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73章

大宋好官人-第373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很着急,想要看看到底是谁,敢在这时候敲登闻鼓。

    不多时,彭元量带人进来了。

    “咦?”

    “怎么可能?”

    “这……君前失仪!!!”

    “大忌啊!”

    ……

    文官们看清了来人之后,彻底愣住了,然后一下子爆发了惊呼声,都觉得太狠了。

    蔡京也傻眼了,他到底得罪了谁,要用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招数对他?

    原来,彭元量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可他身上穿着孝衣,捧着灵位,身后还有两人抬着什么。

    “肃静!”

    殿中侍御史见朝堂喧闹了起来,皱眉吼了一声。殿中侍御史,说白了就是宋朝的纪律委员,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事。但是这个纪律委员没啥地位,仅仅是七品官罢了。这也是寥寥可数的几个能进入大庆殿的非五品以上京官,毕竟人家是纪律委员嘛!

    赵煦也震惊了,心道:“那姓张的,玩得这么大?!”

    一时间,赵煦也不得不开始权衡了,闹得这么大,到底要怎么收手才行。事实上,赵煦也知道宋朝的官场烂透了,贪官数之不尽。要真的大肆整治官场,恐怕大宋的运转立马就瘫痪了。只能徐徐图之,然后一步步拔除,那才是正途。但是,张正书给赵煦出了一个难题,一开始就这么猛烈,这要如何收场啊!

    “头疼啊,那小子……”

    赵煦只能打起精神来应对了,朗声说道:“殿中何人,你可知此乃大庆殿,乃是国之尊严所在,岂容你披麻戴孝而进?”

    这个人,不用说就是韩狗儿了。

    只见韩狗儿“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草民有冤,请官家做主!”

    “……”

    赵煦头疼了,居然还是一个不知礼仪的浑小子,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吕卿,你怎么看?”

    开封府府尹吕嘉问连忙出列,说道:“陛下,臣也……不知晓此事……”

    “罢了,殿中那人,你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有何冤情要向朕伸冤的?”

    赵煦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判案了,要知道,这并非是他的强项。甚至,赵煦还有点恼怒,觉得他都被张正书算计进去了。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真的是很憋屈啊!赵煦恨得牙痒痒,但怎么说都要装出一副明君的形象,要不怎么作秀呢?

    韩狗儿抬起头问道:“你是官家吗?”

    赵煦一愣,然后点了点头:“不错,朕乃当今天子。”

    “草民听说当今官家最是圣明,你确定能为我伸冤?”不消说,韩狗儿这些话都是张正书教的,为的就是堵得赵煦无话可说。

    难道赵煦要承认自己并不是圣明之君?那赵煦还要不要这脸了?

    赵煦心中更怒了,心道:“张正书,朕算是记住你了!!!”

    而表面上,赵煦只能装出一副圣明之君的气派,带着威严地说道:“但说无妨,但朕要看到切实证据!”

第766章 千里饿殍图() 
“倘若是诬告,朕也不会因你年岁尚幼而网开一面!”赵煦的话语里,透着一股威严,更是有一股从牙齿缝里透露出来的冷意。毕竟,这一次赵煦也被张正书耍了一道,能高兴才是怪事了。

    要知道,赵煦的本意,也不过是敲打敲打那群自命不凡的文官罢了。这些文官是典型“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货色,恩威并施是每一个皇帝都必须会的,也算是一种帝王心术。施恩太过,臣子会得寸进尺;威严太甚,则臣子成了皇帝的应声虫。唯有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才能让底下的臣子彻底听话。

    赵煦的恩威并施还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要不然他早就压住那群文官了,蔡京还能挑事?不过嘛,用来威吓一个半大的韩狗儿,倒也足够了。

    果然,韩狗儿先是怕得浑身发抖,但不知道为何,突然间一咬牙,跪倒在地上说道:“草民韩狗儿,本是土生土长的汴京人士。草民以性命担保,这证据确凿!”

    听了这话,赵煦反倒是平静了下来。

    “空口无凭,证据何在?”

    韩狗儿让身后那两人把抬着的东西放下,离得近的官员一瞧。好家伙,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一些契约、文书之类的东西。

    蔡京也瞥了一眼,心中却大定了下来。

    “哼,仅凭这些就想治老夫的罪?”

    事实上,韩狗儿敢来这里,绝非是一腔孤勇的。要知道,昨晚他甚至没敢睡觉,牢牢地记住了张正书教给他的话,甚至不厌其烦地玩着角色扮演的游戏。要不然,你以为韩狗儿第一次见了皇帝,见了那么多相公,居然还能侃侃而谈?完全是训练的结果!

    有了镇定的表现,自然还是不够的。要想扳倒蔡京,没有真凭实据想都别想!好在皇城司够给力,而蔡家做事确实不太严谨。或者说,蔡攸那个纨绔做事,非得留下一点点尾巴让别人抓住才甘心。

    韩狗儿从那堆契约、文书里,找到了一份做了标记的,递给了彭元量。要知道,韩狗儿可是不识字的,要是不做记号,韩狗儿根本无法从那么多契约中找到那份状词和证据。彭元量匆匆地扫了几眼这份状词,被里面的激昂的语气给吓了一跳。不敢多想,连忙弓着身子走到赵煦面前,恭恭敬敬地把状词和证据递给了赵煦。

    赵煦从彭元量异常的动作里,看到了一丝严峻的神色。

    疑惑地从彭元量那里接过这份状词,赵煦一看,脸色越来越是寒冷,蔡京看了,心中蓦地一“咯噔”,心下暗忖:“难道那份状词里,竟然暗藏玄机?!好计谋,好计谋,不曾想在阴沟里,老夫翻船了……”

    其实,事情到这,蔡京也明白了,他这一回是真的栽了。蔡京敢确定,那份状词里,肯定写着“触目惊心”的文字,不然的话,以赵煦的性子怎么可能露出如此吓人的表情来?

    正当蔡京极力思索,还有什么补救方法的时候,赵煦突然开口了:“蔡卿,这位韩小哥和你的过节,可不浅啊!”

    蔡京额头上的冷汗都要下来了,幸好他的演技极佳,装作瞠目结舌地说道:“陛下,老臣不曾认识他啊?!”

    “蔡卿,无须多言,看看这份状词罢!还有,这证据,也一并看看吧……”赵煦不怕蔡京把证据撕毁了,要是这样,赵煦反倒是更加有借口惩戒蔡京了。蔡京也没那么蠢,做这种自绝后路的事。其实,赵煦这样的举动,也是在向蔡京表明一个态度——朕也想过饶你,但就看你识不识趣了。

    蔡京接过状词一看,几欲晕倒。

    太狠了啊,简直不留活路啊!怪不得赵煦的态度大变了,这份状词说了“若放纵此等挖掘江山根基之恶臣,则我大宋江山,不出三十年必亡!附上千里饿殍图,言尽贪官、庸官、枉法之官、残民之官……之危害!”

    蔡京颤巍巍的双手,打开了那副《千里饿殍图》,这副《千里饿殍图》,自然不能和正史上的相提并论,要知道,历史上的《千里饿殍图》是王希孟,画了这幅画后就被宋徽宗赵佶赐死了。而张正书用的是漫画的格式,一座城一座城地画了下来。说是千里,其实只是几座城池罢了。但就是这样,代表性也很强了。

    更为难得的是,上面的事迹,据蔡京所知,都是确有其事的。甚至,蔡京在成都等地做的事,全都“上榜”了!也是蔡京懂得安抚人心,才没把事情闹大。可在这《千里饿殍图》里,却把灾害放大了一百倍不止!

    “太诛心了啊!”

    蔡京要哭了,这手段也太狠了。

    要知道,即便原先赵煦没有杀人的心,估摸着现在也有了。事实上,宋朝从中后期开始就各地起义不断,和那些个贪官是分不开的。在这副《千里饿殍图》里,就用漫画的手法,描绘了一起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这些起义军攻破了县城,杀了县官,然后一路攻城拔寨……画图到此戛然而止,但后面的意味谁都看得出来。

    大宋要亡于农民起义军之手,别说蔡京了,赵煦都吓了一跳。

    要知道,开封府不止是北面无险可守,四面都是无险可守的。换句话说,开封府就是在平原之上。只要起义军突破了京东东路,或者是京东西路,甚至从蜀地打来,都能轻而易举地攻入开封府之中。

    这副《千里饿殍图》一举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陷蔡京于不忠不义的境地,二是证明了开封绝非安全之地。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把蔡京干掉,然后兴建城池!

    蔡京久久看着这副图画,脑子里一片空白。

    绝杀,这就是绝杀,不管蔡京说什么都好,在这个杀伤力极大的图画面前,他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别说蔡京了,就算是全天下的贪官绑在一起,怕也撼动不了赵煦的决心了。蔡京有点颓然,他输了。因为轻视对手,蔡京吃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亏。

    但蔡京也知道,即便他再有计谋都好,也抵不过这一招,实在太狠了!

第767章 传阅() 
这一招狠在什么地方?当然是抓住了皇帝的心理。

    要知道,皇帝最在乎什么?或者说,像赵煦这类型的皇帝,他最在乎什么?是他的江山!是他要憋着一股劲证明自己!可现在呢,被人活生生地把这个梦给戳破了,你说,赵煦能不火冒三丈吗?

    更妙的是,蔡京也回过味来了。这一次他的对手,并非是官家,而是那个他看不起的商贾子!

    一直以来,蔡京的对手都不是赵煦,赵煦本来就只是想让他屈服而已!而那个商贾子,却是想让他身败名裂的!

    错误的估计了对手,蔡京以为把报社封了,把报纸禁了,那个商贾子就没办法了。殊不知人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用最险的办法,达到了目的。蔡京此刻,已经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了。他要是敢否认,赵煦现在能立马给他来一个赐死!

    因为,画这幅画的人,并不在这里!

    蔡京平时也会看《京华报》,哪里不知道这样的画风,其实就是《京华报》上的画风?

    “失算了,好一个商贾子,好一个《京华报》!”蔡京心中满满都是苦涩,其实他这一次也算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只是对手更加强悍,更加狠辣。蔡京很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平日里,大宋的皇帝可能不会对那些贪官怎么样,因为在皇帝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从国库里,从商贾那里,从百姓那里搜刮点钱而已,感觉无伤大雅。但是,一旦有人做出了最坏的推测,甚至把这个推测具体化了,皇帝就醒悟过来了,知道不能再放纵下去了。

    其实,皇帝都不是傻子,所有皇帝在登基之前都要经过枯燥的经史学习。他们也不止一次见识过贪官、奸臣对社稷的危害,但总觉得离亡国灭朝太远,所以他们能避开这个问题就避开。再加上问题堆积太久,贪官太多,也不宜一次性来一个官场动荡。

    赵煦原先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能拖就拖,留给后人解决这种棘手问题就好了。

    但是被张正书戳破了这个潜规则之后,赵煦的脸就挂不住了。

    甚至,蔡京能察觉到,一股压迫得快要窒息的寒意袭来。抬头一看,正好瞧见了赵煦那双带着无尽寒意的眼睛。

    “蔡卿看完了?那好,传给诸卿看吧,朕倒想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借口?”赵煦的话虽然轻飘飘的,但谁都知道,这个暴脾气急性子的官家,已经是怒到极点了。

    蔡京脸上虽然没有任何表情,但苍白的脸色,微微颤动的双手已经出卖了他的内心。

    在场的官员,不论文武都是人精,都明白这一次官家是要下狠手了。

    即便“法不责众”,但是蔡京首当其冲,绝对是要被狠狠惩戒一番的。可以说,在赵煦一朝里,蔡京已经没有了起复机会了。被皇帝所恶之人,绝对是要被贬官千里的,眼不见心不烦啊!本来嘛,贬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宋朝不像唐朝那样,千里之外都是蛮荒之地,瘴疠丛生的。但是,对于一个志在登上相位、离成功之差一步的官员来说,这是对心气的极大打击!

    这一幅《千里饿殍图》开始在官员手上传递,赵煦把百官的神态全都看进了眼中。

    一些问心无愧的官员脸上,露出了愤恨的神情,比如蔡卞,比如黄履等。

    而一些心中有鬼的官员,有的脸上面无表情,有的脸上有点愧疚之色,有的是很惊慌……

    官场百态,在这里都能看见了。赵煦心中也是震撼,暗暗心道:“这样做,能成吗?”

    要知道,宋朝的官吏加起来,足足有几十万人之多。诚然,这里面真正的官员可能就几万人,但是这几万人里,起码有一两万是有问题的。要是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