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62章

大宋好官人-第362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似蔡京没有发表意见,但实际上幕后黑手,绝对是脱离不掉的。为何?张正书通过“黑客”分析得出了,蔡京想要获得朝中的话事权,也就是地位,那就必须为朝中的文官利益作出贡献。如今宋朝的官员,大多都是贪官。那么为了笼络贪官,蔡京必定是要为贪官说话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蔡京没理由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别看蔡京没有叫唤,但不叫唤的狗才是咬人的。张正书太了解蔡京了,对于这个人,“黑客”甚至独自建立了档案,收集了蔡京的过往。诚然,因为“黑客”初创,证据收集方面,可没有皇城司那么多。但是蔡京的贪污事迹,也不是完全做得天衣无缝的,“黑客”也掌握了不少。

    单单是蔡京在任为江、淮、荆、浙发运使的时候,就手脚不干净了。

    更别说他知扬州的时候,他还在郓州、永兴军、瀛州、成都等地方做过官。贪污的钱银,少说也有几万贯了。而且在前几年,蔡京还权户部尚书一职,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财政部部长,贪污起来更是丧心病狂。

    钱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把蔡京扳倒。要知道,蔡京在任的时候,已经害死不少人了。比如陈衍、刘挚、梁焘等就是被他害死的,就连大臣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都被流放了。

    再加上蔡京的手段不干不净,张正书轻而易举地揭穿了他的面目:典型的两面派,谁的大腿粗就抱谁的大腿。有了这一条,不用别人出手,章惇都足够将他打压得抬不起头来了。

    狠辣,出手太狠辣了,一棍子就把人敲死的手段,让所有贪官都为之震惊,纷纷揣测蔡京到底得罪了谁?

    其实,对于皇帝来说,官员贪不贪根本算不上事情,只要他忠心,那就什么事都没有。

    可问题是这《京华报》太过杀人诛心了,居然说蔡京是两面派。要知道,官场中最忌讳的就是两面派。章惇就更不用说了,眼睛里就容不下沙子。蔡京的官途,前景一下黯淡了下来。

第743章 到底是谁?() 
蔡府中,蔡京阴鹫着脸,地上已经摔碎了好几个瓷器。

    “到底是谁?”

    蔡京也想不明白,到底是谁针对他?要知道,在宋朝贪官容易洗白,百姓都是健忘的。但是,一旦坐实了两面派,他就等于自绝前途了。好不容易才做到这等官职,就差一步,蔡京就能进入中枢,再过几年甚至可以染指相位了。这等关键时刻,是谁给他下绊子?

    蔡京不会想到,这是一个商贾子的主意,他只会把目光转向朝中。

    同僚间的互相倾轧,在官场中实在太常见了。蔡京开始转动脑筋,想要分析出是谁要对付他。要想反击,也得知道对手是谁才行啊!“章惇?不可能,章惇此人,高傲自负,若他出手,绝不会像这般软绵无力,定然是雷霆万钧。且不说,我对他没有任何威胁,他还有倚仗我的地方。安焘与我素来不和,会是他么?”

    想了想,蔡京又摇了摇头:“安焘此人,素为激进。若他出手,也不会如此夹枪带棒。”

    那会是谁呢?

    蔡京懵圈了,想遍了整个朝堂,却找不到是谁要对付他。敌人在暗,他在明,蔡京第一次觉得自己已经走到了绝路。

    “难道是曾布?”

    突然,蔡京脑子里闪过一人,顿时觉得十分可疑了。

    不错,曾布此人和蔡京一样,都是十分有野心的。只不过被章惇压着,曾布不能上位罢了。事实上,曾布是有才干的,但他的心胸狭隘,看不惯蔡京平步青云,好像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近来蔡京隐隐有起势,曾布有危机感也正常。

    “真的是他么?”蔡京一张国字脸阴沉了下来,“要不要去探探他的口风?”

    这时候,蔡京的长子蔡攸进来了。

    “爹爹,那《京华报》含沙射影,欲对爹爹不利啊!”

    不得不说,蔡攸生了一副好面相,起码在宋朝这会是公认的“帅哥”:他长着一张国字脸,眉清目秀的,还留着算是很好看的胡须。啧啧,这扮相,一看就是大官的形象。宋人就喜欢看这种面相,所以很憋屈的,张正书居然被认为是“尖嘴猴腮”,唯独是国字脸的,才是做宰相的料。

    事实上,还真的说对了,正史上蔡京蔡攸都做过宰相。甚至蔡攸的心计,还在蔡京之上。要知道蔡攸别无他长,比张正书之前还要纨绔。但是,架不住他眼光毒辣啊,一开始他就认定了端王赵佶,每天都制造和赵佶的“偶遇”。时间长了,赵佶就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以为遇到了同样喜爱玩的年轻人,这下真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正史上赵佶继位后,对蔡家那么好——很多时候完全是因为蔡攸!

    蔡攸的其他技能是什么呢?

    嗯,据不完全统计,有蹴鞠捶丸、斗鸡走狗、骰子象戏、斗茶品酒……反正是纨绔子弟会的东西,蔡攸都会。

    呦呵,赵佶一看,这个小弟不错,收了!事实上,蔡攸比赵佶还大五岁。可这年岁非但没有成为代沟,反而是蔡攸带着赵佶把汴梁城都玩遍了。你说说,赵佶能不宠信蔡攸吗?

    当然了,现在赵佶收敛了,蔡攸也许久没见过赵佶了。

    但是,蔡攸的眼光依旧那么毒辣。虽然他不学无术,但是对于政事却有着天生的敏感度。

    蔡京虽然很恼火这个儿子,但是很多时候往往需要蔡攸的判断,他才能做出抉择。“不错,有人欲攻讦为父。居安(蔡攸的字),你且说说看,此乃何人所为?”

    蔡攸早有判断:“能精准把握爹爹如此多证据之人,绝非等闲。寻常文官,哪有这等手腕?唯独……”

    蔡京一愣,立即想到了一个可能:“皇城司?”

    “不,枢密院。”

    蔡攸很笃定,“枢密院乃掌管天下情报机要,统领各地安抚司。安抚司之中,又有密探专门为皇城司钻探情报。爹爹在成都、扬州、郓州、永兴军、瀛州都做过一任官,留下的宗卷自然是落在了安抚司手中。若安抚司上交给枢密院,则……”

    说到这,蔡京也明白过来了。“看来,为父的判断无误,果真是曾布那小人!”

    蔡攸一愣:“爹爹认为是曾相公?”

    “怎么,不是么?”蔡京皱眉说道,“曾布乃是枢密使,安抚司情报他有权调看。再加上,他与为父素来不和。”这是实话,表面上看,曾布似乎和蔡京是一路人,都想扳倒章惇坐上相位。但是,他们又都知道,尚书左仆射只有一位,也就是说正相只有一位,谁能坐得上去,谁坐不上去,都是各凭本事的。蔡京升官势头太猛,曾布已经不止一次下绊子了。

    赵煦也被蔡京的演技给骗过,曾经想把蔡卞也招入枢密院之中。枢密院是什么地方?相当于是备相,也就是说等于获得了宰相的资格,只要有某个宰相退下来,就能上位了。即便做不了枢密使,做一个枢密院事,也能大大增加履历的。

    想想看,曾布都还只是一个枢密院事,蔡卞已经和他平起平坐了。要是蔡京再加进来,曾布在枢密院还有什么话语权?要知道,蔡京可是蔡卞的哥哥!

    哪怕曾布知道,蔡京和蔡卞历来不和,但谁能保证他们兄弟俩不是故意做戏的?要知道,官场上兄弟为官故意做戏的,并不少见!

    曾布不想被坑,也不想被分走话语权,所以力阻蔡京进入枢密院。曾布是这么对赵煦说的:“蔡卞已备位枢府,蔡京不能同时被提拔,只进宫为承旨即可。”

    于是,蔡京回京之后的官职,居然只是区区的翰林学士承旨。

    蔡京能不恼怒曾布吗?但是,因为共同的敌人,他们表面上还是很和睦的。

    官场上尔虞我诈,其实不外乎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权力。

    只要按照这一点去想,很容易就想明白了为什么蔡京会怀疑曾布了。要知道,章惇的相位愈发稳固,即便是曾布、蔡卞等人,都无法挑战章惇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曾布想要自保,也说得过去了。要不然,宰相没当成,反而被蔡京这个小辈拉了下去,这就是大意失荆州了。

第744章 不表态的赵煦() 
蔡京以自己的心去度曾布之腹,倒也说得过去。可惜,他们完全猜错方向了。估摸蔡京父子俩都想不到,居然会是一个商贾子在故意搞他们。要知道,这一次让文官反对国库拨款建城池,蔡京可是躲在后面的。可即便如此,谁有这么大的能耐,一下子就抓对了人呢?所以,蔡京父子只能顺势一想——不错,就是曾布了。

    可怜曾相公,人家不过是权力欲强了点,嫉妒心盛了点,至于被蔡京父子这么编排吗?

    当然了,在赵煦当皇帝的期间,曾布是绝对不虚蔡京的。

    哪怕蔡京有再多同党,甚至还有个枢密院事的弟弟,曾布都不怕。

    第一,曾布的资格老,他老早就支持熙宁变法了;第二,曾布知道赵煦也好,章惇也罢,即便是政治斗争,也是会顾全大局的;第三,就是曾布的能力了。可以说,在满朝文官里,也就章惇、曾布、蔡卞等等几个有能力了。

    如果章惇不想累死,那他必须用曾布。

    这就是曾布的底气,不是一个官声不好的蔡京能扳倒的。

    但是,张正书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居然提前挑动了蔡京和曾布的争斗,这倒是意外。

    在景明坊中,京华报社里,张正书听着一个“黑客”探子的密报,倒是非常无奈。民怨是沸腾了,可赵煦愣是没有让大理寺去办案。这蔡京在朝一日,朝政就不得安宁。再好的政策,都能给搅和了。

    “赵煦那傻叉,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张正书觉得,即便不要建造那座城池都好,也得把蔡京打落尘土中啊!万一给蔡京得势了,以他那小人的性子,那不是更加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脂民膏,侵吞国库?哪怕蔡京一如正史上那样落了个活活饿死的下场,也不解恨啊!那时候,指不定大宋都被祸害成什么样了。

    “大理寺没有动静?”

    张正书有点沉不住气问道,他现在觉得有点危险了。

    蔡家,确实是庞然大物。而且蔡京也确实是个政治斗争的奇才,他资凶狠狡诈,舞弄权术,以智慧控制别人,在皇帝面前,专门窥伺人主之意以求固位专宠。这等人物,一旦得势,那就是天下之大不幸。现在还有章惇能压得住,要是赵煦挂了,章惇倒了,谁能制他?没人了啊!

    正是应了那句话吗,天下将亡,妖魔横行?

    原本宋朝的宰相人才太多,所以这是皇帝的苦恼,用谁为相好像都不错。但是到了现在,后继就乏人了。曾布有宰相之才,无宰相之肚量。韩忠彦空有正气,却斗争经验不足,驾驭不住群臣。倒是像蔡京、秦桧一干奸臣层出不穷……

    一旦蔡京没有被打压,张正书自个就危险了。要知道,蔡京可是兴化军仙游县人,也就是后世的福建莆田。莆田系的威名,张正书岂能不知?再看看正史上的蔡京是怎么攫取权柄的,就知道蔡京是一个可怕的对手。一个只会用武力的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像蔡京这种对手,拥有过人的智谋,还异常的阴狠,甚至不择手段。更何况,蔡京一向伪装得很好。

    “小官人,要不要我等把证据递给大理寺?”

    那个“黑客”暗探试探性地问道。

    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官家不动,我们再努力也没用。你先退下吧!”

    等“黑客”暗探离去后,张正书才静下心来。

    事实上,是他想得太简单了,如果蔡京这么容易被打倒的话,又岂会做了北宋六贼之首?要知道,蔡京一开始可没跟赵佶有什么交情的!

    现在,张正书的三板斧抡完了,该蔡京出招了。蔡京会怎么出招呢?张正书很期待,但他不一定能吃得消。

    官,不管是在哪个朝代,甚至在后世,对于平头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庞然大物。平民和官员斗法,十有九八输的是平头百姓。官场上官官相护太常见了,特别是张正书捅穿了宋朝最大的马蜂窝,那些贪官岂能不疯狂报复?

    “权力真的是好东西啊……”

    张正书的思想开始悄然改变,但他还是不愿意做官。

    事实上,以张正书的本事,赵煦早就想给一个官身给他了。可惜的是,赵煦也明白揠苗助长的坏处。把张正书拔升太高,反而是害了他。

    于是,很有默契的,张正书在民间做事,赵煦在朝廷里给他打掩护。

    只是这一次,他们好像有点玩过火了。

    “赵煦到底想做什么呢?”

    张正书也摸不准赵煦的想法了,要是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