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179章

大宋好官人-第179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怎么突然间又勾肩搭背起来了?男人的友谊啊,实在让人看不懂。

    “你们谈了什么?”

    曾瑾菡眨着眼睛问道,似乎想看出一点端倪来。

    “没谈什么,就是说了说从江南那边回来的货物问题,有不少新奇的玩意……”

    曾信骥倒也是撒谎好手,谎话是张口就来。

    张正书面无表情地接着说道:“是啊,二哥说他对我这个超市也很有兴趣,想要用两万贯钱来入股。我想着,要不要给他百分之五的股份好了。要是他愿意帮我组建起一支船队,我愿意再给他百分之五的股份。二哥说了,他要考虑考虑……”

    “考虑个屁啊……”

    曾信骥忍不住爆粗口,他什么时候说过这等胡话了?为了一个杂货店投几万贯进去,他傻了才会这么做!这个“妹婿”真的是一肚子坏水,稍不留神就又被他坑了。

    “二哥,你怎么能这么粗鄙呢?我等虽然是商贾,但还是要保持风度的。正所谓别人可以看不起你,但你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啊!”张正书憋着笑,一脸正经地说道。

    曾瑾菡在一旁笑了,她深切同情起自己的二哥来,然后决定和张正书一起欺负他:“二哥,依我看哪,你的眼光非常独到。如果你投资郎君的超市,肯定是坐着分钱了,也不用到头来忙死忙活也挣不到几个酒钱……”她是知道曾文俨的,历来不会给太多钱给曾信骥。因为对曾信韫太过放纵,所以打小曾文俨对曾信骥就是严加管教。虽然不能使之成才,但总体来说控制得还算不错,起码没变成纨绔子弟中的一员。

第364章 给自己挖坑() 
“……这样一来,二哥偷偷去喝花酒,也不会惹得人尽皆知了。对吧,郎君?”曾瑾菡也是一脸真诚地说道。

    曾信骥郁闷了,他早就知道这小妹靠不住,却没想到她居然这么明显的倒向张正书。“姝儿啊,还记得你小时候,二哥带你去捉蝴蝶吧?”曾信骥打起了悲情牌,“二哥为了帮你捉蝴蝶,还摔着了,骨折休了半年方好……你不念亲情也要念旧情啊!”言下之意自然是,你是曾家的人啊,怎么能帮外人说话?

    曾瑾菡撇着嘴说道:“别道我那时候只有四五岁,可我记得清清楚楚,你捉蝴蝶可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我嫂嫂……”

    “嘶……”

    张正书一听,不得了不得了,这可是大新闻啊!没想到这曾信骥这么浪漫,为了泡马子,甚至动用了妹妹这个大杀器!不得不说,男人在泡妞这方面,很多时候都是无师自通的。连用小妹打掩护这招都想得出来,怪不得曾瑾菡对这二哥不感冒了。

    “咳咳,姝儿,你还还记得那天你说想放纸鸢,是二哥带你去后院放纸鸢的……”曾信骥急了,连忙翻寻着往事说道。

    曾瑾菡记性很好,嘟着嘴说道:“那是因为嫂嫂与你相约在后院,你趴着梯子和嫂嫂幽会,我再一旁拉扯着纸鸢,摔了好多次你看都没看……”

    张正书捂着脸,哭笑不得。曾信骥这是自讨苦吃啊,女人是最记仇的了,偏偏曾信骥就不信邪。

    “可那会你被爹爹逼着读书,是二哥带你出来散心的……”曾信骥抓耳挠腮,继续翻着旧事。

    曾瑾菡鄙夷地看着自己的二哥:“我自小喜欢读书,是你强拉着人家出来玩的!”

    “噗……”

    张正书差点没笑出声来,这叫什么?不作死不会死,曾信骥这是给自己挖坑啊!在他简单的脑子里,他自己不喜欢读书,便以为曾瑾菡不喜欢读书。然而,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因为他们的爱好都异于常人。就好像曾瑾菡,她喜欢读书一事曾信骥居然知之不详,这还是亲哥吗!

    “姝儿,你还记得……”

    ……

    曾信骥不管怎么努力,都还是败下阵来,张正书都看不过眼了,心疼起他来:“二哥啊,你对姝儿实在太差了,目的都不纯,你还是别说了吧,说多错多啊!”

    扯了扯嘴巴的曾信骥,想说什么但还是没说出口,最后恨恨地说道:“反正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这句话倒是挺硬气的,只不过张正书会怀疑,这个大舅子是不是看过后世的天、朝电视神剧,要不然怎么会说出这样的台词来?

    曾瑾菡则眨着眼睛问道:“你不要后悔哦?”

    “绝不后悔!”曾信骥非常肯定地说道,事实上这也不是张正书第一次想要安利超市给他投资了,可惜曾信骥还是“固执”地相信自己的眼光,认为一个杂货铺能有多大的钱途?万一连本钱都亏了,那他岂不是很惨?哪怕现在曾家有家财万贯,可那些都是只能看不能用的。曾信骥攒下来的钱,满打满算也就两万贯钱,他当然要慎之又慎了。万一全都亏了,他岂不是要去跟张正书拼命了?

    为了家庭和谐,曾信骥才毅然决然地谢绝了张正书和曾瑾菡的“好意”。

    “既然二哥不想投资,那我们就不勉强了。”张正书知道,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到时候超市火了,曾信骥还想入股,那可就不是两万贯的事情了。当然,张正书也不敢保证超市会火,因为超市的经营理念超越时代太多,他也不知道宋人会不会接受。

    曾信骥很想痛哭流涕:“这就对了嘛,你二哥我是个穷光蛋,全部身家都未必有两万贯钱。不过,要是好妹婿你要是想送二哥我一点股,我也是不会拒绝的。”

    “我头一次发现二哥你是这么美的。”张正书一本正经地说道。

    曾信骥有点摸不着头脑:“啥?”

    “想得真美!”张正书摇了摇头,这孩子估计是被老婆闹腾闹出心理疾病来了,没事居然开始发起了白日梦。

    曾瑾菡一听,掩嘴偷笑了起来:“你就会欺负二哥这样的老实人!”

    “可不是,当初说好的带我去见李行首,结果他为了表现自己,疯狂在揭我短。我冤啊我,我就进去喝了几杯酒,说了几句话,回到家里,结发妻子回娘家了,他却像没事人一样,你说这都甚么事!”

    张正书淡淡地说道:“我是在劝你,趁早死心,莫要白日做梦,妄想摘取美人心。”

    曾信骥却不管他,在自己小妹面前告状道:“而且这小子不老实,明明和李行首熟到不行,却装出一副刚刚认识的样子。好在二哥我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猫腻。小妹,你可擦亮眼睛了,这样的汉子,可不算甚么好人!”

    张正书翻了个白眼,也没有解释。

    这种事,越是解释,就越是显得心虚。好在张正书对曾瑾菡是无所不言,早就向曾瑾菡禀报过行踪了。所以,曾信骥的挑拨离间,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再说了,现在两人都过了请期一关,已经算是宋朝的合法夫妻了,只不过还差临门一步而已。哪怕想要退婚,此刻都有点来不及啦。

    “我相信郎君,他不是那样的人!”

    曾瑾菡自信地说道,“倒是二哥你……”

    这话曾瑾菡没有接着说,可世人都知道她接下来要说什么。

    曾信骥感觉自己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伤害,败退下来:“是是是,都是二哥的错,都是二哥的错,行了罢!还有没有天理了,没过门就护着他了,要是过门了,那岂不是连爹爹娘亲都忘了?”

    曾瑾菡脸一红,腾出小手来在曾信骥的腰间一掐,恨声说道:“二哥,你少说两句没人当你是哑巴!”

    疼得呲牙咧嘴的曾信骥总算认清事实了,他憋着的气注定是出不了的。“没事,等到了爹爹面前,我再让你好看!”曾信骥发了狠,一定要出这口恶气。总之,就不能让张正书好过了。不是他小心眼,是受到的伤害太深了啊!只不过他也不想想,这一切是不是咎由自取?

第365章 嫁妆太厚() 
曾信骥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此刻张正书却和曾瑾菡走进了曾家的私仓里。

    不得不说,曾家能做到大宋第一丝绸商贾的规模,确实有其门道。其实,曾家并没有多少控制多少养桑蚕的农户,但他们的收购价永远比别家多出那么几文钱来。别小看这么几文钱,也许在商贾眼里这几文钱是利润,可在蚕户眼中,这几文钱就是他们的生计。

    给的钱多了,收上来的丝绸自然也就多了。再加上完备的船队,可以快速地将江南的丝绸,大量遇到开封府这里,也可以通过海运,贩卖到东瀛、大食等国。当然,即便海外获利更大,可丝绸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宋朝境内。况且海贸之事,一年仅能出海两三次,至多四五次,所得再多也有限。倒是冬日时期,可以出海牟利,这时节可比在大宋贩卖丝绸划算多了。

    张正书暗暗赞叹了几声,看来他那个未来岳父,本事确实不小,敢想旁人之不敢想。很多时候,第一个吃螃蟹的往往是最赚钱的。别家丝绸商贾也不是没想过模仿曾家的销售模式,可惜他们都只是模仿而已,却不得要领。以为只是雇佣几条船,把江南的丝绸运到开封,运到洛阳、运到长安售卖就是了。殊不知,这中粗犷式经营,和曾家的管理式经营不知道差了多少。

    “我才发现,如果没有我出现,曾家再过几年,就可以取代‘大桶张家’,成为汴京城首富,乃至整个大宋的首富了罢!”张正书由衷地感慨道,这确实是显而易见的。曾家一直坚持海贸,而张家还是在放钱,相比较之下,高下立判。

    曾瑾菡掩嘴偷笑道:“你这人,倒是很会抬高自己!”

    “这是事实啊!”

    张正书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确实是这样没错。因为他的横空出世,才让“大桶张家”的名声更甚以往。且不说那“香水”,就算是报纸一物,已经将赤果果的商贾之家,熏陶得有点文墨了。从这一点上来说,不管是曾瑾菡,还是曾文俨,都是服气的。幸好一家人不说两句话,特别是强强联合之下,曾文俨乐得见张家比以往更强大。

    不是曾家不想争第一商贾的名头,而是曾文俨知道,第一并不仅仅意味着荣耀,还有随之而来的压力。既然如此,何不将压力外推,自己闷声发大财?看似是万年老二,但做老二的压力,肯定比老大小多了。有事老大顶着,老二还能从容后退不是?

    “你这人,好生不害臊!”曾瑾菡揶揄了一句,“不过你赚钱的本事,确实比你作诗厉害。那首《桃花庵歌》,直白如话,不用典,不修辞藻,音调务近俚俗,轻便自山,若不是最后四句点睛,实乃平凡之作。”

    张正书乐了,要是唐伯虎知道他的诗被这样贬低,肯定会气得压不住棺材板的——额,好吧,唐伯虎这时候还没出生……

    只不过,宋朝人确实有本事瞧不起后人,因为宋朝人作诗的本事仅稍逊给唐朝人,作词却当属第一。而唐伯虎这样的明朝人,自然是入不得法眼了。幸好唐伯虎才情足够,潇洒中带有点张狂,最是符合宋人归隐山林,又愤世嫉俗的心态,所以曾瑾菡才这么评价的。

    “写诗作词,不过为了消遣娱乐罢了。赚钱才是第一要务啊,不然哪里钱银养你?”张正书肆无忌惮地调笑道,听得后面跟上的曾信骥都翻起了白眼。曾家千金,何须别人来养?哪怕曾瑾菡嫁给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那个乞丐也会因为娶到这么一个千金而直接发财。

    为何?

    这都是因为宋朝的嫁妆实在是太重了,重到什么程度?连大官的女儿都愁嫁了,不贪污清廉如水的高官,都愁女儿的嫁妆。哪怕是夫家不在乎这个,风气使然也扭转不了的。毕竟宋朝的法律规定,女子的嫁妆是唯一可靠的纯私人财产,公婆、丈夫以及丈夫的族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动用。一旦合离(离婚),那嫁妆是要悉数退回给女方的。

    寻常百姓,嫁女都要准备三十贯左右的嫁妆,中产就更多了。而像曾家这样的富户,嫁妆起码在几万贯!

    可以说,嫁女儿,曾家就要大出血!哪怕曾家是富户,也是要伤筋动骨的。少了说,陪嫁的物品起码得有银器百两,衣着百件,红罗百匹,银子过万两,土地数百亩,还得附带各种首饰。林林总总,数万贯是跑不了的。

    这样丰厚的嫁妆,曾瑾菡何须张正书养活?

    甚至,只要曾瑾菡愿意,她养活张正书都是轻轻松松的。

    曾瑾菡倒是没想到这一层,反而还有点感动。没办法,云英未嫁的女子,哪里知道嫁妆几何?她也不会关心这些事。哪怕知道这种事,也一时间想不起来的

    “郎君,这可是你说的哦!”

    曾瑾菡抿着嘴笑道,“我也挺好养的,也就是每月花费过百贯罢了……”

    “百贯罢了……”

    张正书也是感慨,虽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