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41章

大宋好官人-第341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好像哪里不对?

    不管了,反正张正书觉得,这卫玠其实不是被看死的,是被吓死的。

    根据张正书的经验,喜欢帅哥的,嫫女比美女更疯狂,换句话说就是花痴。嫫女就是丑女,这个词比丑女含蓄一点,直接称呼对方丑女那多伤人心呐!嫫女也是有典故的,出自嫫母,这嫫母传说跟黄帝有关,当年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作为自己第四妻室。

    其实嘛,这丑女喜欢帅哥,跟丑男喜欢美女一个样的,都是人之常情。

    只不过嘛,美女身旁也有不少帅哥围着转,所以抵抗力强一点;而丑女就没有这个待遇了,所以……你懂的,卫玠被一群“战斗力彪悍”的嫫女围着,能不被吓着么?吓着吓着,心脏不好的卫玠,就这么死了,死得太冤了啊!就是那些男同胞暗自偷笑,叫你长得帅,长得帅,现在死了吧?

    咳咳,这个心理不太好,有点阴暗。张正书就从来不会这么想,他只会自恋地认为,这一世的容貌,就没人比得上他!

    “卫玠也比不上我!”

    张正书臭屁哄哄地说道,惹得众人都笑了。

    其实嘛,按照宋朝的审美,张正书长得确实“一般”,要国字脸没国字脸,要长髯没长髯,要身材……好吧,其实张正书最近长个子了,因为体质增强和锻炼的缘故,张正书估摸自己已经长到了一米七以上,走在人群中已经算是鹤立鸡群的存在了。

    张正书当然知道宋人的审美,所以他不知道一次吐槽过宋朝人的审美了:都什么眼光啊!

    最郁闷的事就是这个,张正书满心欢喜,前一世长得普普通通,脸上还时不时爆痘啥的,皮肤那个差啊,向来跟帅字不沾边。可穿越了之后,这个身体的皮囊是真的不错,偏生在宋人的审美里,他只能算一般……一般……

    这也就罢了,只要曾瑾菡觉得他帅,那就没事了。

    张正书如是安慰自己道。

    结果,曾瑾菡出来补刀了:“大家散了啊,郎君也就是在说笑罢了。”

    言下之意,张正书就是在搞笑的。

    “喂喂喂,我没说笑啊!”张正书难得一脸认真地说道,都搞什么飞机嘛!

    “都回去做事了啊……”曾瑾菡作为女主人下令了,人群散得比逃得还快。

    张正书眼都呆住了:“卧槽,这啥意思啊?”

    “还用说啊,也就你这厚脸皮才敢说自己堪比卫玠。”曾瑾菡推了推他,“走罢,再不走,你就成汴京城的第一大笑料了……”

    “嗐,合着你从不认为我长得俊啊?”张正书那个委屈啊。

    曾瑾菡认真地说道:“也就普普通通罢,我也长得不美啊,这不刚好般配了么?”

    “……”

    张正书无语了,“啊呸,这都什么审美观啊!!!”

第700章 外柔内刚() 
“是你自个太自恋了!”彩袖的适时补刀很到位,张正书明白自己为什么和她不对路了,简直是冤家对头啊!

    听了这话,唯一留下来的郑月娥都笑了。

    因为张正书的插科打诨,气氛变得好很多了,起码没有了那种尴尬感。而曾瑾菡也找回了女主人的威严,没人会因为她年纪小而轻视她。就算是郑月娥,也因为见到了张正书,而稍稍遏制了一下思念而泛起的冲动。

    和谐,太和谐了!

    张正书暗忖,要是家里都这气氛,那多好啊。何必弄得大家都尴尬呢,对不对?

    “月娥姊姊是有事找郎君么?”

    曾瑾菡轻声问道。

    “嗯嗯,想跟郎君和小娘子汇报一下,这两个多月来《京华报》的发行情况……”郑月娥细声细气地说道,倒像是个江南女子一样。

    从年龄上算,曾瑾菡确实比郑月娥小了那么一个半个月的,叫声姊姊也没错。只是从体形上来说,就有些差距了。因为营养不良的缘故,郑月娥虽然高挑,但很是瘦弱。而曾瑾菡因为是大户人家出身,举手投足之间都大家闺秀的风范,再加上无可挑剔的外形,倒像她是姊姊一样,表现得太成熟了。嗯,嫁做人妇后的装扮也不一样了,这就更加彰显气质。

    所以,在一旁的张正书默不作声,只是感慨:“人与人之间确实是有差距的……”

    由此,张正书突然想起了那句话,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思虑了良久,张正书才肯定地认为,或许有人因为时势而被造就成英雄,但有能力的人,不管是在什么时代都是英雄。比如曹操,许劭不是说他“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吗?细细想来,这个评语确实印证了曹操的一生,先是能臣,然后是英雄(别怀疑,曹操一统北方,打得乌桓抱头鼠窜,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确实是英雄)。

    不得不承认,虽然后世老是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事实确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生下来就注定了的。

    好比郑月娥和曾瑾菡,张正书就分明感受到了差距。

    不过,这也不算得什么,毕竟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可怕的是,没有一个上进的空间,那矛盾就会越来越大了。比如朱元璋朱八八,一辈子把全国百姓的职业都固定了,天真的认为只要世世代代做这个职业,那他的江山就万年长。这样的朝代,不出乱子才怪。

    在这方面,宋朝做得还算不错。除了一如既往地忽视工匠之外,似乎没啥缺点了?

    但张正书却知道,就是因为重文而轻技术,中国才从领先到落后的。

    现在,就是宋朝最后的机会了,也是中国最后一个领先世界的契机了。错过了,那中国就会开始沉沦。

    当张正书把目光落在曾瑾菡和郑月娥身上的时候,张正书确定了,如果宋朝还有重生的机会,那么就落在这两位奇女子身上了,落在《京华报》上面了。

    “走,到书房说去……”

    张正书在工作的时候,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变得一丝不苟了起来。

    踩着刚刚停雨后的积水,三人就这么进入了书房里。

    书房里,是有家仆时常来擦拭的,不管是桌案还是椅子,都显得一尘不染。张正书示意郑月娥随便坐,他自己也没有按照宋朝的规矩,自己挑了个最惬意的坐榻,斜斜地靠在上面,看着曾瑾菡在熟练的泡茶,恍惚间有种想要一辈子都这么安逸的渴望。

    郑月娥却固执地站着,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表格递给了张正书。

    张正书有点惊讶,但还是接过来,稍稍坐直了身子看了起来。

    “月娥姊姊,你不用站着的,坐啊?”曾瑾菡柔声地说道,虽然明知道郑家小娘子的心思,但曾瑾菡却没有多着恼,也着恼不起来。首先郑月娥十分“规矩”,爱意虽然明显却不逾矩,大概这就是“发乎情,止乎礼”了吧?第二呢,郑月娥的身世不比曾瑾菡,所以曾瑾菡向来是同情的。最后,大概就是郑月娥的勤奋了。

    别人不知道,曾瑾菡却看在眼里。

    郑月娥的努力,真的超乎所有人。要知道,她的底子很差,没有接受过多少真正的教育,甚至连四书五经都不曾熟读。可为了办好报纸,她总是要拿出不少时间来自学。一如当初她学阿拉伯数字和算术一样,郑月娥是靠着勤奋努力而学会借贷记账法的,顺带把算术水平都提升到了一个不错的地步。

    努力的人,总会让别人刮目相待,曾瑾菡自然也不例外。

    “我……我还站着吧……”郑月娥虽然怯生生的,但却很坚持自己的想法。

    张正书大概也知道了郑月娥的性子,别看她外表柔柔弱弱的,可内心的执着,却让她有股倔强生长的意味。“这是个外柔内刚,有故事的女子啊!”

    但是,张正书很快沉浸在了郑月娥做的这张表格里面了。表格上,有账目,有销售额,有销售数量,还有《京华报》的市场调查,这真的很让张正书惊讶。虽然这份表格有些杂乱,可别出心裁之处,连张正书都觉得震惊。

    “这表格是你自己做的?”

    张正书认真地看完了,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没办法啊,要不是张正书知道郑月娥是土生土长的宋人,他还真的以为郑月娥也是“同类”了。

    “不是小官人说,以后的报告都要这么做的么?”

    郑月娥反倒是有点惊讶。

    张正书一愣:“额,我说过?……好吧,我确实说过。但是这表格有点乱了,以后呢,账目直接给我看报表就行,不必搅和在一起了。市场调查做得不错,还有这十几期的发行都不错……”

    郑月娥听了张正书的表扬,心中甜滋滋的,轻轻地应了声:“嗯!”

    “《射雕英雄传》快要完结了,我们要抓紧时间出正版书籍。嗯,也是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横版排版。”张正书嘱咐了一句。

    “嗯,好!”郑月娥不敢多说什么,曾瑾菡还在这呢。

第701章 耳目() 
肯定了郑月娥工作上的成绩,张正书又仔细过问了《京华报》的大小事,总算是做到了心中有数。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要落在宣传避灾知识。”

    张正书说道,“接下来一段时间,都将由我主笔来写。”

    郑月娥有点惊讶,但也没说什么。其实,能亲手拿着张正书的文章来校对,来刊印,对她来说反而是一种享受啊!张正书不知道的是,之前他写的稿子,虽然是废弃了的,却被郑月娥一一翻找出来收藏了。

    张正书下江南的这段时间来,郑月娥每当想他了,都会拿出那手稿,仔细揣摩学习。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样,郑月娥的编辑水平、审核文章的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除了写文章的文笔还不行之外,做一个审核主编也是称职了的。特别是郑月娥的新闻触觉,让张正书都有点惊讶。

    用郑月娥的话来说,她小时候就特别关注别人家里的事,会走不同的渠道去打听。

    好嘛,这是从小培养的技能啊!

    “难道女人的八卦之心真的是天生的不成?”张正书感慨了一番,也没多说什么了。

    倒是外面,已经开始议论纷纷了。

    “诶,郑家小娘子进书房了,是不是挨训了啊?”

    “我瞧像那么回事,还想着要被小官人纳入家门哩,也不瞧瞧自己的身世!那小夫人会同意?”

    “不过郑家小娘子是有本事的,该不会离开报社了罢?”

    “谁知晓啊,不过郑家小娘子不懂写文章,倒来管理报社,那些个秀才老早就不满了。”

    “不满有啥用,有本事他们出走啊?”

    “嘿,出走的那个秀才,自以为有本事,到了新报社,可把人家报社害得够惨。要我说啊,这报社的脊梁骨,还得是小官人。要没有小官人把控大方向,这报社也就垮了一大半!”

    “听闻那几个秀才悔得肠子都请了,被新东家辞了,现在连工都寻不到。这不,又操回老本行,给人家抄书去了。可现在刻书这般便捷,小官人还把铅活字的奥秘给暗中散布出去了,他们还有个饭吃?哼,也不想想,一月两贯的工钱还嫌少,他们除了写文章,还能做些甚么?一个劲地瞧不起人家工匠,李家村的工匠能给小官人赚数十万贯哩,他们能行?也不照照镜子,自个是甚么个货色……”

    “叫我说啊,那是自作孽。总以为别人都得围着他们转哩,真个当自己是大人物了啊,即便是朝中相公,也没他们这般傲气!”

    “确实挺活该的,但我说句公道话啊,郑家小娘子人挺不错的……”

    “嗐,你这人不懂啊,人不错那才有事。要是个泼辣性子,小官人也留她不住!可她留在这,这不是叫小夫人难堪么?要是小夫人善妒,又爱吃醋,小官人夹在里面,那是两面为难呐……”

    “若那郑家小娘子真个走了,倒是便宜了那般自恃清高的秀才了……”

    “这都甚么世道……”

    几个家仆的话,其实也是大家的心思。

    人心里面都有杆秤,谁好谁坏,相处了这么久,心中都有数了。可有时候,世事就是这样,半点不由人。

    他们不知道的是,从书房出来的郑月娥,居然把他们的话都听在了耳中!

    脸色煞白的郑月娥,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的房间。郑时弼见了郑月娥魂不守舍的模样,也知道出事了:“怎么了,闺女?”

    “爹爹,我……我们走罢……还是去杭州罢……”郑月娥眼睛通红地说道。

    郑时弼一叹:“你是听闻那些人在乱嚼舌头了,对吧?我说啊,闺女,早就劝你了,不要陷得太深。那小官人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