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163章

大宋好官人-第163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当张正书是疯了,可张正书却知道,投资教育永远是赚的。

    别的不说,培养出一个十五岁的工匠,也用不了几年时间,但却可以用他十年。再说了,过了十年后,他哪里去做比张正书更好的老板,比这种“大作坊”更好的待遇?所以,张正书只用几年的小恩小惠,就网罗了一个工匠的一生,甚至这个工匠的儿子、女儿都会为他所用。这样的买卖,绝对是稳赚不亏的。

    现在张正书最缺的就是人才,最缺的是时间,而最不缺的是钱。能用钱买来时间,买来人才,这是最划算的事了。

    这就是大商贾和普通人的区别,普通人的时间不值钱,所以他们用时间去换钱。而大商贾,这宁愿用钱去换时间。换句话就是,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

    “小官人,那我等就是护着这些作坊,还有这书院么?”刘忠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第331章 产 学 研一体() 
“不错,这里是重中之重,就拜托你们了。”张正书严肃地说道,“契约上也讲得明白了,你们要是玩忽职守,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咱们可是先小人,后君子,签了契约的,你们也签字画押了。所以,你们务必要护得这里周全。对了,既然你们到了这里,就要制定规矩。这也是全新的管理办法,现在我暂时不宣布,来财,你先把作坊的头都给我叫来,我们开个会。”

    来财应了一声就跑开了,张正书率先走进了技校的大门。

    “小官人!”

    “小官人,吃过饭了么,食堂里还有些饭菜……”

    “小官人,纸张又不够用了……”

    ……

    不同于汴梁城,技校里的每一个人,都对张正书很是尊敬。特别是那些孩童,不论是几岁的鼻涕虫,还是教书的秀才,都对张正书有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因为从古至今,就没有一个乡绅敢全额免费,供十里八乡的子弟读书识字。就算是在纸张还算便宜的宋朝,也不会有人做这等“傻事”。偏生,张正书做了。哪怕他的目的,只是培养工匠,可在尊崇“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儒家主导的价值观里,这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不忙不忙,你们且去上课。”张正书挥了挥手,让围上来的众人散开。

    这些武人也是发愣,他们确实没想到这张小官人居然会这么受人尊敬。虽然,他们也很感激张正书,可从来没把张正书当成值得尊敬的人。毕竟这些武人最小的就是刘忠,那也有二十多岁了。叫他们尊敬一个商贾,十几岁的商贾,他们也做不来。

    “看来这张小官人在乡里,声望不低啊!”

    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好像看出了什么,互相对望了一眼,点了点头。

    张正书径直把他们带到了大礼堂之中,这个大礼堂,也是张正书模仿后世建起来的,目的嘛也很简单,就是用来开会的,或者说是用来洗脑的。张正书深谙后世洗脑之道,这不,对科举已经失去念想的秀才,都被张正书洗脑成了他的死忠粉,还有什么是张正书做不到的?

    很快,技校的教导主任、各个作坊的负责人都到齐了,列坐完毕之后,张正书走上讲台,拿起了石膏做就的粉笔。

    “今日,我要宣布一个改革。之前,技校和作坊‘产、学、研’一体的模式运转得很不错,但是有一个缺陷就是,我们被人盯上了。据我的消息,已经有某些势力,想要夺取我们的秘方……”

    张正书的话还没说完,香水作坊的负责人,我们可敬的郭骞道长猛地起身,面色发狠地说道:“谁,是谁这么大胆,竟敢觊觎香水秘方?小官人,你无须担忧,只要老道有一条命在,老道誓死捍卫这个秘方!”开玩笑,要是秘方泄漏了,他就要赔一万贯钱的,把他卖了都赔不起啊!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香水的大卖,这老道已经拿了不少奖金了,甚至都超过了他的工钱,让不少人羡慕得眼红。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道士郭骞有这么大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郭骞的表态,其余作坊的工匠也纷纷表态,都义愤填膺,愤恨难平。

    也是,在宋朝商业间谍也很常见了,这只关乎道德问题,因为《刑统》上没有明文规定这是犯法的!就算是犯法,有了千百倍的利益,也会有人前赴后继地冒险。所以,很多人都理解了,为什么张正书一定要招募武人来护院。

    “安静,听我说!”

    张正书做了个安静的手势后,“树大招风,这是在所难免的事。但我们要做的,是未雨绸缪。我决定了,以雇来的护院为基础,加上张家僮仆,组成巡逻队,发现可疑人等,一律拿下……”其实这个任务不算难,除了作坊的工匠、技校的学生以外,李家村的村民就那么几百个,在宗族社会中,任何一个新面孔出现,都会成为新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到这事是轻而易举的,看到底下的人没反应就知道此事没有难度了。

    “……在作坊外要建立高墙,不能再如此暴露了。”张正书沉声说道,“虽然机密在作坊之中,但是这样也会被人窥视一二的。”

    这一条也没有异议,甚至有人已经发现了,这两天确实有陌生人出现在李家村中,还对作坊探头探脑的,甚至还有想和工匠攀谈的。

    “此外,作坊负责人要下去对工匠一个个说明白,泄露秘方的后果!”虽然张正书采用了流水线和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但其实也不算保险。如果有人潜心在每一条流水线上挖掘机密,总有一天会把秘方泄露出去的。所以,加强思想教育是必要的。有奖有罚,才能管理好这么多人。要知道,如今的李家村,

    “小官人,不消你说,俺们每日都在强调哩,不要同不相干的人闲谈,便是不同作坊的工匠也不成!”

    果酒作坊的负责人,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酿造果酒经验的老酒匠,姓杜,也不知道他和杜康这个酿酒始祖有什么关系,据他自己所说是没啥亲戚关系的。

    张正书点了点,说道:“果酒作坊的态度值得学习,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谨小慎微是没有错的!不仅对待秘方上,对待质量上也是一样。”

    其实,张正书之所以要保护核心技术,并不是要敝帚自珍,而是要杀一杀自己研发不出来就偷别人秘方的歪风邪气。如果一个匠人,他费尽千辛万苦才发明的东西,结果还没来得及有什么收益就被人窃取了成果,这样是不是一个打击?如果没有利益,这个匠人以后还会投入发明之中吗?肯定不会了,没人是傻子,吃力不讨好的事没人愿意做的。

    张正书鼓励的是发明,而不是剽窃。要是你不会发明,先“山寨”也行啊。连“山寨”都不“山寨”,只想着来偷技术,这就非常无耻了。

    抓到这样的人,张正书决定往死里揍,揍不死就好。杀鸡儆猴,是必要的手段。在宋朝这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抓到小偷村民是有很高自主处置权的,不闹出人命,不把人打残废了怎么都行。

第332章 开始操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护院和选出来的僮仆,每日都要进行操练。”

    张正书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来财分明看到,张小官人的嘴角又浮现出了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来。

    “每日操练?”

    这些个新晋的护院有点发愣了,这不跟军队一样了吗?不对,比军队还厉害。要知道,就算是禁军,哪怕是最精锐的西军,也不会每日操练的啊!

    “至于护院的休假,则实行轮流制度。但凡是张家产业内的一切人员,皆要佩戴令牌。令牌以铁铸成,不日下发。”

    张正书开会的风格就是这样,一般来说他决定的事情,开会只是为了宣布而已。要是有什么事需要商量的,张正书宁愿去食堂里,让厨子做几道菜,或者他亲自下厨弄几道菜,大家坐下来畅谈,畅所欲言。正因为张小官人这么毫无架子,才让这些工匠甘心为他工作。当然了,这里面的金钱因素也很重要,张正书给的工钱是别人都给不了的,太高了,甚至一些顶级工匠,拿到的工钱居然比一个小县的县官还要多。这样的待遇,有几个人不卖力工作,不卖力提升自己的技术?

    甚至张正书还得知了,一些年轻的工匠发现识字的工匠更加吃香,而且工钱也更多,在空闲的时间里,这些年轻的工匠自发地到技校里跟孩童们一起读书识字。这样的变化实在是意想不到,张正书也是感慨,只要有上升的空间,有跟丰厚的薪酬,工匠还是愿意学习的。当然了,这和张正书制定的工匠评级制度分不开。说是他制定的,其实也不过是照搬后世的技术工人等级级别罢了,也一样分八个等级。

    根据作坊的类型不同,技术工种也不同。要评级,就要经过严格的技术考核合格后评定。最顶级的八级工匠,不仅工作服上会标明他的等级情况,工钱也去到了一个月三十贯钱,再加上奖金、福利什么的,妥妥的要比一个小县的县官俸禄要高得多。

    利用良性竞争的模式,作坊里掀起了一股攀比技术的浪潮。张正书鸡贼地在用工作服来做文章,五级工匠以上的,会在工作服上标明出来,等于树立了榜样。羡慕嫉妒恨的其余工匠,一个个都发奋图强起来了。凭什么大家经验技术都差不多,你能考得了五级工匠以上,我考不了?五级工匠,不仅在作坊里地位飙升,最关键的是工钱也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一二级工匠是学徒级别的,一个月两三贯钱;三四级工匠也就五六贯钱,虽然有提升,但并不明显。可五级工匠,却能一个月有十贯工钱!工钱翻倍,傻子都懂削尖脑袋往里面挤啊!

    这倒好,张正书就是用这种差异化的激励手段,彻底把作坊里的工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最后,得到收益的还是张正书!

    据不完全统计,单单是香水作坊,一个月就赚了五千贯!

    这是刨去工钱、原料和各种支出后的纯利润,怪不得会惹得别人眼红了。就算是宋朝卖得最火的丝绸、茶叶,也赚不来这个收益啊!估计也就是拥有三千加盟店的樊楼,能比得上香水这个行当了。有趣的是,张正书的香水,正是用“大酒”反复蒸馏出来的。只用了酒楼不到百分之一,甚至只有几百之一的酒,就赚到了樊楼一个月的纯利润。要是把这个利润比说出去,估计能吓死一堆人。

    虽然张正书并不觉得这钱有多少,可他知道已经引起很多人觊觎了。

    防人之心不可无,把安保工作做好是很必要的。

    张正书想要刺激大宋的工业迈入一个新阶段,就必须让宋人觉得这是一个暴利行业。宋朝商业气息浓重,能赚钱的事,肯定有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来的。有些“道德沦丧”的商贾是不会讲究什么规矩的,能赚到钱,他们能把亲生父母都卖了。这种人,张正书是不屑的,但却不能不防,他们的太不择手段了。

    散会之后,张正书把武人和选出来的僮仆编成了队伍。

    算了算,这个队伍一共有八十多人。

    可以说,除了做饭以外的养娘、厨娘之外,张家的僮仆全都编进来了。

    大伙都不知道小官人要做什么,站得歪歪扭扭,不成队形。

    “刘忠,出列!”

    张正书不知为何,脸上严肃得很。

    刘忠有点莫名的热血上涌,好像错觉到了军队之中一样。他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出列了。

    “你祖上当过兵,现在你就是这支保安队的队长!”

    张正书的恶趣味又来了,“保安队”都横空出世了。

    “保安队?”

    刘忠念叨着,始终觉得有些怪怪的。他的感觉是没错的,保安队这么超前的名字,确实不应该出现在宋朝,十分违和啊!在宋朝,所取的名字都是内涵十足的,像“保安队”这样直白的名字,实在是有点不入流。保卫安全,保安队,太怪异了。

    确立了这支保安队的头之后,张正书露出了他的獠牙:“现在,开始练习站立。从现在开始,谁没有我的命令,敢开口说一句话,动一下的,绕着操场跑十圈!时间,为一炷香时间,开始计时!”

    终于,这些保安队员们看着张正书严肃得像冰块的脸庞,终于明白了张正书不是开玩笑的。

    张正书先是做了一个立正的标准姿势,让那些武人和家仆都跟着做。

    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甚至刘忠都是这么认为。站立而已,谁不会?看着张正书点燃了一炷香,这些保安队队员脸上还带着轻松的神情。

    但是,谁能料到抬头挺胸,脚跟并拢呈八字,双手紧贴大腿的站立,居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