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216章

大宋好官人-第216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色,对于艺术家来说,或许并不致命。毕竟宋朝驸马,几乎就是天然的政治绝缘体,王诜不努力花钱,不狎妓作乐,不寄情诗画琴棋,他还能干啥?

    但王诜做为老师,是极其失败的,因为他教出了一个亡国之君。可这也不怪王诜啊,谁能想得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赵佶,居然因缘际会能登基为帝?要知道,王诜对赵佶的影响极大,年轻的赵佶视王诜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学习他、模仿他。在王诜影响下成长的赵佶,活脱脱是王诜的翻版——穷奢极欲,而且好色。

    世间的一切,都是有起因的。赵佶成为昏君,和宋朝不重视皇族德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这也是阴差阳错的事。宋朝要是不让宗室纵情声马,皇帝又怎么坐得稳皇位呢?只是,如果赵佶不能成为皇帝的话,哪怕金国再强大,又何衅以伐宋哉?

    一瞬间,张正书就想了这么多。

    可当他听到那王爷下一句,汗毛都竖起来了。

    “本王听闻,开封有一‘大桶张家’张郎君,甚得李行首青睐。本王倒想见见,是何等人物,如何能得李行首青眼有加?”

    “王爷,想来也是个浪荡子,不值一提!”

    “不对,小的曾听闻,这张郎君曾做了一首词,甚得李行首欢心。想来,也是一位读书人……”

    “小的还曾听闻,这张郎君弄出了风靡汴梁城的香水,出门前王爷还用来哩!”

    “不对罢,小的听闻那张郎君被章相公家的章仿小衙内打成傻子了啊?”

    ……

第441章 装傻() 
“……”

    那王爷一愣,也是一阵无语。他脸上好像肌肉抽筋一样抽动了起来,怎么这个“张郎君”居然弄出了这么多幺蛾子,那他本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有点好奇了,很想一看究竟。

    “要小的说,不过是一商贾耳,能有甚么本事?”

    “就是,王爷莫要理会他……”

    “你们怕是也傻了罢,王爷要得到李行首的芳心,岂能不打探敌情?须知兵法上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是讨取行首欢心,道理亦是相通,如何能寻常待之?”

    ……

    张正书听不下去了,虽然宋朝王爷没啥权力,可毕竟是王爷啊,随便一根手指头,都能按死他这个小商贾了。能躲则躲吧,大不了以后他低调点,不再去招惹那李师师了。红颜祸水,古人诚不我欺啊!

    不过,张正书好像想起了什么,等等,李师师,王爷?

    “难道这人就是赵佶?”

    张正书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作死一般走近了看了看那王爷的脸。嗯,倒是生了一幅好皮囊,按照宋人的话来说,这面相是个长寿相。一张类似国字的脸,配上一双大耳,怎么看都是有福之人。想想也是,要是没有福气,怎么可能投胎到皇家?须知,这投胎也是个技术活啊!

    但如果这人是赵佶,那大宋就糟了。据张正书所知,现在的赵佶,已经是个“社会青年”了。在老流氓王诜的带领下,赵佶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诜很喜欢这位小侄子,有问必答,有求必教,除了指点琴棋书画,也悉心培养“声色犬马”技能,让赵佶“全面发展”,各“社会学科”齐头并进。在耳濡目染之下,赵佶各项技能皆出类拔萃,甚至有青出于蓝的态势。

    随着王诜第一次将赵佶带入了青楼,自此赵佶一发不可收拾。出没红灯区?那算什么事啊,赵佶甚至将喜欢的美妓偷偷带回王府里,要知道,这可是有辱皇家体面的事!既然赵佶做得出这等事来,那么日后掘地道与李师师幽会,都不算什么事了。

    虽然,赵佶的老爹宋神宗对他不怎么管教,他老娘也死得早,可一个皇子堕落成这样,完完全全是赵家在自作孽。

    张正书心中的念头一闪而过,但很快他就后悔自己这么好奇了。

    “咦,王爷,刚刚走过的那人似乎很眼熟啊?”

    “嗯,你认得?”

    “啊,是了,他就是‘大桶张家’的张郎君!”

    张正书一听,坏事了,但他知道不能急,要是转身就跑,反而露馅了。

    “前面的人可是张家郎君当面?本王有礼了!”

    听闻那王爷在呼唤,张正书故意装傻地回过头来:“唉哟,是王爷啊,王爷是在叫草民吗?草民姓秦,并非是姓张……”

    那王爷一愣:“你不是张郎君?”

    张正书很诚恳地点了点头:“王爷遮莫是认错人了?草民确实是姓秦,家中排行老三……”

    “不可能,俺认得你,那日在和乐楼,你分明作了一首词,得到了李行首的邀见!”那说话之人,也生得一幅好皮相,用宋朝的话讲,这样人才做得相公——俗话讲,朝中没有交眉之宰相。也就是说印堂宽广双分入鬓、可位列卿相;至于命宫狭窄,獐头鼠目等等“丑恶”面相,是绝对不会出任宰相的。没办法,宋朝选官,也得看相貌。不然,就算再有才学,不好意思,请你到地方干几年吧。运气好了,还能调进京。运气不好,那一辈子就外放了。

    张正书当然是打死都不肯承认了:“这位官人可莫要胡说,草民乃是不学无术之人,哪里懂得吟诗作词?定然是官人认错了,要不官人仔细回想一番,那人到底是什么模样的?”张正书已经用上了错误诱导法,对于这种只见了他一面之人,最是好忽悠不过了。

    果然,那跟班想了想,再看了看张正书的面相,觉得记忆开始模糊了起来。确实,距离上次张正书作词已经过去了两三个月,又只是匆忙见了一面,记忆不模糊才怪。张正书就不信了,区区一个跟班,还能有个最强大脑?

    “能看看他们是谁吗?”

    张正书在心中对系统说道。

    “为首那人看不到,但刚刚说话那人,是大名鼎鼎的高俅。”

    系统不咸不淡地声音传来,“对了,用掉了‘洞察’值,今天难以再用了。也算你小子厉害,居然在精神上愣是比高俅高了一点。”

    “那就是了,这个肯定是赵佶。妈蛋,随便出来走走,都能碰到个未来皇帝,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啊!对了,赵佶到底哪一项比我的精神值还要高?”张正书有点不服气,不就是末代皇帝,一个昏君吗,居然比他这个开挂的人还要厉害,还有没有天理,有没有王法了?额,好吧,王法是赵家人定下来的……

    “人家的悟性比你高多了,在他面前,你等同一个傻子。”系统鄙夷的声音传来,气得张正书想立马关掉它了。不过,张正书也知道这事情是真的,要是赵佶没这么点悟性,他是怎么做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说白了,赵佶不是蠢,相反他还很聪明。但一般聪明的人,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如赵佶,如唐朝李隆基,还有明朝嘉靖帝……

    “你果真不是张郎君?”

    赵佶有点皱眉地问道,眼睛瞥向了高俅,“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王爷,或许小的真的认错人了……”

    高俅也迷糊了,对张正书的相貌记忆也模糊了起来,不敢这么确定了。

    “王爷,官人,你们定是认错人了。若是没有什么事,草民就先告辞了……”张正书装出一副瑟瑟发抖的样子,但其实内心毫无波动。他都见了好几次赵煦了,那可是当今的皇帝。赵佶这个未来的皇帝,张正书还真的不怎么怕——大宋的王爷,没实权啊!

    “你走罢!”

    赵佶失望地摆了摆手,意兴阑珊地走了。

    “还好,赵佶虽然悟性够高,智商也不错,但我演技更好啊?”张正书心中嘿嘿想着,慢慢地往“京华报社”走去。

    “你高兴得太早了,他们开始跟踪你了!”系统很适时的跳出来打击了张正书一下。

    张正书瞪大了眼睛:“卧槽,不用吧,我和他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了个女人,至于吗?”

第442章 高俅上位史() 
“高俅,你说那人就是张郎君?”赵佶有点怒了,从小到大,都没人敢在他面前耍花样的。因为,从来都是他耍花样玩弄别人!如今被张正书耍得团团转,赵佶怎能不恼羞成怒?

    那高俅低声恨恨地说道:“王爷,适才有些话小的不敢直说,小的自小看人就没认错过,那人确实是张郎君无疑!”

    “听闻那张郎君的报社就在左近?”另一个跟班提醒赵佶道,“不如……”

    “你傻了啊,跟着他不就行了?”高俅翻了个白眼。

    赵佶从善如流,立即说道:“走,跟上去!”

    这也是高俅高明的地方了,拍马屁也是得看时机的。赵佶现在气在头上,绝对是听不见什么马屁的,甚至还会觉得很烦。要是这时候拍马屁,那肯定会拍在马腿上。有什么办法呢?高俅早就摸透了这个端王的脾气,知道他若是急眼了,不管啥办法,只要你整出一个法子给他,甭管是妙计还是馊主意,赵佶都会听信的。

    不得不说,高俅在揣摩赵佶上,已经可以说得上是登峰造极了。历史上,因为金兵兵临城下,吓得赵佶六神无主。这时候,京城四壁守御使李纲出来,劝赵佶这个昏君赶紧退位让贤,免得做了亡国之君。这本来相当于是气话,但赵佶还真的就欣然接受了,悠悠然当起了太上皇。可惜,这样的太上皇,赵佶只做了一年零两个月,就被金人俘虏北去了。

    现在的赵佶,也是这般。高俅这个书吏能把赵佶哄得舒心顺意,伺候得周周到到,可不是只会踢个蹴鞠那么简单。不过,高俅确实是因蹴鞠而进入赵佶视野的。他原先是王诜的书吏——也就是相当于书童和笔吏的幕僚,有一天,王诜派他送信给赵佶,结果碰上赵佶正在院里和一群小伙伴热在踢蹴鞠。赵佶虽然酷爱蹴鞠,但水平嘛,却是不咋的。

    高俅在一旁看了,心道:“就这水平,我能打十个!”

    不过,高俅确实是个中高手,他的花式蹴鞠水平,真不是盖的。

    机会很快来了,猛然间,球被踢出了圈子,飞到高俅面前。高俅哪里会怕这个?只见他毫不慌张,一记漂亮鸳鸯脚,耍了好几个花样,才稳稳当当地将球踢还给端王。端王赵佶见此大为惊喜,马上回信给老师王诜:“这个书吏,我要了!”

    于是乎,高俅人生的最大拐点来了。要知道,他之前可是给苏轼做过书吏的,略通诗词歌赋,也擅长抄抄写写,一手字还算不错。最重要的是,高俅还孔武有力,舞得一手好枪棒,蹴鞠更是玩得出神入化。很快,凭着本事上位的高俅,就占据了赵佶身旁第一狗腿子的地位。若是再过个几十年,为了让李师师和赵佶幽会,也是他从中献策,还亲自出力在皇宫大内打通了一条前往樊楼的地道。

    至于李师师为什么在樊楼?还不得而知。但高俅在迎合赵佶喜好上,绝对是下了苦功的。这不,他的主意永远是最中赵佶的心意。

    但很可惜,高俅这一次失算了。

    虽然他的枪棒是不错,蹴鞠也踢得很好。可论起跑路来,他们绑在一起都是张正书的对手哇!更何况,张正书还有系统的帮忙。提前起步的情况下,不用两三下,就借着速度和夜色的掩护,彻底地甩开了他们,回到了京华报社后门。

    “吱呀!!!”

    张正书轻轻关上门后,他才送了口气。只要回到家,哪怕是端王赵佶,未来的宋徽宗,他也没办法私闯的。宋朝对闲散王爷管教还是挺严的,你不思进取,自甘堕落,这非常好——难道你还想进取,岂不是要做皇帝,你这是要造反啊!反正,不管是啥宗室,你多荒唐都没事,只要不要触犯《刑统》,那就没事了。要是惹得民怒四起,那对不起,最低都是削掉爵位。很不幸,不得私闯民宅也是宋朝的一大特色,因为《刑统》保护私人财产——当然,这都是随统治者们说的。只要他们愿意,剥夺你的财产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可不管怎么样,一个亲王闹出这等丑闻来,还是在现任皇帝没有子翤,所以亲王们都不得离京,是皇位的潜在继承人的基础上,私德有亏,绝对是将把柄放到了官家赵煦的手中,等着被发配到地方了。

    张正书相信,赵佶不会那么傻。

    “小官人,怎么了?”

    张正书刚刚转过身来,一个温婉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关切地问道。

    “嘘,噤声。等会有人来敲门,你就说我不在报社。”张正书知道,这次的事可大发了,幸好赵佶还不是皇帝,不然他都犯了欺君之罪——虽然这个罪名朝廷大臣每天都在犯,可他们高明啊,不想让皇帝看到的,皇帝也很难看到,哪怕有皇城司也是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