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30章

大宋好官人-第30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曾家小娘子看向张正书的目光已经变了:“这是张兄你想出来的吗?”

    张正书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有时候无聊,涂鸦罢了。”

    “不不不,这简直是开创了流派啊!”

    曾家小娘子敢肯定,如果张正书要想出名的话,凭着这画就能出名了。她还真的没见过,还能这么画画的。既生动搞笑,又具有讽刺意味。原来,张正书画的这幅漫画,是暗讽文人带兵打仗的,只懂瞎指挥。市井百姓哪里知道实情,还以为出将入相风光得很,可要知道现在的读书人哪里比得上汉唐之时?汉唐那会的读书人,就真的是武能安邦定国,文能治理国家,可现在的北宋呢?重文轻武,别说文武双全了,便是满朝廷找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都找不到。

    当朝宰相章惇,算是一个人物。但,也仅仅如此而已。因为他的战略眼光,一点都不及格。先不说他的限于党争才致如此的,但战略眼光丢失,就是北宋最大的祸根,永远搞不清楚轻重缓急。朝廷上下,都有种轻实干,重辩论的风气,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在朝堂上扯皮很久。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效率缓慢……这样的朝廷,还能存在,也是奇迹了。

    “哪里哪里……”张正书有点违心地说道,毕竟不是他首创的啊,虽然这种风格在这个时候还未曾出现过。

    “张兄,我有个不情之请,能否将此画技授于我?”曾家小娘子有些急切地说道。

    张正书当然地说道:“曾兄有所求,我自当倾尽所学。只是这报纸的插画……”

    “交付我罢,定然能行的!”

    曾家小娘子一口应承了下来,不就是一幅图画吗,能有多大件事?

    张正书见曾家小娘子入毂中了,当即和她讲解起来,这漫画技法的要领。然而,张正书就再一次感觉到了智商的碾压。不管张正书有多少料,很快就被曾家小娘子吸收了过去,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张正书大受打击,心道:“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的穿越者,我才是宋朝人……”

    看着认真练习的曾家小娘子,张正书发现了她极为动人的一面。秀美的睫毛,间或轻轻的跳动一下,张正书都看入迷了。肤白胜雪,眼眸里好像蕴藏着一泓清水。穿着儒袍的她,活脱脱像个漫画里的美男子一样。然而,张正书却知道,她的女子来的。

    “我怎么会对一个尚未满十五岁的少女感兴趣的?难道我变成了一个萝莉控吗?”

    张正书觉得有点内疚,“她还只是个孩子啊……”

    然而,越是这般想,张正书越是觉得她很特别。不仅懂得货币理论,还能会琴棋书画,便是一般的大家闺秀也做不来的。最让张正书吃惊的是,她居然只有区区十几岁的年纪,起码还是没有及笄的。

    “张兄,我画得怎么样?”

    张正书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曾家小娘子已经画好了。

    哪怕是第一次画,也比张正书画得好得多,张正书不禁有些汗颜。“曾兄果然天纵奇才,便是随意一学,就比我钻研多年厉害了,佩服佩服!”张正书言语由衷地说道,没办法不服气啊,人家就是这么厉害。张正书估摸着,若非她的女儿身,便是这个年纪,已然通过了解试,在束发之时,就能高中进士了吧?说不定,还能把晏殊给比下去,成为北宋的第一神童。要知道,晏殊可是牛人一个,虚岁十四就以神童之名考入殿试,被宋真宗赐同进士出身,当了官,天下颂赞。当然,那时候宋真宗是大力推行读书教育的皇帝,那篇《劝学诗》,甚至比他当皇帝的名声还要响亮。所以,取中一个“神童”,那也不过是政治需要罢了。

    可想而知,以曾家小娘子的实力,专心仕途的话,恐怕要比晏殊厉害得多了。别说是被赐同进士出身,就是名正言顺地考上进士,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张兄才是大才,居然能想到创办‘报纸’,还自己钻研出画技。我虽学会,亦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曾家小娘子没有任何自得的神色,反而是劝慰张正书。她似乎也知道自己太过聪明了,怕打击到了张正书。

第59章 各知底细() 
两人似乎打开了话匣子,从绘画谈起,一直谈到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诗歌,文章……不管是曾家小娘子说什么,张正书都能接得上一些话,这让曾家小娘子很是惊奇。

    要知道,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接得上她的话,特别是涉略了这么多方面。然而,张正书或是在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看到的信息,或是那倒霉蛋的记忆,总算是绞尽脑汁,跟上了曾家小娘子的节奏。可是聊得最后,张正书已经掏空脑子里的“存货”,再聊下去,难保就不会露馅了。哪怕在聊天的时候,都是曾家小娘子说得多,张正书会时不时在关键处,捧上一两句,击中她的想法。正是这样,才会让曾家小娘子产生张正书是知己的错觉。

    好在,曾家小娘子此刻也不胜酒力了,便是低度数的黄酒,后劲也还是有的。

    “曾兄,你醉了,不如我送你回家罢!”

    张正书也觉得头有点晕乎乎的了,虽然他尝出了这黄酒的度数,却忘了自己已经换了一个身体。“失策啊……”

    然而,张正书没料到的是,曾家小娘子站起身来之后,突然脚下一个趔趄,软倒在张正书的怀中。

    “啊!!!”

    好似触电一样,曾家小娘子在下一刻,猛地推开了张正书。张正书还没来得及感受那香滑软玉的触感,就被推得倒在了地上,把屁股摔得生疼。也许是曾家小娘子也察觉了自己的莽撞,但脸红如潮的她,已经管不得这事了,只说了句:“张兄,对不住!”说罢,便抢门而出了。

    “小官人,你没事吧?”

    来财赶紧过来扶着张正书,“没摔着吧,那小娘子真是的……”

    张正书笑了笑,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笑道:“没事,没事……”说罢,他抬头看了看天色,不知不觉间,早已月上柳梢头了。

    “来财,你把这些菜吃完吧,莫要浪费了。”张正书淡淡地说道,他刚刚一边喝酒,一边吃菜,已经吃得很饱了。

    从申时吃到戊时,也就是从下午的三四点钟吃到晚上七八点钟,在这期间,已经足以让张正书和曾家小娘子“深入”了解了。“这个小娘子,想必也是寂寞之人吧?”张正书突然说了一句。

    “即墨?那小娘子是即墨人吗?”来财得了张正书的许可,正狼吞虎咽地吃着残羹剩饭,塞了一嘴肉食,含糊不清地说道。

    张正书没好气地说道:“吃你的饭吧,莫要多嘴!”

    “哦!”

    来财心中说道,“即墨似乎在京东东路莱州处啊,难道那小娘子是外乡人?”

    张正书却想着:“智商高的人,很难被人所容的。好像自古以来的科学家,大部分都是怪人吧?应该是他们所想的东西,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啊。好好的一个小娘子,还好只是十几岁的年纪,没有感受到这世界的深深恶意……”

    想到这,张正书心中不禁起了一阵爱怜的意味。

    “可惜,她是官绅之家出身,不然还是有点机会的……”

    张正书第一次觉得,原来商贾出身,是这么多限制的。哪怕北宋商人的地位历史性的提高了,可是满朝贵胄,谁会真的拿正眼看商贾一下?在北宋统治者来说,商贾就是肥羊,就是养着来征税的。没有商贾纳税,那么北宋的税收,要立马衰减七成。

    “真的要考取一个功名吗?”

    张正书第一次有种强烈的危机感,但他知道自己的斤两,“还是算了罢!要是想找个喉舌,应该是能收买几个贪官的,还能拿住他们的把柄。当然,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特务组织了。唉,真不想到这一步,可是北宋现在,缺了特务还行吗?”

    一时间,张正书想了很多,想到脑壳都疼了——酒劲开始上来了……

    ……

    汴梁城中,广福坊外,一辆马车在慢慢地行驶着。

    广福坊临近皇宫,又离皇宫有一定的距离,闹中带静,是达官贵人,巨豪富绅的集居地。可以说,在广福坊中任何一个人走出来,都是有头有脸的。

    “小娘子,你觉得怎么样了?”

    曾家的那个女使(婢女),已经脱下了儒帽,露出了一头秀发,关切地抚摸着曾家小娘子的额头。

    “彩袖,你觉得那小官人如何?”

    曾家小娘子红着脸,有些娇憨地说道。这彩袖,是她从小到大的贴身婢女,已经把她当做是姊妹一样看待了。所以,她一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彩袖就大吃了一惊:“小娘子,你看上那小官人了?”

    “你不觉得他是我良配么?”曾家小娘子叹息了一声,“虽然他瘦弱了些,但样貌家世都还算不错……”

    “可他是‘大桶张家’的小官人啊,前几日不是说,他在‘和乐楼’狎妓,和一个衙内起了冲突么?这样的人,如何是小娘子良配?”原来,她们两人,早就知道了张正书的底细,只是不曾说出口罢了。就和张正书早就知道了曾小娘子的底细一样,原来两人都是半斤八两的。所以,别小看了女人,特别是聪明的女人。

    “便是如此,也好过盲婚哑嫁啊!”曾小娘子脱下了儒帽,如瀑的秀发垂下,带出一阵发香。“爹爹说了,已经为我许下了一门亲事,不日就有人上门提亲。虽然爹爹说了,不喜欢的话,可以退亲的。但自家知道自家的事,又有哪个男子,能容得下我这样的女子?”

    “不不不,在彩袖心中,小娘子你是全天下最好的女子,世间男子,都配不上你!”彩袖急了,要是小娘子嫁人了,她岂不是要做陪嫁丫头?她对张小官人的第一印象可不好,所以也急了。

    曾小娘子似乎看破了一切,淡淡一笑道:“世间哪有女子不嫁人的?像我等商贾之家,能做正妻已经不错了。再说了,那张小官人便是想娶我,也轮不到他罢。我爹爹说了,欲提亲那人,可是伟男子一个,说得天上有,世间无的。我自是不信,但想必,也是个有身份之家,样貌才情都差不到哪里去……”

    彩袖忧心忡忡地看着自家小娘子,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眼睛里都是迷茫且怯弱的神彩。

第60章 曾家() 
“只是,我这样一个出身商贾之家的女子,嫁入这些达官贵人家中,必是不受待见的。”曾家小娘子无奈地说道,似乎对前途有点灰心了。

    彩袖急忙说道:“若是来提亲那人相貌不怎样,人品也不好,小娘子你可以退亲的啊?”

    曾家小娘子笑了笑,没说话。其实聪慧如她,怎么会不知道她爹爹的心思?便是能退亲,那又如何?接下来的几年内,估摸上门求亲的人,会络绎不绝的。别家小娘子是不愁嫁,但若是她,便说不定了。这世间,又有多少男人容忍得了自己的妻子比自己厉害,比自己聪明的呢?怕是长久以往,自信心也会大受打击吧?要知道,这可是在北宋,而不是后世!就算是后世,也有很多男人没本事,自尊心却强到固执的地步。

    聪慧如曾家小娘子,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了。所以,为什么她会对张正书刮目相看?还不是因为张正书有“才华”?

    如果张正书知道这事,肯定会哭笑不得。论“才华”,他真的半分都欠奉。懂得种田术,是系统的功劳。知道货币理论,是没把知识还给老师。报纸什么的,更是直接照搬后世的模式。绘画也只是前一世学会的技能,至于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诗歌,文章……这些事物,张正书还真的不如那个倒霉蛋。

    不过,曾家小娘子的判断是正确的,张正书确实能包容一个比自己厉害的女子。因为从前一世张正书就知道了,只要有机会做事,很多女子都是要比男人强的。要不然,怎么会出现女强人这个词?

    现在摆在曾家小娘子面前就一个难题:“要不要答应张小官人,出任那个报纸主编呢?”

    她内心是很渴望做点自己想做的事的,办报纸确实给了她一个选择,可以在上面挥洒才华。只是,一想到嫁人生子,曾家小娘子就泄了气。“若我是男儿身,我自当文治国,武安邦,可……”

    幽幽地叹息了一声,这时候彩袖说道:“小娘子,到家了!”

    曾小娘子缓缓站起身来,却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彩袖连忙扶住她,两人慢慢地往朱门前挪动着。

    广福坊的这座宅邸,上面写着“曾家”两个大字。

    在宋朝,“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