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221章

大宋好官人-第221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好意思,张正书是真的好意思。因为他根本没有那个概念,王爷就很厉害吗?能白拿别人的东西?这是要给钱的好吗!

    “赠与?不好意思,这蹴鞠可以卖,但制作成本高,送是不可能的了。”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在旁人看来,却是一副“可恶”的商贾嘴脸。

第451章 死要钱() 
高俅没想到,在场的人都没想到,这个“大桶张家”的小官人,居然是一个棺材里伸手——死要钱的。人家孝敬王爷,那是巴结都来不及。他倒好,居然义正辞严地伸手了:要拿走这个蹴鞠?可以,给钱吧!

    张正书觉得他们都有点大惊小怪的,哪怕是在皇帝拥有一切的时代,你一个亲王凭什么拿我的东西还不给钱?

    “有意思,有意思。你且说说看,这蹴鞠要多少钱?”

    赵佶有点寻味地问道,其实他内心是真的有点震惊的。

    “一百贯。”张正书很正经地说道,“这蹴鞠用的是新材料,我敢担保,这是大宋第一个这样的蹴鞠。物以稀为贵,你要不要?”

    “给了……”

    赵佶倒是大方,毕竟他一向都不算小气的人。反正赵佶对钱没啥概念,要不然历史上他就不会花巨资建造一个艮岳了,还勒令天下进贡奇石供他观赏。从这个角度来说,不体恤民情的赵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赚一个昏君的钱,张正书赚得理直气壮,赚得毫无心理负担。

    高俅不情不愿地掏出了一个荷包,拿出了几两金叶子递给了张正书。

    张正书接过这金叶子,喃喃地说道:“这金子该不会是假的吧?怎么这么小?来人啊,拿小秤来,我称一称……”

    高俅觉得张正书这是在侮辱端王了,怒道:“殿下给的钱,会是假的吗?”

    “别那么激动,我就称一称,多退少补嘛……”

    张正书撒起谎来眼睛都不眨,气得高俅都翘胡子了。张正书倒是觉得这赵佶的卖相比高俅好多了,起码人家算是个帅哥,一张国字脸,很有汉人特点。就是嘴上留着撇小胡子,有点显老了。高俅呢,都三十多岁差不多四十岁的人了,留的山羊胡那么长。一双眼睛太过精明,就好像鼠目一样,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再配上削尖的脸颊,一看就是个刻薄之人。张正书对高俅没啥好印象,很大程度是看脸的。

    当秤拿来后,张正书当场验了验,喃喃地说道:“三两五厘,马马虎虎算你一百贯吧……”这时候,金子兑换铜钱的比例在二十多贯钱,还不到三十贯。三两五厘,大概就是一百贯了。

    高俅也是气不过,什么马马虎虎算一百贯,三两五厘金子,都一百零一贯以上了,这还是最低兑换比例。要是兑换比例再高一点,则一百零几贯了!刚想斥责一下,张正书满意地收起了金子,说道:“多谢王爷,下次要买蹴鞠,草民给你算便宜点。下次,估计只要几十贯就行了。你这个是第一个,比较贵……”

    张正书做生意就是这样,童叟无欺,不管你是王爷还是乞丐,张正书都一视同仁。哪怕是换一个人买这个蹴鞠,张正书也是出这个价。应该是这样的,张正书对自己说。

    “还有下次?”

    高俅觉得有点好笑了,难道真当赵佶是冤大头吗?

    张正书却振振有词地说道:“一分钱一分货,再说了,寻常蹴鞠虽然便宜,不也一样要换?要是踢得勤了,几日换一个也是寻常。我这个不一样,起码可以踢得久一点。而且,只要换了里面的气囊,就能再次使用了。要是给我点时间,我发明一个气门芯,直接在外面打气进去就是了,连气囊都不必换……”

    赵佶一愣,掂量着手上的蹴鞠,疑惑地说道:“有这般神奇?”

    “你不信啊?可以来比试比试啊,恰好我这里的人,都喜欢踢蹴鞠。”张正书随口提议道。

    高俅冷笑一声:“踢就踢,谁怕谁?”

    “忘了说,我们这里的踢法,比较新颖。是根据汉代蹴鞠改进而来的,两边置龙门,分两队各十一人,每队一个守门员,其余为前锋、中锋、中场、边锋、前腰、后腰、前卫、后卫,分工明细。我瞧你们这里只有六个人,要不我们也出六个人算了。规则嘛,我给你们说一遍,然后再示范一次给你们看。要是觉得可以,我们就比一场。”

    “这是蹴鞠?!”

    高俅觉得有点侮辱了这项高雅的运动了,气得有点翘胡子。

    张正书冷哼一声:“汉代用来练兵之蹴鞠戏,如何不是蹴鞠了?”

    “你且去问问坊间‘齐云社’,哪有这般规矩?”高俅有点傻眼了,他对历史不甚熟悉,还真的被吓住了。

    “齐云社”,是宋朝蹴鞠艺人专门的蹴鞠组织,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一般来说,比赛分两种,一种是单球门(也叫风流眼)的比赛,衣服颜色不同的两队分站两边,每队十二或十六人。比赛时左边的队员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得一筹。右边的队员得球亦如此,有点像后世的排球,就是不限制颠球的次数。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高一球即为胜,称为“略胜一筹”。

    还有一种叫白打,也就是不用球门的表演性质的杂耍。

    高俅精通两种踢法,却从未听过张正书的这种踢法,自然不免有点慌张了。

    “哦?还有这等踢法,本王倒想看看……”

    赵佶是一个喜欢玩的人,提起了蹴鞠,连李师师都忘了。

    “那借蹴鞠一用,你们立即就可以知道这蹴鞠有多皮实了……”

    张正书不由分说,拿了蹴鞠转身就大喊道:“刘忠,踢球了!”说着,蹴鞠一甩,扔了出去。

    高俅黑着脸,低声说道:“王爷,这人分明是装傻扮懵,何必……”

    “诶,此人非同一般人,十分有趣。本王倒是挺欣赏他的,想想他弄出的各类玩意,不止是香水,听闻还有香皂、蜡烛,甚至冬日府上吃的绿菜,皆出自此人之手。你也瞧见了,李家村那些大棚,听那些农户说,下面就是绿菜了。如今,又弄出了这绝佳的蹴鞠。你也试过了,这蹴鞠确实轻巧。本王很想看看,他接下来还要弄甚么?”

    可惜张正书没听见,要是张正书知道了,肯定会很无奈,难道赵佶真的有点抖M的特质?张正书都这么无礼了,赵佶还是对他兴趣不减。

第452章 亲自下场() 
高俅的心理有点受伤,他极力迎合赵佶,却不及外人一二。

    于是,高俅的心理就有点变了。他不敢把火气发泄给赵佶,那么张正书就成了他的出气筒。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让高俅很警觉。这就好比一个穷人拿着百十文钱上街,看谁都像抢他钱一样。殊不知,张正书根本不觉得赵佶有什么好的,要是靠得近了,在史书上留下浓浓一笔,还是奸佞一类,张正书还要脸不?高俅不知道还好,可张正书是知道历史走向的,能避免的事就绝不以身试险。

    相对影响赵佶,让他改变成为一代明君,这个高难度操作张正书自认是做不到的。那么,敬而远之就不难理解了。

    可惜,高俅不明白。于是,在看了竞赛性蹴鞠不到一分钟之后,高俅就怒了:“王爷,这是要人命啊,还是蹴鞠么?!”

    只见场上的保安队员们,就好像见了仇人一样,在争抢蹴鞠上,直接上了身体。虽然不是冲着人去的,可那种肌肉的碰撞,激烈的争抢,已经让人热血沸腾了。然而,高俅却是不待见的,要是他花俏的踢法遇到这种“无赖”的踢法,那绝不可能再保持花俏了。

    表演性质的蹴鞠,和竞赛性的蹴鞠,本就是两种概念。

    在技校的操场上,那就是勇争第一,顽强拼搏,不到最后一刻不服输。当然,还有战术的运用,各个队员直接的传切配合。少了任何一环,或者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丢球。一旦丢球,那么就立即处于下风,想要扳回来,是不那么容易的。

    赵佶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感觉自己身上那股热血沸腾了起来。他实在想不到,一场蹴鞠,居然可以踢得那么狂野。按理说,他这个文青病甚重的王爷,是绝对不会待见这种“丑陋”的蹴鞠的。可赵佶就是看得目不转睛,甚至有点想亲自下场的冲动。

    张正书在一旁看了,觉得有点坏事了。

    原本他想着让赵佶知难而退的,没想到反倒激起了赵佶对后世足球踢法的喜爱。

    也是,宋朝的娱乐很多,还有相扑这等竞技项目,甚至还带有赌博性质的。但那些,几乎都是表演。啥叫表演?也就是说事先有剧本的,跟后世的WWE有点像。不然的话,庄家怎么盈利啊!宋人虽然看起来文雅,但血液里还是保留着狂野作风的。最受欢迎的,还数女子相扑了。可在这时候,女子相扑已经没了。

    为啥?还不是司马光那个食古不化的老古董,看到宋仁宗都去看“袒胸露怀”的女子相扑,额,也可以说是人体艺术表演,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认为这很黄很暴力,于是一道奏疏上去。要知道,宋仁宗不仅不“依法”取缔这女子相扑,反而在大庭广众下带头观赏,不但自己看,还让后妃一同看,这在司马光眼里,成何体统!

    往轻里说叫有伤大雅,往重里说就是有伤风化。于是,司马光愤然递上一道折子《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对宋仁宗的“不检点”提出公开批评,并强烈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环境治理,对此类伤风败俗的演出开展一次集中“扫黄”行动,严令“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由于司马光等食古不化这类台谏官的强力舆论打压,在汴梁城风行一时的女子相扑游戏从此大为收敛,以致最终销声匿迹。

    不过,男子相扑,却还是每场必满的。赵佶也经常出入勾栏瓦舍,对相扑也是极为喜爱。可他实在没想到,相扑居然还能用在蹴鞠上——这真的是他孤陋寡闻了,在汉朝,蹴鞠里就有摔跤这一说法的,不然怎么拿来练兵?

    “妙,妙啊!”

    赵佶带头喝彩,惊呆了高俅——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王爷不应该带头斥责这种蹴鞠是歪门邪道,当成异端一样坚决取缔打击的吗?怎么赵佶还带头喝彩了,这让高俅很尴尬啊!不是说,赵佶喜欢花式蹴鞠吗,怎么这种野蛮的蹴鞠,也能让赵佶目不转睛的?

    不是高俅不明白,是人心变化太快。

    张正书也是无语,赵佶的一生都是迷,因为他做的选择,就没有几个是正确的。花样作死,完美地在赵佶身上体现了出来。这一次,也毫不例外。赵佶上瘾了,这种每球必争,肌肉碰撞的蹴鞠,他看得酣畅淋漓,彻底将自己融到了观众的角色去。

    好在,很快就鸣金,结束了一场表演。

    “那个,你们还比不比?”

    张正书有点尴尬,本来想让赵佶知难而退的,没想到赵佶居然上瘾了,这找谁说理去?

    “荒唐,这等蹴鞠,闻所未闻,如何能比?王爷,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高俅的“力谏”,没有一点用处,赵佶现在还在兴头上,高兴地说道:“比,怎能不比?二三子,尔等与本王,一同试试这新式蹴鞠……”

    赵佶的那些狗腿子们面面相觑,差点想哭了。

    要知道,他们都是一些鸡鸣狗盗之辈,弄些小玩意逗弄赵佶开心还成,玩玩花式蹴鞠也能玩出花来。可要是真刀实枪的干一场,他们细胳膊细腿的,哪里是那些五大三粗保安队员们的对手?估计也只有高俅,还算人高马大,力气也足,还能耍枪棒的人,能扛得住一二了。

    “你们很害怕吗?”

    赵佶有点不开心了,难道说,他看人就这么没眼光,玩花式蹴鞠可以,玩这个新式蹴鞠就不行了?

    “小的们试试……”

    好像死了爹娘一样,赵佶的狗腿子们上场了。连同赵佶,也亲自下场想要体验一番。

    刚刚走上场,一种异样的情愫萦绕在赵佶心头,让他有种压抑不住的激动——好刺激,好兴奋呐!

    “小官人,那可是王爷啊,怎么踢?”

    刘忠也踌躇了,虽然对面只有六个人,可六个人里面有一个王爷,这就不好弄了。

    “怕什么,他肯定会选择做门将的。你们放开来踢,尽量在不弄伤他们的前提下,能灌进几个球是几个球!”张正书好像智珠在握一样,很笃定地说道。这是张正书通过对历史的判断得出的结论,如果赵佶的性子没变的话,那他绝对是非常爱惜小命的。真刀真枪的干架,他肯定不会上。那么只有守门员适合他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