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看来,赵煦还是不免走上了这一条路。张正书有点伤感,怎么说都好,赵煦算得上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可惜太不知道禁欲了,所以才英年早逝。
“非也,官家已经快一年多不曾碰过妃嫔了。”王庆对于这种事还是知晓的,因为皇城司还有亲从官在皇宫大内中。
张正书倒是意外:“他忍得住?”
“忍不住也得忍啊,御医说了,若是再纵欲,怕是……怕是会得重病。”王庆也不怕将这个机密抖出来。事实上,王庆也知道,点破赵煦有隐疾的,就是这个张小官人。
张正书倒是意外了,以赵煦好色的性子,居然能忍得住一年不碰女人。要知道,宋朝皇帝以来,也就是赵煦的妃嫔多了。宫中的女子不仅比前几代皇帝都要多,还都是天下奇色。也只有皇帝,才能夜夜做新郎,天底下的男人哪一个不羡慕?
但是,这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英年早逝。
张正书劝了赵煦一次,如果他不听劝,死了也怨不得谁。但现在看来,赵煦好像是克服了这个欲望?
实际上,张正书猜测赵煦过度纵欲,和他的童年有关。赵煦的童年苦啊,被高太后、司马光联手打压,哪怕是发表意见,都没人会听的。赵煦心中郁闷,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初尝禁果”了。自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只能是英年早逝了。张正书估计,他得的是急性肾炎之类的病。这种病在宋朝,根本没法医治。
但现在,赵煦断了这个欲望,却还是身子骨不行,这又是为啥?
“官家除了感染风寒,没有其他的病痛吗?”张正书得问清楚才行。
王庆摇了摇头,说道:“官家自从勤练五禽戏之后,身子大有好转。只是前几日高兴,到御花园散心。恰逢一场大雨,淋湿了身子才感染了风寒……”
“……”
张正书不知道怎么说好了,身子骨这么差,还说“大有好转”?
要知道,这可是夏天啊!
汴梁城的夏天多热?怕是已经有三十多度了。即便是天天下雨,也有个二十七八度吧?
这样的天气,光着膀子都没问题。可赵煦淋淋雨就病倒了,这……特么还说身子大有好转?
“行吧,没大问题就好……对了,你得跟御医说清楚,官家禁欲一事,能延长多久就多久,就算忍不住了,也只能一月来一次,不然的话……”张正书吞吞吐吐的,只能说到这里了。要是他说得太明白,万一赵煦真的挂在了床上,他可是洗不去嫌疑的。到时候黄泥巴落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第739章 无冕之王()
涉及到皇帝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张正书这么肯定说赵煦身体有问题,还说是肾的问题,谁不会心生疑窦?看看那些个历史上的医官就知道了,哪怕是医术再好的医官,都没有一个敢对皇帝用虎狼药的。为何?就是怕皇帝身子虚,出事。一旦出事了,那可就得追究责任了。
看看,做皇帝多惨吧?
连身体有病,大夫都不敢轻易用重药。
束手束脚的,如何能彻底医治?是以,往往就落下了病根。
其实啊,那些个医官是好心,用药到了一定程度,他们就停手了,想要皇帝凭着自身恢复能力恢复过来。可皇帝大家都清楚的,要不是勤政爱民的,要不是就是昏聩流连后、宫的,身子都虚到不行,自愈能力基本为零。这样的身体,碰到这样的大夫,怪不得历史上皇帝寿命长的不多。
历史上,也有不少医官医治不好皇帝而被拉去砍头的、陪葬的,所以医官都学乖了,都开始推卸责任。你说那些御医,医术不高?不见得,但他们医治皇帝,就是不见起色。
要是让张正书说啊,终归还得微服出宫医治,才能彻底治好。
可皇帝也怕啊,怕那些“来历不明”的大夫把他害了。两难之下,皇帝也就只能相信御医他们了。
反正不论在哪个朝代,都非常忌讳民间讨论皇帝的病情。张正书也知道这个忌讳,所以只能语焉不详了。即便是这样,王庆都非常惊愕了:“你是如何知晓官家的病情?”
“额,我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占卜医术,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亦无一不晓,无一不精……”张正书顺口把这句话说了出来,但好像说着说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少来,当咱家没看过《射雕英雄传》?这是你写的黄药师,不是你!”王庆没好气地说道。
张正书笑了笑,没有反驳。其实,拥有系统的他,还真的和黄药师没啥区别了,除了黄药师武功卓绝,而他是战五渣之外。
世界上就是这样的,你说真话的时候,别人反而不相信你。
就算有人相信你,也往往是陌生人。
为什么会这样?张正书想来想去,可能也是因为熟人对你太了解了,所以下意识认为你不可能做到。但实际上,人是会进步,是会变化的。怎么可能用老眼光去看待旧事物?可没办法,人性如此。
就好像张正书这样,因为“以往”的形象不佳,至今汴梁城中仍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王庆对他也“知之甚深”,所以下意识不会去相信张正书这种话。
毕竟张正书从未拜过师父,也不成学医,怎么可能会看病?
“反正爱信不信。”张正书无所谓地继续躺倒在太师椅上,抱着那紫砂壶,美滋滋地又嘬了一口茶水。
王庆无奈地摇了摇,不知道心中是不是后悔找了张正书当盟友。“也罢,那咱家就回去复旨了。你可得小心点,朝中最近对你颇有怨言……”
对那些文官的小心眼,张正书早有预料的。凭什么一介屁民,居然也能做大事,甚至比当官的文人做得还好?这还有天理吗,这还有王法吗?张正书的存在,简直是对文官们的一种侮辱!
以后但凡是文官们无法处理的事,都会被拿来和张正书做比较。无意中,张正书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了。得亏张正书不是个官,要是个官,早就被那些不知廉耻的文官们联手整倒了。在对付共同敌人的时候,这些文官倒是齐心协力了。
反正,即便是现在,这些文官们也是不干掉张正书不痛快。王庆出于好心,提醒了一下张正书。
张正书却显得漫不经心的模样:“知道了……”
王庆叹了口气,快速地离开了。
待得王庆离开之后,张正书身上懒散的气质蓦地一变,变得极为犀利起来:“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伪君子,也想算计我?”不得不说,张正书这人很有意思。平日里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还非常平易近人。但是,你若是惹到他了,张正书就变得不择手段了。
“看来,朝中那些文官是名声太好了!”
张正书的眼中闪过一丝狠辣,他知道,不管是唐宋明清,当官最关键的就是官声。可实际上,在官场这个大熔炉里,有几个官是身家清白的?怕是一个都没。张正书现在手握“黑客”,情报力量不容小觑。对付几个道貌岸然,实际上却是贪污腐败、尸位素餐的文官,那是再好不过了。
再加上有不少新闻探子能知道皇宫大内里的情况,两相结合之下,张正书就开始准备阴人了。
许你出手对付我,就不许我反击?
呵呵,什么狗屁道理!张正书不来虚的,一来就实名爆料,看看谁玩得过谁?
别的不说,一旦《京华报》上出了这“震动官场”的消息,大理寺肯定会派人来求证的。甚至可能带着赵煦的旨意来,张正书只要把证据准备好,那这个文官算是仕途止于此了,终身没有希望登上相位,成为百官之首了。
毕竟官声没了,官途也就等于没了。
张正书虽然没有递刀子,可这舆论的刀,比杀人更厉害。他倒想看看,有哪个文官这么不长眼,非得撞到他的跟前来?
“哼,那些狗屁文官,真当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了?好嘛,让你们看看,什么叫舆论监督,舆论攻击!”张正书可不像那些台谏官一样,风闻奏事的。张正书不出手则已,一出手肯定是雷霆万钧,死死地压制你,不让你有一丁点翻身的可能。不杀鸡儆猴,还真的当媒体这个无冕之王是吃干饭的。
虽然,张正书知道这样的后果,必定会惹得那些文官更加忌惮报纸,甚至可能出手取缔报纸。可报纸若不能讲实话,要报纸来何用?张正书也算是豁出去了,要是能因此扭转一下大宋官场的作风,那他的《京华报》即便损失了,也不算得什么!
第740章 无官不贪()
汴京城,皇宫大内中,福宁殿里。
赵煦正躺在床上,全身都没有半点力气。
没办法,他本来就身子虚弱,前几天淋了一点雨,就开始感冒发烧了。因此,不知道鞭笞了几个宫女、宦官。要是皇帝因为这样驾崩了,这些个宫女、宦官怕是要砍头的。宋朝看似公平的律法下面,其实有着不为人知血淋淋的事件。这才是皇帝制度的真面目,平日里再温和,那也不过是另一幅面孔罢了。
对于这个,恐怕没几个宋人清楚的,甚至是那些文官,都自以为占据了上风。
而最清楚的那个人,是张正书。
赵煦现在,就听着张正书的“馊主意”。
“那小子是说,治一治那些个文官?”
赵煦的语气有点虚弱,但话里的疑惑,也不少。
王庆被赵煦的语气吓了一跳,连忙垂下头去说道:“官家,那张正书不曾做官,不知晓这朝堂里的规矩,还望官家网开一面!”不得不说,王庆这人虽然阴狠了些,但对朋友,对盟友还算不错的。要知道,赵煦想要干掉的人,绝对是要达到目的的。现在王庆居然敢求情,已经很讲义气了。
“哼,你与他,可有什么瓜葛,敢这般为他说话?”赵煦的语气里透着冷意。
这番话,吓得王庆立马跪倒在地,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臣有一千个胆子,也不敢与那张正书有甚么瓜葛啊!只不过……只不过臣觉得那张正书虽然口无遮拦,但说的也有些道理。他有一片拳拳之心,全意为大宋着想,这样的臣子都找不到几个,更何况他是一介白身而已?臣……觉得因此责罚他,会苛刻了些……”
吞吞吐吐说完之后,赵煦倒也打消了疑虑。
“嗯,你说得倒是有点道理……咳咳咳咳咳咳……”赵煦一阵咳嗽之后,才又继续说道:“他这主意看似胡闹,但也不是没有用处的。朕知晓,你手中握有不少朝中重臣的把柄,对吧?”
王庆害怕了,但也有种兴奋的感觉,小心翼翼地说道:“回禀陛下,是有不少朝中大臣受贿贪污的证据……”
“嗯……”
其实历代宋朝皇帝对于臣子贪腐,都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没多大事情,也就算了。就算是要惩治,也不过是贬官流放而已,不痛不痒的。要知道,有家族势力的官员,还怕什么贬官流放?有钱的话,在哪里都生活得异常逍遥。也就是苏轼那种死脑筋,才会穷困潦倒,在流放中不止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嘛,世上又有几个像苏轼这种洁身自好的官?
不说苏轼的施政如何,为官能力如何,但起码在道德方面,苏轼确实是完美无缺的。
和司马光一样,苏轼自身品德无暇可击。
但是,这种官未必对国家就是好了。历代宋朝皇帝也清楚,有的官能力强,但管不住自己的手。皇帝最怕的不是贪官,而是庸官。所以在定罪名上面,最让皇帝讨厌的不是贪腐,而是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那种官。贪官,在皇帝眼中确实不算什么重罪。因为皇帝的钱,在于税赋里的赋税,和农税、商税是分开的。看似绕口令,其实里面大有乾坤。
这么说吧,皇帝的钱袋子是内帑,也就是收上来的“赋”,是指田赋及各种捐税的总称。这笔钱,进入皇帝的荷包,和国库是分开的。而官员,拿的是国库里的钱,和皇帝没有一文钱关系,皇帝不着急也在情理之中。
你试试动一下皇帝的钱袋子看看?皇帝不抽死你!
赵煦闭着眼睛想了好一会,才让彭元量扶着坐了起来,眼睛盯着不敢抬头的王庆说道:“王卿,你去跟那小子说,朕把证据交给他了,怎么搞臭那些文官的名声,是他的事,朕只需要看到结果!”
王庆先是一愣,然后惊愕地抬起头来,恰好看到赵煦的脸上,闪过一丝恨意。他不敢再看了,立即说道:“臣……遵旨!”
“你且退下吧!”
赵煦好像用完了全身力气一样,又想瘫倒在床上了。
王庆正要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