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150章

大宋好官人-第150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让大家都大跌眼镜的是,张小官人的报纸火了,甚至还把和乐楼的李行首也推上了一个高不可及的地位。甚至张小官人弄的香水,早已风靡了汴梁城。就算是很多人不看好的蔬菜,据知情人士透露,已经渗透进汴梁城百姓的餐桌了。

    这样的一个商贾奇才,居然有人说他是傻了?估计说这话的人才是真的傻了,傻得都看不清事实。

    这些天张小官人在城郊大搞基建,花费数千贯的事,也惊动了不少“吃瓜群众”,准备看好戏呢!

    殊不知,已经有好部分醒悟过来的人,已经默默地关注着城郊的变动,甚至还有一些大商贾用商业探子去打听消息了。可见,张小官人并非是傻了,而是他做的事情没多少人能理解罢了。但是等你理解了,人家已经开始赚大钱了。

    听这秀才说张小官人是傻了,很多人就摇了摇头,不再说话,谁知道那张小官人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秀才见没人搭理他,也没人说张小官人的坏话,他也好生无趣。

    恰在此时,茶肆里走进了一个博君人,准备说书了。

    不消说,今天主讲还是《射雕英雄传》。不得不说,武侠小说的出现,给宋朝小说行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白话文也能写小说,而且写得这般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让宋人是大呼过瘾。甚至很多宋人已经成了“雕迷”了,每天都有人去“京华报社”前面催更,这让主笔的曾瑾菡很是开心。

    最关键的是,《射雕英雄传》写的是平头百姓,不是官,也不是大人物,而是小人物升级,这代入感简直是爆棚了,怪不得宋人个个沉迷其中。哪怕是一些大人物,也不例外,甚至从中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而这《射雕英雄传》的横空出世,直接让一些靠着写小说的文人恨得牙痒痒了。

    他们没想到,一个用白话文写的小说,居然能火成这个样子,而且还能写得这么长——到现在为止,已经连载超过了十万字了。这样的篇幅还没到最高朝的部分,这岂不是要奔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去了?

    都说同行是冤家,这些文人恨死了《射雕英雄传》,甚至不少人大肆诋毁,说这是“糟粕”,败坏纲常,甚至还鼓动让官府去禁封它。然而,据小报消息称,当今官家都对《射雕英雄传》大肆好评,甚至每期不漏地看完了。这个情形下,谁敢封禁它?

    最高兴的要属“勤卷堂”的陈掌柜了,他都没想到帮着张正书完成了“活字印刷术”,培养了工匠后,居然会捞到《射雕英雄传》的雕版印刷权,单单是一卷《射雕英雄》,就让陈掌柜赚得盆满钵满了。

    茶肆中,这个秀才见这博君人说起了《射雕英雄传》,实在听不下去了,恨声说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圣贤之道就是被这些铜臭商贾玷污了,什么武侠小说,就该焚毁,永生禁绝!”

    他恨恨地出了茶肆,留下一溜儿哄笑的人:“哈哈哈,这秀才实在迂腐!”

    张正书也没想到,他弄出的这则招工公告会这么轰动。他原本也就想着给武人好一点的待遇,提升一下武人的地位罢了。

    没想到,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仅仅两天过去,京华报社已经接待了不下千个武人了,这让张正书有点慽慽,皇城司也不得不征调了人手,帮忙着维持秩序。

    皇宫里,赵煦听闻此事的时候,则哑然笑道:“这小子,永远都会给人不一样的惊喜,算了,不用管他……”

    有了赵煦的表态,张正书算是有惊无险了。要不然的话,大宋早有人禀报此事,甚至台谏官也被惊动起来了,张正书很“荣幸”地成为了第一个被台谏官弹劾的商贾,只不过赵煦轻飘飘一句话怼了回去:“商贾招护院,乃是私人之事,干卿何事?”

    当王庆把此事告诉张正书的时候,张正书哈哈大笑了两声,然后继续招募武人了。

    眼下,他就发现了一个人才。

    这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武人,叫做“刘忠”,有个绰号叫做“花面兽”,主要是他脸上有一个黑色胎记,好像一只猛虎一样。这个刘忠是汴梁城郊五十里刘家村的人,因为自小习武,但由于家道中落,到现在连饭都吃不饱了。不得已,来到汴梁城做一个京漂,每天在码头揽活干。

    刘忠现在不过二十岁,但长得异常魁梧,张正书目测他的身高超过了一米九,也不知道吃了什么东西长得这么高。刘忠的身形,简直比张正书大了两号,在他面前,张正书就好像是小孩子一样。刘忠擅使一柄大刀,据说祖上是太祖亲兵,后来卸甲归田后功夫就传到了现在。

    但是,由于宋朝土地兼并实在太严重。时过境迁之下,刘忠祖上的家产全都败光了,他的饭量又大,吃不饱肚子之下不得已开始了艰苦的谋生日子。

第305章 花面兽() 
刘忠原本也不知道“大桶张家”招募武人的,只不过这事实在太火了,码头上不少沦为挑夫的武人,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应聘了。刘忠一琢磨,那些武人都不如自己,说不定自己就能被招进去了呢?

    不仅包吃住,还一个月有三贯的工钱,这样的好事,跟天上掉馅饼差不多了。说不动心是假的,就连武举都有人想着浑水摸鱼了,更别说这样的一个私人招工。不少不是武人的,都抱着中大奖的心态过来应聘,才有如此盛景。

    张正书看着这样热闹的场面,差点以为自己是在后世开招聘会。前来应聘的人,情绪高涨得张正书都有点受不了。

    好在,张正书是有经验的,见势头不对立即更改了招募的方式:考试。没错,只有考试才能公平公正,张正书也想找一些有真武艺的武人,而不是只有蛮力的莽汉。考试也很简单,把你最拿手的武艺秀出来就行了,为此张正书还特意让人准备了不少沙包。

    刘忠虽然最擅使刀,毕竟是家传武艺嘛。但是,刘忠的拳脚也是不错的,起码比很多武人要好。张正书对他拳拳到肉的打法十分欣赏,见过后世散打的人都看得出,什么是花架子,什么是真正的杀人技。

    后世有人质疑中国武术,认为中国武术是花架子罢了。但其实这只是误解,武术和武技,本来就是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的。武术,其实就是一种套路,表演的成分居多,戏剧上用得最多。但是武技,却是实打实的杀人技,从战场上积累下来的。武技包括了各种兵器的使用和拳脚的杀人技巧,绝对没有一点花招,出手就是要人命,非死即残。比如从唐朝流传下来的唐手,就是这样的杀人拳脚,往往一击必杀,没有半点虚假。

    其实,到了后世也一样有这样的杀人技传承,只不过一般不用罢了。在法律昌明的年代,谁敢下这样的狠手啊?这样的传承在后世,叫做散手,也叫做散打,散的是拳术各项训练的总成,是以为“散”。但注意,后世的散打其实也是留手了的,而像宋朝这时候的杀人技,却是真正能致人于死地的夺命拳术。

    刘忠用的,就是这样的散手,也有个名字,叫做“太祖长拳”。没错,就是赵匡胤传下来的拳术。

    一般人是不会“太祖长拳”的,因为这只在军中袭承。但是刘忠祖上是太祖的亲兵,所以才学得到。“太祖长拳”讲究实战,攻防格斗,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动作干净利索,如果闪避不及,被一击毙命也是有可能的。

    张正书虽然不懂武技,却有眼光,立即发现了刘忠是个高手。

    “好!”

    张正书毫不犹豫地招下了刘忠,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回小官人,俺叫刘忠,人称‘花面兽’,汴州人士。”

    刘忠大大咧咧地说道,“祖上曾当过兵,家传武学……”

    “不错,不错!”

    张正书觉得这人可堪造就,又问道:“识字吗?”

    “不识得……”刘忠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张正书微微有点遗憾,但他也知道,别看宋朝是古代识字率很高的时代,而且汴梁城中读书人数不胜数,但实际上文盲率还是很高的。像刘忠,连饭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有闲钱去读书?“那也没关系,愿意到我这做一个护院吗?”

    “愿意,愿意……”

    刘忠听了这话,激动得都涨红了脸,映衬得脸上的那个猛虎形状的胎记更加狰狞。

    张正书点了点头,说道:“且去那边候着,待会有份契约需要你画押签字的。”

    刘忠又千恩万谢地走了,张正书在心中感慨,这时代的武人确实没有多少花花肠子。像刘忠这样的,只要你待他不薄,那他可能拿命来回报你。这可能就是武人心中的“义”吧,义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

    当然,张正书支开刘忠不是因为他要继续招聘,而是系统提醒他,这个刘忠不简单。

    “你知道这个刘忠是谁吗?”

    系统毫无预兆地蹦出来,有点急促地说道,张正书是第一次见到系统这个模样。虽然他早就知道了这个系统其实是有自己一套逻辑的,也确实是一个AI智能系统,因为它有着喜怒哀乐,有着人类的感情。可这样状态的系统,张正书还真的是第一次见。

    “是谁?难道历史上鼎鼎有名吗?”

    张正书觉得有点好笑,怎么可能,如果是历史名人,怎么他一点都没听过?

    “《三朝北盟会编》有记载,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有一巨寇叫刘忠,人称‘花面兽’,初聚兵于东京,其众皆戴白毡笠,又号‘白毡笠’。后南宋建炎三年十一月,韩世清败刘忠于斩州。如果历史没有出现偏差的话,那这个刘忠就是日后的土匪头子……”

    系统煞有介事地说道,唬得张正书一愣一愣。

    “啥?我招了一个土匪头子进来?”

    张正书忍不住有点后怕了,土匪啊,那是杀人不眨眼的存在啊!

    “更有推测,这个刘忠是《水浒传》中杨志的原型之一。”系统响起了不怀好意地笑声。

    张正书又是一惊:“杀泼皮牛二的‘青面兽’杨志?”

    “哟,瞧不出来啊,你对《水浒传》还挺熟的?”系统打趣道。

    “我勒个擦擦,这乐子有点大了……”张正书有点惴惴不安地说道。

    系统连忙说道:“没事,人的命运是会改变的。历史上的刘忠因为走投无路,才落了草。现在他有工作了,估计也不会去做山贼土匪了。”

    张正书这才安心一点,他也略懂招聘的技巧,从刚刚接触刘忠的情况来看,确实是个直爽的汉子,而且似乎很讲义气。说不定现在刘忠的心里,已经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了。不得不说,命运真特么是个奇特的东西。张正书这个小蝴蝶来到了宋朝,到底会改变多少人的命运呢?

第306章 武器禁令() 
命运这东西实在太过奇妙,张正书怎么都想不到,有朝一日他居然会和一个反贼扯上关系,好吧,是未来的反贼。

    而且,看着这反贼在傻笑着的模样,张正书觉得他的三观又受到冲击了。

    “丫的,怪不得没反成功,原来是得意就忘形,乐都乐傻了……”张正书叹了口气,心中还嘀咕他是不是招了个傻子回来呢。家里面他的书童已经够傻了,现在再招一个傻子来看家,似乎这画风总有点不对。

    “不管了,傻不傻没关系,傻一点才好,免得到时候遇到困难了他先溜了……”

    张正书打定了主意,从书房里掏出了两份契约,走到刘忠面前说道:“喏,这里有一式两份的契约,签了吧?”

    刘忠拿过这两份契约,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之后,问出了一个问题:“小官人,这契约是一样的?”

    “一式两份,当然是一样的啊?你一份,我一份,留着保存的,按照契约行事,各安其职……等下,你不是不识字吗?”张正书觉得有点奇怪,刘忠不识字看这两份契约看得这么久是为啥呢?

    “额,小官人,俺刚刚是在对照……”

    刘忠有点小拘谨地说道,多魁梧的一个汉字,腼腆起来张正书都觉得这画风好像非常很奇异,你能想象一个反贼头子在你面前扭扭捏捏吗?反正张正书的鸡皮疙瘩是起来了。

    “哦,原来是在对照啊……”张正书连忙解释道:“这份契约里写的是,规定了你的薪酬是一月三贯钱,干得好继续有提升,包吃住。同时你的职责是看守要看守的东西,而且要负全责,一旦丢失了,不仅工钱没有了,还要被我辞退。还有工作不卖力,不认真负责也是要被辞退的。这样的条件,算不算苛刻啊?”

    刘忠这时候巴不得要做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