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64章

大宋好官人-第364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正书点了点头,说道:“嗯,可以这么理解。”

    “而那些个文官,居然全都反对?”李师师觉得不可思议,任何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都看得出来,开封府北面无险可守是最大的隐患。如今有了解决的办法,居然会有人持反对意见?

    “嗯,他们怕国库被掏空,他们就贪不了钱银了。”张正书算是把那些贪官的心理活动都讲出来了。利益,一切都是利益。说得再冠冕堂皇,那些贪官眼中就只有利益。当然了,也有一些官员是真心实意为大宋着想的。比如蔡卞,他并不反对建一座无法攻破的城池,但是,蔡卞觉得不应该在这时候建造。

    此刻宋夏对峙之中,每天耗费的钱银都十分庞大。即便西军只是出动了十数万人马,可加上辅兵,已经动用了近四十万人了。这四十万人马每天人吃马嚼的,该是多么恐怖的数字?要不是上一年大宋境内大丰收,怕是都支撑不住!

    老实说,如果大宋不能在短时间内灭亡西夏,怕是连自己都要被拖垮。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西军是精锐没错,可精锐的消耗也大啊!别看宋朝动辄养了几十上百万兵马,但其实都是一些步卒,耗费钱银也不多。可精锐就不一样了,士卒要吃肉,马要**饲料,加起来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第747章 猎奇心态() 
可以说,宋朝和西夏现在就是在拼忍耐力,在拼国力。

    大宋财大气粗是不错,但是用钱的地方也多;西夏削减了一切用度,只为求得自身生存。怎么说都好,都是一场短时间内没法决出胜负的战争。所以,朝中有识之士的担忧,也不算错。

    但是,他们算错了一样东西。城池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就算有了水泥能大大缩减工期,但张正书估摸着,能在三到四年之间建起城墙、护城河、护城桥和盘山公路已经很不错了。如果遇到恶劣天气的话,工期被延误,恐怕五、六年的时间也是需要的。

    工期这么长,每年拨付一点钱银也就够了,何必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呢?

    这就要说中国历朝历代的财政制度了,但凡修建个大工程,比如京杭大运河啊、长城啊什么的,恨不得一下子就掏空国库。可实际上呢,工期这么长,分期付款不行吗?再加上不会做财政预算,每每到头来就是财政赤字了,东挪西凑都凑不够,甚至还要寅时吃卯粮。

    在张正书看来,宋朝完全没必要纠结钱银的问题,只需要每年拨款百万贯,张正书保证建造出一座攻不破的城池来。可惜的是,赵煦没表态,他的意见又没办法在朝堂上公开,所以自然就陷入了僵局之中。

    “那小官人打算怎么做?那些贪官……怕是会报复的。”

    李师师有点忧心地看着张正书,她也不太清楚为何自己会这么着紧。

    张正书也有点惊讶地看着她,把李师师都看得有点娇羞了。“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他们不敢闹出人命来,那就只能是用些下三滥的手段了。”

    “暗箭伤人,不得不防啊!”李师师幽幽地说道,语气里的温柔,居然没有了任何冰冷之意。

    张正书却有点心惊胆战的意味,连忙说道:“防,肯定要防的。这不,我都让人回来保护我了。而且我打算出门都穿锁子甲,免得被暗箭暗算了……”这显然是开玩笑的,有系统傍身,基本在百米之内,任何对张正书有敌意的人,张正书都能第一时间感应到。再说了,真正百步穿杨的射手能有多少?要是对方能请到这样的人来暗杀,张正书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李师师听了张正书的玩笑话,却丝毫没有笑意,反而有点深沉。良久,她才抬头问道:“小官人,师师能问你一个问题么?”

    “你说,美人有问题,我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正书觉得气氛好奇怪,忍不住想要驱散一下尴尬。没办法,今天的李师师太奇怪了,奇怪到好像在做重大的抉择一样。张正书就奇怪了,他一不是皇亲国戚,二不是高官权贵,李师师为什么独独对他这般呢?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了——李师师有自己的打算。

    张正书再一想,也就明白了。

    其实,别看李师师做这个行首风光无限,但其实一个行首,最多最多也就是十年的巅峰罢了。有些人气爆棚的行首,可能再延长几年。可人老珠黄之后呢,这些行首又将何去何从?不是退居幕后做起老鸨,就是嫁人了。可要知道的是,这些行首落寞之后,大多都二十好几了,在宋朝已经算是大龄剩女的行列,再加上洁身自好也好,做过青楼女子都是洗不脱的污点。可能再青楼里还是受人追捧的对象,嫁人就是被嫌弃的了。这样的环境下,李师师不可能不为自己考虑的。

    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那么,李师师就会挑选了,到底哪个适合她未来去倚靠呢?

    像周邦彦,是美男子没错,也很有才华,还是个官。看模样是没错的,但注意的是,周邦彦已经四十有二了,按照宋朝的习惯,将将都是能自称老夫的人了。十年后呢,周邦彦已经五十多了,还能给李师师什么?所以,李师师不可能考虑周邦彦的。正史上,李师师也没有这样选择。

    那么正史上李师师什么时候遇到赵佶的呢?

    系统给出的答案是大观三年,李师师和赵佶第一次见面。而赵佶和李师师真正“勾搭”在一起,则已经是北宋灭亡前七年,也就是正史上的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中间都隔了十一年了,李师师的心态估计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到了公元1120年,李师师都三十多岁了,早已经到了人老珠黄的地步。为何赵佶还是那么迷恋李师师呢?

    这就是男人的心理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赵佶都当了皇帝,却还是不能一亲芳泽,这叫他在心中惦记得很啊!终于如愿以偿之后,李师师又善解人意,赵佶岂能不迷恋?

    那李师师为什么要选择赵佶呢?

    更好理解了,就好像后世的娱乐圈明星一样,风光过后,他们肯定不甘落寞的。只要能再红一次,他们什么都愿意做。比如上各种综艺啊,比如增加曝光率啊……反正就是无所不用其极。李师师的心态也差不多,本来以她的年纪,是时候退居幕后了。可李师师肯定是心有不甘的,那她选择赵佶也能解释得通了。

    赵佶只比李师师大几岁,年龄上可以接受。赵佶的相貌也很不错,虽然为人轻浮浪荡,但却是实打实的美男子——从宋人的审美角度看确实如此。再加上赵佶是皇帝啊,想想看,皇帝都罩着的行首,谁敢动李师师?

    这也是为什么赵佶后来把樊楼收归朝廷的缘故了,金屋藏娇啊!

    而李师师现在的心思,大概也是类似的,只不过李师师对张正书的兴趣更浓厚罢了。

    其实女人的猎奇心态和男人是一样一样的,张正书太像一个迷了。别人不了解也就算了,可对于了解张正书的女子来说,张正书就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她们。没办法,越了解张正书,就越是看不透他。这怎么能叫女子不疯狂呢?

    张正书大概明白了李师师的心路历程之后,被美女仰慕这仅有的一点得意也不见了。

第748章 吃醋的感觉() 
“原来只是好奇啊……”好在张正书知道人生的三大错觉:她喜欢我、我会发财、有人敲门,所以张正书很快就调整了心态。

    李师师看着张正书,认真地问道:“小官人为何要倾尽全力帮助大宋?据师师所知,不管是蜂窝煤作坊也好,还是兴建城池,全都是为了大宋着想的。寻常商贾,不应该是把精力全都放在赚钱一道上吗?亦或者说,小官人有着旁人所不知的野心?”

    “额,野心?”

    张正书被噎了一下,天可怜见,他真的没啥野心啊!

    不过,张正书也不打算很正式回答这个问题。

    “李行首的问题,似乎不止一个了?”

    面对嬉皮笑脸的张正书,李师师却感觉有点不真实。仿佛这个张小官人与她已经不是同一个高度一样,这样的感觉真的很难受:“小官人,你说过会言无不尽的!”

    “好吧,首先声明一点,我没有野心,我不是什么野心家,你千万不要乱说。万一把我当成造反分子抓起来,那可就不妙了。”张正书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那小官人为何一直在为大宋做事?别人不清楚,师师却是明白的。蜂窝煤作坊,把禁军年迈之人全都清走了,以至于汴京城中家家户户都烧起了蜂窝煤。这等计策,寻常人怎可能出得了?”李师师不愧是高情商的女子,分析得太到位了。

    张正书暗自佩服中,轻笑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李师师仔细地琢磨着这句话,竟然从中感受到了浓烈的爱国情怀。

    抬起头来,秀目盯着张正书,李师师轻轻开启莲口说道:“小官人果然是胸怀天下的人物,师师没有看错人!”

    “额,我哪有你说得那么好。只不过蜂窝煤作坊里,有我的股份罢了。嗯,换句话说,我也是为了赚钱。你想想看,即便是只有开封府的市场,那也有百万户人家了。百万户人家都用蜂窝煤,那能赚多少钱啊……”张正书为自己辩解道。

    “那小官人赚的钱,却交由官家,让官家发放胥吏俸禄,这又是如何说法?”李师师一脸得意地看着张正书,总算是把张正书装入毂中了!

    “……”

    张正书有点词穷了,最后只能说一句:“我看不得别人受苦啊,那些胥吏没俸禄,会惹大祸的……”

    李师师狡黠地笑了,她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

    第一,这个张小官人和皇帝的关系匪浅;第二,这个张小官人之所以被官家赏识,就是因为心念大宋;第三,这个张小官人果然不是普通人!

    有了这几个信息,那么李师师就知道怎么抉择了。

    “姑且算小官人你说得对吧,但师师还想问,如果小官人建城池建好了,会帮师师建一个休闲会所么?”

    面对李师师的问话,张正书沉默了一下,然后才说道:“若是在新建城池旁,怕是没有这么大块土地。不过,若是在内黄口旁边,倒是可以的。”

    听了这句话,李师师满意地点了点头,其实,这个休闲会所有没有没关系,关键是张正书的表态。

    “那师师就等着小官人的好消息了?”李师师心满意足地要离开了,但起身之后,还是关切地说了一句:“近日,怕是小官人要小心蔡家的动作了。”

    “嗯,多谢李行首的提醒。”

    蔡京又多难缠?张正书比李师师更清楚。可以说,蔡京这个不择手段的政客,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一旦他醒悟过来,肯定会有所动作的。

    但是嘛,张正书也不怕,政客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你不知道他如何出招,毕竟你本身也是政客。可张正书是商贾啊,商贾没进入朝堂,所以政客只能用盘外招了。盘外招是什么?无外乎是武力、恫吓、讹诈等等罢了。甚至,蔡京还不敢自打嘴巴,这么快就开始报复。一旦动手,所有人都知道是蔡京他干的。以蔡京的智商,会做得出来吗!

    张正书推断,蔡京的报复会在一个月之后。

    或者说,这是贪官们害怕之后,开始的报复。

    最有可能的,是疯狂弹劾报纸,要取缔报纸,特别是《京华报》。

    要是小报,那也就算了,毕竟发行量不大。可《京华报》呢,现在连江南都能在半个多月之后收到了。这样的发行量,堪称恐怖!也就是说,哪一个贪官贪污的证据被放了出来,那就等于昭告天下了。这样一来,贪官的前程全都毁了,怎么可能不把报社关停?!

    当然了,张正书也不怕。

    关了《京华报》而已,张正书还有不少报刊名字呢。

    就算全面禁止报纸,不也还是有小报嘛!

    你禁能禁多少?且不说文官们不能调动多少人力,就算可以,多如牛毛的小报,你咋禁?

    再说了,最多就是换个地方再弄报纸而已,张正书早就做好准备了。张家别的东西不多,地皮多。随便在某处地皮上建一处秘密基地,《京华报》继续发行,你能把张正书怎么样?至于借口,张正书推说自己不知道,别人冒用刊号,你又能拿住什么把柄?

    反正,张正书有太多后手了,但现在没必要准备。蔡京的下场都指不定怎么样呢,搞这么多干嘛?

    李师师缓缓戴上了面纱,张正书帮她开了书房的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