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196章

大宋好官人-第196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莩薜摹>退闶腔实鄣拿岱膊灰欢ㄓ姓庾罟蟮暮纂┕蟆

    怎么说呢?这种鹤氅,大概就是羽绒服的前身。羽绒服多暖,多轻便啊,这鹤氅也是差不多的。看似很厚很重的一件衣裳,实际上却轻得很,最适合一些有钱的文人装逼了。没办法,文人大多体弱,真的给他们很重的衣裳,估计能把他们的小身板压坏掉。鹤氅就不一样了,保暖不说,还显得风度翩翩。

    试想一下,一个佳公子,穿着鹤氅,腰上佩玉,好像从画上走下来的人物一样,面如冠玉,剑眉入鬓的样子,啧啧啧……没错,这就是文人幻想中自己最完美的形象。看看文人陛下的诸葛亮,不就是身披鹤氅吗?

    大凡喜欢扮酷的文人骚客,都喜欢弄件鹤氅披披。魏晋六朝的士人好谈玄,好美服,还吃五石散。五石散是道士在炼丹之时,所发明出来的一种中药散剂。吃了五石灰散后头上冒气、五内俱焚,需不停走动才能散出内热,披件宽大的“鹤氅”,不但风姿潇洒,还有助于散热。不过魏晋之时的鹤氅,就不全是鸟羽做的了。

    其实张正书这件鹤氅也是一样,外面是多层薄薄的丝绸,完全遮掩了里面的绒毛。虽然没有了鸟羽的外形,但穿起来挺像一只大鹤的——完全就是鸟人啊!

    好吧,怎么都是汉人传统服饰,张正书也忍了。

    后世时尚界,比鸟人更“出众”的海了去,那都是奇装异服啊!

    见识过“大场面”的张正书,已经能坦然自若地接受了“鸟人”的形象,反正不穿出去就得了——他还有不少裘衣呢,有狐皮的,有狼皮的,还有貂皮的……别误会,这可不是张正书买的,是那倒霉蛋以前穿的。

    “还是裘衣的样式好看啊!”

    当然,张正书心中是这么想而已,口中可不能说出来。“是月娥啊,多谢了。”张正书又不是傻子,月娥对他的好,他哪里能不知道?自从来财不做张正书的书童这些天以来,都是郑月娥在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郑家小娘子的意思。但张正书觉得不能耽误人家了,他都快要成亲了,这小娘子虽然对自己有好感,但那也只是情窦初开的朦胧感觉罢了。时日一久,断了念想,自然就淡了下去。到时候张正书再给她寻个好亲事,这才是一个好东家该做的事。

    看着张正书接过了鹤氅,郑月娥的脸上浮起一丝红晕。这段时日以来吃得好,营养跟上去了,原本病怏怏的一个林黛玉似的小美人儿,如今已经脸色红润,甚至还长出了些许婴儿肥来。

    张正书瞥了一眼,赶紧把鹤氅披上,不敢再看了。要是再给她一点误会式的暗示,让她陷得更深就惨了。

    “小官人,你为何要时常到这里来吹风呢?这里风大,容易着凉的……”

    郑月娥不明所以地问道,她自然不明白张正书心中的忧虑。

    “我在看万家灯火,心想汴京繁华,世上没有一处能及得上了。但这繁华背后,却有着无数的危机……”张正书淡淡地说道。

    “危机?”

    郑月娥有点不明所以地看着张正书,没错,她就是眼睛盯着张正书的脸庞来看,完全没有避嫌的意思。

    张正书都被她看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自顾自地说道:“那都是钱啊,我现在还没想到赚这些钱的法子,那还不是危机?”

    “扑哧……”

    郑月娥被逗笑了,合着这小官人天天在琢磨着怎么赚钱啊?

    “咋啦,琢磨赚钱还不行啊?我要是赚不来钱,你知道多少人有危机吗?我跟你说啊,我现在手下起码得有个千把人等着我开工钱吃饭的,过段时间,人数还得往上涨。我要是不赚钱,还能养活这么多人?这么多人要是没了工作,是不是一个隐患,是不是一个危机?”

    张正书的胡扯乱诌,郑月娥是真的信了。

    “那小官人,你想出什么好法子了么?”

    面对天真无邪的郑月娥,张正书良心忽然有点痛。“额,暂时……没有,因为能想到的,都想出来的。接下来,就得看人品了……”

    “人品?”郑月娥更加懵了,完全不知道张正书在说什么。

    “当然是人品啊,抽奖的东西,不看人品看什么?脸要是黑的,别说什么种田术、厨艺了,就连刺绣都能给你整出来!”张正书心里吐槽这个系统道,结果却换来了系统满满的不屑。

    “世界上没有废的技能,只有不懂用的废人!”

    系统的吐槽功力也是见长,张正书接着在心里吐槽道:“还有废物的系统!”

第400章 装穷() 
和系统掐架已经是日常了,张正书是乐此不疲。

    反正系统只能认定他一个人,他也甩不开这个系统,那就互相伤害吧,who怕who啊?

    好在掐架归掐架,但是系统从来不会再关键时候掉链子,这点还是勉强说得过去的。就是不省心了点,每天都要跟张正书掐架,不然都觉得空落落的。

    “别怪本系统不提醒你,那个老头又来了。”

    系统淡淡地说道,好像没事人一样。

    “你怎么知道的?”张正书也觉得奇怪,他眺望着四周都没发现有人。

    “本系统装有最先进的雷达,没有什么能逃得过本系统的探测。只要对你有念想的,本系统都能提前知道!”系统牛气哄哄地说道,张正书却罕见的没有反讽。这是一个保命的神技啊,一旦发现了有人对他不利,岂不是可以提前躲避了?

    “不过嘛,范围有点小,也就二三十米这样子……”

    系统脸不红心不跳地说着,张正书都想掐死它了。二三十米的探测范围,能有啥用?

    “瞧,他来了,他要准备敲门了……”

    系统察觉到张正书的不爽,连忙转移话题道。

    “……”

    有时候张正书真的怀疑,这个系统是不是真人来的,怎么思维和人也相差无几了?要是二进制,根本不会进化出这样类人的思维来。难道地球两百多年后的科技,居然厉害到这种程度了?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张正书就看到了一顶轿子,晃悠晃悠地来到了报社门前。

    “是哪个老头?”

    张正书心中有着疑问,他见过的老头太多了。而且,在宋朝,四十岁以上的人都敢自称老夫,张正书也是无语。但你还没办法反驳,因为很多四十多岁的人都做了爷爷——没办法,谁叫这些“古人”都结婚早,生子早呢?

    而且大部分人的寿命,都不过五十多岁,四十多岁,确实是“老人”了。

    从这个角度讲,张正书认识的“老头”多了去,能坐得起轿子的,也不少。但是,张正书的视力还算不错,看到了轿门旁边的灯笼上写着一个“章”字,张正书心中就有底了。“原来是他啊……”

    “月娥,下去吧,有人到访了。”

    张正书淡淡地说道。

    郑月娥“啊”了一声,才从发愣中回过神来,微微脸红地挪动了视线。“来人是谁?”郑月娥心不在焉地问道。

    “一个大人物,嗯,也可以说是故人了。”张正书笑道,章家的人确实是他的故人,他和章家的牵连也不小。前几日还揪出了一个章家培养的商业间谍,打了半死丢回章家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此事,章家的人因此兴师问罪来了。不过张正书也不怕,这都是明面上的东西,大不了张正书掏出那张契约来,一纸讼状告到开封府,让章家赔一万贯钱的违约金,看看他们还神气不神气!

    “咚咚咚!!!”

    一个轿夫放下了轿子之后,上前去敲门了。

    “吱呀”一声,京华报社的朱门拉出了一条缝,门房从里面探出头来:“原谅则个,报社已经不接待客人了,各位请回罢……”

    “我家相公,要见你家小官人,耽误了正事,你可担当不起!”

    这个轿夫略带恐吓地说道,报社的门房有些惊呆了。相公啊,那可是朝廷重臣来的。宋朝这会的相公,不是朝廷重臣都不敢这么叫的。一个朝廷重臣过来,指名道姓要见张家的小官人,这个门房都有点懵圈了。“是不是我家小官人犯事了,官府来抓?”

    “怎么还不给我家相公进去?”

    这个轿夫有些恼了,章家近些年来圣眷日隆,就算是政敌也要给三分脸面。今日来见一个平头百姓,居然被拦在门外,还有没有天理了?当然,这也是轿夫的一厢情愿,按照宋《刑统》,私人地方是不得私闯的,除非是官府拿着缉捕令拿人。不然,哪怕你是当朝宰相也好,都不能私闯民宅。

    当然凡事有例外,比如皇帝,就能随便进入民宅。你还敢阻拦皇帝?反了你了。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帝的,去你家是看得起你,你还敢把皇帝拦在门外,那你肯定是在图谋不轨!

    虽然逻辑很混蛋,但在皇权的时代,这个道理却已经深入人心了。

    “原谅则个,小的这就进去通报……”

    门房回过神来,连忙作揖说道,正想关门的时候,一只手抵住了朱门,随后一个淡淡的声音传来。

    “让他们进来吧!”

    门房回头一看,张小官人居然站在了他的身后,他的脸色霎时间涨红了:“小官人,小的不是存心……”

    “我知道的,你做得没错。这里我来处理,你先回避一下吧。”

    张正书的脸上看不出喜怒,这个门房心情忐忑地走了。

    “不知道是哪位章相公大驾光临寒舍?”张正书不卑不亢地说道,“草民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一边说着,张正书一边观察着这顶轿子。虽然轿子有点寒酸,甚至还比不得一些富贾坐的轿子,但张正书却知道,这是朝廷重臣在避嫌。难道你贪污了巨款还要不断炫富吗?这是得有多缺根弦才会这么做啊!

    所以,张正书发现了一条规律,汴梁城中的轿子,要是商贾家的,那都是富丽堂皇;要是官员家的,都是寒酸得很,一个比一个破旧。甚至有的官员还不坐轿子,直接走路的。你以为这些官员真的清廉如水?屁,都在装穷,装孙子!

    宋朝这时候的官,一个个都抓了杀头,那肯定有冤枉的;但隔一个抓一个去杀头,那肯定有漏网的。贪污成性,奢侈成风,已经是宋朝官员的写照了。平头百姓、读书人都痛恨这些贪官,但又无比渴望加入他们的队伍里面,不得不说,这真的很讽刺。

    据张正书所知,章家在福建路可是一方巨贾来的,断然不会穷酸到一顶好轿子都用不起。章家人这么做,用意已经昭然若揭了。

第401章 讨教() 
章家的相公确实不少,除了章惇以外,还有龙图阁端明殿学士章楶,章惇的四个儿子,俱是进士出身,可谓是一门官宦。随便来一个,张正书都得尊称一声章相公。

    只见,一只白白嫩嫩得看不出年龄的手掀开了轿子的门帘。张正书心道:“难道是章惇的儿子?”

    汴梁城的人都知道,因为章惇现在是独相,所以他的儿子、亲戚都要避嫌,不在朝中任要职。所以即便他的儿子俱是进士出身,都只是领了个闲职,拿一份寄禄官的俸禄,每日都缩起头来做人,生怕家声风评不好,害了章惇。

    不过,章惇的那些孙子就不那么成器了,比如章仿、章儋、章倧、章侁、章俲、章仅、章亿、章杰这些,都是有名的小衙内,在汴梁城中也算是有风雅之名了。最出名自然是章仿,因为和那倒霉蛋的一架,弄得满城皆知。现在很多人都记不得张家小官人,却记得章家小衙内,谁叫他爷爷是当朝宰相呢!

    只一瞬间,张正书就转了无数的念头。

    但来人出来的时候,张正书愣住了。这个人,居然是章惇!

    “张家郎君,老夫又来向你讨教了!”

    章惇好像已经放下了身段,但也显得有些不咸不淡。没办法,一个进士出身的宰相,怎么可能把身份放下,和一介平民打成一片?这种事,估计只会出现在宰相需要政绩工程的时候,才会暂时演一演戏,让世人看看,宰相还是为百姓着想的!

    这种事张正书心知肚明,也不会点破的。

    “章相公,没想到是你……”

    张正书也打起了哈哈,说实话,张正书对章家人的印象都不太好,他也难演出那种热情相迎的感觉,所以只能这么生硬地回了一句。

    “怎么,不请老夫进去喝杯茶水?”

    章惇怎么说都六十多岁了,情商绝非张正书能比拟的。要是当宰相当到连情商都欠奉,恐怕章惇也要跟王安石一个下场。

    “章相公,这边请……”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正书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