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70章

大宋好官人-第370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要知道福建本来就是民风彪悍的地方,闹出了这等事来,已经差点出人命了。

    彭元量越听越是心惊胆战,心道:“难道他掌握了蔡京的更多证据?!”

    不过,彭元量嘴上却说道:“这也不能一举将蔡京打压,他只需推几个族人出来顶罪就是了。”这就是宋朝法律漏洞了,有钱人让别人顶罪什么的,太常见了。抛弃一两个卒子来保住自己,是再划算不过的事。即便是弃车保帅,也是蔡京这等阴雄毫不犹豫会做的事。

    张正书当然也知道是这么个结果,但是这就足够了,不是么?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何况证据确凿?”张正书很平静地说道,“如果官家没有这个决心,蔡京自然是不痛不痒的,贬个官,两三年后继续回到汴京,回到朝廷。”

    彭元量皱起了眉头,虽然他知道张正书说的是实话,但是敢这么说赵煦的,也就是眼前这个张小官人了。

    “要是官家有决心,那又怎么说?”

    张正书突然笑了笑,说道:“那也要看决心的大小。”

    “决心的大小?!”彭元量有点惊讶,不是惊讶张正书看得透,而是惊讶于张正书的不遮掩。

    事实上,只要有点政治智商的都明白,事情已经发酵了,很可能会到不可收拾的境地。如果赵煦不想出现大动荡,那么接下来他的棒子只会高高举起,然后轻轻落下。所以,张正书说赵煦即使有决心也要分大小。

    “决心大的话,自然是要把贪官一扫而空的。”张正书有点戏虐地看着彭元量,想看到他惊疑不定的表情。事实上,彭元量还真的在眼神中展露出了惊讶。不过好歹也是经历过战阵的人,彭元量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惊慌。

    张正书接着说道:“不破不立的话,大宋的官场为之一清。当然了,这会引起贪官们的疯狂反扑,想必官家也不会做这等事的。”

    “嗯……”

    彭元量也点了点头,承认了张正书这个判断。

    没有一个皇帝是希望朝廷秩序大乱的,准确来说,如果赵煦真的大力清扫朝堂贪官的话,那么整个朝堂真的瘫痪了,起码有百分之六十的官员是要锒铛下狱的。

    “那么,决心小又怎么说?”彭元量觉得这个张小官人挺理智的,但是下一秒他就后悔了。

    张正书好像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语气平静得有点吓人:“决心小一点的话,就把蔡京往死里整。蔡京看似人畜无害,但此人乃是政治投机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肯定的,最让官家忽略的是,此人狼子野心,专门致力挖掘大宋的根基。”

    彭元量一愣:“此话怎讲?”

    “若是此人不除,以他的本事,早晚有一日登上相位。如此反复无常的小人做了宰相,那大宋就等于自断根基了。”张正书异常平静地说道,“如果彭内官知晓朝堂局势,应当明白蔡京笼络的都是未来十年内会占据朝廷要职的文官。一旦这些文官得势,那蔡京呢?”

    彭元量听了之后,冷汗淋淋,事实上他也察觉到了,只不过下意识忽略了而已。

    没办法,彭元量又不是皇帝,他的眼光还没去到十年后。

    张正书之所以会关注到,是因为正史上蔡京就是那个时间段得势的,最后权势滔天,几可一手遮天。

    那时候,才是真正断绝大宋希望的时代,民不聊生。

    “可官家……”彭元量犹豫了,他也知道,蔡京身居高位,一旦轻易动他,肯定会引起天下哗然的。

    张正书平静地说道:“此事还是跟官家说吧,他会权衡利弊的。”

    彭元量沉默了好久,最后才点了点头。

    “对了,这里是我给官家的信。”

    说罢,张正书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了彭元量。

    彭元量接过信,眼中饶有深意地看了看张正书:“你……果真是要与蔡承旨不死不休?”

    “他不会放过我的。”张正书很能认清现状,笑了笑说道:“如果我是台谏官,说不定蔡京会忌惮三分,最后也不了了之。但是,我不过是一商贾,他大概率也猜到了是官家的手笔。蔡京动不了官家,但他能动我,你说呢?对了,忘记跟你说了,今天在我出门之前,汴京城的税务官带着衙役,亲自到我‘京华报社’里查了查账本。”

    彭元量眼前一亮,脱口而出道:“是蔡承旨?”

第760章 窝里斗() 
“不是他还有谁?”张正书轻笑了一声,略微自得地说道:“幸好在做账上面,我敢自认第二,也没人敢自认第一。区区一个税务官,连基本记账都没学会,还想来查我的账?呵呵,怕是现在都还在查着呢!”

    “那要不要皇城司出面?”

    彭元量知道赵煦要保张正书,自然想要帮张正书化解这危机。

    “不需要了,反正那税务官也找不到我偷税漏税的证据。事实上,我什么时候交税都是一文不少的。”张正书说的是实话,他要清楚税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了。

    彭元量点了点头,然后举起酒杯,默默地敬了张正书一杯,然后离去了。

    张正书平静了一下心情,事实上他的心情并不像表面那么波澜不惊。

    “蔡京还是太厉害了,组合拳啊……”

    颤抖着手,张正书拿起了酒杯。这不,酒水都溅洒了出来。如果刚刚张正书喝酒的话,立马就露馅了。

    “接下来,蔡京应该是让同党在朝中对报纸开炮了。”

    事实上,张正书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正史上,南宋一再禁止小报,可惜的是,小报是屡禁不止。那些南宋官员,未必比蔡京高明到哪里去。他们都能想到的事,蔡京肯定能想得到的。而且,说不定手段更加高明。赵煦怎么应对,才是“京华报社”生死的关键。

    如果这一仗赵煦胜了,那么《京华报》彻底成为打击贪官的平台,可以引导官场清明。如果这一仗蔡京胜了,那宋朝就注定要没落了。

    想想看,蔡京的崛起都无人能挡了,十年后必然登上相位,那大宋还能有救么?

    赵煦自己,都不知道寿命几何,其他人更别说制衡蔡京了。不管是韩忠彦,还是曾布,都不是蔡京的对手。章惇?等赵煦死后,章惇岂能善终!这不是张正书乱说的,而是章惇本身的性子造成的。章惇能力太强,人也高傲,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有赵煦保着还行,要是赵煦驾崩了,章惇必然是个被贬官的局面。

    除非……赵煦能比历史上活多几十年,那样章惇就能告老还乡了。

    “大宋啊大宋,难道真的没救了?”张正书叹了口气,自己都有点灰心了。女真人在崛起,而大宋却陷于无止境的内耗里。此消彼长,想不败都难。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正书都在自饮自酌的,一壶酒几乎见底了。

    这酒是官酒,虽然比不上张正书酿的果酒好喝,但也不算差了。可张正书喝得不是滋味,汉人确实有着灿烂的文化,可窝里斗得太狠了。如果能团结一心的话,别说什么西夏、契丹了,早就把整个东亚全都占了。

    当然了,在这时候的交通环境下,占领太多地盘未见得是好事。万一发生叛乱,就很容易燎原了。毕竟治理不当,是很容易引起民愤的。就好像元朝,地盘是大了,却分为了四个国家。看似疆域很大,其实各自为战。这不,朱元璋等人反元之后,蒙古贵族不是落荒而逃了吗?

    只不过世事是很奇妙的东西,你不打人家,人家就会来打你。征服了天下,却因为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而遭受外敌入侵。

    世界就如此,弱肉强食。可偏生花花中原太过消磨人的意志,变得不思进取。

    “也不知道大宋能不能撑到资本主义觉醒的那一日……”

    张正书再次拿起酒壶,倒了倒酒,却发现见底了。

    “来人呐,再上一壶酒……”

    不多时,雅间的门打开了,张正书也没抬头。只见这酒保放下酒之后,自己却坐下了。

    张正书一愣,抬起头才发现原来是王庆。

    “你舍得出现了?我还以为你不在这……”张正书的心情不好,语气有点冲。

    王庆却不以为杵,说道:“彭内官的武功卓绝,咱家怕他再次折返。等确信他走得远了,咱家才敢现身的。”

    张正书早就听王庆说过了,若是以武力来论,那个死太监还真的算得上少有敌手。即便是赤手空拳,也能打几十个汉子。若有兵刃在手,那更是百人莫敌。只不过,这只是厮打的本事,不是战阵上的本事。在战阵上,你武功再高也没用,一通乱箭齐发,武功再高都要倒下。

    毕竟宋朝的箭镞,可是有血槽能放血的。

    你再能扛能打,失血过多都能要你的命了。

    只是在汴梁城中,还真的没有谁能挡得住彭元量。这也是为什么彭元量是赵煦的贴身宦官,其实是赵煦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

    说实话,王庆的枪棒也使得不错。可他的武功对比起彭元量来,不知道差了多远。三五个王庆,都未必是彭元量的对手。再说了,王庆养尊处优的,甚至可能连史陌、刘忠他们都打不过。要知道史陌、刘忠有事没事就切磋的。

    怪不得王庆会这么忌惮彭元量,且不说彭元量是他实际的领导,就是那一身功夫,都让王庆有着强烈的不安感。

    “那个彭内官,确实是个令人很不舒服的人。”张正书叹了口气,他也理解,太监嘛,身体有残缺,性子多半是极其古怪的。

    王庆咳嗽了两声,似乎不愿意多谈彭元量,转移了话题说道:“你让咱家散布的谣言,咱家也照做了。如今看来,你能有三成胜算没?”

    “什么谣言,那就是实话!”张正书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就算是实话,咱家看你的胜算,也不足三成!”王庆冷冷地说道,“你若是倒了,咱家在你身上花费的心血,可都石沉大海了!”

    张正书有点尴尬,确实,他的胜算很低,谁叫对手是蔡京呢?

    “别急嘛,一切皆有可能……”张正书安慰他说道,“其实关键在于官家的取舍,如果官家认为城池该建,蔡京该除,贪官该震慑,他就会力保我的。如果官家觉得风险太大,那就会舍弃我。毕竟一个商贾和一群文官,没有可比性嘛……”

第761章 主动权() 
王庆瞪大了眼睛,没好气地说道:“那你还能在这吃酒?”

    “不喝酒,我特么还能干啥?”张正书也没好气地说道,“现在主动权根本不在我这里,我能怎么办?”

    王庆也是一愣,然后不得不承认张正书说得很对。

    现在是打是和,完全取决于蔡京。如果蔡京咽不下这口气,自然是要拿《京华报》出气的。想想也是,堂堂翰林学士承旨,朝廷三品大员,居然被这么一家报社给“污蔑”了,要是不杀鸡儆猴的话,那岂不是天天都被人“举报”了?

    这样的话,蔡京这个贪官,做得还有什么意思?

    “真个没法子了么?”王庆还是希望奇迹出现的,毕竟张正书倒了,对他而言并没有多少好处。当初王庆就是看中了张正书的财富,才跟他结盟的。张正书一旦倒下,“大桶张家”还能继续拥有这么多的财富吗?想想都不可能,不知道多少人已经把目光盯向“大桶张家”了,就为了分一杯羹!

    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手段尽出,但……”

    后面的话虽然没说出口,王庆也明白了。

    “那你打算怎个做?明日便要上朝了,蔡京必然会对付你的!”王庆也知道,为什么蔡京要选择这昨天发起反击,因为要给谣言反应时间。再结合自身的悲惨经历,来博得文官们的同情。最后,就是对“京华报社”下手了。

    这计谋,环环相扣,端的是狠辣,偏生还无法破解——因为张正书不是官,没办法和蔡京在朝堂上掰手腕;而王庆虽然有官身,但他是皇城司啊,身份尴尬,也无法正面和蔡京交锋。这一仗,确确实实是牛头不对马嘴,可张正书却是被虐的一方。

    “看官家的了。”

    张正书笑了笑,“如果事不可行的话,我也准备了后路。”

    “嗯?是江南那边……”王庆脱口而出道,他一直关注着张正书的动作,特别是张正书下江南之后,他更是发动所有关系去探查张正书的动静。可以说,张正书在江南做了什么,王庆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没办法,虽然两者已经结盟,可万一被张正书坑了,王庆该向谁说去?

    张正书也知道王庆的手段,虽然不爽他盯梢自己,但还是点了点头:“最多‘大桶张家’退出汴京。”

    “嗯……这倒是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