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英歌传 >

第46章

大唐英歌传-第46章

小说: 大唐英歌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任大明未来尊首方岳,方家在大唐境内的摩尼教内有着很大影响力,未来尊子、功德法王、俱明法王均为方氏子弟。

    方岳本人是炼神还真后期的修士,修炼二宗光耀经,擅长“明界下部赞”神通,武功主要是“光明圣火刀”和“智慧生死印”。尤其是“光明圣火刀”,被他练得出神入化。

    摩尼教还有传承法宝“十二明王宝树”,三大尊首、三位尊子和六位法王人手一把,据说拥有莫大威能。摩尼教虽然没有先天宗师高手坐镇,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十二明王宝树”,才能在大唐众多门派的寰视下立足。

    昨天太史局对朱昱酩的审讯,可以说获得了重大突破,至少关于崔灿失踪一案,找到了新的线索。至于朱昱酩所说的“吞天计划”,由于牵涉太广还需要广为查证。因此,李阎浮和赵非熊在商议了一番后,决定分头行动。

    李阎浮和秋官处继续追查崔灿案和李云景案,而赵非熊则带领冬官典事重点查验一切关于“吞天计划”的情报。

    长安城占地极广,街道众多。这兴道坊和怀远坊之间的距离,要说远也不是很远,要说近那也算不上近。但对于三位修士而言,这点距离还是不算什么的。

    李阎浮三人一路经过开化、通化、通义、光德四坊,路的尽头就是长安西市。三人转身向左,再过延康坊,终于来到了大云光明寺门前。

    早上已经有不少信徒前来大云光明寺上香,当然跟名满天下的大慈恩寺和青龙寺比起来,人还是少了很多。东土大唐虽然在文化领域很开放,但是对于士大夫群体和大部分百姓来说,儒释道三家才是主流。

    所有外来的修士门派,为了能更好的在大唐落地生根,往往大多模仿佛道两家的做派,这摩尼教自然也不例外。

    整个大云光明寺完全照搬了佛家寺庙的建筑风格:前有寺门甬道,两侧是钟楼鼓楼;中有建有光明大殿,内供“先意大明王光佛”;后有明王讲经阁,藏有摩尼教相关经文典籍;讲经阁左边是方丈院,是主持和院首的修行之处,右边是常住院,是各方执事的休息之所。

    再往后是的一排建筑,是明王殿和明法堂,分别是大明尊首和大明尊子修炼讲经之处。最后是一片碑林,留有历代摩尼教修士的修炼心得,一般人未经大云光明寺主持允许,不得入内。

    另外在大云光明寺西北角,还建有一片厢房,名为“居士林”,专门用来接待外来的居士和香客。

    通常会有一位尊首和一位尊子常驻大云光明寺,但不负责寺庙的日常管理。所有杂务另有修士管理,一般是这三个职位:赞愿主持,统管法事和寺中大小事务;教道院首,专知寺内修士奖励惩罚;月直院首,专知寺内修士月例供施。

    在告知了自己的身份后,知客僧带着李阎浮三人前往寺内的明王殿。巧的是,现任大明未来尊首方岳和未来尊子方辛鉴今天都在寺中,没有外出。李阎浮三人一边观赏着大云光明寺的景致,一边不紧不慢地跟随着知客僧。

    知客僧来到明王殿前,就停下了脚步。按照摩尼教的规矩,他这一级的修士是没有资格进入明王殿的。知客僧跟把守在殿门口的修士耳语了几句,就自顾自的离开了。守门的修士打量了李阎浮几眼,走入殿中通报去了。

    “哼,好大的架子。”李韵薇气愤地说道,“完全不把我们太史局放在眼中。”

    “看来这大云光明寺底气十足,颇有几分问心无愧的意思。”崔护也说道。

    “摩尼教也算是大门大派,尤其在西域瀚海一带,势力极大。”李阎浮反倒是看的很开,“有点架子,这很正常。”

    尊子方辛鉴这时从殿内走出来,迎接李阎浮三人。他走到李阎浮面前,对着三人拱手说道:“晨曦剑星携岐山才女来访,还有清河崔公子作陪,我们大云光明寺是蓬荜生辉。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方辛鉴满脸笑容,说出的话让人如沐春风,接人待物拿捏的很准。李阎浮和崔护都暗自点头,这摩尼教修士果然不俗。

    三人拱手还了一礼,在方辛鉴的招呼下走入明王殿中。大明尊首方岳就站在大殿之中,众人又是一番客套后,分别坐到了椅子上。方岳这个人大概四十来岁,修为跟太史令迦叶志忠在伯仲之间,但方岳身上有一股迦叶志忠所没有的霸气。

    这股气势一方面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另一方面也跟他修炼的心法二宗光耀经有关。这套心法修炼的是“光相无量心”,特别注重无穷无量、宏伟博大的气势修养。如果没有这股霸气,出手的威力就会小了三分。

    “不知晨曦剑星来我大云光明寺有何贵干?”方岳也不再客套,直接问道。

    “方尊首快人快语,我李阎浮也不藏着掖着。”李阎浮拱了拱手,说了下去,“我们太史局得知一个消息,三个月前失踪的清河崔氏子弟崔灿,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大云光明寺。在他离开贵寺后,就从此消失不见。”

    李阎浮停了一下,观察这方岳和方辛鉴的神情,见着两人面色都很淡定,又继续说了下去:“因此,在下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崔灿在是否贵寺见过什么人?二,崔灿在贵寺去了几处地方?三,崔灿临走前是否有说过什么?”

    方岳摇了摇头,说:“你这三个问题,我一个都不知道。那日老夫外出访友,根本不在寺内,完全无从答起。”

    李阎浮又看向方辛鉴,问道:“那方尊子呢,也不知道吗?”

    不待方辛鉴回答,方岳就抢先说道:“我儿也随我一同去的,他也不在寺中,能知道什么?”

    “你们一问三不知,莫不是心里有鬼吧?”李韵薇一听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刚才她就嫌方岳架子大,现在找到机会了还不得数落一番。

    李阎浮也不阻止她,他就当没有听到李韵薇的话,目光炯炯的直视着方岳。方岳听到李韵薇的话,也不生气。他微微一笑,连回答都懒得回答。

    “在下那日确实不在,李兄方才的三个问题,我真的不知道。”倒是方辛鉴连忙解释了一句,他看向李阎浮,面色真诚地说。

    “那好,就算两位都不知道,贵寺总有知道的人吧?”李阎浮不动声色,追问道,“不知可否请来,让在下问询一番?”

    “应该是有吧?也许赞愿主持知道一二。”方辛鉴说道,“不过主持正在闭关,今天恐怕是见不到了。”

    “除了主持以外,就没有人知道此事了吗?”李阎浮步步紧逼地问。

    “这”方辛鉴答不上来,只好看向了方岳。

    “好了!”方岳站出来解围,他盯着李阎浮说,“晨曦剑星,我们摩尼教敬你们岐山派三分,不代表我们是怕事之徒。有道是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们没做任何亏心事,更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问题,你最好不要这么咄咄逼人。”

    “笑话。大唐所有修士,都归太史局统一建册管理。”李阎浮脸色一变,冷笑着说,“难道你们大云光明寺不是建在大唐?做没做亏心事,是不是有问题,恐不是你方岳能说了算!我们太史局既然上门问询,就代表你们有嫌疑。”

    李阎浮站了起来,看着方岳和方辛鉴,说:“不管你们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本官今天上门来问,讲的就是一个先礼后兵。你们不说也可以,待本官查封了你们大云光明寺,看你们说是不说。”

    李韵薇和崔护了站了起来,三人正要往外走去,这时方辛鉴开口叫住了他们:“李兄,李大人。火气不要这么大,在下话还没说完,你们先别急着走。这样吧,在下让人查问一番,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知情人。”

    李阎浮三人闻言转身看向方辛鉴,方辛鉴连连拱手,面上露出歉意的神情。方岳这时也站了起来,说道:“鉴儿且慢。李晨曦,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还出言威胁老夫,也未免太不把老夫放在眼里了吧?”

    “你待如何?”李阎浮寸步不让地问道。

    方岳背着手,说:“今天老夫就要教教你们这些晚辈,什么叫尊老敬长。”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六章 两强交手() 
方岳这个人不但脾气火爆,还非常注重规矩。他教导弟子和晚辈,从来都是要求他们:一言一行必须有序,一举一动必须守礼。尤其是当了这么多年的未来尊首,方岳更容不得别人忤逆他。因此,想也不想,就要教训教训李阎浮。

    方辛鉴一边叹气,一边捂着额头,一时间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李阎浮挥挥手,让李韵薇和崔护退到他身后。自己反而上前了两步,跟方岳在这明王殿中对峙了起来,两人都发出一阵炼神还真期的威压冲击向对方。

    “别人出手,还有以大欺小之嫌。我方某跟你李阎浮修为相当,今天我出手教训你,就是岐山老祖他老人家,也不会多说什么。”方岳黑着脸,说。

    “无妨,正好在下也想知道自己跟你们这些前辈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李阎浮的话听上去似乎很谦虚,但细细寻思仿佛又有哪里不对。

    “都说长江后浪冲前浪,今天我方某就来领教一番你们这些后浪的实力!”方岳一边说,一边挥手发出一道火红色的光芒直冲李阎浮而去。

    “好说,正好在下对这纯阳之道,也略有心得。”李阎浮嘴上说着,手上却不停。他伸出右手食指,发出了一道黄色的光芒。黄光和方岳发出的红光在空中撞击在一起,互相抵消双双消失不见。

    “好一个纯阳之光,好一手精纯之气。”方岳身上的气势越来越重,“李阎浮,你小子有一手,难怪敢跟方某叫板!”

    “彼此彼此。”李阎浮暗中戒备,这方岳毕竟是炼神还真后期的修士,而他自己的修为才刚刚晋升炼神还真初期。当然,李阎浮手上还是有些王牌的。

    随着方岳身上的气势加重,他整个人仿佛化为一把霸绝之刃。他的右手凭空出现了一把完全由红色光芒构成的弯刀,惊人的刀气冲天而起,整个大云光明寺上空风云变色,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油然而生。

    李韵薇最近一段时间都随身带着李阎浮送给他的悬翦剑,她一看这个架势,连忙从腰上摘下悬翦剑要递给李阎浮。李阎浮伸手按住她的手,摇了摇头,开口说:“不用,二哥我心里有数。”

    “李兄,看这动静,这位未来尊首一只脚快跨入先天宗师期了,小心为上!”崔护不放心,连忙出言劝阻道,“实在不行,我们叫上援军再来。”

    “绛娘,崔贤弟。上古时代,所有剑道修士都讲究‘心剑之境’。为兄我晋级炼神还真后,才发现心剑之妙用无穷,最近刚刚才有所得,请看。”李阎浮居然还有心情说这么多,说完后他调动真气,手掐剑诀激活了“心剑之境”。

    李阎浮身上的气势一变,一股锋锐无比的剑气从他身上直冲云霄,将大云光明寺上空,那团由方岳而生的“刀气黑云”冲出了一个大口子。阳光透过这道口子,照射在大云光明寺内,一种奇特的美感浮现在所有人心中。

    随着李阎浮施展“心剑之境”,整个大云光明寺内的剑,无论是修士随身携带,还是悬挂墙壁之上,或是武库暗中收藏,全部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大云光明寺的修士有的惊讶地看着自己身上的剑,有的傻傻地看着天上的黑云。不少香客看到这些异象出现,连忙跪在地上默念起经文来。

    太极宫太极殿,早朝刚刚结束。

    皇帝李隆基正要离开,突然感受到长安龙气再震动。他急忙走到太极殿外,看向龙气震动的方向。正好看到李阎浮的剑气和方岳的刀气,在大云光明寺上空化为两股气势正在激烈对峙。

    “陛下,这两位修士怕是都接近先天了。”裴旻走到李隆基身后,轻声说。

    “那里是大云光明寺,不知道出了何事。裴爱卿,速速派人前去查看!”李隆基侧过头,对裴旻说道。

    裴旻正待接旨意,李思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陛下,无需查看。那股剑气是犬子李阎浮发出的。今天他本来就要前往大云光明寺,查问崔氏子弟失踪一案。估计犬子是跟方岳那老古董一言不合,才造成了如此局面。惊动了圣驾,还望陛下恕罪。”

    “何罪之有。李晨曦也是为了公事,要不李老国师还是赶去看看,免得他吃了什么暗亏。”皇帝李隆基关切地说道。

    “这倒不必了,老夫相信犬子自能处理。”李思泉摇了摇头。

    晋昌坊大慈恩寺内,一座佛塔下,一位精壮的和尚正躺在一块巨大的青石上闭目养神,他面上肤色红润,鼻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