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730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730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带领右翼明军的是刘文秀和艾能奇,这两位好汉来自西军,都是八大王张献忠的义子,能征善战,都是与鞑靼人硬刚过的主儿,刘文秀持一张三石硬弓,连发三箭,射杀三位假和尚教头级人物!

    那三个假和尚比一般僧军要来得强壮,披甲亦厚,冲锋在前,不想吃到弓箭,小命不保。

    破甲,杀人,其箭力之强,犹在线膛线尖头弹之上!

    刘文秀执弓呆在军阵里,伺机射杀倭人,而艾能奇则长笑一声,双持朴刀,身披重铠,率众直杀进倭人群中。

    他双刀这一挥舞起来,简直就象两把转动的绞肉机,稳准狠,每每砍在倭人要害上,鲜血横流,生命随即陨落。

    艾能奇招熟力大,进退神速,又有部下配合,就象一根钢矛头一般,直杀入敌阵中,衣甲平过,血如泉涌,杀倭人如杀土鸡瓦狗一般!

    他连杀数人,正当想砍杀死一个倭人时,远处一物高速飞来,来势极快,象刀轮那样,如果被袭中,只怕不妙。

    身为大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一种必要的能耐,艾能奇稍退一步,放过那个倭人,左手刀落下,把那物砍破。

    原来是件斗笠!

    一个大和尚出现了,周围倭人哪怕在战场上,都稍稍向他鞠躬,只见那个和尚高大笔挺,穿著黑红色的无袖外褂,下著纯白崭新的裤子,脚踏草鞋。

    雪白浓密的头发垂在宽宽的肩上,手持一把柄身粗大的月牙铲,铲子磨得雪亮生辉,显然是把利器,他两眼神光电射,阴鸷的脸容,双眸如鹰般盯着艾能奇。

    竟是一向宗宗主水月大宗驾到,亲自出来对付艾能奇!

    一向宗在倭国颇为出名,一个不爽就来个一向一揆,一揆就是造反的意思,属于佛前是和尚,佛后是强盗的那种,这水月大宗做得宗主,也不知道是杀了多少人才上位的,气焰颇为强悍。

    他的身材颇为高大雄壮,难道一向宗是看谁长得高就让他当宗主?皮肤黝黑,站着就宛如一头猛虎,给人的压力很大。

    不过,艾能奇轻松地微微一笑!

第1349节 千叶合战之抓住武士落日余晖() 
重压之下,艾能奇还能笑出声来,是因为他觉得水月大宗看似凶厉,实际上不伦不类。

    月牙铲是中华长兵器的代表之一,又名方便铲,本是道教常用的家伙,对方一个和尚居然用上了,委实可笑,不得不笑!

    见对方不说话而是笑,肯定没好事,水月大宗不悦地道:“本宗水月,你下地狱的时候莫要忘记了!”

    艾能奇淡然道:“杀你者乃艾能奇也!”

    还没打,就来舌枪舌剑一番。

    哪怕是敌对,两人皆用汉语对话,听得明明白白。

    战场情况复杂,在他们交谈的时候,不时有不识相的家伙趁着他们俩停下不动的时候朝他们下黑刀子,弄得他们不能畅快地交谈。

    “兄弟们们给我闪一边去,我要和这位大和尚好好地亲近亲近!”艾能奇大声地喊道,向大和尚下了战书。

    “给我滚到一边去!”水月大宗也向他的僧兵下令道,在混乱的战场上,为他们之间让出了一片无人的空地。

    即使在残酷的战场,有时也会有公平的决斗,主要看情况,当着两边倭人的面,刘文秀既没用暗箭、也没让火枪轰没水月大宗,毕竟中华军人还是要面子的。

    此乃道貌岸然,如果全是明军打什么敌人的话,那才不管三七二十一,能派子弹去的地方不要上人!

    两人一下子就交上了手,月牙铲与朴刀互斫,砍得火星四溅!

    月牙铲在水月大宗的手中施展开来,铲端弯月化为一道迅若闪电的银光,斜斜地一扫,朝艾能奇脖颈削去,极是险恶。

    被艾能奇的朴刀一架,觉得力道不小。

    “这铲子不错,叫什么名字!”望着水月大宗那张带着几分傲气的扑克脸,艾能奇已暗暗地定下了击杀这位大和尚的战术。

    “此乃新月铲,刀柄用铁力木所造,重四十五斤,长……”水月大宗颇有几分得意,自顾自地介绍道,他用这柄铲子还杀了不少的人。

    “新月新月,就不知道你死去后,会变成旧月不!”艾能奇一声长笑,劈头劈脑地猛砍过去。

    刀花如雪,滚滚似潮,水月大宗见势不妙,以攻对攻,双方打得扣人心弦,以致于明军与倭人都停止了战斗,大家光顾着为他们喝彩去了。

    水月大宗的新月铲沉重,往时在他手上如臂使指,指哪打哪,但见得大和尚咬牙切齿,得道大德的样子荡然无存,他抖擞精神,月牙铲来戳、扫、拍、撩、劈、挂、砸、绞、撅,攻势动作多变,铲法严密,势势相连,环环相扣,若是普通敌人,早被他给拿下了。

    那是当然,艾能奇是打过鞑靼人的高手,阵斩多个鞑靼人将佐,水月大宗再强横,又岂是鞑靼人的对手!

    格局太小,倭人自以为是的大战,在中国人眼中不过是县与县之间的械斗而已。

    唯有大明与鞑靼人的战争,才是国战。

    俗语说“一寸长一寸强”,水月大宗每每挨艾能奇近战,不得不花费大力气劈走艾能奇,以拉开距离,如此他的力气在迅速地衰竭中,他急挥月牙铲,却始终不能制胜,着急之下,竟被杀得汗流浃背!

    艾能奇舞得真是好,遮蔽身体,挡住敌人兵器,伺机近身,双刀急舞之下,但见刀光不见人影,将水月大宗给压制住,让众倭人看得目瞪口呆,心中狂呼“天底下竟有如此无双刀手!”

    水月大宗气气急败坏急出一招,如彗星般的一铲。平平削过,扫向艾能奇的脖子,他还是喜欢铲人脖子,顺势就削掉敌人的脑袋。

    艾能奇冷眼相看,这一铲的力道、走向、角度,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说时迟,那时快,艾能奇欺身而上,速度快得惊人!

    这华人的速度还有保留,现在才尽数施展开来!

    水月大宗大骇,可是已经来不及收势,他这一铲变成了没从侧方铲除而变成了从后背砸去,砸到了艾能奇的背上,四十五斤沉重军器砸落,被重铠抵挡,未能破甲,但力道砸得壮实的艾能奇几欲吐血。

    就在这时,水月大宗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因为艾能奇疾快的左手一刀撅胸而入,朴刀送入了他的胸膛中,捅在了他的心脏上!

    剧痛令水月大宗恐怖地瞪大双眼,没等他叫出声来时,艾能奇稍退半步,右手顺势一砍。

    血光漂洒满屏,倭头落地!

    全场鸦雀无声!

    不可一世的一向宗宗主就这样被人砍死了?

    艾能奇摆出个甫士,虎视倭人。

    其实他有种吐血的冲动,但硬压着不能吐,保持风度要紧。

    不到一分钟就颜面全失,狼狈而逃。

    悲愤交加的一向宗僧兵们向他蜂拥而来,誓要取他性命而不罢休,乃至于一些轻装僧兵冲前,也不在乎敌人会否开枪。

    艾能奇逃回已阵,见前后左右都是自己人,心头一松,脚步踉跄,旋即落入了一人大手中,正是刘文秀,欣喜地道:“干得好!”

    “好好!”艾能奇喃喃地道,刘文秀急呼:“军医!”

    军医上前,为艾能奇疗治,此时枪声骤起,明军向着僧兵们猛烈开火,双方迅速地接战。

    艾能奇这口血还是吐了出来,吐出来就舒服了许多,军医给他治疗后,他缓过气来,此时刘文秀射了十来箭,手臂微酸,停下来休息,在他身边,见已军打得有声有色并无大碍,就有时间与艾能奇吹起牛皮,赞扬他道:“云枝(艾能奇的号)行啊,扬威于倭国,那个一向宗宗主可不得了,你可以在我大明历史、军史和倭国历史中留名,不过,你也太拼了,干嘛与他单挑呢,有违王爷圣论!”

    象刘文秀这些人,早就过了求财、求职和求爵的时候,这些硬货他们都有了,追求的是更进一步的东西,青史留名!

    艾能奇并不骄傲,对刘文秀道:“你我兄弟要抓紧时间,多杀几个,否则,待到火器彻底占据了军队作战方式时,你我也没用武之地了!”

    这些年来,两中华极力加强火器队伍的建设,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军官们都喜欢使用火器应战,还用冷兵器作战的人多是老军官了!

    武士的余晖已近,将来的不再是武术而是舞术了,如艾能奇等人,想要抓住落日余晖,能够杀多一个就一个!

第1350节 千叶合战之主将倒下() 
艾能奇不过是略谈一句,没有谈下去,他们专注在战场上,没时间感怀。

    水月大宗挨砍让僧兵们陷入了疯狂中,他们不畏死地向前冲杀,一时间给了明军一个结实,明军竟然被僧兵敌住,难有寸进。

    而且明军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僧兵们一命换一命,所谓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杀来杀去,总有机会被僧兵得逞,让他们杀死明军。

    僧兵们非常顽强,当明军从躺在血泊中的半死不活的僧兵身边经过时,这些一条腿已在地狱里的家伙突然象受了他们天照大神赐力般地从血泊中一跃而起,拿出一把匕首,刺杀明军,对于明军的武器杀向他们根本不在乎,誓与明军来个同归于尽。

    有个倒霉的明军,他身材高大,矮小的倭人够不着,就刺向那个明军士兵的生命要害之处,貌似得手,太尴尬了。

    至于一命换一命的打法,更是屡见不鲜,你的枪刺刺过去,倭人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手一刀,向你要害砍来!

    在吃到苦头之后,明军士兵们已养成了补刀习惯,初次见到地上的倭人尸体都给他们来上一枪或者刺个透心凉,至于那些与自己死战的倭人,则可耻地不会与他们交换,而是抵格,待兄弟们来帮助,一起杀死那个倭人。

    僧兵们不断冲杀,人数也不断地减少,随着那些穿着重重装甲的僧兵们战死,不是所有僧兵都有铁甲的,有铁甲不过是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是皮甲,三分之一则是布衣,皮甲和布衣僧兵招致明军的枪击,在成建制的火枪兵前他们无力回天。

    其中部分僧兵身手的确非常不错,他们或身手敏捷或力大如牛,但可惜个人的武力在这样大规模的混战中并没有多大用处,枪刺从左右杀向他们,子弹从后方飞来,防不胜防,挡也没法挡住。

    明军一路推进,僧兵们中枪者众,什么大神保佑统统无用,着刀被枪之时照样鲜血淋漓死伤狼籍,在蓄势已久战意昂扬的敌军面前,也就慢慢败退下去。

    右翼明军比左翼明军要慢上一个小时才解决掉僧兵,左翼明军连打败了倭人的火枪兵,又击败了长州藩大名毛利纲广的主力部队!

    长州藩倭军同样很顽强,他们敢于冲击明军,死战不退!

    连同大群倭军炮灰一起冲杀,死多少人也毫不足惜。

    左翼明军的李定国与孙可望指挥部队沉着应战,火枪齐射,炸弹乱砸,拿出了平时训练的水平来,超过了一分钟齐射二次的速度,那么一万五千人,打上十分钟、二十分钟、……一小时,发射的子弹将非常的可观!

    明军进退有据,有时后退拉开距离以开枪,一般地,古代打仗的队伍非常难以控制,尤其是后退、后撤之类的,搞不好就是溃败,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而明军却能够办得到,他们听闻军号行动,迅速拉开距离,发挥枪弹的威力。

    敌人近前,明军前线的火枪兵立即用枪刺抵抗,后面的开枪,一切都自然而然,显示了良好的战术素养,如此杀敌的效率高。

    在明军当面,倭人伏尸累累,零零散散地出现了逃兵,越来越多……

    明军的军工川流不息,送走伤员,带来弹药补给和新的火枪,因此明军有充足的弹药军械使用,弹药不断补给,枪枝打坏了就更换,子弹象泼雨般地一阵接一阵射向倭人。

    长州藩倭军败下阵去,即使再纠集其他大名倭军上前,更是不堪,好歹长州藩倭军还能给明军一些压力,其他大名则容易对付多了。

    三下五除二,子弹射击,军阵溃散,那些大名无人敢上前,队伍更是不堪。

    心怯、力竭、阵散、人亡,事不可为,倭军渐渐溃散。

    倒幕军中军主将长宗我部盛堂见势不妙,他拼命了!

    亲自穿上重铠,率军冲击幕府军中军,只要打败他们,犹有可为!

    在他的率领下,倒幕军鼓足勇气,疯狂前攻

    但幕府军中军保科正之是何等人物,只要他在,想突破他的阵地那是没门!

    他沉着应战,时时将冷兵器的军队置于最前方,保卫火枪兵,让火枪兵输出没有停顿,同时,置于后方的明军炮兵和倭军炮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