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81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81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了案的海盗刚刚上岸,夜间东南府的“官兵”掩至,将他们一一捉拿归案,根据所犯罪行的轻重,重的砍头,轻的发砂场进行劳动改造。

    这样的事情做得多了,海盗们闻风丧胆。

    对付海盗,不在话下嘿嘿,东南府就是海盗出身的,本身熟识海盗的“业务”。

    且给出路,做什么海盗呢,万一在家乡活不下去者到东南府来,地有大把得种,还能打工,跑商,有勇力者可以投军,收入不成问题。

    本来闽省大旱,饥民甚众,下海为匪,海匪多如牛毛,然而东南府一出,半年内海匪之患尽消,闽海海域一片安靖,让福建水师彻底失业,郁闷不已,许多人动起了投奔东南舰队的心思。

    以往东南舰队想招募福建水师官兵不容易,就算招到了,那些“从贼”官兵都得隐姓埋名的。

    今非昔比,大家都是“官军”哦!

    东南舰队饷银丰足,待遇优厚,吃得又好,干嘛不去呢!

    好些福建水师的棒小子(只招二十五岁以下兵)、业务骨干(军官必须经过考核)跑到了东南舰队去,福建水师一年内成为了空架子!

    消息上报到熊文灿那里,熊巡抚自暴自弃:“他们也是官军哦!”

    真正是官军,以往福建水师剿匪,越剿越多,而东南舰队却把闽省海域的海匪一扫而光。

    于是熊巡抚上奏折,把功劳归在已身上,反正颜常武不会抢他的功劳,他东南府不在乎功劳,在乎银子。

    东南府与江户幕府合作愉快,经济贸易开展得红红火火。

    根据协议,东南府垄断与幕府的贸易,他将其他海商逐步地排挤出去,不得其他人到幕府去。

    这当中倒霉的是各地海商,而船工则被东南府收编了。

    将大陆的丝绸及布料卖到日本,日本几乎什么都缺,大量接收大陆的货物,输出银子和铜。

    东南府对日本贸易一年利润高达到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不仅如此,东南府开设了对东南亚(菲律宾、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的贸易,输出巨额的丝织品、陶器、茶叶、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贩回金属、药材,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锡、铅、火炮、木材等等。

    对东南亚一年利润高达到二百万两银子!

    再有与大陆的买卖兴隆,向大陆出售朗姆酒、砂糖和粮食,每年利润也达百万两银子。

    如此共有四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利润,且年年都有所增加。

    东南府外贸成功是肯定的:

    首先,颜大少高度重视贸易,他的主政官员也都是重商主义者,讲究银子入库,少说废话。

    其次,东南府的人手充足,许多人都是渔民出身,海上业务熟悉,不怕出海;

    嘿嘿,东南府的小学,可是开设了“游泳课”的哦!

    再次,东南府能够自我造血,有船厂,他可以自行造舰,有船坞,他可以修船,成本低且不算,还有安全保证。

    再再次,他不怕海盗,他出动海军舰队为商船护航,经过与李魁奇一战后,东南府名声响亮,各地海盗见到东南府旗号的船只都不敢动手洗劫。

    最后,有官身的掩护,他可以明目张胆上岸拿货,减少以往的打点费和被商人提价,偶家主子,可是大明的二品官哦!

    有了充足的银子,就能够办许多事,养军队、养官吏、造舰造炮造枪,给予民众福利等等,颜常武又无不良癖好,就是泡军队和搞他的造船设计,也不欺压百姓,东南府民众对比自己在大陆的生活,简直象生活在极乐仙境里这么快活(此话是拍马屁者所讲)。

    如此吸引了大量民众赴台,当年台湾人口暴涨达六十万,且源源不断地在增加在明帝国其他地方闹得不成样子的时候,浙江、福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加上湖广地区,都很平静东南府在上述行省各大城市公开挂牌招人过台湾,民众有活路,且在台工作的民众反哺家乡,把银子、粮食送回家乡,家乡人亦得活。

    这时就看到有官身的好处了,以往敢在那些地方挂牌子?

    不打自招我是贼,现在嘛,我家主子可是朝廷二品命官哦!

    九月一日开学节,东南府各镇小学开学,学生家长送孩子到校,校长和教师在门口迎接,甚至还请了阵头表演,煞是热闹。

    东南府首席执行官陈衷纪代表颜常武视察了高雄第一小学,并亲笔题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做秀露脸的事应该由老大来做的,不过老大做他必须做的事务。

    他终于伸出了触角,往大明朝的北方去!

    那里有云集着时代弄潮儿,有袁崇焕、毛文龙还有老野猪皮的子孙!

第157节 大作献妈祖() 
    航渡中,出动了四条巡航舰护航,护送着二条货船和一条佛盖特的快船,它们都是西洋人的夹板船,风帆鼓荡,速度飞快。

    其中佛盖特的快船是专门用于要人运输和送信,速度特别快,且经过特制,包厢里有床有独立卫生间,条件舒适。

    颜常武在快船甲板上,看着水天一色,波涛涌滚,他也心潮起伏。

    这次不用做舰长,可以静静想一些事情,譬如东南府的未来之路,又该当如何切入大陆争霸呢?

    东南府南下是必然的,占据东南亚是下一步的必由之路,在颜常武看来,等到五级巡航舰入役,可以动手了,又或者在制造出三级战列舰之后动手,则胜券更大。

    目前在东南亚的红毛番主要是占据了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和占据了巴达维亚(印度尼西亚)的荷兰人,作为两大海上强国,他们的力量毋庸置疑,但是他们离得本土太远,所用船只几乎没有专业战舰,都是商船改造的炮舰,而东南府的战舰就是战舰。

    打起来的话,颜常武认为自己根本不怕。

    但是大陆争霸?

    颜常武有种无力感,他有点钱,但不多,投入大陆就象无底洞,目前他撑不起大战。

    他有战舰,将来还会不少,可是战舰不能上岸。

    他有大量的火枪兵,用来对付处于全盛时期的青军,那是力不从心!

    火枪还是太落后了,尽管他用了最好的燧发式火枪,但前膛装弹,对付呼啸而来的骑兵,想想都头痛。

    关键是对方战将如云,他们富有战斗经验,颜常武的火枪兵可没有经过大阵对抗,都是以船为单位进行作战,如果陆地作战,那是另外一个范畴了。

    至于影响大陆官场?

    颜常武苦笑地摇头,他是海盗贼头,人家对他客气,那是对他的钱客气,心里根本看他不起。

    他下定决心:

    对于大陆之事,适当介入,做到收支平衡。

    全力经营海上事业,尽快突破东南亚,争取三到五年搞定,十年内夺取澳大利亚!

    明朝还可撑上十几年,等搞定澳大利亚,那时东南府的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或许可以大陆争霸了。

    他叫道:“张守云!”

    “爷,有什么吩咐?”领侍卫内大臣张守云问道。

    “记下来,等回来之后,立即成立‘托儿所’和所有新生儿费用都由府里支出和加大医院投入,实现医保!还有,北方也得准备多收人!”

    “是!”

    需要的是人口,人口!

    尽管东南府不断地招人进来,但颜常武还是恨人口不够多,越多越好,把大陆的人都搬过来吧,反正北方战乱,死了也是白死。

    ……

    风帆船依海岸行船迅速,不几日,舰队到达天津卫。

    巡航舰都没有打开炮口,露天甲板炮也都包好,所有的炮都不展露出来,多达七条的夹板船本应很引人注目,但过来检查的天津卫哨船小军官根本看都不看一眼,听说是来自台湾卫的船只,即时放行!

    统统都打点好了,开玩笑,东南府的人手和钱财岂是白搭的,什么都要大龙头来做,要其他人做什么!

    天津卫极是繁荣,港口桅杆如林,船只如鲫,码头是货物集散地,随处可见货物装卸的场景,脚夫众多,船只往来,河面河岸遥相呼应,繁华十分。

    颜常武却有一种悲凉,一旦青军入关,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而且搞不好,就是他颜大少过来捣蛋,把港口给摧毁!

    两条商船带了些丝绸、茶叶还有朗姆酒、牛奶糖来,于是叫上脚夫装车运送一些去京城。

    些许小事,不用颜常武理会,他带了人马,往海神庙进香。

    北上途中颇多风险,夜航的水手们多次遇到狂风巨浪,每次都多亏海神前来相助才幸免于难,而海神,正是妈祖娘娘。

    因此,南来北往的渔户船家就在天津海河两岸建立庙宇,称为“天妃宫”,也就是东南府大力推崇的那位,因此颜常武非得进香不可。

    他带有唯物主义思想,然而这些年来,他对天妃娘娘的信仰十分虔诚,彻底地脱离了伪信徒的思想,信不信是一回事,他把她老人家当成了一种心灵的寄托,或者是思想的倾听者,好的说给她听,坏的也说给她听。

    建于1316年的坐落在大直沽的天妃宫称为“东庙”,建于1326年的坐落在小直沽的天妃宫称为“西庙”,有竹枝词为证:

    庙貌权舆泰定中,今年卜得顺帆风;

    三岔河口如云舶,都祷灵慈天妃宫。

    两座庙颜常武先后去了,最后到了西庙,正殿上天妃娘娘慈眉善目,仪态端祥,凤冠霞帔,颜常武上香祝曰:“愿民众平安,河海安靖!”

    机灵的庙祝,见到他们这一行人气宇不凡,当中的青年气场庞大,哪还不拿着功德簿上前请他施舍一二!

    “台湾颜常武,捐银百两!”张守云说道,他的部下立即送上早就准备好的银两。

    “台湾颜常武!”那庙祝念叨着,突地惊呼道:“金铜童子?!名不虚传啊!”

    原来颜常武的名声竟然传到了北方,倒也不是北方什么人都知晓他,但天妃宫的庙祝还是清楚的,盖因“分灵”仪式。

    妈祖的信仰有祖庙和分灵,祖庙位于泉州湄州,这天底下的妈祖娘娘都是从祖庙分灵出去,因此对于祖庙的神灵变动有所了解。

    这些年以来,随着颜常武强力崛起,加上他用钱喂饱了祖庙,硬生生地将他自己拨高成为半神半人的信仰。

    那个庙祝信息灵通,人又机灵,他收下银两,又请颜常武留下墨宝,以作记念。

    颜常武想想,他以前作过地图编辑,全国满世界到处跑,还真的来过这座西庙,这西庙有件意思的东西,就当是物归原主吧,否则历史变动,应该不会有的。

    “笔墨伺候!”

    众人一起看他写字,这些年来,在陈衷纪的压力下(你做老大的你的字应该象样点吧),颜常武的毛笔字有所进步,写出来的字比不过江户幕府的老德川(你连倭人都不如),但至少可以入目了。

    “补天娲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两般神女;治水禹圣,济川后圣,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样圣功”

    此作本应为郑瑞麒所作,郑瑞麒字仁国,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嘉庆二十年(1819)进士,官内阁中书,直军机,旋出为九江知府,权广饶九南道兼九江关监督,改庆远知府,太平天国中以坚守庆远并乘间破敌功叙道员,多行德政,有郑菩萨之誉。

    在出句中,以女娲补天,天妃司海作比,认为女娲有德于天,天妃有德于地,天妃与女娲一样,堪称千古两位女神。在对句中,作者又把夏朝的大禹治水称圣,妈祖护航利运称圣,使河水澄清,海不扬波,所以,妈祖的功德亦与治水英雄大禹一样可以称为圣贤。

    郑瑞麒曾到西庙,留下他的大作,现在嘛,荣誉则归我颜大少了!

    大作面世,一下子惊动了许多人,无不交口称赞,那庙祝端的是雷厉风行,立即叫人去找工匠来,即时作楹联,悬挂在正殿上。

    从此,天津天妃宫西庙因颜常武这份大作,而盖过东庙,气得东庙眼反反,叹息自己有眼不识泰山!(东庙其实颜常武也布施百两,但那里的庙祝不够机灵)

第158节 大帝都不及我小台湾() 
    离开天津,沿海河往北平而去。

    颜常武到北平,并无重大事务,他在台湾称王称霸,于这京城内却是一人不识,因是偷偷前来,也不能拿着拜帖上前去请见,故而这京城内的高官大佬是一个也没有见到。

    真要去见,大佬们肯定见他……看在他银子份上。

    他家老仆张伯,在他得到官职之后,都泡在北平城里为他打点,这个老仆嘴滑如油,使出手段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