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英歌传 >

第32章

大唐英歌传-第32章

小说: 大唐英歌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桌案下穿梭而动。王维、崔护、卢纶、郑余庆四人睁大眼睛看着悬翦剑地行踪,李韵薇则兴奋不已,好像是自己在控制飞剑一样。

    “飞剑之道不同于世人的想象,讲究的是‘稳’而不是‘奇’。意寄神念,神牵剑魂,剑如臂使,稳中求胜。”李阎浮一边控制悬翦剑一边说,“就如同这经商之道,忌‘急’而不忌‘缓’。很多事情操之过急,就如同在油锅之中投下一块肥肉,眨眼之间就会沸腾不已。”

    “阎浮公子,似乎话里有话?”公孙大娘思索了一会,追问道。

    李阎浮控制悬翦剑飞回剑鞘,再将剑递回给李韵薇,然后看着公孙大娘说道:“公孙大娘,承了您一个情面,在下今天得以欣赏到闻名天下的剑器舞。刚才那番话就当是在下的回报,对与不对还请您自己寻思。对也好,不对也罢,都与在下无关。我们这几个人,只是今天来你们归云阁玩耍的几个客人而已,不是吗?”

    公孙大娘盯着李阎浮看了一会,突然微微一笑,随后行礼说道:“阎浮公子的赠言,奴家收下了。愿几位玩得尽兴,奴家先行告退。”

    公孙大娘带着一大堆侍女和几位掌柜走下了二楼,李韵薇站在李阎浮身边拉了拉他,问道:“二哥,你刚才那些话是什么意思?我不是很懂。”

    “我随便说说的,不懂就算了。”李阎浮低声回答道。

    李韵薇还想追问,王维这时走了过来,帮李阎浮解围。王维对着三位好友大声说道:“各位贤弟,刚才见识了我表哥的飞剑神技,你们几位也要有所表示才对。不如这样,我们来击鼓传花,传到谁就必须献技一次。如何?”

    “这个好,就来玩这个。”李韵薇拍手叫好。

    王维问侍女要来了正鼓和花束,由李韵薇击鼓,他和崔护、卢纶、郑余庆开始了击鼓传花的游戏。一轮鼓声过会,花束传递到了郑余庆手中。郑余庆不慌不忙的将花束放在桌案上,看了看王维三人,开口说道:

    “我郑某人最擅长的是远古六经剑法,最佩服的是摩诘兄的大才。今天接借摩诘兄的大作一首,聊表我辈男儿的拳拳之心。”

    这边郑余庆的话才刚说完,那边就只见他伸出右手食指,指尖上剑气凝而不散。他就以手指为笔,以剑气为墨,凌空书写起来。剑气随着他的手指划过,在空中留下了一首绝句: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众人纷纷鼓掌喝彩,李阎浮点着头对众人说道:“表弟这诗是好诗,但郑贤弟这手这‘剑气成字’,更是精彩绝伦。”

    郑余庆抱拳答谢,随后坐下继续开始击鼓传花。也不知道是不是王维四人早就商量好的,随着鼓声停止,这次花束正好传到崔护手上。

    崔护站起来,拿着酒杯走到中间站定,随后开口说道:“各位兄台,除了绛娘之外,这里就属小弟我年纪最小。我最擅长水镜威光剑,但可惜修为尚浅,没有什么太过精彩的绝技。今天就只能自备薄酒一杯,请诸位指点。”

    崔护手上剑气弥漫,随着他默运真气,剑气向酒杯内汇聚就像河归大海,在杯中化为一团“剑气之酒”。不管锋锐凌厉的剑气在酒杯中如何盘旋转动,崔护手中的酒杯居然分毫无损。

    王维等人纷纷指着崔护大笑起来,一边笑王维还一边说:“好你个崔殷功,嘴上很谦虚,这手上却一点也不服软!”

    李阎浮举起酒杯,对走到自己身边的崔护说道:“崔贤弟,你这手‘剑气成酒’不简单呐。俗话说得好,出剑容易控剑难。崔贤弟年轻不大,这份控制力还真是难得。”

    崔护连忙散去剑气,对着李阎浮拱拱手,答道:“多谢李兄夸奖。”

    王维对着崔护又是一阵调笑,随后众人继续击鼓传花,花束随着鼓声传递到了王维的手中,李韵薇突然手上一停,鼓声就此停歇。王维指了指李韵薇说道:“绛娘,你是故意的吧。不过你表哥我不怕,看你表哥我给你表演个好玩的。”

    “诸位贤弟,我王某人玩剑玩不过你们,但是论古琴之道,在坐的哪位敢说超过我王某人的?请站起来。”王维盯着崔护三人问道。

    崔护、卢纶、郑余庆纷纷摆手,郑余庆更是开口说道:“王大才子,谁不知道你们太原王氏最擅长古琴剑气曲,就不要在这里炫耀了。”

    “既然郑贤弟这么说,那我也不再多言。今日没有将‘九霄环佩琴’带来,不能抚琴一首了。不过这音韵之道,未必非用乐器不可。诸位请看。”王维说完后,将自己的酒杯倒上大半杯酒,放到桌案中间。随后他拿起一只筷子,在桌上按照音韵节奏敲打起来,这敲打声如鼓如磬,别有一番风味。

    随着王维敲击桌面,酒杯中的酒居然化作一条水绳高高立起,跟着节奏扭动起来。一会向左摆,一会向右摇,还时不时地旋转一下,很是好玩。李韵薇干脆就走到王维桌前,目不转睛的盯着这细细的水绳。

    王维表演了一会就停了下来,水绳又化为酒自动流回杯子,而且居然一滴也没有洒落。李韵薇缠着王维,要他再表演一次。王维只好苦笑着看向李阎浮,李阎浮走到王维面前拉了拉李韵薇,举起酒杯对王维说道:

    “刚才崔贤弟是‘剑气化酒’,表弟你就来了这手‘水酒化绳’,不喝这一杯都不行。”

    王维拿起酒杯,跟李阎浮碰了一下,一饮而尽。李阎浮随后转身看着卢纶,对众人说道:“各位贤弟,我看也不用再来一次击鼓传花了,现在就剩下卢贤弟还未出手,不如就让我们来看看卢贤弟的神技如何?”

    “也好。”众人纷纷应道。

    “诸位,今天在下有幸,不但看到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还得以见识到李兄精彩的飞剑之术。当然,王兄、郑兄和崔贤弟的绝技也让在下涨了见识。”卢纶站起来走到中间过道,他看着王维三人继续说道,“卢某习练塞下**剑指多年,最擅长什么三位肯定知道。还请三位助我一臂之力,让卢某来为今天的欢宴,放一个灿烂的烟火。”

    王维、崔护和郑余庆听到他的话,都微微一笑,每人挥手放出一道剑气冲向卢纶。卢纶伸出右手,轻轻一抓将三道完全不同的剑气抓入掌心。李阎浮和李韵薇都认真的看着卢纶,只见他将自己的真气输入手掌心,用这道**真气将王维、崔护和郑余庆发出的剑气融为一体,化为一团奇异的真气团。

    卢纶信手将这团混合真气抛向空中,真气离开他的手掌后在空中化为四散的剑气,就好像烟花洒落一般,纷纷扬扬的在空中飘荡了许久。

    李阎浮轻轻鼓着掌,开口说道:“好一个‘他为我用’,范阳卢氏的始立诸经要诀果然精妙,不亏是我大唐的名儒之门。”

    卢纶连忙拱手称谢,众人又坐回了各自的位置。

    李阎浮站在自己的座位旁,举着酒杯环顾众人,开口说道:“各位贤弟,在下从海西归国,有幸在归云阁认识了诸位。看到各位,就代表着我大唐英才辈出,诸位贤弟各有所长,均乃一时俊杰也。这杯酒首先要感谢诸位的盛情款待,其次要答谢诸位的精彩献技,最后要恭祝大唐的盛世荣耀。”

    李阎浮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王维等人也纷纷痛饮了杯中之酒。李韵薇这小丫头这时跳出来要表演自己的占卜绝技,搞得王维四人纷纷避之不及,底下头生怕这小姑奶奶找到自己头上来。

    龙鸦夜风看热闹不嫌事大,“嘎嘎”的连声叫着,似乎在怂恿李韵薇勇敢出击。李阎浮微笑着也不阻止,坐在座位上给自己又倒了一杯酒。屋内王维四人正互相推诿,想推出一个替罪羊来。这时,归云阁内楼外传来一声大喊声:

    “救命啊,杀人啦!”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章 故人重逢() 
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内,一般的人根本没有太多机会进入归云阁内楼。要说敢在归云阁闹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要知道负责长安城日夜巡查警戒的千牛卫将士,有不少曾是“剑圣”裴旻的下属。就冲公孙大娘和“剑圣”大人的关系,在归云阁附近巡逻的千牛卫士卒还不得格外的尽心尽力呀。

    李阎浮六人听到内楼外的呼喊声,不由顿时觉得分外好奇,究竟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归云阁闹事。于是六人走出了内楼来到院子中张望了起来。

    远远的只看见一群身穿黑衣,手拿横刀的人将一名身穿蓝袍的男子按在地上。还有一名身穿白袍的男子正往这内楼跑来,一边跑一边大呼小叫。在他身后又两名黑衣男子紧紧追逐着,但一时之间却难以追上。

    正在此时,一位身穿黑色劲装脸上轻纱遮面的女子翻墙而入,脚下不疾不徐但速度却极快,几步之间就来到了白袍男子身前。她也不说话,抬脚飞踢向白袍男子,直接将他踢入了身后追赶的黑衣男子手中。

    这名黑衣女子转过身,看向了李阎浮,开口便是一阵婉转悦耳的声音:“阎浮,你一进长安就出大事啊,该怎么说你才好。”

    “哈哈,原来是菲嫣。”李阎浮哈哈一笑,“我说你们丽竞门办案动静也太大了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归云阁中闯入了马贼呢。”

    孙菲嫣脸上面纱遮挡着,看不清楚神色。她听到李阎浮的话,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说:“还不都是因为你,搞得我们晚上都不得消停。你真当我们丽竞门的人都是铁人啊,不需要休息。”

    “愿闻其详。”李阎浮满脑子雾水,只好开口问道。

    随着孙菲嫣开口讲述,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一一跃入众人耳中。这事说起来确实跟李阎浮息息相关,今天上午李阎浮进入长安城时,在延兴门边突发意外,一块石弹从头而降直接砸向他。这件事正好被路过的忠王李浚目睹,在送李阎浮回到兴道坊李府后,忠王李浚连忙赶往皇宫向大唐皇帝李隆基禀报了此事。

    李隆基一听是龙颜大怒,当场就摔坏了一块心爱的砚台。要知道天下间所有事情,在皇帝的眼中看来都没有那么简单。今天这块石弹可以砸向李阎浮,那明天会不会也有一块石弹砸向他李隆基呢?

    这里可是长安城啊,大唐帝都所在。正所谓天子脚下理应是他李隆基最能掌控的地方,居然还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是负责长安城防的千牛卫被人重金收买?还是朝廷大臣中有人图谋不轨?是这八位皇子暗中策划?还是白奕密探突施杀手?李隆基脑海在一瞬间,就浮现出种种猜想。

    忠王李浚走后,皇帝李隆基找来了负责管理丽竞门的梅妃江采萍,严令丽竞门必须在三日内破获此案,给他李隆基和国师李思泉一个交代,同时也给在暗中关注此事的大唐臣公们一个交代。

    梅妃江采萍又将这事安排给了自己最宠信的养女孙菲嫣,要她带领“云字部”密探在三天内抓获幕后黑手。孙菲嫣和云字部密探本来就在暗中监视一伙白奕密谍,而这件事的行事手法都很像是白奕圆顶研究院所为,于是孙菲嫣决定收网。先将这伙白奕探子抓住,再严刑拷问。

    好巧不巧,丽竞门密探获知,这伙白奕探子中的一位核心人物今天在归云阁外楼宴请一位客人,而这位客人正是千牛卫某个将领的侄儿。种种线索窜在一起,不正好跟今天白天的事情对上了吗?

    这才有了眼前丽竞门闯入归云阁抓人的一幕。白袍男子乃是白奕潜伏在长安的王牌密探“学徒亢”,丽竞门的人进入归云阁的时候,就被他无意间发现了。于是学徒亢带着蓝袍男子——也就是千牛卫某将领的侄儿,向内楼方向逃跑,希望能找到一条逃生之路。

    要说这学徒亢反应也算快的,能在短短时间内就判断清楚形势作出决策。白奕圆顶研究院由神秘的“教授”掌管,其下一共有十二位“学士”统领。每名学士根据负责的区域,分别管理两到三名的精英“学徒”。一共二十八位学徒,按照二十八星宿分出了个排名,而这“学徒亢”正是二十八位学徒中的佼佼者。

    丽竞门搞出了这么大动静,早就惊动归云阁的主人公孙大娘。公孙大娘带着两名掌柜和一群护卫急冲冲地赶了过来,正待上来跟孙菲嫣理论一番,这时又突生变故。

    在孙菲嫣和李阎浮说话的时候,原本站在李阎浮身边的李韵薇居然走到了被制服的学徒亢附近打量着他。要说这位小姑奶奶本来就是个胆大之辈,加入太史局以来前任秋官正李云景虽然一直没有让她远赴外地执行过任务,但也在这长安城中参加过不少太史局的行动。

    李韵薇这是第一次看到传说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