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708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708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硝石在以前产量少,但两中华由于战争的关系,对于黑火药的需求量大,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制硝和开采硝石,也就带动了硝石产量飙升,同时价格下降。

    有了冰,就有了降温解暑的可能。

    别看这种马车简单,涉及到“高科技”………齿轮组、螺旋桨密封,还有铜的使用,铜可是当钱来用的!

    中国古代一向缺铜,但在两中华时期,奇迹般地铜不缺了。

    银子多,人们用银元不用铜板,这铜钱就节省下来。

    大量开掘铜矿,还有外国铜!

    现在硝石来源广泛,这些是社会化大生产时期才能够普及,否则只是豪门大户、富商大贾才能有的享受。

    如今,越来越多的享受进入了普罗大众家里,在中国各个城市,冰制冷饮很流行,价格也不贵。

    马车水箱放冰,一旦开动,冷气从头顶冒出,坐着的座位从后背到屁股都凉嗖嗖的,再喝着冰镇饮料,好享受!

    冬天车内则有暖气,也简单,不过是烧煤炭加热铜管而已,加上配套的真皮沙发,舒服!

    这样的马车杨天生是尝鲜,而来年夏天,准备大量售卖,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空调车”!

    “不仅仅卖给私人,南京城内的出租马车,也准备用上这种马车!”杨天生介绍道。

    “老杨,在哪卖的,我也想来一辆!”杨铖新感兴趣的道。

    现在社会提倡消费,讲享受,让生活更舒适,王爷带头,他自己都有了十吨黄金建造的阅江楼和望海楼,臣民们也不担心自己冒富会被抓,与崇祯朝的阔佬们装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大明北方工业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负责制作与销售,赶明儿,我给你送一辆来,也值不了几个钱!”杨天生随意地道,对于他这种顶级大富翁来说豪华大马车不过是小钱钱。

    大明北方工业公司实际上是来自东南国的北方工业公司,是一等一的军工集团,杨天生是这家公司的小股东,而大股东正是今上。

    杨天生感慨地道:“现在民智开启,北方工业公司的工匠能力高啊!”

    “工匠能力高?”杨天生大拇指往上翘,笑而不语。

    “竟是今上……”杨铖新吃惊不已,旋即想到确有这个可能,今上虽然讲究艰苦奋斗,但也要求给民众过上好生活,在他的统治下,民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今上智慧百出,无所不能,许多科技他即使是不会制作,但原理他极为清楚,讲得出很多的门道,引领军工生产和科技制作。真会是他主持制作的空调车,毕竟“空调房”是他的手笔。

    那当然,颜小强岂能容忍炎炎夏日没有空调,因此他想法设法,力推“土空调”的使用。

    外人去到东南国,地处炎热的东南亚,没有冬天!却震惊地发现自己还能身处清凉之中,住在宾馆的空调房里,坐着空调马车、吃着冰镇饮料,简直不可想象!

    一些实现了财务自由的富有人士更是全程空调,中产阶级也在向空调化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

    空调房的动力过往来源于畜力和人力,用毛驴拉动轮机是常事,找来阿三劳工,让他们当驴驱动水流带走热量。

    近年来,风动力异军突起,在开阔处竖起高高的风车,以风为动力,引水上水塔,提供自来水,还有提供空调房的动力!

    它的好处在于家中不必多养几张口,养牲畜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照顾,而阿三让他们干粗活的话,会出一身牛油,奇臭无比,严重污染环境,并不讨喜!

    风车的质量好,可以长年累月地开动,日夜不停,而人与驴是要休息的。

    维护也容易,普通人都可以完成,很受欢迎。

    而风车使用的推动,离不开东南王,许多发明都是出自于他的构想,工程师工匠加以实现。

    “今上在朝,是万民之福,民间皆得一片清凉!”杨铖新以手加额道。

    zwqiushu

第1307节 甘辉之野望() 
许多人的春节泡汤了,其他人在过春节,但内阁、帝国军总参总后总政三总部、在京高级将领、兵部、户部、工部等官吏全部回来加班,要打两场大仗:一是开春后进剿蒙古人,二是准备到倭国肝倭人。

    军队闻战而喜,军官们纷纷跑门路,虽不至于提钱晋京,但拉关系少不了,总参谋部及各位大佬前门庭若市,军官们进进出出,不乏将星闪炼。

    不仅仅是军队、文官,就连军工工厂、供应商也紧张起来,老板们都坐不住了,到处打听情况,托人情找关系,争取分一杯羹,比如运输业,要攻打倭国,少不得运输舰船,要是能够承担往倭国的运输业务,老板们发财了。

    许多人春节只过了二天,年初三就回来开工,有的官员甚至想年初一就回来肝,被东南王制止了说不差在这一二天,回家过年!

    军队则在年初五进入战备状态,召唤军人们三天内归队,军队开始集训。

    经过各方面的协助工作,总参谋部向东南王和监国公主提出了二个主要策略。

    一路攻打倭国,以周全斌、颜典率一万陆战队员为先锋,东南王率北还的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四将及二万精兵为中军,三万人进攻倭国。

    另一路攻打蒙古,甘辉为主将、李过为副将,祖大寿负责粮台,将领有贺珍牛万才、白文选、刘汝魁、马重禧、张能、田虎、杨彦昌、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杨展、曹勋等辈及祖家军,合计有整编军四个,边军二十万,总共四十万兵力,加上准备支前民夫六十万,号称一百万,准备对长城外的蒙古人来个犁庭扫穴以报一箭之仇。

    东南王的功在千秋,他速下鞑靼人,为中华保存了大量骨血,前明军将领、李自成的将领、张献宗的将领,都保存了元气,这些能打之将构成了新明军第一代将领,如今新明军不乏将,不缺兵,广有钱粮,说打就打,不在话下。

    调动军队,准备物资、情报,千头万绪,一切都在大年十五,元宵节过后,战争前准备奇迹般地完成了!

    甘辉先行,大年十六,南京长江南岸边旗帜鲜明,军队肃立,万民欢送征虏大将军甘辉北上征讨蒙古。

    仪式非常隆重,东南王亲自在江边授旗、授印,还有准备了半副王爷的仪仗队作为甘辉的荣耀,他登上了人生的一个新的颠峰。

    后来的《东南国史》和《大明史》都有他的传,称为:甘辉者,前明末海澄县东园村下房人,父母早丧,家贫如洗。为人重义任侠,好打抱不平,因此遭族长迫害,流浪于漳州、石码、海澄等地,不敢久居乡里。

    《大明史》记载了甘辉的一件轶事,他功成名就后,回乡祭祖,乡人百般奉承,迫害过他的前族长忐忑不安,向他请罪,甘辉笑曰:“如无族长激励我,我也不会在外拼搏奋发,就不会有今天!”

    赠了前族长厚礼,过往恩怨一笑置之,其大气若此!

    颜常武出任台湾大龙头,广招天下英雄,甘辉投奔,开始了毕生的追随,他忠心耿耿,又作战勇猛,还会动脑袋打仗,才能超乎众人,属东南军中极为难得的帅才!

    东南军不缺打手,就缺合格的指挥官,加上他又是海澄同乡,所以他很快就出人头地,受到重用。

    他以前不识字,但入了东南军就积极学习各种知识,有如吕蒙一般,很快就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看,长期出任东南国总参谋长一职,掌军令大权。

    美誉为:“一世忠于东南王,为东南王麾下虎将,攻必克,守必固,战功卓著,冠于诸将!”

    功劳不计其数,最新的战功是在阿三那里抢了三千万银元的财货。

    他为人重承诺,讲仁义,生性谦逊,人也不贪财,三千万银元过手不沾,虽有分润,尽数捐助给故乡发展,曾言“若不带兵,愿为军校一教师,薪火相传,把自己的所得尽授学员!”

    颜常武对他非常欣赏,尝言“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甘辉。”

    此次北征,颜常武封甘辉为“征虏大将军”,这是大明开国之初朱元璋封中山王徐达北伐蒙古时的官衔,对他是寄予厚望。

    甘辉当众表示,绝不辜负东南王与朝廷的期望,必平定北方,还大明一个稳固北方,解决北方边患!

    他当众充满了信心,在隆隆的炮声送别中,甘辉率军出征。

    现在才过元宵,北方还有雪冻中,本不应该这么早出兵,但接着颜常武就在出动去倭国,谁人还有资格为甘辉壮行?

    军队从上到下,自然希望得到战神颜常武的祝福,确保已军的胜利,因此甘辉提前出动也不是件坏事。

    此次出征,他走海路,自南京坐船到天津登陆,再到北京。

    至于他副将李过,则走陆路,带兵经徐州、济南再到北京,既是行军,也是拉练,还要担负起检查各城军务的责任。

    军舰离岸,顺风顺水驶向大海,送别的人群渐渐在望远镜中消失,甘辉回到了他的舱室歇息。

    他乘坐的是巡航舰,速度快,在国内不需要用战列舰去摆威风。

    这次出战蒙古,漠南蒙古早成了虚有其表,实际上空虚无比。

    诸部蒙古随鞑靼人入侵中原,被东南王一手打残,精华死的死,没死的先去了东南国修理地球,之后被派往三哥家驻守,许多人则到了中东与奥斯曼人pk去了,不被放归大陆!

    漠南蒙古淍零,不得不请漠北喀尔喀蒙古人出手,可以说,甘辉此行是猛将精兵,人强马壮,粮多枪多,对付漠南蒙古人不在话下,一只手都可以打赢他们,难的是对付漠北蒙古。

    无它,路远尔!

    看着桌上的地图,甘辉目光深邃,细忖破敌良策!

    漠指的是蒙古高原的戈壁沙漠。

    戈壁沙漠,意味着“没有水的地方”,参考位置是位于蒙古国南部的东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尔泰省三省,以及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西部二连浩特一带。

    那里有大片的无人区,多是祼岩,也有沙漠,植被稀疏,难找水源,自然环境相当恶劣。

    甘辉想攻占漠南,把我汉王朝的统治推到戈壁沙漠边沿!

    甚至,越过戈壁沙漠,攻占漠北,让我汉王朝的国界直达贝加尔湖,那个苏武牧羊的地方。

    对于贝加尔湖,甘辉已经想好了,他按照东南王的逻辑,既然我们先祖去过那个地方,就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地盘,属于我们中国所有哦!

第1308节 一劳永逸地解决北方边患() 
前明末年,我国北方蒙古族以大漠为中心,分为三大部分。

    漠南:在大漠以南各部称为漠南蒙古,属于这部分的有: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札噜特、奈曼、喀尔喀、茂明窍、乌拉待、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

    他们的分布地区“东接盛京、黑龙江,西接伊犁东路,南至长城,北逾绝漠,袤延万余里”。

    漠北:大漠以北,称为喀尔喀蒙古,其属有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札萨克图汗等部,分布地区,“东至黑龙江呼伦贝尔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南至瀚海,西至阿尔台山(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北至俄罗斯”。

    漠西:大漠以西各部称为漠西蒙古,即卫拉特蒙古,属于此部分的有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其分布地区东自阿尔泰山,西至伊犁河流域。

    甘辉认为漠西暂时可以不理,订下第一个目标是攻占漠南,摧毁漠南蒙古诸部族。

    第二个目标则是攻取漠北,占领蒙古高原,一劳永逸地解决掉北方边患!

    如果漠北被破,再往北气侯更加恶劣,已经没有什么部族存在了,就可以收工大吉!

    他信心打平漠南,但出兵漠北,他持谨慎的态度,毕竟中原汉王朝从来没有过征服漠南的历史,更不用说漠北!

    但甘辉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明初徐达北伐,蒙古人实力犹存,徐达取胜不易,洪武五年,徐达领大军出塞伐元,结果伤亡万人,副将李文忠亦败北,之后再无大的出塞战事。

    徐达既没,大将军蓝玉伐元,大破元军于捕鱼儿海(即贝尔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南),彻底地打断了元朝脊梁。

    朱老四上位后,他得位不正,就五伐蒙古,但蒙古人远避漠北不战,他大军在手却找不到敌人,徒呼奈何。

    等到明朝开国皇帝将帅死光光,坐上宝座的皇帝都长于深宫妇人之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