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403章

大宋好官人-第403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ⅲ镁貌幻稹9湃俗非蠓傧愕木辰纾峋×考跎傺唐瓜阄兜突赜瞥ぁ

    “还真舍得用料啊……”

    张正书忍不住吐槽道,做皇帝的享受真的不一般。

    转过屏风,张正书才看到彭元量站在一张床榻前,赵煦正穿着内衣,坐起来看着他。

    不得不说,赵煦的脸色有点白得吓人。张正书知道,这是伤了元气的表现。幸好他这段时间忍得住,不然的话,他早就病情恶化了。

    “参见陛下!”

    张正书也不算小白了,知道见了宋朝皇帝可以不下跪的,也就还算恭敬地拱了拱手。

    赵煦却笑了:“你这家伙,还不情愿了?你可知道,多少人想见朕一面吗?”

    “确实不怎么情愿,我很早就想进皇宫看一看了,毕竟好奇心大嘛。但是,可不想被人一路扯着过来的,我肩膀还疼着哩!”张正书毫不客气地就告状了。

    赵煦一愣,扭头看着彭元量眉头在挑动着,也知道了是怎么回事:“那你肯定是得罪了他。”赵煦果然是“英明神武”,一下就猜中了事情的真相。听了赵煦的话,彭元量松了口气,到底赵煦还是知道他的。

第828章 动心思了() 
“哼,算了,他是你的人,你肯定是护着他的。我不管啊,反正跌打酒什么的,你得给我一瓶回去搓一搓,怕是都淤青了。”张正书瞪了彭元量一眼,就欺负他现在不能开口反驳。果不其然,彭元量又被气得眉头直挑。

    “甚么是跌打酒?”赵煦倒是奇怪,他还真的没听过这种东西。

    其实在汉朝,治疗跌打损伤已经很有经验了。甚至还知道用酒来处理伤口,虽然流传不广,但却一直有流传的。至于为什么流传不广,大抵上和酒精度数不够有关,在张正书鼓搞出高度数的蒸馏酒之后,这个法子才被广泛地接受。比如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张仲景等,都有涉猎治疗骨伤、逐淤的药方。而自汉朝到宋朝,治疗跌打损伤的法子不外乎热敷、针灸、蜡疗、夹板固定、内服药剂壮筋骨等等,至于外用的跌打酒,还真的没有。

    “跌打酒就是用活血化瘀的药材浸泡而成的酒,外敷用的……好吧,看你们的眼神就知道了,没有这回事。”张正书失望了,虽然宋朝的医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地,但后世一些常备药却还是没有雏形的。因为宋朝这时候坚信病症不同,病人情况不同,能当面看的就当面看。

    走街贩药的郎中,则会卖些中成药。比如什么肠胃药啊、醒酒丸之类的。而在城西的赵太丞家医铺,因为是退下来的翰林医官,所以医铺门前很多人慕名前来看病。这里是很多郎中的“进货”地点,有“太医出丸医肠胃药”、“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说白了就是类似藿香正气丸和醒酒丸的中成药。至于为啥会有醒酒丸,大抵上是因为开封经济发达,百姓多喜欢喝酒,酒鬼也多的缘故吧。

    但很可惜,并没有专门针对跌打损伤的中成药,哪怕是跌打酒也还没出现。

    “待会让翰林医官给你看看。”

    赵煦淡淡地说道,“还有什么要求,你一并提出来罢!”

    听着赵煦这话,张正书一下子就警觉了起来:“官家,你要是不舒服,可以躺下说的。”

    见张正书眼睛盯着福宁殿中的那张太师椅,赵煦也笑了:“好,我躺下。彭元量,扶我到太师椅上,我躺着和他说……”

    张正书的脸有点垮了,这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赵煦也是知道张正书的懒散性子,能坐绝不站,能躺绝不坐,松松垮垮的,倒像个没骨头似的。原先,赵煦接受的宫廷教育告诉他,作为皇帝一定要守礼。所谓的“守礼”,就包括了仪态方面的要求。但是在张正书面前,赵煦就没有这个顾虑了,怎么舒服怎么来。再说了,他现在还是一个病号!

    “你现在还有什么要求?”

    赵煦戏虐地看着张正书,似乎想看看他能站到什么时候。

    没有罚过站的人不清楚,站着也是一件痛苦的事。久了,脚一样会疼,腰会酸。赵煦是知道这事的,毕竟他召见群臣的时候,很多臣子也有体力不支的时候。要知道这些大臣已经“练了”很久了,据赵煦所知,张正书是没站过这么久,所以他很想看一出好戏。

    好吧,预料到赵煦会报复的张正书也没怨言了。

    “要求先放一放,我现在想知道,‘天险之城’那边,真的不会有人掣肘我吧?”

    张正书最关心的是这个,他现在可算是把宝押了一半在那“天险之城”上面了,容不得有半点意外。

    “说实话,我并不能担保。”赵煦叹了口气,“朝局之事,波谲云诡,非你能想象得到的。”

    这句话是实话,所以张正书也没有反驳,只是嘟哝了一句:“我就知道……”

    “不过,也不是没有法子的。”赵煦正色道,“就是不知你愿不愿意?”

    张正书直觉,这里面有一个大坑等着他跳。

    “不愿意。”

    张正书很无赖地说道,“反正得利最大的是你,你自己看着办吧!”

    赵煦躺在太师椅上,差点都没被气得跳了起来:“你这小子,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我怕你把我卖了,我还要说谢官家赏赐。”张正书撇了撇嘴,赵家人还真的能做出这种事来。能做皇帝的,都是心黑手辣的主,现在张正书还有用,赵煦自然是护着点;要是哪一天张正书没多少用了,就该卸磨杀驴了。最不济,也要把他踢开,自己来玩。毕竟合伙赚的钱,哪里够吃独食来得多?

    “你就不先听听是甚么?”赵煦有点郁闷了,这家伙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啊。

    “我猜猜看,难道你想给我一官半职?我谢谢您咧,您还是别害我了,你就算给我做宰相,我也是不会到任的……”

    赵煦看张正书如此自大的模样,倒是气乐了:“你倒是想,这宰相是个人都能做的?!”

    张正书却接着说道:“你也知道啊,那也该知道,有些人就不适合做官。比如我,你叫我做官,那绝对是把我推入火坑里。我倒霉倒是没关系,但是你瞧瞧我那些产业,银行不说了,还没开始冲击钱荒呢;还有那‘天险之城’,没有我的调度统筹,你认为能在五年内建好这座城池?”

    “呵,这世上就没有不能替代的人。”赵煦自信地说道。

    张正书也不说话了,一副你爱咋咋地的模样。

    赵煦顿了一下,然后才说道:“你可知,你的两季稻已经成了?”

    “我知道啊,必然的事。”张正书早就得到消息了,虽然两季稻的产量差强人意,也还是一亩地三石粮。但是,两季稻比一季稻就是翻了一倍!这什么概念?就等于用原来一样的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最关键的是,宋朝的粮食危机得到解决。没错,宋朝也是有粮食危机的,而且很大。

    想想也是,这会宋朝的人口已经在一亿左右了,要不是精耕细作,要不是粮食产量有所提高,宋朝早就饿殍满地,起义遍地了。即便如此,宋朝各地还是烽火不断,平均半年就要来这么一次,弄得赵煦不胜其烦。

    但现在,最大的危机被张正书解决了,赵煦怎能不动动心思?

    “朝廷必须要推广两季稻。”赵煦用毋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朕打算赐你一官半职,是寄禄官,不用点卯就职赴任的。”

第829章 权衡() 
即便张正书有心理准备,还是有点傻眼了:“为啥是我?朝中那么多大臣,你随便找个大臣顶替我不就行了吗?”

    赵煦笑了一声,说道:“你认为那些百姓会相信这个?”

    “……”

    张正书大概也明白了赵煦的顾虑,不错,宋朝的文人以习文为荣,但好逸恶劳,别说种地了,就连五谷都未必分得清。这样的“秀才”们,能发现得了两季稻的秘密?要说是一个小吏发现的,或许说服力都比文官发现来得让人信服一些。

    这也是宋朝百姓的智慧了,虽然他们很崇拜读书人,但百姓们似乎也自动划分了阶层——文人就是提笔吃饭的,和泥腿子扯不上半文钱关系。就算有人跟他们说起这个,他们也是不相信的:“朝中的相公,那都是天上的文曲星,怎么可能种地哩?定是你错了……”

    这叫什么?这叫刻板偏见,百姓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看法了,认为文人都是要“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从而忽略了个体的差异。

    就好像百姓幻想皇帝的生活一样,一定是富足而美好的,如果给他们知道皇帝比大多数百姓都要辛苦的时候,他们铁定不会相信。一样的道理,如果赵煦找人来顶替这个功劳,也不能找一个文官,没人相信呐!

    张正书立马提了个建议:“那我提供一个顶替的人选给官家……”

    “不准。”赵煦带着威严淡淡地说道,“你可知道,这两季稻关乎大宋江山传承?贸贸然找个人来,朕就给他封官,万一他德不配位,如何处之?”

    张正书立马说道:“我也德不配位啊?”

    “你不一样。”赵煦露出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微笑,“你是有大本事的,汴京之中谁人不知?若是你进献两季稻,朕相信很多人都会相信的。而且朕……和你也熟,接下来的事,需要你配合一二。”

    “……”

    张正书还在做无用的挣扎:“官家,我安排的人也很乐意跟你配合的……”

    “朕找的是你!”

    赵煦不耐烦了,虽然带着病,但这一声低吼出来,却把张正书给震慑住了。而后,赵煦忍不住咳嗽了起来。彭元量连忙过去,给赵煦抚拍后背。好不容易,赵煦才止住了咳嗽。

    “能知道要怎么配合吗?”

    人就是这么奇怪,在事情来临之前拼命抵抗,抵抗不了的时候,却也只能默默接受了。张正书其实是觉得不忍心,赵煦这个身子骨了,还算计着这些,累不累啊?这不,心一软就算是默认了。

    “你有了官身之后,朝中的大臣也不好对你下手了。最起码,朕会把银行、‘天险之城’都算作赏赐给你。”赵煦脸色有点潮红,张正书却知道这绝对是不正常的。“你不知晓,因为‘天险之城’,朕给你挡住了多少想伸进去的手?”

    张正书确实不知道,但他能猜得到。

    别的不说,单单是那五百万贯钱的建设费用,就是一块大肥肉,是个皇亲国戚、文官缙绅都想揩一下油。

    但张正书就想不明白了:“官家,你觉得随便找个借口把这两项巨利赏赐给我,他们就消停了?”

    “这叫占据大义名分,你懂甚么?”

    赵煦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有这么一个政治头脑跟不上的猪队友也是很心累的。“占据了大义名分,就是名正言顺。若是有人再敢伸手,你就有反击的借口了。别的不说,到时候皇城司给你撑腰,看看还有谁敢伸手的?”

    张正书明白了,只能开始衡量利弊起来。

    这就是成年人的悲哀,遇到事情不管对错,只衡量利弊。只有小孩子,才在乎对错。但这也是成长的代价,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自己就被磨平棱角了,准备和这个世界妥协了。而妥协,也是政治的艺术。虽然张正书很不齿这样龌龊的政治,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张正书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

    这是在宋朝,不是在后世。

    想要保住这样庞大的利益,张正书必须要做出一定的妥协。

    “当然,如果你想要什么实职,朕也能考虑一二的……”赵煦继续加码道,在他看来没有人不喜欢权力的。

    但偏偏,张正书是个怪胎。

    “妹的,真的是两难啊,一旦被赵煦这小子招安了,那我岂不是跑路都有困难了?要是不被他招安,别的不说,报社、银行肯定首当其冲……”张正书不得已,只能开始询问起了系统:“你认为我该怎么选择?”

    “有官当然是做官好。”系统理所当然地说道,“最起码还能扯一扯虎皮,吓唬吓唬人。”

    “……”

    张正书就知道,问系统是向来没有什么好建议的。

    “要求当然还是有的。”

    张正书突然抬起头来说道,“这样一来,我有递奏折的权力了吧?”

    “嗯?”赵煦倒是很意外,他还打算用点阳谋逼迫张正书就范呢,不曾想他居然要答应了。赵煦不怕张正书有条件,就怕张正书不干。“身为臣子,自是能递奏折进言的。”

    “能不能直接递给你?”张正书知道他很多想法,都是超越时代的。或许,只能给赵煦一个人看,不做第二人想。即便是章惇看了,怕是也会斥为“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