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220章

大宋好官人-第220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生之事?”这番架子摆得很正,张正书却更为头疼。赵佶要是乱来,他倒是好办。砸点东西也就砸了,最多张正书上门要求赔偿而已。可赵佶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这个时候还能礼贤下士?这是历史上那个昏君吗?能不能按常理出牌啊?赵佶这么做,让张正书好生难办啊,都做不成敌人了,张正书还好意思坑他一把吗?

第449章 就是消遣你() 
“绝对好意思坑他一把,我这是为国家,为社稷,为百姓着想的,赵佶登基为帝,则天下永无宁日……”张正书心中丝毫没有愧疚感,甚至还有点大义凛然的意思。只是他的初衷,或者动机只是保住自己一家性命而已。

    要说整个大宋最不按常理出牌的,除了张正书,还有谁?赵佶?他只不过是想一出是一出而已,距离张正书这种天马行空,犹如羚羊挂角的思维,还相差甚远。这不,张正书脑筋一转,坑人的想法又冒出来了。

    “不敢当,草民也就适逢其会而已。”张正书微微一笑道,“其实,我和李行首,也不算很熟。倒是国子监主簿、校书郎周邦彦周官人,和李行首更为熟稔。周官人号称词坛第一人,所赋之词工律韵美,编成小曲,自是受李行首另眼相待。对了,李行首还喜欢豪迈词,比如苏轼苏子瞻的词,她几乎每次都唱。王爷要是想讨李行首欢心,写一首精妙之词,李行首就会接见王爷了……”

    这是实话,但张正书知道,其实赵佶只是一个艺术青年。啥意思呢?就是写字画画,蹴鞠下棋什么的还算不错,但论写诗作词嘛,还是差了点火候的。要是没人代笔,恐怕赵佶一辈子都做不出让李师师刮目相看的诗词来。

    “据本王所知,张郎君不是这般与李行首相识的?”

    赵佶似笑非笑地看着张正书,心中琢磨着这个张小官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不仅说起谎来不眨眼,连话都说得不尽实诚。没错,张正书的话听起来一点问题都没,这也是赵佶苦恼的原因。要是赵佶的诗词能打动李师师,赵佶就不会跑来向张正书请教了。

    “草民与李行首的相识过程,有点难以重演啊……”张正书装出一副踌躇的样子,好似自言自语地说道:“首先,你得先为李行首挨一顿毒打。被人打得差不多半死之后,李行首就会登门看望你的了。”

    赵佶一怔,也有点尴尬,他也是知道这件事的,甚至还引为李师师身具绝大魅力的一件事。可要赵佶被人毒打一顿,赵佶是怎么都做不到的。

    高俅听了,刚想发火,张正书就说了:“其实王爷也不用被人毒打的,只要安排演一场戏,王爷出手把人打得半死,李行首估摸也会出来瞧两眼的……”能不出来看吗,王爷打人啊,还是争风吃醋而打人,多有爆炸性的新闻!张正书甚至在想,如果赵佶真的这么缺心眼,《京华报》怎么都要“据实报道”一番吧?

    “此事……有辱斯文,不提也罢……”

    赵佶还是要脸面的,他的宗旨是风流,而不是下三滥。他也不傻,要是他动手打人,估摸下一刻真的得滚到端州了。

    高俅冷冷地说道:“听闻张郎君是用香水,敲开了李行首的门,让李行首心甘情愿出现在《京华报》上的?”

    “对对对,草民接下来就要说香水的事了。”张正书诚恳地看着高俅,说道:“这位仁兄不要着急嘛,好戏在后头哩。话说这香水啊,不用说了,这是我独家秘方,坚决不能示人的。所以王爷也不用打香水的主意,不过,可以用相同的法子,请李行首做‘代言人’。”

    “甚么是‘代言人’?”

    赵佶果然有点不耻下问的意思,如果他在国事上做到这样就不错了。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所谓‘代言人’,其实给产品代言,请一个名人给产品说好话。我觉得李行首最适合做香水的代言人,就请她了……”

    “嗯,不错,李行首国色天香,确实是代言香水绝佳人选!”赵佶对那几期《京华报》印象深刻,不仅仅是上面的画风,还有那绝妙的女子。这也是为什么赵佶最近流连和乐楼的缘故了,那是在追星啊!这不,远远看了一次李师师,赵佶就迷醉了,认为之前玩的美妓,都是庸脂俗粉,俗不可耐——实际上,赵佶的品味真的没多高,和王诜一个鸟样。

    要是张正书知道,是《京华报》让赵佶找上李师师的,他会抽自己几巴掌,然后该赚的钱,继续赚。该用的代言人,继续用。没办法,还有比李师师更好的代言人吗?没了啊!

    “可你又不肯把香水秘方出卖,这计策有何用?”高俅倒是个人精,很快就抓住了张正书的漏洞。

    张正书毫不客气地说道:“真是榆木脑袋,没有香水,还有其他东西啊。什么胭脂水粉,什么铜镜……反正和女子有关的,都可以找李行首嘛。当然,我可不敢打包票,李行首会给你们代言的。”

    其实,这就是在给赵佶挖坑了。李师师是谁啊,眼光可不是一般的高。那些寻常事物,哪里会入得了她的眼?最要紧的是,赵佶是不可能去经商的,更别说弄出什么产品给李师师做代言了。

    赵佶倒是心里跟明镜似的:“张郎君说了这么多,没有一个是本王能用的,难不成,张郎君是在消遣本王不成?”

    张正书心道:“没错,就是消遣你,咋滴,瞅我不顺眼啊?”

    当然,嘴上是不会这么说的,除非张正书脑子坏掉了。“草民岂敢,这些都是草民的切身经历啊!算起来,草民也就见了李行首三面,而且李行首都是蒙着脸的,真的谈不上很熟。国子监主簿、校书郎周邦彦周官人就厉害了,他起码见了李行首十几次。不如,王爷去找找周官人,请教请教?”

    赵佶有点怒气上升的缘故,他一个闲散王爷,去找一个官员请教怎么狎妓,那下一刻,立即传遍整个汴梁城了。最要命的是,他的皇兄赵煦会立即警醒过来,开始找借口撵他出京。要是出了京城,原本就只有万分之一机会的皇位,就彻底和他没关系了!

    个中利害关系,别人不清楚,赵佶还不清楚吗!

    但赵佶想到,张正书不过一个商贾,哪里知道那么多官场里的弯弯绕绕和黑暗?当即压住了火气,淡淡地说道:“张郎君真会说笑。罢了,既然张郎君的先例不可尽复,那本王也叨扰了,告辞!”

    “王爷慢走,王爷再见,王爷别再来了……”最后一句,是张正书心中说的。然而,命运再次和他开了个玩笑,不知道哪个杀才,居然把一个蹴鞠猛地从后面踢了过来,好巧不巧,正好落在赵佶前面。

    “咦,这是蹴鞠?”

第450章 真的好意思() 
赵佶是一个见了蹴鞠就迈不动腿的人,可以说是狂热球迷了。

    要是放在后世,他肯定是最忙的人——天天追着球赛,现场看、电视看、手机看……反正有一场球赛没看,他可能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别问张正书是怎么知道的,在前一世身边这样的人还少吗?宁愿吃白饭加老干妈,也要攒钱买门票机票,攒够假期飞跃半球去看一场球赛。这人唯一不看的是国足,按照他的话,球场上放十一头猪都踢得比那些国猪好。他也不敢看,怕会气得爆血管。

    神奇的是,那人一直坚持不懈买国足输球,竟也赚了不少机票钱。用他的话说,这是国足在赞助他去看高水平球赛的。

    如今,被视为宋朝球技最高超的高俅就在这里,张正书却一点感觉都没。因为他知道,高俅也好,赵佶也罢,他们弄的是观赏性蹴鞠,也就是颠球之类的花俏技巧,和后世的足球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至于竞赛性蹴鞠,则是从汉代开始就成为兵家练兵之法,野蛮,凶狠,偏偏又团队协作十足。当然,这种竞赛性蹴鞠在宋朝没多少市场——宋朝的士卒,十天半个月都不训练一次,更别说踢蹴鞠了。再加上宋朝文人多,对这种上身体的蹴鞠十分不感冒。于是,竞赛性蹴鞠没落得差点就失传了。

    张正书虽然不是个狂热球迷,但也知道足球的规则,可以说他的改革,等于重新激活了竞赛性蹴鞠。那颠球进风流眼的蹴鞠,真的如同娘炮一样,张正书十分看不惯。宋朝什么都好,就是太过娘炮了,连男人都戴花,可想而知这种阴盛阳衰的势头有多厉害了。还是竞赛性蹴鞠好,观赏性足(对张正书来说),而且还能锻炼协同配合,怪不得前朝军中用以训练军队。对了,还有马球,是自唐代兴起的锻炼骑兵的法子。可惜,宋朝连继承都没继承,反倒是辽国继承了过去。怪不得辽国常常以华夏正统自诩了,宋朝在这方面实在弱爆了。

    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宋朝连战马都不多,更别说浪费马力打马球了。

    “这蹴鞠……好生奇怪?”

    赵佶是蹴鞠行家,一眼就看出了这蹴鞠好像与寻常蹴鞠不太一样,制作好像更加精良?更加圆了点?更加大了点?还有不俗的弹性?

    “兀那汉子,快些把蹴鞠给回贫道!”

    穿着短褐道袍的郭骞飞奔出来,一脸兴奋的状态。不过,张正书很担心他,如果他知道眼前这人是端王,会不会一头撞死?

    郭骞跑上前,一把抢过那蹴鞠,对张正书说道:“小官人,成了!”就是他,刚刚一脚把蹴鞠踢上天空的,好巧不巧,正好落在赵佶面前。

    “什么成了?”

    张正书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一头雾水。

    “这蹴鞠啊,你不是说要用……”

    他还没说完,张正书一把就捂住了他的嘴,眼中差点冒出怒火,恶狠狠地说道:“一万贯!”

    郭骞登时吓得魂不附体,他才意识到,自己差点欠了一万贯的债务了。也怪他太得意忘形了,太想跟张正书邀功了。

    “这蹴鞠是用甚么做成的?”赵佶也不蠢,皱眉问道,“与寻常的蹴鞠完全不同?”

    “能一样吗?这是橡胶制品,比那些什么猪膀胱,牛膀胱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张正书心中吐槽了一句,这蹴鞠张正书也看到了,不止用了橡胶气囊,差点连气门芯都做出来了。因为工艺问题,气门芯还是太难了点。这跟车铃一样,需要的材质不是现阶段能解决的。所以,这个蹴鞠估计也是用了最笨的方法,完全密封了橡胶气囊。要是气囊里的空气漏光了,那就需要换一个气囊,或者直接换一个蹴鞠了……

    张正书白了赵佶一眼,说道:“王爷,这是赚大钱的事,你认为我会说吗?”

    赵佶被噎得不轻,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郭骞却被吓到了,怔怔地说道:“王爷?”

    高俅一脸高傲地说道:“不错,这是端王殿下!”

    郭骞吓得双腿如筛糠,他刚刚还叫了声极具污蔑性的“汉子”,会不会被杀头的?

    张正书见他这样,十分好笑。一个没有实权的闲散王爷都能怕成这样,要是被郭骞知道,两三年后赵佶会登基成为皇帝,那他岂不是要晕过去了?

    赵佶的兴趣,却完全被这蹴鞠吸引住了,问道:“本王能试试这蹴鞠么?”

    张正书想了想,把蹴鞠递给了赵佶。

    赵佶毫不犹豫,立即展现了他的蹴鞠技术。以脚、膝、肩、头等部位控球,实在有点看头,周围的人纷纷喝彩,差点没给点小钱打赏了。可惜张正书看得两眼困困,一点兴致都没。这种颠球法,看起来很花哨,但其实也不过是熟能生巧的东西。

    “高俅,接着!”

    赵佶玩得兴起,一脚把蹴鞠颠给了高俅。

    高俅也不含糊,接了球,立即惊奇地道了声“咦?”这个蹴鞠和平常的蹴鞠果然不一样,确切来说省力很多,因为弹性更好了。

    张正书稍稍打起了精神,想看看高俅的表演。只见高俅大致摸清了新式蹴鞠的性能后,立即展开了他的杂耍。足踢、膝顶、双腿齐飞、单足停鞠、跃起后勾等等,堪称眼花缭乱。俾腾跃而攸利,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圆。张正书看了,心道不愧是足球鼻祖,颠球是不错。

    “踢得好,来人啊,打赏……”

    张正书习惯性地叫了句,气得高俅脸都黑了。这把他当成什么了,蹴鞠艺人吗?还打赏?

    赵佶见高俅停了球,也知道他是很满意这蹴鞠的。“张郎君,这蹴鞠能赠与本王吗?”赵佶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作为王爷,开口向你讨要一件东西,这是给你面子啊,你好意思不给?

    不好意思,张正书是真的好意思。因为他根本没有那个概念,王爷就很厉害吗?能白拿别人的东西?这是要给钱的好吗!

    “赠与?不好意思,这蹴鞠可以卖,但制作成本高,送是不可能的了。”张正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