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727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727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幕府军有大明明!

    赶来的明军援兵除了出军援、战地医院之外,还将自家的炮队加强到幕府军中,颜常武迫不及待地参战了!

    只见幕府军将队形散开,亮出了阵地前面的一门门大炮,主要是12磅与6磅的行军炮,总数达到了200门,加上幕府军的行军炮100门,各种弹药成山成堆,它们将成是幕府军赢得这场对决的重要资本。

    三百门大炮同时开火,震耳欲聋的炮声中,硝雾弥漫下,一颗颗炮弹象离弦之箭拖出了一道道的烟迹直扑倒幕军,立即带出了三百道的血迹!

    惨叫声中,倒幕军军势稍晃,但随即复原。

    即使他们受到了霰弹的袭杀,也同样如此。

    人数多,好处多多,哪怕幕府军方面炮声隆隆,杀伤力惊人,浑不当一回事,兵力依旧无比充足。

    幕府军大炮第二轮轰击使用了霰弹,喷出千颗百粒的弹子,倒幕军中成了倒下的军队,一倒一大片,每人身上或大或小的血洞,惨嚎着,痛苦地在地上打滚。

    每颗霰弹中至少混搭了百分之三十铅弹!

    所谓铅弹,实际上就是达姆弹,特点就是小口子进大洞出,杀伤力不俗,又多,要不是倒幕军人多势众,这仗都不用打了。

    他们的优势便是人多,大名们不拿人命当一回事,强迫那些炮灰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中间夹杂着少量武士精锐作为支撑,这是倒幕军的得意之作,他们称之为硬核桃战术,外面佐以软肉就是炮灰,在武士的驱动下,倒幕军就像排击海堤的瀚海狂澜,不将海堤拍打个粉碎,决不罢休。

    幕府军的炮兵有机会与明军炮兵们同场杀敌,有机会见识到明军炮兵的风姿,只见他们装填很快,射击很准,轰击后快速复位准备下一轮轰击,速度至少快过幕府军炮兵一半以上。

    猛烈的轰击下,幕府军防线数十步之内,就己经乱七八糟满是尸体及伤者,鲜血在风中凝固成红褐色,血腥气味浓郁,引来了边沿大群不知在哪里冒出来的野狗,它们嘴里流着涎水,预备着盛宴了!

    不过,倒幕军仗着人多,一群群被逼着的炮灰还是拼命的往前冲着,嗥嗥地向前拱,不顾重大伤亡,冲到了幕府军三十步的距离,幕府军的火枪轰然打响。

    大堆的倭人倒下了,更大一波的倭人继续前冲,哪怕被火枪将他们击倒,他们依旧咬牙切齿地前进。

    大家的刀枪碰在一起,狠狠地斫进和刺进彼此的身体。

    生命如烟般飞快消逝,鲜血如水流般流出来汇集成潭!

    幕府军采取了一种立体防线,大炮在高处,最前线使用冷兵器,后排则是火枪,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火力圈,被热兵器杀伤的倭人不计其数,胜过了被冷兵器杀伤的倭人。

    倒幕军也有少许的火器,由于幕府收天下之兵为已有,倒幕军的大名们经营火器部队很困难,东拼西凑只得一万人,放在后面暂时没有出动,纯以炮灰向前冲,为了胜利,大名们死多少人也不足惜。

    胜则什么都有,胜利者是不会受到任何的指责。

    败则什么都没有了,指责多少也不用担心了。

    这是一种强烈的赌徒心理,倒幕军的大名们心态放得很开,反正死的又不是他们的嫡系部队,他们只派出少许武士参战,甚至那些武士都是一些刺头,以此消灭异已,大名们的主力呆在后阵,等着与明军pk呢。

    后退无路的炮灰们唯有努力向前冲,哪怕前面是地雷阵也得趟过去,而幕府军则当着两位至尊的面来表现是万万不能丢脸的,这种约束甚至于让他们战胜了死亡的恐惧。

    好吧,可干开来了,倭人杀倭人,杀得血肉纷飞,死伤无数,站在山顶处,喝着茶,还有水果,翘着二郎腿的颜常武往战场观察,入目处尽是一片血红,都是倭人流下来的血染红了山岗平原,死了多少人啊,看得颜常武心中美滋滋的。

    这是最高明的手段,就让倭人打倭人,倭人杀倭人,简直就象在大斗兽场看角斗一般地爽歪歪。

    他不时来点评二句,哪里哪里打得好的,他的心态超好,死的都是倭人啊!

    死掉的倭人,就是好倭人!

    看他一本正经,听他不时为一些英勇的幕府军惋惜的样子,众倭人感动不已,华人们还以为颜常武真的关心倭人,唯有行营总管杨天生心中偷笑,他追随颜常武这么久,哪还不知道颜常武是什么德性。

    而一帮明将站在旁边观战,有点焦燥不安,他们想早点投入战斗,杀倭人一个片甲不留!

    在山背,整整三万的明军士兵们席地而坐,喝着军用水壶里的茶水,嚼着各种零食,轻松写意。

    军人吃零食?

    让到来联系的倭人翻译官们感到震撼不止是明军装备好,身体素质一流,当明军从挎包里取出一份份的零食时,得用上“震撼”两个字。

    鹿肉干,这是军官们特别享用的。

    军官及士兵吃的东西五花八门,有牛肉干、猪肉干、鱿鱼丝、卤鸡腿、泡椒鸡爪、鸡蛋等等一个倭人看着一名明军士兵起劲地嚼着一个大大的卤猪蹄子,吃到不亦乐亦,满嘴是油!

    卤猪蹄子,来自琉球群岛的补给,琉球群岛,是坚定的中国藩国,这个国家受明朝策封,国内臣民统统使用汉语、汉字,官制亦如明朝,明国人去到那里,几乎没什么不便之处,在那里设立养猪农场简直不是件事,补给明军十分的有力。

    为了丰富军人们的生活,两中华补给舰、大舰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军人商店,亦即是小卖部,由士官经营,只对军人服务,纯利润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为官兵担供各种商品,主要是食品、饮料和日用品等,还有军需品和邮政服务,比方说军人寄信,交给小卖部,他们就会处理。

    卤猪蹄子并不属于军队必需补给,正是小卖部的售出商品,反正只要是好吃的,一次航行回来,军人们会把小卖部的食品清干净,不怕没有销路。

    还有冷饮料,小卖部调制冷饮料,用来方便一些喜欢吃冷饮的官兵,在热天是极佳的享受。

    小卖部获利全部返还官兵,有严格的账目管理,不受军官支配,主要用来资助官兵的文娱活动,军队鼓励官兵多开展文娱活动以活跃军队气氛。

    除了肉类,明军官兵们还享用各种饼干、蜜饯、糖果等,那些芝麻饼、花生饼嚼起来别提有多香,让倭人们狂咽口水!

    许多人喝茶,还有军官明摆着嗜好特别,他们喝黑色的咖啡。

    明军官兵们很大方,只要旁边有倭人,都会给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的零食。

    真香啊,吃到零食的倭人连自己的舌头都差点吃下去了,他们有此明悟,怎么能够打得赢这支吃肉当零食的部队。

第1344节 千叶合战之战斗历程() 
有此明悟的不仅是普通倭人,还有酒井忠胜,他是负责与明军联系的高官,方才代表幕府前去看望休息的明军。

    转过一圈,等他回来时,描述他的精神状态是“失魂落魄”。

    普通倭人羡慕明人的物资丰富,而酒井忠胜则看到了明国的富强。

    既富,且强!

    装备精良,普通明人都吃得那么好,可想而知是明国是多么的富有!

    更让他注意的是明人除了吃吃喝喝,还有许多人在看口袋书,他曾经看过一个尉级军官的书籍,那是一本《春秋》,为中国著名的四书五经之一,另一本书籍属于是一个年轻士兵看的,是一本《制图书》,属于工具书,见到酒井忠胜动问,士兵腼腆地说他准备考军校………酒井忠胜的汉语非常流利,与明军交流毫无阻碍。

    他心中感慨不已,看来许多明人已经突破了生活上的穷困,开始了精神上的追求。

    看《春秋》?

    这可是三国时关云长的表现,典故为……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夜读《春秋》,自夜达旦,毫无倦色。

    关公可是大将,有本《春秋》来看还是办得到的,而普通明军军官都看起了《春秋》……酒井忠胜与杨天生说起此事,杨天生告诉他道:“东南王殿下极为重视国学,四书五经为军官与文官的考试必考科目,官员们的入职考试及陪训科目都有考到,占的分数比例还不低!”

    酒井忠胜提出一个问题道:“文官考四书五经,军官也考四书五经,那些老军官能够考得了吗?”

    毕竟四书五经并不是容易琢磨的东西,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得好的话可用来考秀才的,老军官以前大字不识,经过扫盲,识字了,但学习四书五经有此能力?哪怕是天生能学习的华人,酒井忠胜严重怀疑!

    杨天生大笑道:“我中国特色,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新军官全部闭卷考试,老军官全部开卷考试!”

    酒井忠胜拜服!

    大佬们谈笑风声,笑看山下杀得如火如荼,凭借着大量的火炮、火枪和炸弹,持久作战的幕府军还能顶住,进攻的倒幕军伤亡惨重,有的地方尸体堆积到有一人之高!

    双方僵持,倒幕军不能突破幕府军的阵地,时间推移,渐渐至午,双方暂歇,吃饭!

    大家不约而同的停战了,抓紧时间吃饭,吃的都一样,都吃饭团,就是寿司啦,外面包一层紫菜、海带一类东西的米饭团子,在合战出动前已经做好,将白米煮熟,早上就直接吃白米饭,剩下的就加入盐和味噌(黄豆面豉酱)做成饭团,分成中晚两份,随身携带,方便在战时取用。

    有了盐份,饭团可以放久点,但事实上,经常变味,没法子,硬着头皮照吃下去。

    由于是战时,所以都吃上了不纯粹的白米饭,混合了不少糙粮的白米饭,而在平时,只能吃糙粮。

    白米饭在倭国也叫做银舍利,是倭人梦寐以求的食物。

    一些足轻们还会在系于腰间的“打火袋”中保存一些副食和零食来佐餐,有梅干、干味噌、干纳豆、胡椒、干松鱼、兵粮丸,甚至还有大蒜,其中以梅干最为宝贵,可用来望梅止渴,助长食欲。

    他们的军官则享受一些臭咸鱼、干贝和腊禽肉的待遇,幕府军的待遇好,士兵也能够分到少许的肉食,而倒幕军的炮灰们想都不用想,他们则嚼着白米饭团,已经非常的满足了。

    和明军比起来,倭人那是是没得比!

    明军零食都好过他们,主食更不差,就是硬饼干、干肉与果干。

    硬饼干的种类来自海军,经过多年精心的调制,营养充足,味道可口,有红枣、椰子、花生、芝麻、肉蓉、葱油味五种!

    那年头人是老实的,饼干是扎实的,口味不会是加入香精制作,而是实打实地放入各种作料制成,

    明军基本上都喝茶水,他们宁愿不吃热食,也要煲开水来泡茶喝,看到明军阵地后面摆开大锅烧开水,倭人们无不摇头,觉得华人太金贵了,谁不是喝冷水的!

    明军阵地后方用来煲开火的煤炉及小锅炉一直燃烧着,使用煤炭供应热量,为了提供足够的补给,明军的军工们及雇佣的倭人们开辟了一条道路,方便补给舰上物资用驴运过来!

    喝到热开水对于倭人是个奢侈,倭人喝水的器皿用竹筒、葫芦所制,也有用木头、金属、涉纸(涂有柿核液的双层包装纸)等制成的水筒,各式各样,许多都不能承载热水,幕府军好一点,他们进口了东南国锡制军用水壶,东南国那边的锡多得要命,锡制品便宜得要死,幕府就进口了一批给自己部队用。

    吃饱喝足后再战过,用了力气、士气复振的倒幕军打出了一波高潮,幕府军右军主将津轻信义战死!

    幕府军右军是个大杂烩,由谱代大名的部队组成的杂牌军,兵力最多,作战力却最弱,成为了倒幕军准备突破的重点。

    土佐藩、肥前藩和长州藩三藩精兵投入作战!

    他们先用炮灰去消耗幕府军右军的火力及精力,待到他们打到怠慢时,突然间投入了重兵,猛袭向幕府军。

    幕府军被他们打个措手不及,转眼之间,接触面的幕府军就被砍倒了一大片,顿时人人惊慌不已。

    在战斗中一路打过来的津轻信义已非初哥,他镇定自若地指挥他的三千火枪兵,向着倒幕军突袭方向连续射击,三段击!

    再组织一批人马挡在火枪兵的前面作为掩护,火枪猛射,倒幕军纷纷倒也,倒也。

    恼羞成怒的倒幕军点燃了炸弹,悍然地以炸弹开路,往津轻信义的旗帜下投掷。

    纷至沓来的炸弹让哪怕穿上了装甲的火枪兵们也都抵挡不住,倒幕军不惜成本,竟有上百颗炸弹飞去,炸得人们乱七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