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29章

大宋好官人-第29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任?此话怎讲?”曾家小娘子有点奇怪地问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张正书也不做作,而是发自内心地说道,“今我大宋,是外有群狼环伺,内有病入肌理。熙宁变法,可谓能强国富民,奈何临川公操之过急,想当然尔,自是失败。当今官家,虽有心思励精图治,但奈何总是找不准方向。我虽布衣,但天下兴亡,亦关乎吾身。创办‘报纸’,不过是为了上达天听罢了。就拿边境走私一事来说,内里是隐患重重……”

    说实话,张正书也纳闷,以北宋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碾压四方的,却始终不使用经济这张王牌,也不知道是北宋不会用,还是不屑于用。张正书觉得应该是第一个可能,北宋根本就不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

    要知道,中国自古就开始玩经济战了。春秋时,齐国通过管仲的经济战,先是抬高鲁国内的“鲁缟”的价格,禁止齐人织缟。结果,鲁缟的价格节节攀升,让鲁国上下都放弃了种植粮食,加入到织缟之中来。结果,等鲁国陷入了“家家纺机响,户户织缟忙”的时候,管仲突然就停止进口鲁缟。这立马导致了鲁国上下的鲁缟堆积如山,而鲁国的粮食价格飞涨,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最后,鲁国不得不屈服在了齐国的霸权之下。

    管仲对付楚国,也是差不多一样的手段,只不过从“鲁缟”换成了养鹿。同样的结果,楚国也只能屈服在了齐国的霸权之中。可以说,通过这种剪羊毛的办法,齐国确立了霸主的地位。这跟后世米国对付东瀛的办法差不多,只是容易被看出来罢了。

    然而,米国可以这么玩,齐国也可以这么玩,是因为他们都有强大的武力。而宋朝,自保都差点成问题了,这武力过于孱弱,不提也罢。想玩经济战,还是得建立在武力不错的情况下的。不然,等对方掀桌子不玩了的时候,那就玩完了。

    事实上,北宋一直在跟辽国、西夏玩经济战。这个时候的经济战,只是为了争夺重要物资,秉着我多你少的原则,从而破坏别国经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辽国、西夏缺茶,北宋缺马,再加上三国互相敌视,都严防重要战略物资的外泄,所以这经济战拉锯了一百多年,也没见有什么结果。

    据张正书所知,辽国、西夏主要禁止马匹、粮食等输出,而宋朝则严禁硫磺、焰硝、卢甘石、竹牛角、箭杆、水银、丹漆……一大批可用于制造军器的物资出口,书籍也只能出口四书五经,其他书籍也是不准出境的。

    看似北宋占尽了上风,其实不然。永远不要低估商人追逐利益的胆量,哪怕是严禁出口的战略物资,偷偷走私的也大有人在。要不然,北宋那么多战马哪里来的?自己培养的?想都别想了,以北宋吝啬的性子,养马?那是不可能的事。

    而辽国为什么获得那么多技术?还不是被商人走私过去的?甚至最夸张的是,辽国上下都喜欢苏轼的文章诗词,苏轼写了新的诗词歌赋,那绝对不超过两个月,就会出现在辽国上层贵族的桌面上。可见,这禁令也不过是禁止百姓交易而已,真正该被禁止的商人,却还是通过走私赚得盆满钵满,不管是辽国的商人,还是宋朝的商人,抑或者是西夏的商人。

    听完张正书的一席话,让曾家小娘子眼睛都瞪大了:“张兄好志向!堪称大宋好儿郎!”

    张正书苦笑道:“谬赞,谬赞。只是主编一人,我尚未寻到……是了,曾兄才高八斗,能否执笔出任主编一职,与我共创‘报纸’?”

    曾家小娘子没料到,张正书突然邀请她做这“报纸”的主编,一下子懵住了,良久才愣愣地指着自己说道:“我?”

    “没错,曾兄可愿意?钱财虽俗,我可拿‘报纸’两成干股,邀曾兄做这主编!”张正书认真地说道,他已经确认了,这曾小娘子绝对是拥有超高智商的。不然,刚刚张正书那一席话,她怎么都听得懂了?不仅听懂了,她的眼神里还闪过疑问,证明她是真的听进去了,还思考过了。便是张正书,也做不到这样!张正书还一度怀疑,难道她是大宋的最强大脑吗?

第57章 天纵奇才() 
“容我斟酌一番……”

    确实,这事情太大了些,若是这“曾小官人”真的是男儿身,估计他就立马应承了下来。虽然北宋的民风已经不那么淳朴了,毕竟经济繁荣的社会里,再淳朴的民风,也会被慢慢侵蚀的。可宋人还是很重视承诺的,大部分人都很遵守口头约定,甚至一诺千金也是经常发生的。

    张正书能理解,曾家小娘子的顾虑,笑了笑说道:“且不忙应承我,毕竟我都不知晓,这报社能不能办起来。虽然撰写之人容易找,但汴梁城中寸土寸金,想要寻个地方做报社,也是挺难的……”

    “临街店铺难寻,何不寻一间民房?”曾小娘子的这一句话,提醒了张正书。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既然临街店铺难以找寻,民房也行的,毕竟报社并非需要客流的行业啊!”张正书也觉得自己走到了一个死胡同里,怎么会没想到这个呢?其实,这也是受到了后世的思维影响,但凡是大报社,招牌一定是很响亮的。哪怕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报社也积极转型,总算还能存活。

    曾家小娘子笑道:“张兄莫不是没见过‘小报’如何编撰的?”

    张正书有点尴尬,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似乎也是没见过……”

    “这就是了,但凡‘小报’,都是遮遮掩掩的,躲在民房之间,也是常事。好一些的,都是在印刻作坊里。”曾家小娘子解释道,让张正书再一次了解了北宋的“小报”行业,原来都是偷偷弄,偷偷发行的。没办法,谁让这“小报”确实厉害呢,有时候皇帝的诏令都没下,“小报”上就知道谁谁谁又被贬谪了,谁谁谁又升官了。这让皇帝颜面大失,全面禁止“小报”,也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小报”就是石缝里的野草,还是顽强的生长着。没办法,谁让市场需求量那么大呢?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有钱赚,肯定有人铤而走险的。

    “如此一来,报社一事,就不是问题了。”张正书想了想,“还能招些印刻工匠来,把民房改成印刻作坊。”

    张正书还想着,以后拿“活字印刷术”来印刷报纸的,现在弄雕版,还是太麻烦了些。

    然而,这个也只能靠时间去堆积了,因为“活字印刷术”不一定就方便,特别是在北宋这个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对比就知道了。雕版印刷术,只要雕好了一个版,好好存放起来,不论什么时候都能拿出来再次印刷,这是活字印刷术比拟不了的地方。而活字印刷术呢,先要刻制大量活字,还要拼起来成一版,才能印刷。印完了要拆版,再印还要重新排版,其实并不省时省力,也不省钱。更何况,雕版印刷术也不需要工匠识字,只要照猫画虎,把字的反向阳文刻出来就好。再会会刷墨、展纸,就是一个合格的工匠了。但是,活字印刷术就必须会识字,不然怎么排版呢?再加上,雕版印刷术版面平整,印出来的书籍质量高;而活字印刷术,要是码得不整齐,那肯定是极为难看的,甚至还会出现个别字颠倒的现象。而且,大批量生产的活字,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字体的风格各异,看起来很是别扭。

    当然,活字印刷术也不是没有优点,起码在印刷报纸方面,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试想一下,报纸是每一期更新的,难道每出一期都要雕版一次?

    且不说浪费,就是那雕刻的功夫,都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了。活字印刷术,只要调整好一点,张正书再改良一下,应该就能用了。至于插图什么的,还是用雕版,这是没办法的事。

    “曾兄,你知道汴梁城中,有谁人懂得画插画?”张正书突然问道,插图,是报纸有别其他“小报”的地方,张正书是极为看重的。就好像后世的市场营销学一样,要想产品出众,就要有产品差异化,换句话说,就是你的产品要和别人有不同之处,有独到的优势。不管是定位,还是技术、功能差异,甚至是文化差异,都算是市场差异化了。

    产品与众不同,才能更能博得顾客的眼球,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就好像后世的某果手机一样,一面世就风靡全球,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一样的道理,张正书的报纸理念,是经历了千年发展的人类结晶,根本不是现在的“小报”能比的。

    曾家小娘子突然想起张正书之前在书铺看那春、宫图,冰雪聪明的她也立即明白了,心道:“原来他是找画插图的人啊……”虽然猜得不怎么对,但起码她也知道了张正书并不是故意去买春、宫图的,这让曾家小娘子对张正书的感观,再一次提升了不少。

    “不瞒张兄,小弟虽不才,但琴棋书画还是略懂一二的。”

    曾家小娘子觉得没有立即答应张正书的热情邀请,有点过意不去,决定帮一帮他。

    “哦?曾兄大才啊!”

    张正书也明白了,虽然这曾家小娘子自己说是商贾之家,但张正书怎么看都不像。商贾之家的女子,应当不会学大家闺秀一样,琴棋书画皆精的。“这样的女子,放在后世,绝对是白富美一枚!”张正书心中想,“只是不知道,谁有这般好的福气,取了如此好女子……”

    “不敢当不敢当,略懂,只是略懂而已……”

    曾家小娘子谦虚道,“比不得大家……”然而,曾家小娘子在一旁的小跟班,却掩嘴偷笑了起来。别个不知道,这个小跟班,也就是曾家小娘子的侍女,她还不知道吗?自家小娘子乃是天纵奇才,莫说琴棋书画了,便是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诗歌,文章,哪一样比寻常进士差了?甚至犹有过之!只是苦于女儿身,不得科考罢了。曾家员外经常叹息,说自家儿子草包,然而女儿却天纵奇才,经常对曾家小娘子说:“吾儿若是男儿身便好了……”是以,曾家小娘子习惯了出门换儒袍,也许也是因为不甘心吧?

    张正书不知内情,而是笑道:“我亦无需大家的画风,而是我独创的一种画法……”

第58章 插画() 
张正书也不知道,自己居然误打误撞,结识了一个才女。他还以为,人家只是智商超高而已。殊不知,智商高的人有多恐怖。这么说吧,普通人可能要学习象戏(也就是象棋)一两年,才能走得似模似样;可这曾家小娘子呢,只需要几盘时间,就能从输家变成赢家。在智商高的人眼中,所谓的象戏都太过于简单了,不就是计算的事情么?高智商的人眼中的象棋,不过是线条间的算计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普通人下棋,永远下不过这些高智商的人的缘故了。你想一两步,最多四五步下一道棋,人家却把你的后手都看破了,然后做出应对,这如何能比得过?

    当然了,高智商的人也有局限性,张正书也有自己的优势。毕竟是穿越者啊,有先知先觉的本事!

    只见张正书让来财出去,唤来小厮端上文房四宝,然后张正书就不客气地挥毫了。在樊楼里,文人雅客和美妓相谈甚欢后,提笔赋诗赋词,也是常事。于是,这樊楼里早就备有了文房四宝,以备不时之需。不得不说,这做酒楼生意的宋人,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了。除了没有菜谱,需要唱菜报菜名之外,北宋的酒楼,几乎和后世的无甚区别!这也是张正书所震惊的,北宋确实达到了一个高度,但很可惜,它没有能力在这个群狼环伺的环境里继续存活,因为北宋太软了。武力不够,也硬不起来啊!

    然而,他的握笔方式,让这曾家小娘子皱眉不已——张正书居然是用后世握笔方法,没办法啊,张正书虽然懂得用毛笔,可画出来的东西就不堪入目了。所以,张正书还是舍弃了风度,用了最有把握的方式。

    张正书要画什么风格呢?

    很明显,就是线条漫画了,张正书之前也算是个漫画迷,也临摹过不少动漫,对漫画还是熟悉的。夸张的表情,是漫画的精髓,一下子就把曾家小娘子给吸引住了。没办法,女性天生对这种漫画是没有抵抗力的,更别说是第一次见到的时候。而且,张正书这漫画还带有一点写实的风格,在曾家小娘子的眼中,这简直是等于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于是,曾家小娘子看向张正书的目光已经变了:“这是张兄你想出来的吗?”

    张正书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有时候无聊,涂鸦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