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87章

大宋好官人-第387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罢了。只要是想拉上的关系的,左拐右拐,总能扯上一点关系。就好像郭知章一样,虽然他不善于攻讦,不善于阴谋诡计。但是没关系,有的是帮他“分忧”的官员。

    这不,左户司就出动了,税务所也出动了。

    说实话,稽查税务只是借口,真正的目的,只是叫银行不能正常营业罢了。

    你想想看,一旦税务所出现在银行,那对银行的声誉将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打击?怪不得赵煦料定张正书没办法处理这件事,才让人赶制一方亲手书写的匾额,甚至还盖上了皇帝印玺。说实话,只要这块匾额在,哪怕换了一个皇帝,怕是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件事。

    没理由新君会蠢到推翻前一任君主这种无关紧要的决策,这会让人觉得新君没有容人之量。

    “这算是因祸得福吗?”

    张正书苦笑一声,他可不这么认为。

    “看来,银行要讨好这些官员,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行了。嗯,就从夫人路线下手吧……”张正书心中很快就有了定计,也不怕那些贪官掣肘了,因为把贪官绑上自己的战船,那些贪官还有什么理由反对他呢?

第795章 夫人路线() 
“小官人,你好像一点都不怕的样子?这些个文官联合起来,便是官家都要退避三舍,何况是你?”王庆有点皱眉了,他可不认为一块什么捞子匾额,就能阻挡得住左户司了。要知道,即便赵煦公开了银行是皇帝的产业不用交税,左户司一样能找到办法整治张正书的。

    银行是不用交税了,报社呢?香水呢?超市呢?

    但凡是有一点点漏税,都能屈打成招!

    好在张正书早有预备,他的账本可谓是天衣无缝——本身就是没有偷税漏税,想拿这方面堵他,根本不可能。可贪官何止这种手段,接下来就是差役了,差役法的钱也是要交的。没办法,张正书雇佣了这么多员工,这么大一笔差役钱,怕也是要肉疼好一会了。

    这也是一个漏洞,因为差役钱在各家各户已经交过一次了,这叫重复征收。

    但你也没办法挑出这个毛病来,因为你雇佣了人家啊!

    交钱你就乖乖交钱吧,胳膊拗不过大腿的。要是不交,那些贪官就有话柄了可以抓拿了,到时候张正书锒铛下狱都是有可能的。这种公然钻法律漏洞的事,在宋朝还少吗?从青苗法开始,这种阳奉阴违,瞒上不瞒下的做法早就风行全国了。说实话,一点都不新鲜,但确实恶心人。

    好吧,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差役钱而已,就当做是张正书花钱挡灾了。

    但是,张正书再有钱,也禁不住那么多的苛捐杂税啊!别的不说,关乎商贾的税收要全都开始征收,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足够让张正书做生意都没有赚头的。这就是贪官的报复手段了,阴狠且占着理。你敢不交税?呵呵,那就劳烦你走一遭牢狱吧,保管你珠圆玉润进去,瘦骨嶙峋出来!

    别以为宋朝就没有酷吏了,这酷吏什么朝代都是存在的!

    “怕,我当然怕,但是我有另一招来应对。”

    张正书笑着把“信托”一事和王庆一说,然后补充道:“贪官贪钱贪得提心吊胆,深怕一个不慎就身败名裂。现在,有这么好的一条赚钱路子在他面前,他会怎么选择?”

    闻言,王庆沉默了。良久,王庆才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小官人果然是大才,这样一来,攻击你就等于攻击他们自己了,咱家佩服,佩服!”

    “哪里哪里,只是恰巧想到这个点子罢了。”

    张正书也是感慨万千,说实话,京官五品以上的俸禄绝对不低了,要是他们把这么多年的俸禄全都放在“信托”上面,张正书有把握给他们赚大钱的。资金回报率,绝对不会低于百分之十!

    也就是说,你投一万贯钱,最低都能拿回一万一千贯钱!而且,这个是极度没有风险的事。

    当然了,多出来的钱就要进张正书的口袋里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张正书有银行呢?

    在宋朝,投资什么产业能有这么高的回报?怕是只有丝绸了,但是丝绸,这些官员会经营吗?并不会,甚至有可能搞砸了亏本!所以,还有什么比得上投银行信托呢?

    当然了,张正书的“信托”也不是哪个都能投的,没有一万贯以上,张正书觉得没必要冒这个风险。要知道,信托得了一笔钱,就要为这一笔钱负责。虽然张正书有信心可以赚得回来这笔钱,但钱银这么少,信托也没意义啊?

    当然了,鉴于那些贪官被赵煦“洗劫”了一次,可能身上没多少余财了。那么张正书可以适当降低一下准入资金,比如五千贯都能投了,但回报率嘛,自然是要低一点的,比如只给百分之五,以此类推……

    这就是张正书“收买”人心计划,甚至可以走夫人路线。

    王庆想通了这一点,扭扭捏捏地说道:“小官人,那咱家也有点闲钱……”

    “也可以投进来啊,我给你找一个最赚钱的产业,回报率百分之十五的……”张正书暗叹了一口气,看来谁都逃不过利益二字啊!

    王庆得了张正书的承诺,很满意地离开了。

    事实上,他也不必再为张正书担心了,只要撑过明天,那张正书几乎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没有一个贪官是不爱财的,当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合法”弄钱的途径,他们会不上当?张正书就不相信了,难道他们还想贪?

    好吧,贪污是绝对不会灭绝的,因为人性本就贪婪。但是,起码张正书也得利了。有了贪官投入的这笔钱,张正书可以扶持出不知道多少间作坊!

    看着隐匿在黑暗中的王庆,张正书陷入了沉思之中。

    “赵煦他……到底还是在意的啊?只是他的意思,让人难以捉摸……”

    想了好久没有想通的张正书,也不管了。

    一夜时间,就这么静悄悄的过去了。

    翌日一大早,张正书就起床了,和曾瑾菡梳妆打扮完毕,一同前往春明坊。

    银行大门已经敞开,外间已经有百姓在张望了。

    张正书和曾瑾菡下了马车之后,进入了银行大厅之中。

    此时,身着银行制服的柜台小娘子也好,秦元这个行长也罢,都列队欢迎张正书的到来。

    “吉时是什么时候?”张正书随口问道。

    “辰时三刻!”秦元立马回答道。

    张正书想了想,说道:“好,我到上面去观礼了。待得辰时之后,你就让舞狮锣鼓开演,剪彩之后,你要当众宣布银行的规矩,甚至还要亲自去招揽顾客。你,准备好了吗?”

    “放心吧,我早就准备好了!”秦元甚至有点跃跃欲试的模样。

    张正书点了点头,和曾瑾菡上了二楼。

    “哇,郎君,这真的是玻璃金鱼缸啊!”

    一进入二楼,曾瑾菡就看到了那个美轮美奂的金鱼缸。没办法,实在是太抢眼了。

    而张正书更多的是关注那些办公桌椅、柜子,还有窗台上的盆栽。一切的一切,都有点后世的模样了。恍惚间,张正书都有种回到后世的错觉。

    “郎君,你瞧这鱼,原来游起来是这般模样的啊?”曾瑾菡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不已。

第796章 鞭炮烟花() 
张正书没说话,只是笑着看着她。因为张正书知道,曾瑾菡确实没看过金鱼是怎么在水里游的,以前宋朝那种金鱼缸,只能在上面看金鱼,能和玻璃金鱼缸相比吗?制造这个金鱼缸,张正书都要花去了二十天的时间!因为它,甚至银行的开业都推到了八月底了。

    不过,推迟一点也有好处,起码那些“行钱”的素质提升上去了。

    还有一点就是银行的宣传得到最大化,原本一些高利贷,听说张家要转型做银行,也留了个心眼,看看这个所谓的“银行”到底是怎么运转的。

    当然了,这段时间银行也不是光耗着的,那些“行钱”已经开始走夫人路线了。这不,汴梁城中的官员家中,早就被这些“行钱”摸透了,甚至还见到了这些官员的妻子。当说明了来意之后,“见钱眼开”的这些官员妻子,已经心动不已了。虽然还有顾忌,不敢立时投钱,但也留下了话:“若银行真个能保证每年有十一的利息,把钱放在银行中,又有何不可?”

    世间不止有一个聪明人,很多人都看到了张正书和皇城司的关系,也猜测到了张正书的真正身份乃是一介皇商。

    皇商啊,那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张正书的银行,是不是也是官家的产业,只不过是托了张正书的名而已?所以,才有了这种欲拒还休的态度。不管怎么样都好,这些“行钱”的行动都是有意义的,最起码把银行的宣传,深入到了富人阶层之中。

    还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官员妻子,就比较模棱两可了。她们知道,自己的丈夫要准备着手对付张正书,她们怎么敢去“资敌”呢?

    所以,也有不少“行钱”是吃了闭门羹的。

    “呸,今个是我求你,明日是你来求我!”

    这些“行钱”本就是地痞流氓,游手好闲的,做了“行钱”之后,迫于张正书的契约威力,才收敛一二,笑脸相迎。如今差点没撕破脸,他们自然是要骂人的。好在张正书的威慑力还在,他们也只能撂下狠话而已。

    只不过,这句话不幸言中。

    这些张正书都有所了解,但他没什么表示。聪明人,自然会有聪明人的做法,没人是会和钱过不去的。当他们看清了事实,就自然会来了。

    张正书静静地看着这办公层的布置,突然,下面传来了一阵锣鼓声。

    “郎君,开始了么?”

    曾瑾菡有点期待,拉着张正书一起到窗台旁看着。张正书有点感慨,这种铁窗,是他小时候的记忆,但是在宋朝这会,已经是很高端的技术了。铁窗一旦关起来,就能起到一个防盗的作用,窗台下方,有延伸出来的,漆上了树漆的阳台,这种风格和后世老式房子非常像。窗台上养着几盆花草,看起来显得很小清新。

    但是,这种小清新的意境已经被破坏了,随着锣鼓声响起,人流量瞬息间多了起来。

    曾瑾菡觉得就好像过年一样,大声地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郎君,你看那舞狮,好生精彩啊,两个怎么能跳得那么高啊?叫甚么名堂?”

    “那是‘采青’,看到没有,那木杆上有着一封利是,他们要拿到那封利是,不然这趟算白跑了。”张正书笑道。

    “啊,这么危险呐?”曾瑾菡有点同情心泛滥了,“他们已经表演得很精彩了,郎君你就赏点钱吧,不要让他们做这样的动作了……”

    张正书倒是对他们挺有信心的:“看看吧,他们不成了我也会给钱的。”

    说话间,这几个“狮子”已经开始张正书指定的特技表演了,比如上肩,叠罗汉,上杆,梅花桩……惹来一阵阵喝彩声。曾瑾菡也看出来了,这些舞狮者技艺高超,虽然这些动作很新颖,但也难不倒他们。

    张正书却开始东张西望,盼着那些税务所的官吏快些来。他们不来,怎么引爆“银行是当今皇帝罩着的”这个轰动新闻?

    有了皇帝这块金字招牌,何愁银行生意不好?别的不说,银行的信用问题,就立马得到解决了。

    想想看,官家都说银行好了,百姓会怎么看?这可不是正史上的宋徽宗年间,皇帝还没惹到天怒人怨。虽然百姓痛恨贪官,但也觉得是那些贪官蒙蔽了皇帝,皇帝一时不察而已。换句话说,皇帝在民间,还是挺有信用的。最起码,皇帝要比县令、知府公正多了——虽然这只是百姓的臆测。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步妙棋!

    “郎君,你怎么了?”

    曾瑾菡敏锐地察觉到,张正书好像有点心不在焉的模样。

    “没什么,我就是在想,那鞭炮能不能响……”

    张正书顾左右而言其他,随便扯了个借口。这时候生产的鞭炮,因为技术问题,经常会出现哑炮,烧到一半就停了。

    曾瑾菡也是知道鞭炮的,超市开张那会也用过。因为这鞭炮提前出现,所以这一年过年的时候,鞭炮声几乎响彻全城。因此,鞭炮作坊也大红大火。可很少人能拿到这个秘方,甚至张正书的这个作坊,也是要严格看守起来的。

    无他,实在太危险了。

    一旦鞭炮作坊遇到明火,那简直是场灾难。如果把这个技术泄漏出去,不止是安全问题,甚至会引发战乱。毕竟鞭炮用的火药配方,再加以变化,那就是黑火药的配方了。于公于私,张正书都不敢泄漏出去。

    好在,张正书的鞭炮作坊里,也推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