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69章

大宋好官人-第369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到了这一步,真的就只能看赵煦的手段了。

    谣言并非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为张正书打舆论战,还没怕过谁。但是,如果赵煦一个应对不好,那么报纸行业等于葬送在他手中了。而张家,也会招到最为“猛烈”的报复。这是政治斗争失败之后,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很多人都想着自己能赢,所以从没想过输掉之后的事。

    张正书想多了几步,他可不认为输掉之后张家还能独善其身。

    “这一次,真的是把身家性命都赌进去了啊!”张正书喃喃地说道,“包括宋朝的国运,都在此一举了。赵煦,你会怎么处理呢?”

    事实上,在皇宫大内里,垂拱殿中,赵煦也阴鹫得有点吓人。

    “彭元量,你确定这是这些个臣子遣人去散布谣言的?”

    在一旁伺候的彭元量,低着头躬着身子说道:“回禀陛下,确凿无误!”

    “哼,这些就是朕的好臣子!”

    赵煦有点怒不可遏,“瞧瞧,这是想让大宋亡国啊!”

    “陛下,如今该怎么办?‘京华报社’那边怕是压力很大啊……”彭元量总算是为张正书说了一句好话了。实际上,最看不惯张正书的人就是他。因为张正书,赵煦出宫的次数明显多了不少。每一次赵煦心血来潮要微服私访,彭元量都要做大量的工作。比如,立即派遣皇城司亲从官去通知带御器械,通知皇城司亲事官在前面排除危险……不然的话,你以为汴梁城中真的那么太平吗?

    但是,这一次张正书和赵煦是绑在一条船上的,所以彭元量自然是要替“京华报社”着想一下了。

    “嗯,那小子能撑到现在也不求援,算是难得了。”

    赵煦眼中闪过一丝赏识,以区区商贾之身,居然敢和一介大贪官打擂台,这是旁人根本不敢想的事。偏偏,张正书就是这么做了,还做得极为出格,矛头直指蔡京,一度让蔡京十分被动。

    “陛下,‘京华报社’不过是在报纸一途上,术业有专攻罢了。但朝堂之事,怕是‘京华报社’无从抵挡的……”彭元量也担心啊,一旦张正书被文官们集体排斥,甚至捏造罪名锒铛下狱,说不定他撑不住会把皇城司带进去。毕竟,张正书的那些证据,可都是出自皇城司之手的。要是皇城司被带进去也就罢了,反正皇城司的名声并不算好。可皇城司是皇帝的耳目啊,聪明人都会明白过来的:原来一切都是官家的授意。

    实际上到了现在,朝堂中所有文官都明白过来了,一切都是赵煦在背后的动作。既然赵煦没跳出台面来,那文官也在用隐蔽的手法交战。这一次一决雌雄,输掉的人,朝堂之争也是要输掉的了。

    “彭元量,你且去问问那小子,他打算怎么办?要是没办法的话,朕……看能不能保住他。”赵煦犹豫了一下,然后下了决心说出这句话来。

    彭元量立即躬了躬身子,说道:“遵旨!”但是他在走出垂拱殿之后,却微微地叹了叹息。在彭元量看来,皇帝和官员斗了起来,往往都是两败俱伤的。好在,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大宋还没到君臣剑拔弩张的地步,一切都还有缓和的余地。

    彭元量的脚程很快,须臾间就出了大内。

    但是,刚刚出了侧门的彭元量,立时就惊呆了,因为他听到了一个货郎和一个小摊贩的闲谈。

    “范大郎,你听说了罢,朝廷又要加税了!”

    “嗐,你那消息哪里来的?”

    “昨日李三郎说的,还说得信誓旦旦哩!你说官家好端端,为什么非得花那些个冤枉钱建那么个城池啊?我瞧着这汴京城就挺好的……”

    “这你就不懂了吧?咱们开封府的北面啊,一马平川的。要是契丹人打来,一个昼夜就能兵临城下了。要是能建个城池,契丹人敢这么嚣张?”

    “可朝廷这要加税,岂不是要我等喝西北风去么?本来这世道就生意难做的,陈二郎,你也是做生意的,难道你想加税不成?”

    “所以我说你的消息太旧了,谁说要加税的?那些都是朝中的大贪官编织出来的大话!”

    “啊?这是怎么个回事啊?”

    “你没看《京华报》吧?那报纸上说了,朝中有许多大贪官,而最贪的那个,是那在大梁门西大街上的那家……”

    “我知晓,不就是蔡承旨么?呸,早就知晓他不是好人了。”

    “我还听说了,蔡承旨就是带头反对建造城池的。”

    “为何啊,这又不干他的事?”

    “你想啊,这建城池要从国库里拿钱来雇民夫、买砖石罢?这国库里的钱银少了,蔡承旨能贪的钱,自然也就少了。你说,他能不急嘛!这加税的事,就是他杜撰出来的!”

    “咦,陈二郎,你咋个知晓得这般清楚哩?”

    “你忘了,我有个伙伴,他可是省探来的,消息灵通得很,专门为《京华报》提供朝堂消息!你是不知晓,那日官家说要建这么个城池,那些个贪官们反对得凶啊,好像从他们荷包里掏钱一样!”

第758章 不用去找答案了() 
“原来是这般!”那个范大郎恍然大悟,然后把一腔恼怒全都转移到了蔡京的头上:“国贼太多了啊!”

    “对,不知晓还能出个包龙图一般的相公么?把这些个贪官,全都拿了!”

    范大郎苦笑着:“算了罢,不加税就算好了。拿人?别想了。陈二郎,时日不早了,你也快去叫卖罢。今日要赚不到钱,你那妻子可饶不了你!”

    那陈二郎挑起货担,正待要走,却回头说了一句:“这事你可千万别和别人说……”

    范大郎示意他放心,但其实不怎么放在心上。

    彭元量却是知道的,这句“你千万别和别人说”就等于把话传遍天下了。

    “这是那姓张的手笔么?”彭元量有点惊愕了,要知道,这可是离皇宫大内只有几百步之遥的大街啊!这消息传递得这么快,还把那加税的谣言给掩盖下去了,能不是张正书的反击手段吗?!

    震惊过去之后,彭元量想再了解多一点。

    于是,彭元量不动声色地继续往前走。

    好嘛,酒楼茶肆、勾栏瓦舍里,全都是在讨论这件事的。彭元量数了数,有的百姓担忧加税,对加税谣言信了个十足十的;有的百姓痛恨贪官,认为是贪官散布谣言的;也有的秀才读书人,则是一副高谈阔论的样子,抨击朝廷不懂体恤百姓……总的看来,信谣言的大概有六成,但是相信加税是谣言的也有四成。

    “这……似乎能行?”

    彭元量的震惊更甚了,要知道蔡京等贪官散布的加税谣言可是发酵了一天的,而张正书的反击,才刚刚开始而已,就已经收复了四成失地?

    “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啊!”彭元量仔细一琢磨也回过神来了。不错,张正书还是在贪官一词上做文章,就是揪着蔡京贪官的身份不放。百姓最恨的就是贪官了,贪官不仅搜刮民脂民膏,还让百姓无处申冤,天下苦其久矣。偏偏朝廷就是不处置贪官,除非这个贪官因为党争失败而被贬了,百姓才得以“沉冤昭雪”,开心得像过年。

    “只是为何他能力挽狂澜呢?”

    彭元量百思不得其解,身形一闪,脚程加快之下,很快来到了顺天门内的那家酒肆。

    当他的身影出现的时候,明显这个酒肆里的气温都下降了好几度。

    “客观,吃些甚么好酒?”

    “好酒不要,来一坛不兑水的!”

    “客观楼上请……”

    不消说,这些出乎意料的对话就是皇城司里的暗号了,而且是专属于彭元量的暗号。

    待得彭元量上了二楼,在最不起眼,但是位置却恰好能把汴梁城大部分看在眼中的雅间里,默默地注视着外间的状况。

    突然间,彭元量的耳朵竖了起来,好像是下面来人了。

    “哟,小官人,你来了?”

    “嗯,给我准备雅间。”

    “好咧,请在楼上稍候,小的们立即熨酒送上……”

    ……

    彭元量一愣,他似乎不用去寻找答案了,因为答案自己来了。

    打开门,彭元量立在门前,静静地等待着来人。很快,楼梯上来一人,正是张正书。张正书看到了彭元量,也是微微一愕,然后也没啥表示。彭元量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张正书,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别人不清楚蔡京,彭元量是清楚的。蔡京的权谋之术有多厉害,没有领教过的人不会明白。但是,如果有人认识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等文官,就会知道蔡京到底有多狠了。

    “小官人好兴致,来吃酒么?”彭元量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张正书点了点头,其实,他也猜到了为什么彭元量会到这里。其实他今天到这皇城司秘密据点来,也是想向赵煦说明一下情况的。目的嘛,不外乎是让赵煦配合一点,别把自己给坑了。张正书信不过赵煦,这些皇帝的节操早就没了,坑你简直是没商量的。如果赵煦没得选的话,他会做什么选择?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了,张正书不过是一个商贾子罢了,值得赵煦冒那么大的政治风险去保他吗?

    所以,张正书为了保住“京华报社”,他决定陈述利害,跟赵煦摊牌,表明自己的本事。

    没办法,被逼到这一步了,张正书也顾不得韬光养晦了。

    事实上,张正书也没办法韬光养晦了。要知道,棉花成熟在即,等棉花大行其道的时候,张正书的本事也就公诸于众了。与其被人发现张正书的本事,不如张正书直接对赵煦摊牌。张正书有信心,只要他有价值,赵煦就算冒着政治风险也会保住他的。

    政治虽然是妥协的艺术,但是牵扯到了利益,那就复杂很多了。

    谁都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谁都不想损失,特别是皇帝,他若是知道张正书能对大宋有莫大的好处,舍得让张正书被整垮吗?

    虽然宋朝的皇帝看似没啥话语权,下个圣旨都要给一干文官审来审去的,窝囊至极。但其实只要皇帝想保住一个人,天底下就没人能动得了他的。无他,就是因为宋朝皇帝手中有着太多底牌了。别说皇城司、带御器械和开封府禁军了,就连文官之中也有坚定的保皇派。别看保皇派人数不多,但一个个都是朝廷中坚!

    还有一个被忽略的势力——将门。

    其实,将门才是和皇帝最亲密的,只不过表面上表现不出来罢了。有了将门、皇城司在庙堂外保护,朝中有皇帝保驾护航,谁能动皇帝的人?

    要是有可能,张正书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本事的。任何一个时代,领先半步是天才,而领先一步是疯子。这样的疯子,是会被皇帝深深忌惮的,特别是没有御下能力的皇帝。

    所以,张正书也是在赌,赌赵煦的心思。

    而彭元量出现在这里,其实也就代表了赵煦的心思。一瞬间,张正书就改变了初衷。“彭内官也是好兴致啊……”

    彭元量冷笑了一下:“小官人,进来吃一杯酒如何?”

    “请!”

    张正书也猜到了彭元量的意思,当即抬脚进了雅间。

第759章 决心大小() 
分主宾坐下后,彭元量淡淡地说道:“开门见山罢,官家让咱家问你,你有何应对之法?”

    张正书笑了笑,说道:“彭内官不知情?”

    “咱家来时,听闻了一些。但如果这便是小官人的应对之法,那怕是要输了。”彭元量冷眼旁观过太多朝廷斗争了,这种斗争虽然不见刀光剑影,但是死的人一点都不少。说实话,如果这么简单就干掉蔡京的话,那么蔡京就不会做官坐得那么安稳了。

    “这只是争取回民心罢了。”张正书坦诚地说道,“如果被他们掌控了舆论,此刻已经输了。”

    彭元量倒是认可这个说法:“不错,确实如此。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

    “确实不够,真正使力的地方,还是在朝堂上。”张正书很平常地说道,好像此事与他无关一样。

    彭元量有点复杂地看着张正书,似乎想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一些东西。“你的意思是,让官家出面?”

    “不,官家不能出面,他需要做的只是一个仲裁者罢了。”张正书冷静地说道,“此事应该让台谏官出手,弹劾蔡京,然后大理寺拿下,定罪。只有走司法流程,才能不被人诟病。既然证据确凿,蔡京能不被贬官吗?”

    彭元量皱了皱眉头:“你想得太简单了。单凭那些证据,不足以将蔡承旨压得翻不了身。打虎不死,反受其害!”

    “蔡家有强行兼并田地,致使百姓无家可归,无田可种……”这些都是张正书让“黑客”在福建收集过来的证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