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96章

大宋好官人-第396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文化的创造者,恰恰就是那些出身贫寒的文人。

    唯一例外的,就是将门了。将门可以说是宋朝最独特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祖宗,大多是开国大将,有惊人的业绩。而赵匡胤对功臣也还算不错,真正是许给他们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了——虽然只是寄禄官。不管怎么说,这些将门子弟一生下来,就注定是要享福的,除非宋朝不在了。

    这时候,文武泾渭分明了。

    时人有称:“文武分为两途,士大夫不服习于骑射,而军旅之士属之武夫,士有谈兵者,人必笑之。”

    但实际上,将门子弟一样看不起那些文人,暗地里嘲笑他们是土包子。

    没办法,事实如此。很多文人为什么一做了官就开始腐败堕落?就是因为先前太穷了,穷怕了,所以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将门就没这等事,因为这种捞钱的机会,没能留给他们啊!所以,将门只能喝喝兵血,吃吃空饷而已。要不是准许经商,将门早就垮掉了。

    说实话,张正书这触碰到石可斓心中的敏感点了。

    要知道,石可斓虽然出身将门,却是难得的文武全才,只可惜在宋朝这会,没有给他施展能耐的机会。再加上他是偏门的,能掌管商业运作已经很不错了。

    “石兄莫动气,我还以为你看出来了。”

    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你真的以为官家只是想建造这么一座坚城而已?”

    石可斓一愣:“难道不是?”

    “你还没看更远的一步啊!”

    张正书拿出了地图,这上面有着开封府和大名府周围的地形地势,还有县城标记。

    “这是新城的位置,它距离汴京城和大名府,都是一样的脚程。你再看看这里,只要护城河疏浚得当,弄出一条宽达二十丈,深达五丈的河流根本不是问题。再一个,这里周遭是平原地带,除了这几个山包之外,就没有其他制高点了。”

    “不错,从兵家必争之地上看,若是在此有一座坚城,那可保开封无虞!”

    石可斓虽然没上过战阵,但他的理论却是学得不错的,只可惜从没有施展的机会。

    张正书惊讶地看着石可斓,然后才突然笑道:“石兄果然大才,但我想从政治角度,跟你探讨一下这座城池的问题。首先,一座城池,它的根本是什么?”

    “是坚固?”石可斓的思维还没转换过来。

    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是人,早些时候,这里可能只是一个小村子,因为人多了,所以成了村镇;后人人口继续增长,它就变成了县城。成了县城之后,要是有某个原因,人口大量涌入,它就成州府了。”

    “不错,就是人。但是张贤弟,你想说甚么?”石可斓皱着眉说道。

    张正书苦笑道:“你没看出来吗,官家为何不惜一切代价要建造这座坚城?就是为了给大宋留一条后路啊!”

    “你是说,官家在建一个陪都?!”

    石可斓也不傻,他只是没往这上面想罢了。

    张正书点了点头,说道:“我就是这么猜测的,甚至很有可能,官家会借口一些事,把陪都当成京都!”

    “嘶!!!”

    石可斓震惊了,不对,是完全惊呆了。然而他却觉得张正书说得有道理,只要是懂点军事的,哪怕是文官都好,一定可以看出来,大宋的北面,始终是一个隐患。为什么大宋每年甘愿受辽国的军事讹诈,甚至“澶渊之盟”都非常恪守呢?就是怕有朝一日辽国铁骑南下,一马平川地直捣黄龙!

    很多时候,你没有底牌,底气不足的时候,是不敢赌一把的,只能乖乖交钱买平安了。

第814章 信心受挫的石可斓() 
辽国是什么家底?一穷二白,甚至一些宋朝的小地主的生活,都比契丹某些贵族好得多了。大宋是什么家底?那可是真正的繁华江山,富庶无比!就好比一个穷疯的邻居,要闯入富人家中烧杀打砸,这损失实在太大了。还不如给点钱打发他走,这笔账非常划算。这不,一转眼间,那穷疯了的人,就会拿着刚刚到手的钱来换米粮了。一样的道理,花钱买平安,就是大宋朝廷上下的心态。

    但是赵煦却明白,命门掌握在对方手中,和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差别太大太大了。

    虽然,建造一座坚城,还不足以抵消辽国的军事讹诈。但是,对于宋人来说,脊梁骨能挺直些了。最起码,还能跟辽国掰掰手腕,讨价还价一番不是?再不济的,主和派势大的时候,赵煦还能压一压。卑躬屈膝久了,人就忘了脊梁是要挺直的。汉人什么时候这么窝囊过?好像除了宋朝,就没别的朝代了。

    那些文人不羞不躁,赵煦却感觉十分羞辱。

    奈何形势比人强,赵煦只能强忍不快,把辽国施加给大宋的种种事情,记在了心底。坚决建造一座坚城,是赵煦的打算。甚至还有把这座坚城当成陪都的意思,这事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了。文官之所以反对,无非是怕自己的利益不保,辽国借此发难罢了。

    但实际上,辽国对大宋没有多少兴趣。因为耶律洪基这个皇帝,从来没有觊觎过南边的江山。此时的辽国,要不是为了维持对宋朝的压制,其实还真的可以说得上是一个顶好的邻居了。最起码,比金国、萌古、突厥、匈奴……这些游牧民族要好,因为辽国的开化程度,对汉文化的接收,已经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

    耶律洪基怎么想,宋朝的文官怎么知道啊?所以,他们才上窜下跳,视张正书为眼中钉,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可惜的是,张正书背后是赵煦,皇帝的意志。

    其实,文官们不是看不到一座坚城的好处,他们只是麻秆打狼——两头怕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宋朝的文官贪腐归贪腐,但还是挺为宋朝着想的,也能干点事。比起明末那些文人,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但他们却忘了,有种东西叫做“血性”。一旦一个王朝失去了“血性”,就是注定要被宰割的。

    赵煦建造新城,除了准备后路之外,也是在充实大宋的底气,让宋朝上下都鼓足血性,对辽国的军事讹诈说“不”!

    其实,张正书觉得大宋的处境,和清末民初的时候很像,都是被人欺辱着。

    不同的是,宋朝还会反抗一二,最起码要去面子上的平等。

    所以,在张正书看来宋朝还是有救的。这也是为什么张正书要抛出“天险之城”了,就是想试探一下赵煦还有没有血性。结果也没让张正书失望,虽然赵煦文文弱弱的模样,却是个标准的愤青。可以说,宋神宗和赵煦这两父子,虽然心急,但真的是为大宋好的。

    然而,这个消息却把石可斓震得张大了嘴巴,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不可能!!!”

    石可斓猛地站起身来,脸色有点狰狞。

    “世事无绝对。”张正书淡淡地说道,“万一契丹人打到了开封府,你说官家会怎么选择呢?”

    “去新城……”

    石可斓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个确实是事实。花了这么多钱来建造新城池,没理由放着不用的。再说了,不管是宋太祖,还是宋仁宗,都曾经想迁都,只不过碍于宋太宗赵光义那一句“江山在德不在险”就耽误了。赵煦是一位还算务实的皇帝,只要机会得当,他肯定会推动迁都一事的!

    石可斓甚至可以揣测到赵煦用什么借口了,但是,这都没用。因为只要契丹打到中原腹地,迁都一事绝对是要提上议程的。到了那时候,谁都阻拦不了的。怪不得张正书说“世事无绝对”,石可斓突然感觉胸口很闷,这完全是被赵煦算计到了啊!

    “石兄也不用担心嘛,这契丹人能不能打来,还是未知数。”张正书以为石可斓吓到了,出言安慰道。

    石可斓苦笑道:“张贤弟大才,若为臣,定会是千古贤相!”

    “诶,你可别害我啊!”张正书有点不乐意了,这做宰相累死累活的,有啥好?

    “我算是明白了,官家为何会让张贤弟你主持筑城一事了,你是简在帝心啊!”

    石可斓这句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的。

    张正书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大宋着想,赵煦自然会误以为张正书是在帮他的。这就是即便张正书对赵煦有些利用,赵煦也能忍下来的原因。张正书的点子,在赵煦眼中就是个宝藏!

    “嗯?”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正书突然醒悟过来了,心道:“糟了,万一赵煦觉得我太野,要给我一个官,怎生是好?”

    先前的担忧,一下就冒了出来,张正书脑门上都淌下冷汗了。这尼玛的,坑爹啊!

    还好,曾瑾菡看到了张正书的失常,连忙转移话题说道:“我想是明白了郎君的意思,石官人要不要和我们合作一二?”

    没人会嫌钱多的,石可斓自然也不会,笑着摊开了折扇:“怎生个合作法?”

    有了这么个缓冲,张正书也总算是恢复了正常:“石家手中有人,我手中有资源,你说怎么个合作法?”

    “你是说,让我石家,帮新城招揽百姓迁居?”

    石可斓很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这样效率太慢,不符合我的要求。”

    石可斓皱着眉头,想了好久都没能想到还有什么办法,只好苦笑着说道:“还望张贤弟明示!”说起来,石可斓的信心也太受挫了。平日里,石可斓是被人称为商业天才的,不曾想在张正书面前,简直好像一个孩童一样,根本跟不上别人的脚步。也是,张正书有超越他数百年的眼光,还做不到这个地步,那也太对不起穿越人士的名头了。

第815章 能共赢() 
“石兄,我说的‘人’,指的是人脉。”张正书的一句话,就让石可斓明白了过来。

    摇着头,石可斓叹了一声,说道:“张贤弟果然大才,只需要将门等人到新城那边开店,那就不愁没有百姓跟着过去,对吧?”

    张正书说道:“对,也不对。将门要过去开设商铺,自然是欢迎的。但我说的,是你们将门能不能带头,安置一下老卒?相信石家也好,其他将门也好,手底下总该是有些老卒的吧?这些老卒,辛苦一辈子了,你半送半卖给那些老卒置一套房子在那。以这样的人口基数,那这新城就算是活过来了。”

    石可斓微微皱眉:“安置老卒?”

    “不错,人家为你们打拼了一辈子,奖励一套房子,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张正书轻笑道,“只要有这套房子在,人家三代为你效命都是可能的!”

    张正书太过清楚宋朝这时候的百姓了,为了讲义气,甚至能做到“托妻托孤”的地步,也就相当于“汝妻儿吾养之”,这种事在宋朝这会太常见了,都是过命的交情啊!如果给他们解决了妻儿生活问题,为你卖命是绝对可以的。这也是为什么张正书说这些老卒能三代效力的缘故,太讲义气了。

    石可斓也心动了,能如此收买人心,何必还用金银财物呢?

    “但我这般做,还有甚么好处?”

    石可斓还是想不明白这个,毕竟这种后世的建城模式,实在是有点难以理解。张正书太清楚了,一个城市最主要的是人,更重要的是产业,或者直接点就是活下去的资源。没有这个,一个城市绝对是起不来的。就好像一个城市里,都没有赚钱的产业,那怎么可能留得住人呢?

    好比在后世,一个工业城市的经济绝对比旅游城市好得多。为什么呢?因为工业是本,旅游只是末。工业带来的工作机会,比旅游带来的工作机会多太多了。

    为什么后世的旅游团,老是带游客去购物?

    因为没有这个,旅游业立马就颓靡大半!可想而知,工业带来的东西,远远不止是经济这么简单的。旅游城市固然是不错,但真正能引领经济潮流的,还是工业。

    “因为你可以继续投信托。”

    张正书解释了一番信托的用处,石可斓眼睛都亮了:“你是说,那些个作坊,能带来不菲的利润?”

    “百分之百。”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如果推陈出新,这样的作坊只会越来越好。如果不懂技术,还能在李家村那里去买过来。”

    石可斓心动了,这真的是白赚的啊!

    要知道将门里面,忠心耿耿的亲兵并不算多,最多也就是两百来人的模样。但是,最初这两百多人开枝散叶后,到了宋朝这会,人数已经超过数千人了。这数千人里,很多都是过得很苦的。比如之前那“花面兽”刘忠,祖上就是亲兵。但那又怎么样?分家之后再分家,到了刘忠这代,差点都吃不上饭了。

    在宋朝,有几代人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