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42章

大宋好官人-第342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时弼一叹:“你是听闻那些人在乱嚼舌头了,对吧?我说啊,闺女,早就劝你了,不要陷得太深。那小官人是人好,本事也大,天底下能有多少女的不喜欢?要是爹爹还有以前那家财,还能腆着脸给你求一段姻缘。可如今……话就说到这了,真个走啊?”

    郑月娥突然为难了起来。

    郑时弼老了,腿脚又不方便,千里迢迢到杭州去,也不知道那亲戚还认不认人。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若是以前,郑家还有家财,那还两说。可穷亲戚去投靠,大抵上都不会有好脸色看的。

    一时间,郑月娥踌躇了起来。

    “闺女啊,小官人此刻似乎很相信你,你就这么走了,是不是有些不厚道?”郑时弼迟疑了一下,才说出口:“你还说帮他扛起‘京华报社’哩,你舍得就这般走了?”

    郑月娥幽幽一叹:“可……被人诽议,终归是对小官人名声有害啊……”

    “他都觉得无所谓,你又在意甚么!”

    郑时弼劝道,“爹爹听说了,他在超市,在纺织作坊里,都雇了不少女工在帮他做事。你就当做了女工罢!这个世道,女子人家出来做工,铁定是要遭受诽议的。若是你这么走了,爹爹怕你以后悔着哩!”

    被郑时弼一劝,郑月娥也回心转意了。

    其实,以郑月娥外柔内刚的性子,岂是会轻易被劝的?只不过她舍不得京华报社,舍不得离开张正书罢了。在报社里,起码还能时不时看看张正书,要是到了杭州,怕是今生都无缘再见了。

    咬了咬牙,郑月娥说道:“爹爹,你说得对,女儿不能这么认输了……”

    “错了,你不是要和别人斗,你是要为小官人扛起报社。”郑时弼叹道,“哪些人不服管的,爹爹我也看着的。待得有机会,爹爹同小官人说一声……”

    “不要,女儿要自己解决!”郑月娥坚定地说道。

    郑时弼见她坚持,也没说什么了。他知道,在宋朝,女子人家出来做事,肯定是要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这是时代使然,一时半会都转变不了风气。

    然而,郑时弼和郑月娥都想不到的是,张正书还有别的眼线,掌控着张家一切产业,甚至还有大宋的一切变动,连西夏、辽国、女真那边的情况,都有了耳目。

    在书房里,张正书支开了曾瑾菡,接见了“黑客”的头头周铭。

第702章 表忠心() 
“得,这几月你都干啥了?”

    张正书见到了周铭,看到他满脸红光的模样,逗趣地说了一句:“难道又纳了一小妾?”

    “嗐,我是那种人么?”

    周铭和张正书老交情了,大抵算得上是发小,毕竟周铭看着张正书长大的嘛……这是啥发小?不管了,反正就是从小玩尿和泥巴的交情,铁得很。为啥要用尿和泥巴?人家周铭乐意,你管得着么?

    “嘁,别人我不知道,还不知道你啊?不过你小子还算有点良心,起码没有始乱终弃,玩过的女人都纳了小妾。不是我说,你养得起那么多吗啊?”张正书就纳了闷了,这都啥人啊,肾咋这么好?“你都纳了五门小妾了,再加上你那善妒的老婆,这家还有个安宁?”

    “嗐,小官人你这就不懂了,这妻妾多才能开枝散叶呐!”周铭吊儿郎当地说着,“我可是向大官人学习的……”

    “啊呸,你啥都不学好,净学这个了!”张正书笑着骂道,“私生活的事我也不管你,你可得口紧一点,咱们的事泄露出去,那可是要杀头的……”

    “小官人你放心,我都一个人睡的,酒也不多喝了……”周铭也是知道厉害。

    张正书更加奇怪了:“你是不是不行?”

    “啥不行?”周铭不理解地问道。

    “那方面不行啊?”张正书指了指他的裤裆,“这病得治,你家就你这么一根独苗了,还没子翤呢……”

    “小官人,你再说我可就急了啊,啥叫我不行啊?要不是我妻子大着肚子,我能找六个小妾么?”周铭有点急眼了,男人哪能被人说不行啊,这不寒碜人么不是?

    张正书却乐了:“说实话了啊,据我所知之前你才五个小妾啊?”

    “这不出去转悠一趟,就找了一个么……人家死活赖着我,说要是不纳了她,她就悬梁自尽……”周铭反倒有点害羞起来了,“我真没把自个当潘安再世,卫玠复生的,我就一普通人,她为啥非得赖定我啊?”

    张正书乐了:“你给说说,她为啥赖着你啊?”

    “我也不知道啊,但一女的赖上你了,长得还不赖,也是个黄花大闺女……就岁数有些大,也就二十有四,跟咱也没差多少。我也一琢磨着,得,反正纳妾,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我也就纳了。”周铭叹了口气,才说道:“没曾想啊,洞房花烛夜之后,第二天就见着老丈人了。”

    “这是该见。”

    张正书说道,“都把人家小娘子办了,还不见人家爹爹,说不过去啊!”

    “可这人……不对啊!”

    周铭苦笑道,“我差点没摔一跟头。”

    “怎么了?”张正书也纳闷了,“这老丈人难道你还认识?”

    “真认识,还挺熟。”周铭苦笑道。

    “哟嚯,那敢情好啊,总算有个交待了。”张正书说道,“熟人好说话啊,挨打的时候也轻些……”

    “轻什么轻啊,要打我也是打老丈人!那孙子太可气了啊,简直挖一坑叫我跳!”周铭跺脚道。

    张正书愣了:“你还敢打老丈人?这事天打雷劈啊!”

    “天打雷劈是那贼厮鸟啊,这是在坑我啊,一石二鸟啊!”周铭要哭了,“他欠下了你们张家一大笔钱,结果买卖没了,也没钱赔,只好叫闺女引诱我了。那闺女也是惨,前些年定了亲,却不知怎么地,人家就退了亲。后来好不容易要嫁了,还没过门呢,刚刚下了聘礼,那家男人就死了。这不,一直是个心头刺,全叫我撞上了!”

    “哈哈哈哈……”

    张正书笑跌了,这周铭是终日打雁,终于被雁啄瞎了眼啊!叫他好色,现在中计了吧?

    “这不,那贼厮鸟说了,贤婿啊,如今你我是亲家了,这钱的事就免了啊?我也不叫你给聘礼啥的,这事就算抹平了……我当场就来气了,这事能抹平吗?末了我给了他一铜板,聘礼就算这个了。可我一想起那近万贯的货款,我就泪流满面啊!”周铭叹了口气说道,“这下半辈子,也还是要给小官人你打工了……”

    “诶不对啊,你拍卖赚来的佣金呢?”张正书觉得不对劲,周铭不至于这个钱都缺啊,张家可没亏待过他的!

    “甭提了,都叫那几个败家娘们花光了。”周铭叹息着说道,“我算是明白了,这有多风流就有多折堕。以后再敢纳妾,我就……我就……”

    张正书接着说道:“你就再发过一个誓?”

    “对!……不对,这美色害人不浅啊!”周铭苦笑着,“好在总算有子翤了,等我那发妻生了,我就收心了……”

    “瞧瞧,这句话就信不过了。这猫儿还有不偷腥的?”张正书轻笑地说了一句,“得了,你也别再给我表忠心了,我知道你的性子。说吧,这急忙找我来,是有啥事?”

    周铭也收起了嬉皮笑脸,故意演戏那一套,降低了声音说道:“曹锟已经探明了去流求的路线,原来已经有人到过流求了。只是上面土著颇多,还很不讲道理,这就有些难办。要想拿下流求,起码得上千个武人过去……”

    “这事你甭操心,我有计划了。”张正书笑着说道,“有人给我当开路先锋呢。”

    “得,我白忙活了。”周铭再低声说道,“夏国那边也来消息了。”

    “什么消息?”张正书这就精神了,这可是关乎大宋生死的啊!

    周铭低声说道:“夏国打算向大宋投降。”

    “投降?!”张正书这可真没料到,“不可能啊,就算夏国损失了几十万青壮,他们还是能拉起一支不低于二十万人马的军队来的!”

    “所以,我怀疑这是诈降计。”周铭低声说道,“据线报,夏国在平夏城一战,虽然四十余万人马只逃回了两万人,但其实还有十数万散布在群山之间,以响马为聚,化整为零,袭扰宋军。”

    “嘿,夏国还在垂死挣扎啊!行啊,现在就拼国力了。不过这事得让赵煦那小子知道。”张正书对赵煦这个皇帝还真没多少尊敬的。

    “已经透露给安抚司了,就是不知道会不会传到官家耳朵里。”周铭低声说道。

第703章 准会来的() 
“这事我看悬。”张正书也压低了声音,要不是四周都静谧,还真个听不见。“咱大宋的那些官又不是不知道,除了好脸面之外,还报喜不报忧。这事,得尽快透露给皇城司。王庆那阴小子,还算有口齿。”

    “得咧,回头就安排。”周铭说道。

    “辽国那边呢,什么个情况?”张正书又问道。

    “耶律洪基生了一场大病,但朝中都没几个人知道。”周铭低声说道,“这病到现在,都没算好利索。不过啊,耶律洪基倒是能骑马了,狩猎的时候,也能开弓……”

    张正书听着不大对劲:“你又是咋知道的呢?”

    “我们买通了辽国皇宫里的宦官啊!”周铭说道,“通过蛛丝马迹得出来的,这事也要捅给皇城司么?”

    “消息确凿吗?”张正书再问了一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耶律洪基没病,这就玩大发了。”

    周铭低声说道:“十有九八是病了,你刚刚到杭州那几天,耶律洪基突然不理朝政了,连带臣子都能见着他。而传出来的消息,只是耶律洪基感染了风寒,叫了医官进去开了几剂药。可我们买通的那个宦官说了,耶律洪基的情况很糟糕。曾经一度昏迷不醒,甚至差点就去了……”

    “差点就是没有了。”张正书也很清楚,耶律洪基才不会这么轻易就挂了,最多是埋下祸患罢了。要知道,耶律洪基算是辽国高寿的皇帝了,起码在正史上,他熬死了四个宋朝皇帝: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还有赵煦,也就是未来的宋哲宗。

    可见,宋朝的皇帝身子骨都不咋地,反倒是耶律洪基够长寿。

    今年也才是元符二年,也就是公元1099年,距离正史上耶律洪基驾崩,还有那么个两年时间呢。

    所以,张正书不担心耶律洪基会随时挂掉,他更担心赵煦会随时挂掉。

    “这事要不要捅给皇城司?”周铭再次问道。

    “捅吧,也该是让满朝诸公安心一些了,辽国看似声势浩大,其实中看不中用。叫他们打,他们都不敢打的。耶律洪基一旦敢用兵,国内必定会出矛盾。他的身子骨又不行了,国内闹矛盾了,他拿什么兵力去镇压?怎么扶持皇太孙耶律延禧继位?别看辽国是狄夷,其实他们的政治跟我们汉人相差无几了。想要安稳继位,这得手握重兵!”

    “小官人说得有道理,所以耶律洪基不敢轻易动兵?”

    面对周铭的问话,张正书笑了:“你见雁门关外那些辽国骑兵,动弹过吗?不就是虚张声势的?这是在给宋朝压力呢。”

    “怪不得没真动刀枪!”周铭笑道。

    “西军打得怎么样了?”

    张正书随口问道,“是不是先赢后败?”

    “小官人果然料事如神啊!”周铭叹道,“要是小官人去打这一仗,说不定就能赢了。”

    “我可不想死在那地方。”张正书冷笑道:“那些蠢人都不懂变通,活该打败仗。当然了,朝廷没有相应的政策,那也是个极大的因素。要是大宋说一句,投降不但免死,还保住富贵,你看还有多少人有抵抗的心思?夏国不好打啊,他们万众一心的,只能从内部瓦解才行。要是大宋能用金钱攻势,那就更好了。”

    “金钱攻势?”

    周铭有点不明白,“金钱也能灭一国?”

    “呵呵,金钱灭国的典故多了。知道管仲吧?他春秋时的齐国宰相,就曾经用经济战拖垮了楚国,灭掉了衡山国。金钱战用得好了,可抵十万兵马。”张正书笑道,“夏国现在最缺的是什么?粮食啊!最多的是什么?青盐啊!要是大宋答应用青盐换粮食,夏国会怎么样?”

    “不再抵抗了?”

    周铭皱了皱眉,才说道:“这不可能罢?”

    “当然不可能,夏国人又不是傻子。但是,我们就有可利用的东西了。”张正书笑道,“你想啊,青盐掌握在谁手里?肯定不会是穷苦百姓。那能换粮食的,只能是达官贵人,能吃饱饭的,也只有达官贵人,贫苦百姓怎么办呢?这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了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