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83章

大宋好官人-第383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元量,朕叫你去看着那小子,他现在有什么动作?”

    赵煦头也不抬地问道,其实他是在看今天刚刚出来的《京华报》。不知道有多久,赵煦没有认真地看这份报纸了。或许是报纸出来得太多,已经不再新鲜的缘故吧。但是,仔细看这份《京华报》,赵煦发现了一样东西——这份报纸太贴近民生了。

    上面有广告,有新闻,好小说,有诗词点评,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多猎奇的人,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说,这是一份覆盖面很广很广的报纸。而且权威性,也通过对蔡京的打压,彻底坐实了“天下第一报”的称号。虽然,赵煦也在里面有过推波助澜,但赵煦也知道,《京华报》本身就有这个实力。别的不说,单单是定位,都比其他报纸高出了不止一筹。

    “回禀陛下,张正书如今已经把报社全部交由一个叫郑月娥的民女打理了,他自己除了时不时到春明坊之外,几乎不出门……”

    彭元量的回答,让赵煦有点吃惊。

    “他会呆在家中,不外出?!”

    彭元量弓着身子说道:“他似乎是在等陛下……”

    “哼!”

    赵煦余怒未消,身为皇帝被一个平头百姓利用了,他还没整治一番张正书呢,哪里肯放下身段去见张正书?“让他等着!”

    没好气地说了一声之后,赵煦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春明坊那边,难不成有甚么玄机?不然的话,以那小子的性子,岂会频繁跑去那里?”

    “陛下,张正书这几日托人去做了一个匾额,上面写的是‘建设银行’……”彭元量不敢隐瞒,甚至把张正书这几天的行踪,订做的东西全都说了一遍。甚至在银行里的培训,都一五一十地说给了赵煦听。

    赵煦惊讶是掩饰不住的:“他真的要弄那个数百万贯的大生意?”

    彭元量当然不敢问“什么数百万贯的大生意”,只是尴尬地说道:“陛下,小的也不知晓那‘建设银行’是甚么……”

    “嗯,这般说罢,就相当于检校库一类的。”赵煦本身也不觉得张正书能做到给他带来数百万贯的收入,甚至还要求他派禁军保护。呵呵,真当他是谁了啊?

    “原来如此!”彭元量恍然大悟,“难不成也是经营借贷,收取息钱?”

    “大抵上是如此。”赵煦点了点头,“这有甚么稀奇的?”确实,类似检校库的机构,宋朝官私都有,并不算稀奇。

    “陛下,那‘建设银行’确实不凡……”彭元量把银行的外形一说,赵煦也皱起了眉头。

    “他是甚么意思?弄个银行出来,比朕的大内还要富丽堂皇?!”赵煦更加恼了。

    彭元量连忙说道:“陛下息怒,张正书不是应承了,要在开封府和大名府之间,建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么?想必,那城池里的房屋,也会如何那银行、那超市一般……”

    “真个如此最好,不然的话,朕饶不过他!”赵煦冷冷地说道,“他是不打算建城池了?怎么过得这么久都没个动静?”

    彭元量差点没笑出声来,然后连忙止住了笑意,赵煦才皱眉地说道:“你笑甚么?”

    彭元量也是暗自骂自己没个分寸,明明赵煦还气在头上,他没事撩拨赵煦干嘛?连忙说道:“陛下,小的刚刚想起陛下连钱款都没拨给那张正书,一想到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表情,小的就忍不住要笑……”好吧,彭元量还算有点急智,总算是把话圆得差不多了。

    “户部没有拨款么?”

    赵煦眉头一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陛下,那些臣子总是阳奉阴违的,也不是一两日了……”彭元量也有点心疼,是因为他看到赵煦和臣子之间的争斗,好不容易才胜了一场,现在又要被下绊子了。

第787章 银行行长() 
赵煦的神色更加阴沉了,他意识到了严峻的问题。

    户部是被皇城司“勒索”最严重的,他们不想让自己的“血汗钱”落入仇人手中,也是能理解的。理解是理解,但赵煦却不能原谅他们。置国家大事于不顾,这简直是太荒唐了!“姓张那小子说得对,户部的记账方式太落后了。朕前些时日让户部官吏去学那甚么‘借贷记账法’,想必也学得差不多了。即令户部即日起,用‘借贷记账法’,建立财政审计制度,朕就不信了,还有敢上下其手?不止是户部,以后朝廷的账,全都用上‘借贷记账法’!再有,复审的时候,雇佣从李家村出来的账房,用外人来查!”

    赵煦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张正书说那些官员是欠收拾的,真的是给鼻子上脸啊!

    原本,赵煦也算是信得过那些文官,认为他们读过圣贤书,大概不会做出危害大宋的事情。但事实证明,不管他读过什么书,贪婪本就是人性。没有相应的监督,没有严厉的惩罚,不足以威慑那些文官。所以,赵煦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趁热打铁,要把监督体系弄起来再说。

    “嗯?你的样子好像还有话没说啊!”

    赵煦也是聪明之人,看着彭元量欲言又止的模样,立即皱着眉头问道,“难道你认为朕如此不妥?”

    “不不不,陛下所虑,皆为大宋,小的如何会觉得不妥?只是小的在皇城司那边收到风声,户部欲对银行不利……”彭元量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要说出口。虽然他不清楚赵煦和张正书的口头约定,也不明白银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那总归是赵煦看重的,彭元量也不敢懈怠。

    “哼,好大的胆子!”

    赵煦真的怒了,以权谋私,这是他最忌讳的事。

    “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蔡京吗?”赵煦咬牙切齿地问道,这群人也太混蛋了,居然敢在他的碗里抢食?

    彭元量连忙躬着身子说道:“陛下,皇城司那边也在查,可还没查出来……”

    “哼,让他们动,朕倒要看看,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赵煦这一次是真的怒了,张正书怎么说也算是他的人了,这些文官还敢去动他,真的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甚至有那么一刹那,赵煦想撕破祖训,不再优待文官了。但理智告诉赵煦,这事牵扯太大,严惩首恶就行了。

    冷静下来的赵煦,挥毫写下了“建设银行”四个大字,然后盖上了自己的玉玺,才说道:“你秘密让将作监造一块匾额,等事情尘埃落定后,你再把这块匾额给那小子。”

    彭元量好像明白了什么,正待开口的时候,赵煦补充了一句:“皇城司给朕盯着那银行,一旦有人在方圆百丈内闹事,一并严惩!”

    “嗯?难道……”

    彭元量心中一凛,好像明白了什么,立即说道:“谨遵圣谕!”

    此刻还沉浸在培训银行业务员的张正书,自然不会知道自己又陷入了一个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黄道吉日很快就被郭骞送来了,所谓的黄道吉日,其实是一个泛称,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但是根据择日这么功课里,并不是只有黄道吉日才能开张做买卖的。再说得专业点,就是黄历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这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

    而要择吉日,就要遵循“以事为纲,以神为目”,也就是说要因事而起,根据所办事情的性质去寻找最能带来大吉大利的善神,同时明确最可能造成大灾大难的凶神恶煞,然后推算出善神所值之日与所理之方,这便是所需要的“黄道吉日”与吉山吉方。然后推算出凶神恶煞所值之日与所理之方,这便是所需避忌的“黑道凶日”与凶方。

    推算出来后的日子,就能拿来办大事了。

    说句不好听的,其实就是用来讨彩头,充当心理安慰的。

    不过嘛,入乡随俗,张正书也只能按照这个流程走。还好郭骞知晓张正书的心意,特别选中了一个最近的吉日,就在五日后。

    只需要准备好办公桌,把准备的铜钱从冶炼作坊那里护送过来,就可以开张了。

    嗯,要想弄得像后世一点,还能弄个千响鞭炮,再请几队舞狮。反正就是让全城皆知,那张正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忙碌了五天,总算是把所有东西都备好了。包括《京华报》,也准备用一个版面去宣传这个“建设银行”,标明了这个银行是为了“建设大宋”而生的。连宣传单张,都印了不少。这些宣传单张,上面刻画着银行的整体外形,虽然只是简笔画,但是一股严肃、正规的风气扑面而来。

    别的不说,单单是这个外形,都足够让一些人对银行生出信任的心思了。

    张正书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办妥了。

    那接下来,他就不打算出面了。就让银行行长出来就是了,反正张正书就坐等收钱了。

    这个银行行长,也是张家的人。或者再说得确切些,是张正书舅家的人,姓秦。张秦氏的娘家,本是一小户人家,甚至原先只是家中有几亩薄地,堪堪能维持温饱而已。后来张秦氏做了张根富的小妾,秦家才算是时来运转,成了一方小地主。再等张秦氏生下了张正书,秦家才慢慢地发家了——没办法,得了张家的好处实在不少。

    这个银行行长叫做秦元,是张正书的小舅,今年也才二十七年岁。

    正因为是年轻力壮,张正书才在张秦氏的坚持下,让他过来试一试做这个银行行长。其实,张正书原本是意属让郑时弼担起这个重任的。毕竟这银行行长其实就是一个花瓶,只要镇得住众人就是了。具体业务,都有专门的员工来负责,不需要用到他出马的。但是,如果银行行长换成了秦元,那就另一个说法了。

第788章 丑话说在前头() 
在“京华报社”里,张正书宴请了这个他名义上的小舅。

    “轩奴啊,许久不见,倒是长大了啊!”

    秦元看来是一个憨厚的人,张正书一见面就有点担忧了。

    要知道,做金融的人没有八面玲珑的心,是做不来的。

    “小舅,请坐。”

    张正书的话语有点不咸不淡,听得曾瑾菡都有点诧异。但张正书觉得他已经很给面子了,要知道,秦元虽然和他这个躯壳是有血缘关系,但是他真的不熟啊!跟不熟的人说这种礼貌话,张正书已经很客套了。说实话,即便是那个倒霉鬼,也没见过几次秦元这个小舅,也别谈什么感情了。

    无他,就是张根富续弦妻子张陈氏太过霸道,秦家人甚少会眼巴巴赶来看张陈氏的脸色。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的态度好,谁的态度差,很容易就感受得到。就好像张正书这样,让秦元有点尴尬。但秦元也知道,除了名义上的血缘关系之外,他和张正书确实没多少感情,也只能悻悻地坐下了。

    “这些都是我做的菜,我们一边吃一边聊。”

    张正书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曾瑾菡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吃菜。

    “好!”

    秦元端起酒杯,说道:“小舅我敬轩奴一杯!”

    张正书和他碰了一杯之后,才缓缓地说道:“小舅,我这人向来先小人后君子,就不妨直言了。”

    秦元一愣,然后正襟危坐起来:“你说。”

    “这个银行,我是极为看重的。可以说,以后张家的兴衰,都要看银行了。你也知道,我那爹爹,是专门放钱的,人称‘钱民’。但有了银行之后,我爹爹也不放钱了,因为银行就是做这个的。所以,你大概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个银行我这么看重了。”张正书很坦白,直接把实情说了一遍。

    秦元神色很严肃地点了点头,他来之前也听说了这个事情,但是不知道这银行这么重要。要不是张正书这一年多以来强势崛起,张家也不会把关乎张家生死的事情,押宝在一个尚未得到验证的银行上面的。

    “原本我打算空置银行行长的位置,只让一个人过来担着虚名罢了。”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因为银行的运转,和这个银行行长没啥关系。说白了,我只需要一个花瓶而已。但是,我娘力主推荐了你,说你能力可以,我也不好回绝,才让你过来当这个银行行长的。”

    秦元听了这话,憨厚的脸上也露出了不一样的神色。

    张正书就知道,张秦氏不会坑自己的儿子的。

    这个秦元,根本就不是脸上表现得这么憨厚,这不过是他的伪装罢了。就好像后世有一句话,叫做老实人骗起人来,根本防不胜防。而这个秦元,就是类似这样的人物。说实话,秦家本是一家自耕农,因为得了张家的帮衬,才渐渐发家了。

    秦家发家了之后,也学着别人做起了生意来。其实在大宋,没有什么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