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249章

大宋好官人-第249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才啐了一句:“你这人,得了便宜还卖乖!”

    张正书也是一脸吃瘪,他是真的没想占便宜啊,要是想占便宜的话,刚刚李师师哪里还有反抗的余地?虽然张正书的身子骨不算强壮,可男人总归是比女人的力气大一些的。这下是挨了痛,却连句谢谢都没有。

    李师师也不敢逗留了,逃也似的跳下了马车,轻移莲步,甩开若桃就走进了和乐楼的后门。

    “姊姊,等等……”

    张正书也是无奈,虽然伟大的爱情开始,肯定要有一个人耍流氓的。可他自诩为正人君子,也不想要那么多女人。老婆,一个就够了。现在这样算怎么回事?空气中还留着李师师身上的香水味,张正书仔细一嗅,香水味里还残留着淡淡的体香。

    “这都什么事啊!”

    张正书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然而,系统却没好气地说道:“得了便宜还卖乖,别说你刚刚没有心动?本系统检测到你的心跳,已经超过一分钟一百下了!”

    “那是紧张,你懂个屁!”张正书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很自信的。

    系统呵呵了一声,说道:“本系统检测到,你刚刚这句话是在撒谎……”

    “随便你,爱信不信……”张正书也是心虚,说实话,他刚刚确实心动了。没办法,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倒在你怀中,只要不是柳下惠,恐怕都要举旗致敬的吧?“这下误会大了,以后都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李师师了……”张正书也是惆怅,要是李师师就此赖上他了,麻烦……还真特么不小。和皇帝抢女人啊,这事想想就知道是一件祸事。皇帝跟你讲道理的吗,随随便便传句话,有大把人替他致张正书于死地!

    “本系统再提醒一句,刚刚那个李师师,对你也是动了心的。”系统神秘兮兮地说道,吓得张正书差点软了——软瘫在车厢里的棉花坐垫上。

    “不会吧,玩这么大?”张正书欲哭无泪,这都什么事啊!

    系统嘿嘿地说道:“要是你聪明的话,连忙帮她赎身也好,怎么着也罢,买回来做妾侍。不然的话,等赵佶做了皇帝,你就只能亡命天涯了。”

    张正书也是郁闷:“算了吧,李师师要是这么好赎身,人家早就帮她了。那个老鸨不会放人的,这事不要再提了,我以后不来这和乐楼了,不和她见面了行不行?妹的,真的是人在街上走,祸从天上来啊……”他也是郁闷到不行,明明都没去招惹李师师,李师师却自己跑到他面前来了,还上演了一幕狗血剧情。

    “反正你和赵佶抢女人,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系统嘿嘿地说道,“李师师跳上你的马车,估计有心人已经知道是你了。只要有一个人知道,你想想看,整个汴京城还有谁会不知道的?”

    张正书捂了捂眼,一脸无语看苍天,苍天饶过谁?

    要知道,用四轮马车做活体宣传是他的主意,现在汴梁城中还真的没有几个是不知道四轮马车就是张正书的。或者直接说一个等式,看到四轮马车,就等于看到了张正书。

    这一下,真的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了。

    张正书可以想象得到,明天汴梁城中的报纸会有多么火,肯定全部都是在讲他的。

    有可以挽回的地方吗?

    当然有,在别的报纸说得都是“传闻”的时候,张正书可以用一个“纪实”的手法,写他是“偶遇”李师师,然后邀请李师师坐一坐四轮马车,然后请她给点评价。最后笔锋一转,开始宣传四轮马车的优点,连李师师都赞不绝口,有钱的人还不赶快买一辆来体验一下?对了,李师师说没有四轮马车,她以后是不会出和乐楼的。

    相信,这比什么辟谣都要厉害多了,顺带还能宣传宣传四轮马车。

    至于汴梁城中的吃瓜群众信不信?那就不关张正书的事了,爱信不信。

    回到“京华报社”后,张正书献殷勤地做多了几个菜,邀功似地向曾瑾菡说道:“姝儿,吃多点……”

    “郎君,你今天不太对劲啊?”

    以女人天生的敏感,曾瑾菡立即察觉到了张正书态度上的不对劲。

    “额,今天我确实犯错了……”

    张正书不得不坦白啊,反正都瞒不住的事。根据张正书为数不多的恋爱经验,其实男生认错之后,即便会受到一定的惩罚,但女生心软,很快就转化成心疼了。不然还能怎么样,真的分开吗?他都这么坦白了,完全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啊!

    “看来郎君是想上演一出‘英雄救美’啊?”曾瑾菡气不过,伸出纤纤素手来狠狠地掐着张正书。张正书自知理亏,虽然事情不是他招惹的,但后面他确实有占便宜的嫌疑,被掐也认了。

    不过,曾瑾菡也有点于心不忍了,掐完之后问道:“疼不疼?”

    “疼,但我做错了事,自然要被罚的……”张正书无奈地说道,就算整个汴梁城的人不相信他都没关系,只要曾瑾菡愿意相信他,这顿掐就值当了。

    曾瑾菡嘟着嘴说道:“亏你还敢招惹她,端王的事还没得到教训?”听她絮絮叨叨了一番后,张正书才把自己的解决办法说了一遍。曾瑾菡虽然生气,但看在张正书这么诚恳认错的份上,也就心疼加好笑多过气恼了。

    最后曾瑾菡风情万种地笑骂了两个字:“活该!”

第510章 沦陷了()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消弭了之后,新一期的《京华报》在赶完稿件之后,立马交付印刷。

    第二天,汴梁城中就有《京华报》卖了。这等速度,汴梁城中很多报纸也好,小报也罢,都是比不上的。所以,汴梁城中的报纸虽然效仿《京华报》,却总是只学到了一点皮毛,永远学不到精髓。

    《京华报》的核心竞争力,除了真实之外,就是速度了。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在新闻界,速度慢的报社,连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虽然粗俗了些,但道理是一样的。像昨天的事那样,李行首和“大桶张家”小官人同乘一辆马车,这样的桃色新闻,肯定已经形成某种程度的传播了。要是再耽搁一天,甚至半天,汴梁城中就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了。那到时候再出来“辟谣”,有用吗?

    用句不客气的话说,人只愿意相信他想相信的事实。

    你辟谣任你辟谣,看看有谁信,反正我不信。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官方都辟谣无数次了,可还是有居心叵测之人煽动谣言。后来没办法,将散布谣言立法,才总算制止住了势头。可宋朝不是后世啊,在这时候散布谣言,再简单不过。但相对起散布谣言,辟谣才显技术。

    张正书的办法,很显然就是最有用的,不仅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利用李师师的名气强行刷了一波四轮马车。最后还提醒了一句,就在明天,概念车版本的四轮马车要进行拍卖了,欢迎大家前去看热闹。

    《京华报》一出街,张正书火了,四轮马车也火了。而连带着“家乐福”超市开业,也跟着火了。不知道多少人去“家乐福”超市,只为了亲眼瞧瞧,是不是和报纸上说得一样,各种新颖的事物,让人目不暇接。

    如果在汴梁城中还有人问:“甚么是四轮马车?”这恐怕会被人鄙视的。

    汴梁城景明坊,京华报社里。

    “小官人,这是昨日‘家乐福’超市的入账。”郑月娥把账本递给张正书,因为“家乐福”的账本每天都要给张正书过目,但毕竟今天的流水账太多了,这么多个“账房先生”都差点忙不过来,郑月娥都要帮一把手。自然,她的小心思众人皆知,就由着她把账本拿来给张正书看了。

    一日一结的会计制度,是张正书弄出来的。虽然在此前不算显眼,但在“家乐福”超市开业之后,这种会计制度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最起码,张正书能一眼看明白财务状况如何。

    “流水一天有一万三千多贯?!这有没有搞错啊?”张正书看了一眼,也是震惊莫名,要知道日入万贯,这和日进斗金都相差无几了。怎么判断一个宋人是不是富翁?用腰缠万贯来形容就再贴切不过了。“家乐福”超市一天能产生一个富翁?这别说是张正书了,就连皇帝看了都要眼红啊!

    不过嘛,这不是净利润,只是流水而已,换句话说就是销售额罢了。

    为什么销售额会这么高?

    张正书想了想,不外乎这几点原因。第一,自然就是宋朝钱荒太久了,百姓手中的钱已经少之又少,用这么少的钱想买多点东西不容易,“家乐福”超市的出现给了这些百姓一个惊喜;第二,就是“家乐福”的优惠力度前所未有,一下子让利两成,这是别个商贾做不到的,因为这样就根本没有利润可言了,但张正书不一样,他用的是代购,可进货又省了一道环节,还能保证一点点利润;第三嘛,就是《京华报》的功劳了,没有铺天盖地一样的宣传、打广告,怕是也不容易短时间内聚集这么多顾客的。

    “小官人,虽然售出了一万三千七十二贯一百六十七文,但抛去成本、工钱,也就收入了一千二十六贯钱,这……也太惨了些罢?”郑月娥还没说,这超市兴建的成本呢,即便是每天收入这么多钱,也要差不多十天半月才能收得回成本。但今日起就没有了打折,收入肯定不会这么高的!

    郑月娥是知道的,《京华报》的纯利润可是在六成以上的,而且支出多是付工钱,还有买纸墨。可“家乐福”超市的纯利润连一成都没,这样能撑下去吗?

    然而,张正书却不以为意:“虽然利润不高,但胜在细水长流,体量大啊!”

    “今日没有了打折,还能有这么高的收入么?”

    郑月娥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的,她曾在社会底层生活了很长时间,自然知道普通百姓对价格的敏感,如果不能长时间维持这样的利润,怕是超市开一天就要亏一天!

    “谁说没有打折的?今天虽然没有了全部商品打折,但还是有部分商品打折的,比如蔬菜,今天是八五折;比如大米,是我们张家的大米,新米混着一点陈米,也是八五折;比如酱油、豆油、豆瓣酱、腐竹、腐乳、蜡烛、香皂、果酒……这些我们自己的产品,不都是可以打八五折么?就算今天不打,明天也一样可以打的。这些商品打个八五折,我们也还是有盈利的,虽然不能再暴利了,但让利于民也是做好事嘛……”

    张正书自然知道,零售业要想做大,自然是要各种手段的。

    打折,不过其中一个手段而已,目的就是培养顾客。除了打折之外,还有会员制度,这也是张正书打算弄的。

    “你是东家,自是你说了算!”

    郑月娥有点委屈,明明是她好心提醒张正书,却不受重视。

    张正书神经是有点大条了,没有察觉到郑月娥的失落,反而兴致勃勃地说道:“其实兴建超市,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赚大钱,而是给底层百姓一些工作机会,同时也拉高大宋的平均工钱。”

    “啊?”

    郑月娥明显不太理解张正书的用意,听了他的话,立即将委屈变成了崇拜。女生对一个“成功”男人的崇拜,可谓是毫无道理的。要是这个男人帅一点,那这个女生立马就成脑残粉了。如果他们之间还有点故事,女生怕是已经沦陷出不来了。

第511章 人才难得() 
可惜张正书即便是穿越人士,也不能理解女生的心思,更察觉不到郑月娥的异样情绪。女人心,海底针啊!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别小看这个超市,起码能带动上百人的直接就业。”

    张正书算了算这笔账,“再加上周边的小摊贩,也会嗅着商机而过来摆摊,更是能带动几百人就业。至于果酒就不说了,我专门收购秦凤路和永兴军路那边的果子来酿酒,期间种树的人,采果的人,运输的人,哪一个不需要大量人手?而且,我这果酒不单单是在开封府销售而已,在整个大宋都会销售。这么算起来,起码能带动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就业了。”

    郑月娥眼睛都亮了,经受过贫苦才知道贫苦的可怕。如果张正书真的帮助这么多贫苦百姓脱离贫困,能吃饱饭,那真的是无上的功德了!

    “这么算起来,超市少赚一点钱,算不得什么。”

    张正书也是财大气粗,大手一挥,完全不拿钱当回事。

    实际上,他都能预料到是这种情况了。只不过嘛,超市稳定收入可能会少,这是一定的。

    仔细看上面的账目,就会发现真正赚钱的,还是香水、香皂等大额商品。至于其他的生活必用类,也就刚刚维持盈亏平衡而已。

    但这只是第一天的账目,本来就是特殊的。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