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239章

大宋好官人-第239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道是利益惹人眼红,特别是给张小官人做工,一个月可是有三贯钱的!三贯钱,就算是在汴梁城中,也是高收入了。这样的利益,怎能不惹人眼红?背后自然会有些人不忿气了,说各种酸溜溜的话,还有极其难听的。

    这些周篷都知道,他也很不解,为什么平时看起来还算和蔼可亲的同行,突然就变了脸色了呢?

    如果他跟张正书说这种情况,那张正书肯定会说,这是嫉妒心在作怪。或者说,这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生活在穷人堆里,有好有不好。好的一面是,当周围的人都是这么穷的时候,那么穷人会团结起来对抗各种生活风险。但一旦有人从穷人堆里脱颖而出了,那各种风言风语就蹦出来了。这就是人性,看不得别人好。

    怎么说呢,就好像捉螃蟹一样。如果只有一个螃蟹,只放在一个篓子里,那这个螃蟹肯定会爬出来的。但很奇怪的是,把一堆螃蟹放进一个篓子里,你根本不用担心螃蟹会爬出来。因为一旦有个别螃蟹想往上爬的时候,肯定有别的螃蟹在扯后腿的。

    穷人堆就像螃蟹堆,平时看起来互相帮助的模样。可一旦利益出现了,有螃蟹想爬出穷人堆了,各种扯后腿的就来了。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一个是太阳,另一个是人心。

    人心的复杂程度,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一样的。见不得人家好的,大有人在。因为你之前和我是同一水平线的,凭什么你能发家致富,我就不能?我既然不能发家致富,那你也不能发家致富。看起来很混蛋的逻辑,但偏偏大行其道。然而更奇怪的是,一旦你成为别人仰望的存在,怎么都追赶不上的时候,这些扯后腿的人就纷纷变成巴结的人了。

    这个世界真奇妙!

    看着异常拘谨的周篷,张正书也是好笑。

    “那个周篷,上来吧!”

    周篷不敢稍有迟疑,连忙上了小楼。

    张正书注意到,他的脚步很轻,而且上了小楼后,好像张正书会吃人一样,站得远远的,甚至还往后退了一小步。

    从肢体动作就能看得出,周篷现在内心不安。

    “怕什么,站过来一点,我又不吃人。”张正书颇觉好笑地说道,“你跟我同岁,你现在有什么感想吗?”

    “啊?”

    周篷有点不太明白张正书想说什么。

    “我是说,我十五岁就这么有钱了,你十五岁,之前还为两餐在奔波,差点都吃不饱,你有什么感想?”张正书不得不把话说得明白一点。

    “小官人乃是贵人,怎能和俺们这些穷人比呢?”周篷理所当然地说道。

    张正书却冷笑道:“屁!是因为你们不思进取,总是认为别人能赚钱是理所当然,所以才心安理得继续穷下去!我给你们机会,是希望你们能自己奋发起来,脱离贫穷。如果你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自己都不努力,谁都帮不了你们!”

    周篷连忙说道:“小官人,俺做事很用心的!”

    他怕啊,这个机会这么难得,万一被解雇了,那他怎么能回去面对家人?想到卧病在床的娘亲,还有幼小的弟妹二人,周篷都快要哭了。“噗通”一声,周篷跪了下来。“小官人,你叫俺做甚么都行,但不能不要俺啊……”

    “起来,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天、地、君、亲、师,跪我作甚?”张正书严厉地说道,“我跟你说这个,无非是想说,没有谁生下来的命运就是注定了的。你有能力,你就能过得比别人好。出身低,不是不努力的理由。相反,你要更加努力,更加奋发向上。在此间,有很多你需要学习的东西,要用心学,而且要多加思考,懂吗?”

第489章 索求太过() 
周篷好像明白了,站起来挺起了脊梁,拍着胸脯说道:“小官人,俺一定用心学!”

    张正书心中苦笑,这太不容易了。宋朝的尊卑观念太强了,这也是强化儒家的后果。几乎所有的穷人都认为官老爷是官老爷,员外是员外,穷人一辈子都跨越不了。换句话说,那就是阶层固化了。穷人呢,因为被剥削得太久了,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发家致富的。虽然很多穷人常说,穷要穷得有骨气。可穷人有多少是真的有骨气的?为了生存,很多人都不得不弯曲了脊梁。骨气在生存面前,还是显得无足轻重了点。

    “对了,你在技校学了些什么?”张正书缓和了语气问道。

    “学了算术,还有学了百多个字……”

    周篷倒是有点自信的,他生性机灵,学什么东西都快。

    “哦?很不错嘛,这几日你就先做我的书童吧,你去准备一下,午饭过后我们就到东水门外去。”张正书吩咐道,周篷答应了一声,就快步下楼去准备了。

    习惯了吃午饭的张正书,一顿不吃都觉得空落落的。

    特别是有了顶级厨艺之后,张正书就吃不惯别人做的东西了,只有自己做的饭菜才能满足口舌之欲。

    又秀了一番厨艺之后,张正书才开始他的走路消食之旅。

    “小官人,你建这个超市,是要做甚么的?”

    熟悉了张正书之后,周篷就不怕张正书了,甚至还敢问一些平时埋藏在心底的问题。

    “你说我开个店铺,到底为了什么?”张正书没有回答,而是随口反问道。

    周篷想了想,才试探地回答道:“是为了挣钱?”

    “自然是为了挣钱,不挣钱的事谁去做啊?”张正书随口说道,“当然了,挣钱的同时也要兼顾一下自己作为富人的责任。”

    “富人的责任?”周篷这就理解不了了,这富人还有什么责任呢?

    张正书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富人自然也是有责任的,比如先富带动后富。换成实际行动,就是提供一些工作岗位给你们这些贫困的人,助你们摆脱贫困。当然了,这也不是无偿的,只是提供一个机会给你们。如果你们这都不懂珍惜,那就真的不能怪谁了。”

    周篷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还是第一次听见,觉得很不可思议。

    “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傻?”张正书嘿嘿一笑道,“这才是我的高明之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把你们的钱都赚去了,那你们没有了收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们有能力去消费。算了,这个道理你是想不明白的,要是你想明白了,你就是一个大商贾了。”

    其实周篷已经隐隐约约有点明白了,但他还是很感激这个张小官人。要知道,以往那些商贾哪里肯雇佣他们做工?他们除了捕鱼之外,凭运气摆渡一两个游客,才能赚到几文钱。若是载到一两个游客,那才是发了一笔小财。可这些钱,捏着攒着,都不够在汴梁城消费的。特别是临近新年,置办一点点东西,积蓄就没了。要是得了大病,除了靠朝廷之外,这些船家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要是朝廷不施医赠药,那这些个船家就看天意了。熬得过去就能活下去,熬不过去就死了。

    周篷的爹爹,就是这么去世的。

    别人都道汴梁城遍地是黄金,可对于穷苦人来说,汴梁城遍地都是眼泪,都是穷人的眼泪。

    “小官人肯定是在谦虚,他帮人的时候,都是发自真心的……”

    不得不说,穷人的心眼很活络,谁对他们好,他们都记得。

    “反正你知道一件事就行了,如果汴梁城的穷人都有能力去消费了,那我能赚的钱是不是就多了?”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一味的剥削,只会让财富越来越流通不起来。唯有把财富藏富于民,才能所有人都有钱赚。你怕是不知道,在熙宁变法之前,你们船家也还是活得不错的。熙宁变法之后,你们的收入少了,才陷入困顿的。为什么收入会少呢?因为朝廷想赚多了,农户的收入就少了。农户是天下的根基,他们的收入少了,消费也就少了。消费少了,你们船家也就赚得少了。恶性循环之下,你们还能有好日子过,那才是怪事!你们这些船家在汴京城都生活困顿了,想想大宋的其他地方吧……”

    “原来是这样!”

    周篷这才明白,原来他之前的穷苦,不是他们不努力。

    相反,他们一年有八九个月是拼命劳作的,为了捕鱼,他们甚至驾着小船到很远的下游,却还是收获甚少。卖鱼的钱,甚至连个新年都过不起。

    听了张正书的话,周篷才明白原来这一切不是他们的错,而是这个时代出错了。

    “现在大宋就像一潭死水,经济已经没有活力了。要不是有海贸在撑着,大宋的经济怕是早就崩溃了。”张正书叹了口气,这也是他最近才发现的事情。财富越来越巩固在达官贵人手中,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看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就知道了,已经很多农民活不下去了,宁可造反也要吃饭。熙宁变法本意是好的,国强才能民富,通过开源来增加国库收入。可索求太过了,而地主都把剥削转到了农民身上,那矛盾立即就激化了。

    “那要怎生是好?”

    周篷也急了,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操心些什么。

    “你的心地不错啊,自己都顾不上了,还想着别人。”张正书揶揄了一句,把周篷羞得脸上一阵发烫。“解决办法嘛,自然是有的。比如,让大宋的有钱人都像我一样,雇佣你们做工。让你们每个月都有固定的薪酬,那你们自然就有消费能力了。”

    周篷也不傻,愣了愣之后说道:“小官人,这不太可能罢!”要富人出钱养穷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嘛!

    “确实不太可能,比较有钱人都是吝啬鬼,哪里肯出钱雇佣人啊!他们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下一个人来,不需要多付钱,就能用个十年。大宋的契约嘛,奴仆契约最多也就十年,他们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只要给这些僮仆一口饭吃饿不死,给衣裳穿冷不死,接下来就能叫他们做牛做马了。”张正书嘿嘿一笑道,“算盘打得很响,但也是有例外的。”

第490章 耀眼夺目() 
“甚么例外?”

    周篷关心自己的前途,连忙问道。

    “就是当人手变成欠缺的时候,他们想不花钱都不行了。再一个,当种地赚不了多少钱的时候,他们就会转过头来办作坊了。反正一句话,我现在做的事,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在走。”张正书很坚定地说道:“你瞧瞧李家村那里,我雇佣了多少人?还有超市,起码能容纳得了上百个劳动力。还有水泥作坊呢,纺织作坊还没完全开工呢!还有船队,你们这二十个人,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我要建起的船队,起码要有上千个船员的……”张正书说的这些,是当劳动力红利消失后,才会产生的情形。从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一切都会扭转过来的。到了那时候,恐怕大宋不再愁人口太多了,而是要愁人口不够多!那时候,大宋摇身一变,成了资本主义的代言人,挥舞着大棒向周边国家露出獠牙的时候,千万不要惊讶。

    资本原始的积累,本就是血腥的。

    很显然,周篷被张正书的话忽悠了,只觉得前途尽是一片光明。他甚至幻想着自己已经操纵着一艘大船,航行在汴河上,岸边有个美娇娘等着他……

    正做着美梦的时候,张正书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小官人?”

    周篷随口问道,但当他抬眼一看的时候,差点没吓到了。眼前这一栋房子太异于寻常的房子了,在白雪皑皑之中,宛若水晶殿一样。雪白的瓷片,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这……这就超市?”

    周篷差点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完完全全被惊呆了。

    张正书也有点惊讶,他也是看过这瓷片的,只是没想到在冬天居然会有这个效果。怪不得东水门这里聚集了这么多吃瓜群众,原来事出有因啊!

    不得不说,这盖起来的钢筋水泥屋子虽然方方正正,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什么雕龙画凤都不可能有。但就是因为这瓷片,竟然也有点清新脱俗的淡雅气质,非常符合宋人的审美。宋朝和唐朝不一样,不喜欢大红大紫,却对素色有着狂热的追求。简单来说,宋人的审美情趣就是圆、方、素色、质感的单纯。水墨画、单色釉瓷器、衣着打扮……无不透露着极简的风格。别看后世玩极简的概念玩得飞起,其实就是千余年之前宋朝玩剩下的了。

    看看宋朝的皇宫就知道了,黛色的墙壁,青墨色的瓦片,知道的是皇宫,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一个大户人家而已。至于那紫禁城的金碧辉煌,懂行的人都会嘲笑,那是暴发户才会用的颜色。宋朝以前,包括宋朝,皇宫用瓦多是墨色和绿色,没有黄色的用法。只有从元代开始,才使用金黄色的瓦片,符合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