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156章

大宋好官人-第156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个角度来说,曾信骥真的比不过张正书。

    “你就可劲编罢!”

    曾信骥哪里肯信,虽然宋朝人都很尊重文人,也崇拜文人,但是张正书算什么文人?连县学都没毕业的“小学生”,根本担不起“秀才”这个词。

    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有时候说真话是没人信的,说假话就有人信了。你知道我们的脚下是个圆球吗,从这里往西而去,能绕行一周回到原地。而且极西之地,称之为‘欧罗巴’,上面的人与中原人大相径庭,黄头发,白皮肤,褐色眼仁。这些人,也就是我们先祖见过的‘大秦人’。欧罗巴距离大宋数万里之遥,且那片土地上诸国纷争,小国众多,强国要数‘拜占庭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帝国’、‘波兰王国’,甚至匈奴人、突厥人也到了极西之地,在那里继续繁衍生息了起来……”

    李师师一双妙目滴溜溜地看着侃侃而谈的张正书,等张正书说完了之后才惊讶地说道:“小官人,你说得是真的?”

    “行首别听他胡说,他又没去过西方,又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再说,也没人到过甚么‘欧罗巴’,还不是任他怎么说?”

    曾信骥忍不住脱口而出道,但也是有理有据,正常人都会这么想的。

    张正书也没反驳,而是抬起头来,转身看向西方,说道:“有朝一日,我肯定会到一趟西方的,我要让大宋的商品,卖遍整个欧罗巴。”

    “小官人果然是有大志之人!”

    李师师也佩服起来,她不是寻常女子,自然知道海贸之路虽然暴利,但海上风险颇多,每一次出海都是在和死神做斗争。今日不知明日事,对于海贸的海员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了。每次出海,都要留下遗言;每次回港,都要祭祀“水上行神”,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风俗了。

    “有些事,总是要有人去做才行的。对了,二哥,我不得不提醒你,我们宋人其实已经到了离欧罗巴不远的地方了。你可能不知,沿海那边的海员,已经到过了高丽、东瀛、琉球、交趾、占城、真腊(柬埔寨)、蒲甘(缅甸)、勃泥(加里曼丹北部),阇婆(爪哇国)、三佛齐(苏门答腊岛的东南部)、大食、黑衣大食、层拔(黑人国之意,在非洲中部的东海岸)。其中,黑衣大食距离欧罗巴,在陆上距离已经很近了。当然,也等同于我们从汴京到广南东路的距离。”

    张正书心中自有一副世界地图,毕竟他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曾信骥皱眉说道:“果真如此?”

    什么高丽、东瀛、琉球、交趾、占城他是知道的,因为他家的丝绸也会出海,甚至曾家的船队里也分河运和海运。而大宋生丝之类的丝绸,卖到高丽、东瀛、琉球、交趾、占城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了。

第317章 女人的钱最好赚() 
张正书认真地说道:“你以为我在说笑吗?”

    “……你说的话我太相信!”

    曾信骥被张正书怼得很惨,也坑了好几遍,已经不敢轻易相信张正书说的话了。

    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是个人都知道我是外号牙齿当金使,诚实可靠小郎君,并不是浪得虚名的……”

    “就凭你这句话,你就信不过了……”

    也许是受到了张正书的影响,李师师居然也会神补刀了,“阿姆说了,男人说的话,都不可信!”

    曾信骥好像找到了组织一样,连忙声援道:“就是,就是,这人满嘴胡话,信不得,信不得!”

    “话说你别为了拍马屁而忘了自己也是男人吧?”张正书也是一阵无奈,这个大舅子见了美女之后,这智商是直线下降啊!

    李师师听了这话之后,也终于笑了,眼中带着笑意的李师师,登时艳丽得不可方物。即便是蒙着面纱,张正书都能想象得出,面纱之下的那张倾国之容到底是如何沉鱼落雁。“怪不得啊,怪不得……”张正书叹息了一声,心道:“怪不得宋徽宗会她着迷,甚至不要江山要美人……”

    张正书这种“见过大世面”的人都被李师师的风情说折服了,更别说曾信骥了。张正书斜眼看了看曾信骥,都差点流口水了,对此张正书只想说:“呵呵,男人……”

    “还是坐下来畅谈罢,奴家为两位官人准备了酒菜……”

    李师师果然是高情商,把曾信骥的尴尬化解于无形之中。

    “李行首不打算给我们唱一曲么?”

    张正书笑道,“光是有酒没曲,不太好啊!”

    “小官人有求,奴家怎敢不从?只是新词不多,小官人是不是……”李师师眼中闪出一丝狡黠的神色来,一双美眸放在张正书身上,这种风情别说张正书了,就是情圣过来也把持不住啊!

    曾信骥悲哀地发现,他确实是被忽略的那个,不过从侧面也证明了一件事,这个李行首确实和张正书有非同一般的往来,要不然怎么会这么熟稔?

    张正书这会可顾不得曾信骥的感受了,他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极尽嘲讽曾信骥都还是厚着脸皮不走,那被李师师忽略也只能说是自讨苦吃。像李师师这等奇女子,见识的男人都是行业晓楚。周邦彦就不说了,号称大宋第一词人,在工于词律上无人能及;宋徽宗就更加不用说了,这时候能做到皇帝有几个?反正宋朝就一个。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精于音律的、精于书画的大家,才能见得到李师师一面。

    认识的男人多了,李师师的眼界自然就高了。

    不能怪曾信骥不出色,但有时候人和人相比,确实有点残酷的。

    就算是张正书,因为言行独特,李师师对张正书的注意也比曾信骥要多。这不,李师师都开始明目张胆地向张正书要新词了。

    张正书苦笑道:“汴京城的人都知道我不学无术,你这李行首却让我填词,这不是要为难我吗?”

    “那不做词也行,小官人你送给若桃多少香水,奴家也要多少香水,而且要翻倍!”李师师眼中闪过一丝顽皮的意味,张正书好像也琢磨出什么东西了。

    “你叫我来,该不会是想说这个吧?”

    张正书觉得有点奇怪,“而且你要这么多香水干嘛啊,又用不了这么多……”

    “小官人,你是不懂女人啊,女人怎么会嫌香水多呢?”李师师幽幽然地说道,走到那张琴前面,轻轻抚弄了起来。登时,一连串动听的音符如同水银泻地一样,倾泻而出。

    张正书一拍大腿,说道:“我就说我好像忘了什么,原来是这个!”

    确实,张正书之前是没想起来,女人的化妆品也好,香水也好,从来是不嫌多的。像后世的女人,口红都能分几百种色号,更别说还有其他的化妆品了。香水也是一个样的,就连香味都能分出上百种来……要不怎么说,世界上小孩子、女人和老人的钱最好赚?

    小孩子的消费、女人的消费,甚至老人的消费,其实都是冲动消费居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往今来都是一个样的。小孩子见到新奇的玩具就想据为己有,吵着大人要买;看到好吃的,也会想要去吃;看到别的小孩子有的东西,他也想要有……这样的冲动消费下,能不给商贾赚钱才怪。

    老人也是差不多的类型,但老人不会注重什么吃穿用度,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健康。典型的老年人冲动消费,就要属古代的帝王了。秦始皇牛逼吧,千古一帝,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自称始皇帝。但他还不是怕死,给了徐福大量金银财宝去寻仙山,找不老药?汉武帝厉害吧,也是千古一帝,将匈奴驱逐到大漠深处,再也不敢南下牧马。可到了晚年,还不是听信方士之言,求神想得长生,以至于巫蛊之祸酿成父子相残的惨剧?唐太宗也不输两位前辈多少,驱逐突厥,灭了高句丽,被称为“天可汗”,不一样是轻信方士之言,既沉迷占卜,又迷恋丹药?

    这些怕死的皇帝,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却还是买不到长生,反而还更快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唐朝就不说了,作死的皇帝一个接着一个,最起码有五个皇帝是痴迷丹药而死的。哪怕是到了宋朝,也即将迎来一个极度崇信道士的皇帝——宋徽宗赵佶。这些皇帝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到老了,就疾病乱投医,最后把自己作死了。老人的钱,容易赚就是容易在这里。

    至于女人的钱嘛,就更简单了。女人天生爱美,但美的东西一般都很贵啊!比如化妆品,比如香水,比如好看的衣服,比如漂亮的玉石、钻石之类的首饰……哪一件不是价格昂贵的东西?

    可惜的是,张正书忘了这件事,还以为宋朝的女人和后世的不太一样。

    然而事实证明,女人自古以来都是那样,对于好看的东西“爱不释手”!香水的持续火爆,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张正书现在已经是后知后觉,感觉自己好像错过了几个亿的赚钱机会一样。

第318章 利益驱动() 
“小官人,你怎么了?”李师师停止了抚琴,关切地问道。

    “没事,我还得多谢你的提醒。不错,香水只有一个味道,一种类型太单调了,我想了想,有的女子喜欢浓郁的花香,有的女子喜欢清淡的花香,还有的喜欢各种花香……我打算日后继续推出各类花香的香水,比如茉莉香味的、桂花香味的、牡丹花香味的、蔷薇香味的……啧啧啧,这钱赚得……”

    张正书说不下去了,他有预感,这香水绝对是一个长期盈利的产品!

    唯一的问题是,香水很可能被其他人破解,甚至直接从香水作坊里窃取出机密来。毕竟酒精这东西,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是蒸馏器,而不是操作技术。花露的萃取,也是蒸馏器的功劳。这里面只隔着一层窗户纸,要是知道了材质,基本一捅就穿。

    好在张正书并不惧怕有人破解香水的技术,甚至他还巴不得有人去破解。最好张正书弄出的每一项技术都有人费尽心思去破解,那样大宋才能真正强大起来。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啊,生产力就是国力!他做了这么多事,不就是想提升大宋的国力吗?

    至于赚不赚钱倒是其次了,“大桶张家”只要坐拥银行,还怕没钱用?

    只是金融虽然重要,可最重要的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宋朝不是没有想过要发明东西的人,而是很多人看不到怎么赚钱,所以就没有继续研究下去了。张正书作为一个穿越者,拥有着超越数百年的眼光,自然明白科技树是怎么攀登的。只要稍加点拨,就能让大宋的科技少走一些弯路。以汉人的技术沉淀,有了发明创造的土壤之后,还怕不能诞生伟大的发明吗?

    可惜,李师师和曾信骥都以为他钻到钱眼去了,因为这香水确实是个暴利行业啊!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如果不是这样诱之以利,哪里会有人潜心去研究这个知识?如果赚大钱的渠道就只有来回倒腾货物,读书做官,耕田种地……那会有发明才是奇事。发明创造,是有需求了才想着去发明创造的。没有需求,没有利益,也只有沈括这样不差钱的主才玩得起这游戏了。

    好在,曾信骥本身就是商贾,也不会觉得赚钱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李师师也知道,这张小官人是有大本事的,再说了,她也很期待其他味道的香水。现在的这种“兰蔻”百花型的香水,香是香了,但是却不太符合李师师的气质。“小官人,那你做出那等香水,奴家是不是还要签甚么代言?”

    在李师师看来,她代言的只是一个款香水,所以有点担忧张正书不再每月提供一瓶香水了。虽然,李师师不差钱,可“兰蔻”香水太火,每日在张正书的香水行前排队竞购的人,已经从街头排到了街尾,还要绕一个圈再回来。即便张正书扩大了作坊,招募了更多的工人,添置了十余个蒸馏器,但还是无法赶得上消费的速度。

    张正书笑道:“怎么会,李行首想多了,若是有新款出来,第一个用上的还是你,毕竟我们是有代言合同的……”

    “小官人真会做生意啊!”李师师叹了口气,“若是奴家知晓这香水会如此风靡汴京城,说不得奴家要价就得高一些了……”

    张正书一愣,说道:“今日李行首找我来,是想重新谈代言合同的事吗?”虽然张正书有些诧异,但他也能理解。确实,张正书卖掉二十瓶香水,李师师的代言费就赚回来了。而张正书的香水作坊,每日能生产三百余瓶香水,这简直是日进斗金啊!而且每日还供不应求,李师师有这个要求也说得过去。

    不得不说,宋朝人太有钱了。这么贵的香水,眼都不眨就买了下来。要不是张正书规定每人限购一瓶,恐怕这销量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