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好官人 >

第125章

大宋好官人-第125章

小说: 大宋好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还要持久的香味。只需要滴上一两滴,就能维持一天的香味,这种好东西,是个大户贵胄、文人骚客都为之倾倒,更别说富绅巨贾家中的女眷了,那是供不应求啊!

    张正书的香水行,现在是日进斗金,每天按照二十贯来卖一小瓶香水,还是每日限量一百瓶,每人限购一瓶,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甚至在黑市中,“兰蔻”牌香水卖到近五十贯的天价,还因此出现了北宋的黄牛党,专门倒卖香水。好在张正书也有反制办法,每人过来买香水都要登记姓名,一旦认出是每日都来排队的黄牛,则不得售卖。也是因为这样,张正书的香水行很受汴梁城的欢迎,认为他是一个讲信誉的“好商贾”。

    张正书这就偷着乐了,他赚的这钱不知道赚了他们多少钱银,还是“好商贾”?这真的是一个疯狂的时代,不过张正书喜欢。

    当然,像后世某米手机一样耍猴抢购的事张正书是不会做的,香水作坊已经迁出了技校,在李家村另起炉灶了,不仅加多了蒸馏器,还雇佣了几十个帮闲的汉子烧火制备酒精。现在还囤着量,可每日的限量已经从一百瓶上升到现在的三百瓶了。估摸等产量上去之后,就供求平衡了。

    “不急不急,若是太早放量,那么香水会不值钱的,也会减弱香水的热度。”张正书思量了一下说道,“每日增加十几二十瓶的供货量,等到把价格稳定下来后,黑市上无钱可赚的时候,才是放量的时候。不然的话,香水一旦崩盘,价格将大受打击……”

    这也是抢购的坏处了,即便单价再高也无法赚大钱。而且想走量的话,前面花了大价钱买了香水的人,因为价格下降而觉得心理不平衡,那样会无形打击“兰蔻”牌香水的品牌形象。这年头的商贾基本没有什么品牌意识,可张正书却知道,如果把“兰蔻”这个品牌打响的话,那将会是一大笔无形的资本。

第253章 果真好胆() 
这也是抢购的坏处了,即便单价再高也无法赚大钱。而且想走量的话,前面花了大价钱买了香水的人,因为价格下降而觉得心理不平衡,那样会无形打击“兰蔻”牌香水的品牌形象。这年头的商贾基本没有什么品牌意识,可张正书却知道,如果把“兰蔻”这个品牌打响的话,那将会是一大笔无形的资本。

    要知道,一个好的品牌,就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低成本。品牌的背后,是一个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成功企业。只要整个大宋,甚至大宋周围国家的人都知晓了“兰蔻”牌香水,认可了“兰蔻”牌香水,那么张正书下一步再推出“兰蔻”牌其他东西的时候,也会打上“高端”的烙印,这才是张正书想要做的事。

    为了短期利益而坏了一个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品牌,那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曾瑾菡一开始还不能理解,但张正书把“品牌”的作用一说,曾瑾菡就能理解一下了。毕竟张正书上大学时学的就是经济学,品牌肯定是要学到的。虽然很多都还给老师了,但对于品牌的概念张正书还是记得的。

    “郎君,你怎么懂得这般多?”

    曾瑾菡说这话的时候,已经隐隐带有点崇拜的味道了。

    张正书大言不惭地说道:“你夫君我懂的东西何止这些,还有很多都没亮出来呢!”

    “夸夸你都不行……”曾瑾菡风情万种地白了他一眼,然后起身说道,“我吃饱了,你慢慢吃吧……”

    张正书一看,我的个乖乖,桌子上只剩下一堆残羹剩菜了。“你今天怎么吃这么多?”张正书傻眼了,他还没吃饱啊?

    “谁叫你做的饭菜那么好吃,我就多吃了一点嘛……”曾瑾菡俏皮地说道,“决定了,你以后要每日做菜给我吃!”

    “我倒是想,你愿意一直吃吗?”

    张正书敢肯定,以他的厨艺捉住一个女人的胃实在太简单了。这可不是说笑的,要知道这时候的大厨,或者是后世的大厨,几乎都是男性,这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男性在体力上,在创造力上,天生要比女性厉害那么一点点。虽然有例外的,可总的来说男性还是要比女性多的。

    以曾瑾菡的七窍玲珑心,哪里听不出张正书话里的话?只见她的脸上好似有烟霞升起,泛起了微微的红晕,似喜似嗔地说道:“你这人好不老实!”说罢就一路蹦跳跑开了,留下露着笑意的张正书。

    可惜这样的好日子不长,张正书也没想到的是,有一个贵客上门了。

    来人很低调,但是再怎么低调,都无法挡得住他骨子里的傲然。就好像人在看蝼蚁一样,张正书看着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眼睛里浮出了一丝不满。确实,任凭谁用这种高高在上的眼神来俯瞰世人,那都是让人不自在的。哪怕是赵煦,如果有这样的眼神,张正书早就扭头走人了。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这个道理。

    “你就是张正书?”

    这个老人真的挺不客气的,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小商贾而已,不知道当今圣上为何这般看重他?还说,王安石的变法想要成功,成败在此人身上。虽然这个小老儿是知情的,赵煦这么信任张正书,完全是因为张正书不求官,还帮他治好了身体的隐疾。若非亲信之人,哪里能得赵煦如此看重?

    就算是这小老儿,也是因为支持新法,才能身居高位的。

    今日沐休,他要来看看,这个把赵煦迷得神魂颠倒的商贾,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货色?

    “不错,我是。”

    张正书不想问他是谁,因为张正书知道,在汴梁城中,扔一块砖头都能砸中一个官,这比例实在是太高了。可以说,不到汴梁不知道官小。历朝历代以来,官最多的就是宋朝了,你出个门,迎面都能撞上好几个官员。在这个意义上,张正书这等“屁民”,确实没啥能在汴梁城得瑟的。好在宋朝不抑商贾,但这也不代表商贾的地位就提到很高了。相反来说,这些商贾在朝廷眼里和猪牛羊没啥区别的,都是盘剥的对象。

    所以,这小老儿看不起商贾,也是有内情的。

    张正书看着这小老儿身后的仆人,把一座轿子放在地上,眼睛也是朝天上看的。这种情形,张正书看得直皱眉,心中暗忖道:“坐轿子来的,虽然轿子不算华贵,但这老小子气势逼人,想必不是普通人,不是普通人,那就是官了。看样子,官还不小啊?”

    “不过是一商贾罢了,还敢充文人?”

    这老小子环顾了一下京华报社里的布置,戏虐地说道,言语间的轻蔑溢于言表。

    张正书当即就来气了,冷笑一声说道:“不过一老朽的腐儒罢了,眼界都没开,也敢大放阙词?”

    他就是这个牛脾气,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管他是谁,不服就干!

    这老小子一听,当即有些气结:“小小商贾,也敢藐视文人?”

    “文人怎么了,是三头六臂,还是多了几条腿啊?看把你能的。你这老腐儒,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见了五谷还不认得是稻,是黍,是稷,还是麦,是菽?读了几本酸腐之书就敢吹嘘自己是文人,也不害臊?”

    这老小子气乐了:“原来是个狂生,怪不得,难道你连孔圣人都要瞧不起?”

    “说真的,我是挺瞧不起孔老夫子的,他一生碌碌无为,也就整理了一下先秦典籍,还不断往里面塞私货。整出个儒术来,也是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还妄图用这样的学说来治理国家,好笑,又好天真,更是好可爱?”

    这老小子被张正书这么抢白一番,气得脸都绿了:“大胆狂生,你竟敢……竟敢诋毁儒学?”

    “我不是诋毁儒学,是儒学不值得我诋毁。”张正书无所谓地说道,“就一个哲学学派,还敢以‘德’治国,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果德行好就能治国,那怎么满朝诸公学了儒学之后,大宋还是千疮百孔,弱不禁风啊?”

    这就是诛心的话了,这个老小子一听,也反驳不得,只能口哑哑地张大了嘴巴,脑子里面已经乱了。“是啊,如果儒学能治国,何必要另改新法?”只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这老小子觉得自己有这个念头都是罪了。

    “你果真好胆!”

第254章 死胡同() 
这老小子怒极反笑,多少年了,都没人敢这么跟他说话。就算是他的政敌,也是不敢这么说的。因为儒学,是大宋的根基,一旦儒学被否定,那岂不是整个大宋都要被否定?不论是朝中哪一党,都是不能容忍这种事的!

    “我好不好胆不知道,倒是挺佩服你们的。把儒学捧到这等高度,好像学了儒学之后,就把人世间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这可能吗?任凭是谁,都是觉得这不可能的,但为什么没人提出来呢?因为学了儒学的人,脑子都僵化了,根本考虑不到这个方面。因为他们忘了,孔圣人只是‘述而不作’,他也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东西说出来罢了,然而后人却忘了世间真理那么多,孔圣人一个人就能探究完了?这可能吗?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古人观点来改造这个世界,你觉得可能成功吗?很明显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我就不明白了,朝中诸公都是大宋最聪明的人,为何偏生都看不出这个来?”

    面对张正书的诘问,这个老小子真的词穷了。

    不错,若是讲到经史典籍,这个老小子能把张正书绕晕。可若是说到逻辑辩论,这老小子就真的不是对手了。儒家,从来不是以逻辑见长的。而儒家的死对头墨家,才有逻辑一说。

    “说句实话,儒学真的走进死胡同了。”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古人的经验是宝贵的,但是一味认为今人及不上古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哪怕是有曲折,但总体都是向上的。古之圣贤确实值得钦佩,但过于崇拜,那就是盲目了。至今,儒家都没有给出解释,为何太阳要东升西落,天上繁星有几何,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儒家连世界有多大都不知道,就得出的结论,你认为它会是百分百正确的吗?换句话说,儒家推崇的东西,真的就无懈可击吗?儒家的治世方向,真的就对了吗?”

    张正书一连串的诘问,把这老小子彻底给说晕了。

    但是,张正书却不打算给他喘息的机会。“再说回孔圣人,虽然他被尊为圣人,但他也不过是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人了。在他之前,还有无数圣人,他们的学问又为何没人继承?这个是世界先有人,还是先有学说的?所以,儒家学说再厉害,也只是千年多以前的学说。如果儒家学说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情况,那它就是落后的学说。想想看吧,儒家学说到了大宋这时候,是不是已经停滞良久了,所研究的东西都是空泛而无物的?比如说什么礼法啊,纲常啊,之类的。扪心自问,你真的觉得这种指导思想,能使得大宋强盛起来?”

    这老小子就好像听到最可怕的言论一样,虽然明知道这是大逆不道的话,居然敢否认孔圣人,可不知道为何,他内心深处觉得张正书说的是正确的。

    如果换了一个人,只道张正书是得了失心疯。

    可这老小子却觉得推行新法困难重重,之前没找到答案,但是给张正书这么一说,他好像隐隐间明白了些什么,这才是他哑口无言的关键。

    张正书挺同情他的,这个老小子现在的模样就好像信仰破灭了一样。但是,张正书并不打算放过他。“别在儒学上纠结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儒学如果没有质疑和探索这两种精神,那么儒学永远只会在原地踏步的。再送你一句话吧,这世界并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万物决定的……”

    张正书很满意这个结果,老马一出手,果然是所向披靡。

    辩证唯物主义被张正书拿了出来,提前了几百年面世。这可是终极大杀器,足够这些学儒学学到脑子僵化的腐儒去探索一辈子的了。

    不过张正书相信,很多腐儒是不相信这套理论的,哪怕明知道孔老夫子错了,他们都不会去承认的。儒家就是这一点让人诟病,永远都是别人有错,自己却是道德完人。殊不知,这就完全偏离了儒家的主张,什么“吾日三省吾身”,被宋朝的腐儒理解成我要想想我有错吗,我道德上已经做到最好了,所以我没错,错的都是别人!试想一下,这样的孔圣门人,还有得救吗?没得救了。

    而且,孔子的言论也并非是没有漏洞的,起码如果哪个帝王相信了他的话,那么就离灭亡不远了。孔子说过啥呢?张正书就用两点来批驳就行了。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