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706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706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响得好啊,驱邪赶鬼,还我大明朗朗乾坤!”颜常武乐呵呵地道。

    而杨天生则想得更多,鞭炮多,表明大人有钱买鞭炮给小孩子玩,民间有钱!

    否则穷到家无一枚铜板,小孩子又哪能玩鞭炮呢。

    进城时是华灯初上,倏地,天空中无数曳光弹飞上天空,迸然爆开,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天空为之映亮,灿烂无比!

    道路边涌出了大量民众,热情扬溢地高呼“王爷千岁!”

    这是帝都民众在盛情欢迎王爷回京呢,当然,是官府组织的,领衔的正是马士英和阮大铖,颜常武笑骂道:“孤早说过不拢民,马瑶草还来这一套!”

    烟花直射上天,迸发出一帘金色的飞瀑从天而降,耀眼的金色让人感觉眼前只有飞瀑在流淌,飞瀑里的亮点婉如点点繁星。多么美的银河啊!正如李白诗中的“疑是银河落九天”!但李白见到的“银河”一定没有这飞瀑光彩夺目吧!

    只见一个个彩色的光球腾空而起,接二连三地在广袤的夜空绽放了,形成一颗颗红色的彗星,拖着一条条金黄的尾巴,紧接着,空中又绽开了朵朵彩莲: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缤纷中,低空蹿出一条条火龙,打着旋儿飞出去,在空中绽出金灿灿的小雏菊。

    数不清的小雏菊一起绽开,连成一片,织成了一块绵延的锦缎,像天边的霞光那样耀眼……

    为了讨好东南王,官府与民间联手,不惜成本代价,进行了大型的烟花汇演,一夜就烧掉了五万银元!

    之后的元宵节,更是烧掉了十万银元的烟花鞭炮!

    空中光华照人,绚丽无比,持续不断,帝都南京城各处尽染光华,照亮了东南王回家之路!

    颜常武自南京城南聚宝门进城,他看着聚宝门,又见着无数臣民的笑奤相迎,欣然地命人取过纸笔,当众给聚宝门改了名,叫做“中华门”!

    “我中华万世基业,皆因有你们这些忠贞臣民!”他豪迈地道。

    就在金吾不禁,万民欢腾之际,一个矮冬瓜从城东朝阳门惶惶进城。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天朝盛世年华,却可怜我国臣民,尽在水深火热中!”倭人石原喜之郎悲怆地道。

    天空无限美景,石原喜之郎内心满目疮痍。

    倭国内乱,幕府大将军避位,倭人石原喜之郎来到南京,向天朝上国求援!

第1303节 少个尚书倭国就乱() 
夜深了,老虎桥巷十六号,倭人阿部贤六打开院门后登堂入室,摸黑进入内室。

    这是他买下来的居所,来得多了,闭着眼睛都可以进来。

    东南王回归,万民相庆,他也和在京的倭人朋友们及中国朋友们度过了一个开心的夜晚。

    岂料,耳边有人轻声相唤道:“阿部君!”

    听得是熟人的声音,他大为诧异,在桌上找着火折子点燃了蜡烛,见是倭人石原喜之郎坐在黑暗中,他大为诧异地问道:“石原君,你……”

    石原喜之郎沉痛地道:“山崎英夫,已然殉国!”

    “什么?!”阿部贤六震惊不已,他与山崎英夫、石原喜之郎都是好友,相约一起登泰山,一起在莫愁湖边观赏引种的倭国樱花………当其时,大明是世界上灯塔国,充满了自信,作为中倭友好的象征,官府允许倭国使节团在莫愁湖边种下了樱花,一到樱花盛开的季节,在南京的倭人相约赏樱,不亦乐乎。

    阿部贤六坐都顾不得坐下,一迭连声追问怎么一回事,难道倭国国内竟到了如此危险的地步?

    公元1651年,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归天,他的儿子,当时才10岁的家纲,在江户城中接受了将军宣下。自从家纲以后,将军宣下这个仪式改在江户进行,而不是到京都受天皇诏令。

    新的江户幕府特派“老中”高官,相当于副总理级别的阿部忠秋,亦即是阿部贤六之父晋京,向大明朝廷报哀。

    当其时,东南王不在南京,政归监国公主朱真真,她与倭国之间的联系不多,感情不厚,且女人毕竟头发长见识短。

    为倭国大将军葬礼礼遇之事,南京朝廷吵翻了天,内阁阁员、以大学士管部的礼部尚书阮大铖主张厚待之,在他看来,东南王笼络倭国,倭国不象中明时期派倭寇来东南沿海捣蛋就是好倭倭。

    而朝中前礼部尚书,时任大学士、刑部尚书方一藻与他打对台,认为倭国是小CASE,偶一个小指头都能放倒他们,值得上派个尚书出东洋浪费公帑?太看得起他们了!

    新旧两个尚书咆哮朝堂,倒下的是吃瓜首辅姚明恭,户部左侍郎叶廷桂把楼歪了,说着说着姚明恭被他认定是明朝第一奸臣,来了一句“明姚明恭灭明于此”这诛心之言把姚明恭放倒,中风了!

    朝政闹成这样,姚明恭一伙的不待见始作俑者的倭国,至于方一藻同党更不想理会倭国,只派出一个名不经传的低级别侍郎过海去江户吊丧。

    世人都是就高踩低的,国与国之间也不例外,当倭国臣民们见着明国派来的是这种货色而不是重量级的大臣到来时,无不大失所望,一些强藩更是开动脑筋,动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一直以来,雄据两中华的颜常武镇压东方,他的力量沉甸甸地压在了中华小跟班诸国身上,概莫能外。

    任何国家的国君只要得到他的支持,地位将会稳固,反之若恼了他,他的舰队上门,谁都讨不了好。

    明国只派个侍郎,连个尚书都没有,更不见大学士,至于内阁成员想都不用想!

    见到颜常武的国度如此怠慢,倭国的长州藩复藩,再度强档出击,组成了倒幕大军!

    为什么说他们再度出击,盖因以前也有过藩国造反的“光荣”事迹,颜常武都参与镇压过,砍了好些倭头。

    倭人从来都不安分守己,下克上是倭人的传统,只要有可能,就会出来蹦跶一二。

    包括了肥前藩、土佐、还有丰后、日向诸藩,由著名的一向宗在京都附近组织了一向一揆,就是造反,引起倭国内乱,打出尊皇攘夷的旗号,说倭国的执政者理应是天皇,而不是征夷大将军,就是藩主、武士阶层指屏斥江户幕府军政,奉还天皇实权,对中国人予以征讨的政治诉求活动。

    且认为德川家纲无德,不足以就任征夷大将军。

    造反诸藩上洛,他们士气如虹,幕府军相当腐朽,他们没学到东南国的尚武,却将两中华的享受尽学到手,而且主少国疑,结果一败再败,阿部贤六、石原喜之郎的好友山崎英夫恰逢其会,参加了幕府军,战死于京都城外!

    “山崎君,居然殉国了……”阿部贤六跌坐回位,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然确是事实,曾经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的好友已经魂归大地,再不能与他诗歌唱和,茶酒相会。

    两行热泪自阿部贤六眼中流下来,悲伤不已。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阿部贤六定了一下神问道。

    “国家大难,幸有忠臣,会津藩藩主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胜,老中松平信纲,阿部忠秋等死守江户,而倒幕派得到京都后,进攻态势消耗殆尽,无力拿下下江户,两方相持!”石原喜之郎简单说了一下形势道。

    “你们来南京是来求援的?”阿部贤六问道。

    “不,是我来求援的!”石原喜之郎出乎他意料地道。

    “什么?”阿部贤六惊道,再问下去,他说不出话来,明白了什么叫做“屋漏恰逢夜雨”!

    是的,幕府派出了使节团到南京求援,因为多在中国与倭国往来,石原喜之郎也在其中。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船只被风吹得偏离航道,在长江口触礁,结果船沉了,当时风浪颇大,石原喜之郎要不是在中国时学了一身好水性,也几乎完蛋。

    由于东南王的关系,两中华中东南国游泳是学生必考,考不及格不能毕业,这股风气影响到大明,游泳也成了社会风气。

    已经看到了大陆,太可惜了!

    他精疲力尽地被风浪吹上海岸,逃得一命,可是整个使节团都沉入海底,而且,代表使节的信物也统统没了!

    石原喜之郎被海边渔村渔民所救,渔民们侍他很客气,将他送到县城,县里也很重视,派人将他送到州里,州里又送他到了南京城。

    可是,没有代表使节身份的倭国幕府敕书、印章及节杖,说自己是使节,人家就算想信,但也得有相关凭证,否则阿猫阿狗都可以说自己是外交使节,那还得了!

    来之前,石原喜之郎已经找过了大明礼部相关官员,但他们爱莫能助,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必须有凭证。

    说起国内情况,真是处于水深火热中,倒幕派所到之地,疯狂地反攻倒算,杀害幕府人士,盘剥百姓,说起来,让石原喜之郎恨之入骨。

    见他满是憔悴,骨瘦如柴,一阵风都能够将他吹倒,阿部贤六思忖片刻道:“石原君,你好好休息,下面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办!”

    zwqiushu

第1304节 关系很重要() 
怎么办?

    熟读中国历史的阿部贤六有办法,他准备来了个申包胥哭秦庭!

    第二天是年二十九,春节临近,一片喜气洋洋,处处张灯挂彩,卫生焕然一新,民间因为得到东南王派送的大礼包,各阶层皆得分润,过个肥年而欢天喜地的。

    官府诸衙门的官吏们则懒洋洋地干活,度日如年,大的公务不会做,只要不出大漏子,领导也不会找他们的麻烦,因为领导也是人,也要过春节的嘛。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节日,国内谁都不会不长眼地来惹麻烦,国外人士也知道别在春节扫中国人的兴,否则来年会有苦头吃,海内外,帝都里,都在等着春节的到来。

    本来,春节前官府封印,就是把衙门的印章封藏不动用,如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除夕官府封印,至新正三日始开”说明了明朝有封印习俗。

    东南王理政,规定年三十直到来年初七共八天为国家规定节日,全民放假!

    春节放假前最后一天,位于皇城左侧的礼部一开门,就见门外跪着一个一身白衣,头戴白带的矮个子家伙,高举一封文书过头,大呼道:“日本国使节阿部贤六奉命出使,求援于上国,乞请出兵,救我国民众于水火中!”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藩国,日本使节求援,兹事体大,事情层层上报,直达礼部尚书耳中!

    这时就看出人情的重要性,来之前,阿部贤六已经做了活动,与礼部官员打通了关系!

    他一直逗留中国,社会关系众多,作为一个亲近中国的好倭人,大家都给了他面子,哪怕他不能拿出使节的凭证,也一路畅通无阻。

    礼部尚书还是阮大铖,这家伙与这个位置较上了劲,而东南王则陪着他颠!

    阮大铖出身东林,却是东林党的掘墓人,把东林党彻底地给毁灭,十成十是“二五仔”,按社会道德,这等人私德有亏。

    他就是喜欢当礼部尚书,礼部尚书管的是天下礼法,不是说他其身不正吗,劳资正位礼部尚书,怎么着!

    作为一条好狗,颜常武还是很看中他,就让他一直担着这个尚书,实际上经常挂羊头卖狗肉,专为东南王去做一些王爷不方便做的事。

    礼部兼管藩国事务,他接见阿部贤六,见着这个一身素白的矮冬瓜,就是一阵腻味,毕竟谁在春节的大喜之前见到这样的人,实在开心不起来。

    他没好气地道:“阿部君,你说你是使节就是使节了?本官还说你是假的呢,你有什么凭证?”

    这个就是阿部贤六的功力所在,先前他结识过阮大铖,所以阮大铖没把他给轰走,否则以他大明文官第五条好汉的尊位,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就连东南王也给他面子。

    “下臣只有一片丹心,且下臣身在上国,如若有假,请就汤镬!”阿部贤六慷然道。

    “行了行了,你黑心也好,丹心也好,汤镬现在不流行,流行的是去东南国修理地球,真要是假的,我们也不会杀了你,你去东南国干活,把军费还回来就行了!”阮大铖不耐烦地道。

    一句话道出了东南国精粹,说假话犯了欺君大罪的待死之人都能够榨出油来,天下人闻风丧胆啊!

    于是他带着阮大铖去了东南王府,求见王爷与公主。

    一般地,颜常武上朝回来到位于城内秦淮河边的公主府安歇,他的东南王府占据了狮子山,周日则到了狮子山王府度假。

    现在海内无事,王爷早早跑路到了狮子山王府,而公主也陪他在王府。

    如果东南王不在朝中,公主则回皇宫坐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