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16章

大宋好官人-第316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正书抬头,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差点没这都是什么狗血剧情呐!苍天啊,宋朝人都这么猛了吗,这不应该是出现在琼瑶阿姨小说里的剧情吗,怎么就被自己碰上了呢?这概论就好像剩两块钱想买张彩票,机打一注,然后第二天告诉你中了几百万一样。这种中大奖的心情,却让人根本哭笑不得。

    “额……嗯……”

    最后,苏熙还是承认了这一点。接着,苏熙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我自小就对各种机构物事感兴趣,沉迷其中,甚至连读书都耽误。后来,机缘巧合得到了一本《梦溪笔谈》,立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张正书点了点头,从时间来看,沈括在去世前隐居在润州,离着明州也不远,苏熙是有机会看到《梦溪笔谈》的。

    “……后来,浑浑噩噩到了二十岁,家中替我说了一门亲事。你说,我连对方是美是丑,除了名字,知道她是女的之外,连一面都没见过,就要我拜堂成亲。这我当然不肯了,寻摸了个机会就逃出来了。跌跌撞撞到了汴京城,要不是寻到小官人,怕我……”

    “怕你就流落街头,成为一名乞丐了吧?”张正书也是感慨,这剧情怎么看都还是那么狗血啊!

    苏熙点了点头:“不错,确实如此。”

    “那你还要不要回家呢,我尊重你的决定。”张正书也不去逼迫他了。要是人家不愿意的话,说不定好心办了坏事。

    “隔了大半年,估摸我家里也退亲了,此时回家也算是躲过风头了。”苏熙也不是个老实人,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张正书也是张了张嘴,不知道怎么评论好。

    “再说了,父母年迈了,总该是要回去报个平安的。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只是我家家法很严,此次回去必定要禁足,下次再能出来,也不知道是何年月了……”苏熙叹了口气说道,“我不是怕禁足,而是舍不得李家村技校的实验设备。有了那些个设备,我能知晓更多天地至理。”

    科学狂人,总是与众不同的。

    张正书笑道:“你能有这份向学的心,在哪里都能作出学问来。当然了,你留在我身边,自然是能学到更多东西。就好比,我打算在汴京城建立一个免费的图书馆,将毕生所学印刻成书,放置在图书馆之内。若你还在明州,那这图书馆里的书,你就看不到了……”

    “所以,小官人,我可以跟你到明州,不回家成不成?”

    苏熙心中一热,恳求道。张正书却看着他的求知欲极其旺盛的眼睛,点了点头说道:“你怎么选择是你的事,我又如何能帮你做决定?只是,我给你个建议,还是回家看看的好。说不得,你父母深明大义,不仅不逼婚了,还放你到汴京城继续研究学问呢?”

    “……”

    苏熙没有说话,良久才说道:“小官人,你让我思虑思虑……”

    “当然了,你作为一个男人,还漏了点责任。虽然你不愿意娶那个小娘子,但你毕竟累得人家名声有污,也该给人家一封道歉信吧?做男人就该有点担当才行的,你一走了之自然是顾着自己了,可人家却被你累得此生无望出嫁,你于心何忍哩?再不济,你写一封退亲信也成啊,证明你确实不想成亲,那也是寻常嘛……”张正书知道,这年头可没有什么贞洁烈妇,即便是夫妻合离了,女子也还能嫁出去的。但你一开始名声就不好听了,这就是耽误人家了。

    苏熙点了点头,说道:“这事确实是我做得不好,那我就去写退亲信了……”

    张正书点了点头:“那明日还是按照计划去明州,至于你怎么选择,我都尊重你。”

    两人散去后,张正书还是摇了摇头,心道:“这样的狗血情节,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是在天、朝神剧里演戏一样。其实嘛,这要怪只能怪这婚姻制度的不合理,硬生生将两个没缘分的人牵扯在一起,弄出这剧情来能怪谁?幸好不是《孔雀东南飞》那样,不然更加悲剧……”

    吐槽了一番,张正书才想起:“诶,不对啊,这小明没说实话!”

    张正书突然想起来,宋朝这时候可是有相亲的,要是没相中,赔些彩锻啥的就行了。难道这苏子明是连相亲都没去,直接逃婚的吗?“我滴个乖乖,要不要这么耿直啊?”张正书想到这一点,才想到如果是科学肥宅,确实有可能道听途说成亲的可怕,然后越想越不对路,直接一逃了之的。

    “那就更难办了啊,说不定人家小娘子还在等他回来……不行,怎么都要骗他回一趟家。又不是什么大事,值得离家出走嘛。这个不通世事的家伙,真的没点见识啊……”张正书摇了摇头,“估摸是听得传说多了,也有点恐婚,嗯,一定是这样没错!”

第649章 走海路() 
在张正书看来,宋朝人恐婚那是正常的。虽然有相亲一途,可大多数人都是任由媒婆撮合,然后盲婚哑嫁的。要互相称心如意那也就罢了,先上车再补票……哦不,先成亲再恋爱也是来得及的嘛。倘若有一方心中不忿气,那就是《水浒传》里的武大郎和潘金莲了,活脱脱是悲剧啊!

    女子也就认了,要是男子,那岂能不出气?要是这男子还有点才学,自然是要写文章,控诉这个万恶的婚姻制度的。

    张正书却觉得好笑,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要是到了后世,丈母娘非得你买房买车才能结婚,不然你就打一辈子光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古代即便是盲婚哑嫁都充满人情味了——这是怕你没老婆才这么做的啊!在后世,你想找女朋友,要是没在学校里找到,出了社会你还能有机会认识女孩子?想都别想!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不管男女都单身率很高的缘故了,在学校不谈恋爱,出了社会连谈恋爱的对象都没。

    也幸亏这时候是宋朝,乃是男方市场。出得起聘礼,再丑也能娶个新娘子回来,说不定还附送丰厚的嫁妆。

    感慨了一番苏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张正书才缓缓地回到了房间里,与娇妻相拥而眠了。

    翌日,春季里的杭州城,一片鸟语花香。

    “可惜啊,又要暂别了。”

    张正书叹息了一声,确实有点不舍。花花江南,确实能消磨人的意志。怪不得历朝历代定都江南的,君主都是胸无大志之辈。像张正书这种生性懒散,却被逼得不得不勤快的人来说,杭州就是天堂!

    “如果没有金兵南下,如果没有靖康耻,我愿意在杭州做我的富家子,一辈子混吃等死……”可惜的是,这件事没有如果。

    大致的历史进程,还是如同原来的历史一样。

    唯一有变数的,就是张正书插手的宋夏辽谈判,原先的辽国使臣萧德崇已经被地雷炸死了。而此刻,宋夏辽已经打起了消耗战。看模样,夏辽两国都是消耗不过宋朝的。也是,两个穷国,拿什么和大宋消耗呢?

    唯一怕的,就是辽国拼着鱼死网破,也不能让大宋得逞。

    不过这些,都不关张正书的事了,他现在也是无计可施,唯有看着朝廷诸公怎么化解。张正书唯一能做的,就是给自己找好退路。张正书当然知道,耶律洪基不敢打,他一打,辽国的底子也就被翻了出来——腐败堕落得比宋军还要快,除了骑兵优势之外,就再也打不了仗了。这也是为什么金国能在短时间内崛起,把辽国灭掉的缘故。想想看,除了自己内部垮掉的原因之外,还能找到另一种解释吗?

    随着金兵彻底灭掉最能打的,驻扎在可敦城的三万契丹预备军之后,“女真满万,天下无敌”的谣言就起来了。

    至于为何辽国有这几十万的皮室军,数万的御帐亲骑都覆灭,除了朽化之外,就没有其他解释了。要知道,女真出兵的时候,特么的才几千人不到一万啊!

    不过,现在女真人也就三千多能打仗的士卒,还分布在各自的部落里。虽然时不常能给辽国来那么一下子,但不痛不痒的,辽国也就没怎么在意。看上去是三国在争霸,其实,一旁的回鹘、女真、交趾,甚至大理,吐番、高丽都十分紧张这一场大战。可以说是世界大战都不为过了,虽然真正牵扯进来的国家并不多。

    难得的是,除了粮价稍稍波动,宋朝平静得一如既往。

    也是,在北宋灭亡之前,也没人会料到偌大的一个帝国会突然坍塌。

    张正书还在胡思乱想,耳边传来了一句:“小官人,都准备好了。真的要坐海船去明州么,我们走江河不行么?”

    刘忠的话,听起来都有点打颤的意思。

    也是,想起他在船里吐得天昏地暗的情景,张正书都替他感到难过。

    “你看看这地图,出了这个杭州湾,往东走那么三百多里地就到明州了,为何要绕道?”

    刘忠不服,他也是会看地图的:“小官人,自运河过镜湖,走余姚江转慈溪,不是一样的么?”

    张正书瞪了他一眼:“我乐意走海路,能看看海上风景,不行么?”

    刘忠也只能干瞪眼,却丝毫没有脾气。

    也对,在刘忠等人看来,这小官人还没乘船出过海,自然是对海洋无比向往的。可刘忠和史陌这两个汉子,却畏惧海洋畏惧得要死。没办法,他们虽然一身武艺,却只扎根在陆地上。一旦上了船,就好像马步扎不稳,浑身没有一点安全感一样。

    无奈何,小官人都要坐船出海,他们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啊!苦笑着把行李,把用度搬上船之后,他们就忐忑不安地登上了船只。

    扬帆,出海!

    不得不说,宋朝的客船虽然慢,但胜在一个稳字。靠岸行驶,还能望得见陆地,张正书也略微感到有点遗憾。不过也是,这样的海船,是不敢驶向大海深处的。这艘客船,并没有很好的抗风船体,也没有更先进的风帆技术,遇到了海上风暴,哪怕是小小的风暴,都足够叫这艘海船翻覆了。

    事实上,大宋有很多海船,都是近海航行的船只,大多数情况下只敢离岸边数十里远。要是再隔得远一点,他们的纲首也好,副纲、杂事、艄公也罢,都会觉得很不安的。要是可以看得见繁星,配合指南针可以辩得明方向那还好;要是遇到阴雨天,那在海上只能自求多福了。方向虽然可以辨别,可风大浪急的,一个不小心沉没了咋办?

    恐惧源于未知,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那就是最可怕的。

    但是,张正书有着六分仪,有着系统给出来的定位,怎么会怕找不到方向?

    再说了,张正书执意要出海,就是为了验证一番,这个六分仪到底实不实用。要是不实用,那他岂不是要害死不少人?张正书还没丧尽天良,所以他还是很负责的。

    “小明,你去准备一下六分仪,我们等下就开始做实验。”张正书笑着对苏熙说道,“有了这个六分仪,估计你父母都舍不得责怪你了。六分仪啊,可是划时代的东西!”

第650章 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 
听了张正书这话,苏熙也是半信半疑。这个六分仪什么的,虽然是苏熙做出来的,但觉得这个六分仪怪模怪样的,也不知道是什么。

    “这个甚么六分仪,有何用?”苏熙十分不解,“难道这六分仪,还能有望远镜一样的效用不成?”

    要知道,这六分仪上面也是有透镜的,还有一个小望远镜。

    “比望远镜有用多了——我是说在海面上,它能帮助我们定位。”张正书嘿嘿地说道,“刘大哥,把我带来的那个球拿出来……”

    “球?定位?”

    苏熙满头雾水,连曾瑾菡都不知道张正书在弄些什么东西。不过,比苏熙好一点的是,曾瑾菡知道那个球指的是什么。

    很快,刘忠就把一个精致的地球仪拿了出来,这是张正书在闲暇的时候,让能工巧匠做出来的。虽然是木质的,却转动如意,不会有杂音。上面的图案,线条,都是张正书亲手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只要熟悉地图的人一看,就知道那是疆域图了。

    “这个是地球仪,我之前跟你说过了,我们脚下是一个球。这个,就是我们的大地。”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却把一旁的彩袖啊、史陌、刘忠他们震得不轻。

    “呵呵,你是在说笑罢!”

    彩袖是第一个不相信的。

    然而,张正书直接无视了她,科普这东西,他做一次就够了,两次都嫌多。苏熙却知道,利用类比的思维,太阳是个球,月亮也是个球,那脚下的大地也应该是个球才对。所以,苏熙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个说法。

    曾瑾菡却拉着彩袖,说道:“彩袖,郎君说得是对的。你看那远处的帆船,驶来的时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