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77章

大宋好官人-第377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饩允谴笞刈

    事实上,也算是证明了张正书的“先见之明”。

    第二天,当那些皇城司的亲事官拿着证据上门,那些贪官傻眼了。

    第一次,终归是有人不舍得钱银,要做白老鼠的。可以,皇城司也不客气。转眼间,大理寺也来了,抓拿了贪官下狱,罪名赤裸裸就是“诬陷”!但是,这些贪官没办法啊,人家大理寺的证据十足十,算起来都足够他抄家流放的了。

    有了第一位,第二位,那些贪官总算是明白过来了,最后都乖乖就范,几乎掏出了全部家财。

    不用五日,赵煦就惊愕的发现,建造一座城池的资金有了,多达三百多万贯!

    这还是只是京官的,其他地方官的呢?

    赵煦倒吸了一口凉气:“看来那姓张的小子没说错啊,大宋真的从根基开始腐烂了……”

第774章 皇帝的报复() 
官场的动荡,和张正书一点关系都没。

    当听闻韩狗儿平安归来后,张正书就松了口气,知道这一仗是他赢了。虽然看似赢得很轻松,但实际上有多惊险,只有张正书知道。如果赵煦不配合的话,那么这一仗是必输无疑的。不仅报纸保不住,甚至“大桶张家”都要因此而没落。

    即便张正书准备了后路,能退到杭州等地去,但终归是败了。这一败,看似是张正书的失败,但实际上却是大宋的失败。没有了报纸的监督,宋朝的贪官污吏问题得不到缓解,阶级矛盾早晚会出现的。也就是说,即便下一个宋朝皇帝不是赵佶,大宋最多也就苟延残喘五十年而已。

    幸好,赵煦没有选择错误,发挥也堪称完美。

    但张正书也知道,他和赵煦之间的蜜月期,怕是要破裂了。

    没有一个帝皇,喜欢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更何况对方还只是一个商贾而已?

    若是赵煦没有发怒,那他肯定会第一时间过来兴师问罪。帝王之心,就是这么难以揣测。但赵煦并没有第一时间过来,甚至到了第五日,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之后,赵煦都没有出现。而根据黑客的密探,赵煦能吃能喝能睡,不像是生命垂危的模样。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赵煦确实怒了,而且是很愤怒的那种。

    “为了报社,得罪了一个皇帝,划算吗?”张正书心中有点无奈,但他并不后悔。报纸,一份敢说真话的报纸,那就是缓和阶级矛盾的润滑剂。一旦报纸没有了,百姓连最后的申冤途径都没有了,那大宋就彻底没救了。

    至于得罪赵煦?张正书并不害怕,因为他和赵煦还有利益牵连。

    且不说为赵煦削减禁军老弱病残的蜂窝煤作坊,张正书手中还握有银行呢。银行的前景,张正书对赵煦说得很明白。张正书不相信赵煦会因个人喜恶而把利国利民之事往外推,若对方是一介文官,张正书不敢保证。但是,作为一个有志气的皇帝,赵煦是不会对张正书怎么样的。

    不过,皇帝的报复还是有的。赵煦要是不找回场子,他还有什么脸面?堂堂一个皇帝,居然输给了一个商贾子!即便外人不知道,赵煦心中也老大不痛快不是?

    “头疼啊……”

    张正书揉了揉脑袋,好在他神经够大条,也暂时不去想赵煦的报复是什么了。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赶紧搭起银行的框架。虽然保住了报纸,但谁知道赵煦会在什么时候就驾崩了?别看赵煦现在好像还生龙活虎的样子,但张正书是知道历史的,或许在明天,或许在下一刻,赵煦就病倒了,甚至一病不起。

    这样的皇帝,张正书怎么可能放心?

    所以,争分夺秒是必须的。

    银行可以说是张正书最大的心血,是可以把大宋经济实力变成国力的最大武器。可以说,有了银行,大宋再撑个十年,就可以脱胎换骨了。只要银行搭建起来,不需要一年时间,就能形成极大的影响力。再说了,即便赵煦驾崩,赵佶登基也好,赵佖登基也罢,总该要稳定朝局两三年,才会对银行下手的。这还是银行快速发展,病毒式一样在各大州府开设分行,“劫掠”了大量钱银,才会引起皇帝的注意。

    不然的话,皇帝都懒得管。

    要知道,张正书的银行早就跟皇家定下约定了,皇帝不插手银行的管理,只管分红,那么银行盈利的一半,会送到皇帝的内帑里。别以为一半很多,张正书原先就想着倚靠皇帝的大腿的,要是没有皇帝,这个银行早就被收归朝廷了。张正书想插手?那根本不可能!

    银行收归朝廷,好不好?

    当然好,毕竟张正书弄出的银行,已经兼具像美联储一样的央行功能了。但是,张正书并不认为银行在那些文官手底下,还能赚到钱。没贪污到亏空就不错了。而张正书掌管银行,本来就是他的产业,他自然是要尽心尽力的。

    贪污?一经发现,报官处理,张正书花再多钱也要送他去充军!

    在张正书的管理下,相信银行会发展得非常快!特别是借贷、存取业务,不用多久就能称霸大宋。到时候,一众像张根富那样的钱民,就会发现“高利贷生意不好做了”,那他们能怎么办?只能降低利息来求得生存了。

    最后,连降低利息都不好使了,他们能怎么办?

    只能另寻出路,这样一来,那些热钱岂不是能继续流通了?

    最起码,这些钱多得烫手的钱民,不会把资本都放在金融业上面。保守估计,如果作坊能赚大钱的话,这些钱民也会心动的。最起码,能给大宋的工业发展,注入一缕强劲的动能吧!

    这样一来,张正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什么?你说还有人想开银行?

    张正书欢迎啊,只要你取得皇帝的认同,张正书就什么意见都没有。

    呵呵,开玩笑,想跟皇帝抢生意做,除非是以朝廷的名义开设银行,不然门都没有!而且,这要全体文官一同施压,皇帝才可能屈服的。不然的话,这个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只需要张正书求赵煦颁布一道诏令,开设银行必须取得“朝廷许可”,那就等于堵死了绝大部分的路子。

    剩下那条路,就是文官们一同向皇帝施压了。

    但是,文官全都各自为战,他们能团结一致?张正书不太相信。

    反正,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了,张正书之所以底气十足,就是因为他写给赵煦的密信里提到过这一条,甚至保证了银行每年两百万贯的利润。也就是说,这关乎一百万贯的钱银,若是给别人分走一点,那赵煦就少一点,赵煦还会不重视吗?

    张正书相信,只要银行一开业,赵煦的旨意也会跟着下达的。

    至于张正书的银行有没有“朝廷许可”?

    你猜有没有?你猜赵煦会不会留着这么一个把柄?

第775章 恢弘大气() 
春明坊外,张正书带着曾瑾菡缓缓走来。

    其实,如果不是曾瑾菡极力要跟着来,张正书绝对是自己跑过来的。带着曾瑾菡,张正书连跑步的时间都少了。

    “郎君,这银行快要建成了吧?”

    曾瑾菡好看的眼眸里,满满都是期待。对于银行张正书没有丝毫隐瞒,曾瑾菡这段时间把张正书“大作”全都看了一遍,对于资本和金融,也了解得更深了。只是那不过是张正书一家之言,还没有得到证实,曾瑾菡是半信半疑的。

    张正书点了点头:“昨日刘老派人过来说,已经铺设好瓷砖、搭建好铁栅栏、建好地下钱窖了,我就估摸着银行就快能开业了。”

    “这也太快了点吧?好像如今才八月初……”

    曾瑾菡记得,是今年元宵节之后,张正书才让施工队推到重建的,距今不过七个月不到,就建好了两层小楼,还带着偌大的地下钱窖?

    张正书笑道:“有了钢筋混泥土,这点效率还是有的。”

    这是实话,水泥的作用就是快速凝结,比木质建筑都要快得多!

    要不是银行的要求比较高,有铁栅栏和铁钱窖不说,连地板、外墙都要贴上瓷砖,还要刷涂石灰,这样的两层小楼,估摸着只用半年就行了。不过,慢工出细活,张正书和曾瑾菡在银行外面看了一眼,都有点被震撼了。

    金碧辉煌来形容这个银行,好像有点过了。

    但是,因为瓷砖在阳光下泛着白光,却显得是那么耀眼。再加上钢铁木漆门窗,透明的玻璃,都显得是那么的恢弘大气。如果说宋代的皇宫大内是低调奢华的典范,那么这个银行的建筑,就是亮瞎眼,赤裸裸的炫富存在。

    这不,路过的百姓,都忍不住驻足观看,评头论足一番。甚至有人听说了这件事,专门绕过大半个汴梁城来观看这银行的。好吧,虽然他们都曾经看过“家乐福”超市,也知道那是钢筋混泥土建筑,可这也不能抵挡得住银行这建筑的恢弘大气。单单是门前那几根水泥大柱子,就足够震撼人心了。

    特别是银行在撤去木板围栏之后,看得见里面的建筑,这两日前来观赏的汴梁城百姓更多了。

    “甚么时候俺也能有这样的房子啊!”

    这就是大部分汴梁城百姓的愿望,和后世的市民是一样一样的。

    居汴梁,大不易。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样样需要花钱。

    特别是汴梁城的土地,贵得不像话。普普通通的两进院子,居然要几百贯钱,甚至地段好的,要上千贯,数千贯。这样的低价,和后世的超一线城市也差不了多少了。所以,在汴梁城中普通百姓是根本不可能买得起房子的。

    哪怕是做官的,很多时候也需要租房子来住。

    不管是朝廷的官廨也好,还是汴梁城百姓的房子,很多官员被迫无奈,也是要租的。这一点,倒是和后世一样。不过宋朝比后世好的地方在于,朝廷有不少“廉租房”,解决了不少人的居住问题。而后世的廉租房,形同虚设。

    张正书甚至见过有不少人托关系进住廉租房的,还开着豪车,甚至还有好几套房子。

    有人就问了,廉租房就那么五六十平米,有钱人要来做啥?呵呵,这你就不懂了吧,廉租房租金一块钱一平方,就算是拿来当仓库都好,也能省不少钱。甚至还能转租出去,又是大赚一笔……反正,钻政策空子的人太多了,甚至是内部有人做的手脚。

    从这个意义上讲,宋朝真的是天堂。最起码,只要你在汴梁城有一技之长,那你就能活得很滋润。宋朝廉租房的租金是多少?每月只需四百多文钱,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八百块钱左右。别以为这很多,要知道,后世的廉租房就那么区区几十平米,宋朝的廉租房可是两进院子,足足有两三百平米的!这么一算,是不是觉得宋朝人太幸福了?

    确实,在开封府的百姓是幸福的。最起码那些官吏不敢太过欺负他们,好的政策都能实施开来。

    而其他地方的百姓就苦了,再好的政策到了地方上,都被官吏们歪曲了,成了残民之政。比如青苗法,在开封府还好端端的,到了地方上就变样了。张正书的银行,就是为了堵住这个漏洞而存在的。

    “小官人来了!”

    当张正书和曾瑾菡越过人群,就有人大声地欢呼了起来。很多人听了,都跟着跑出来看稀奇。

    张正书也有点发愣,他啥时候这么有名声了?

    要知道,前几年他还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所做之事罄竹难书。怎么现在,张正书摇身一变成了大家都欢迎的人物了?

    曾瑾菡看着发愣的张正书,也觉得好笑:“郎君,你算是出名了!”

    “怎么个回事?”

    张正书也不太明白,他好像也没做啥啊?

    “你忘了,你可是以报纸扳倒了蔡承旨之人,汴京城中哪个不知?”曾瑾菡偷笑道。

    也是,这几天张正书都在“创作”,把系统里的经典金融书籍抄录下来,哪里知道汴梁城发生了这等事?

    “原来如此……”张正书叹了口气,“好人做了一件坏事,别人都以为他变坏了;而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好像以往的坏事都成了好事一样。”

    “郎君,我不准你这么说自己是坏人。”曾瑾菡认真地说道,“你哪里是坏人了?你分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人!”

    张正书被噎得不轻,连连咳嗽道:“姝儿,看来你是皮痒了!”

    “来啊,谁怕谁?”曾瑾菡的眼眸里,闪着不为外人察觉的风情。张正书心中一凛,想到一些心跳加速的旖旎之事,连忙岔过话题:“别闹,今个是有正事要办的!”

    看着张正书撇下了自己,快步慌张地往银行走去,曾瑾菡也轻笑着,不疾不徐地跟了上去。而在他们身后,还跟着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