走停停,不时观摩一番名胜古迹。三藏院伏明今天终于回到了长安,从延平门进城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伏明沿着街往大慈恩寺走去,长安城的夜晚路上行人不是很多,偶尔那么有那么几个,也都行色匆匆。

    刚刚走到延福坊,伏明被三位身穿黑衣的蒙面男子给拦了下来。这三人二话不说,将他围住就想动手,伏明宣了一声佛号问道:

    “阿弥陀佛,几位施主,不知小僧有何得罪之处?”

    “我们哥几个代表拦江盟,来试试你三藏院伏明手上到底有几斤几两,免得在突厥人面前丢了我们大唐的脸面。”领头的蒙面男子说道。

    “那不知这拦江盟,归属我大唐官府哪个衙门?”伏明双手合十,再问。

    “既不属于哪个衙门,也不属于哪个世家。你就当我们是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好了。”领头的蒙面男子饶有兴致地答道。

    “大哥,跟这和尚废话个什么劲。”另外一位蒙面男子说道。

    “不急,不急。早就听说法相宗的和尚机辩无双,今天说不得要领教一番。”领头的蒙面男子回答道。

    “大哥,还是改天再领教吧,别误了盟主的大事。”第三位蒙面男子也劝道。

    “也罢,也罢。今天还是先来武的,改天有机会再领教文的。”领头的蒙面男子颇有几分失落。

    三个蒙面人不再多说,三人绕着伏明不停地走动,脚下似乎踏着某种玄妙的步伐,手上或成爪或握拳,就这么一言不发的攻了上来。

    伏明无奈地笑了笑,默运大乘楞伽经心法调动全身真气,一个飞身强攻向领头的蒙面人。他左手使出“药师因明指”,发出一道浑厚的真气逼退了这人。然后一个转身,面对三名蒙面男子,右手成掌使出“法华转轮掌”,一只金色真气转轮直冲向三名蒙面男。

    这三名男子合力放出一道真气屏障,抵挡住这只金色真气转轮的攻击,双方一时间僵持不下。

    “阿弥陀佛,三位施主手上也未免太软了点。”伏明一边说一边两手一搓,左手和右手上分别出现了两只真气转轮。

    “大哥,点子扎手。”一个蒙面人喊道

    “大哥,这和尚是炼神还真期的修为。”另外一个蒙面人也说道。

    “撤,这是在玩我们呢,这种对手还是让盟主亲自对付吧。”领头的蒙面男子说完往地上丢出了一个瓷瓶,瓷瓶掉到地上摔的粉碎,激发出一阵烟雾。

    伏明散去双手的真气转轮,然后一会衣袖发出一道真气吹散了烟雾。就这么一会功夫,三个蒙面男子已经消失不见了。伏明笑了笑,也不去追赶,转身继续往大慈恩寺走去

    罗烈最近心情不错,老朋友张鸦九被白奕密探绑架,那晨曦剑星不计前嫌,亲自闯入密探巢穴将张鸦九救了出来,给足了太乙门面子。所以说,李阎浮能扬名海西,不是没有原因的,关是这份胸襟就值得他佩服。

    张鸦九在他和李阎浮的劝说下,加入了太史局夏官处,当任“司历”一职专司铸造之事。可以说,张老爷子的安全也有了保证,他罗烈也可以放下一颗心来。至于李阎浮那边,找机会再还他个人情就是了。

    今晚罗烈自己一个人到东市观看梨园戏,看得很尽兴喝得也很开心。从东市出来后,他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往自己住宿的客栈走去。过几天他就要代表太乙门参加大唐和突厥的“武学交流会”,凭他筑基后期的修为,对付几个突厥修士还不是手到擒来。

    走着走着,罗烈突然发现身后似乎有人在跟踪他,于是不动声色转入了一条小路。身为太乙门当代传人中的大师兄,对付几个小蟊贼,这点自信他还是有的。

    罗烈就这么站在小路中间,一会功夫三个蒙面人走了进来。

    “说吧,谁派你们来的。”罗烈单手背着问道。

    “太乙门罗烈是吧,名气很大啊。”一位身材肥硕的蒙面人说道,“看来没把我们三个放在眼里。怎么?觉得自己吃定我们了。”

    罗烈听到他这口气,心中一沉。他定睛看去,发现这三个蒙面人居然全部都是引气筑基期的修士。罗烈心里寻思着,看来这三人都不是善茬,今天晚上恐怕要有一番苦战了。

    “既然知道我是太乙门的人,你们这是想找死吗?”罗烈面色依旧很镇定,说出口的话也很硬气。

    “太乙门的名号,还吓不住我们拦江盟。”肥硕的蒙面人冷笑着说,“至于我们是不是要找死,等打过了自然就知道了!”

    “江湖上什么时候多了个拦江盟?罗某根本就没听说过。”罗烈问道。

    “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肥硕的蒙面人一边回答,一边带着两名手下冲向了罗烈。

    三人拳脚并用,围着罗烈就是一阵猛攻。罗烈一边招架,一边不时找机会还击上几招。那名蒙面胖子最为勇猛,跟疯狗一样盯着罗烈不放,有时候宁可挨上罗烈一招,也要给两名同伴创造出机会。

    这三人的真气十分诡异,阴寒无比有好像带着腐蚀的功效,一会功夫罗烈的护身真气就被打的支离破碎。

    罗烈原本还想抓两个活口,现在一看不能留手了,在这样下去搞不好自己今晚就要交待在这里了。他抽出了腰间悬挂的法宝“灵阳尺”,默运大品天仙决,手上使出了自己的必杀绝技“心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