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704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704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究是做了当初发枪给她在场的一个东南军军官的侍妾,后来随他离开家乡远嫁到东南亚,她父亲虽然不舍,可是也没什么好法子,在家乡,女汉子的她根本嫁不出去!

    官府赶快声明:“未婚女子,可以军训,但不能参战!”

    参战都是结婚的女子,一些开明的丈夫,允许他们的妻子一道出击,夫妻俩一起开枪,共同打击侵略者。

    此乃花絮,中华女子打出的枪弹,落在蒙古人身上与男人打出的子弹没什么两样。

    官府广泛地发动民众,民众将他们以前的仇恨用子弹打出去。

    中华民族苦游牧民族尽矣!

    他们仗着骑射,让中华民族吃够了苦头,现在,冲进来的游牧民族就象入了房间的老鼠般处处挨揍,一些狂热的民兵,仗着手上的火枪,不眠不休地肝蒙古人,白天肝,晚上也肝,你之所以得不到战果是因为你肝得不够多,来肝!

    这些民兵是将祖祖辈辈受过的苦头,尽情地发泻在喀尔喀蒙古人的身上。

    对待这些四脚强盗,只有暴力才是他们唯一能听得懂的语言,用枪支送他们去见他们的狼神!

    一颗颗子弹发射,零敲碎打,积小胜为大胜,蒙古人死伤达到了令他们大汗为之震惊的数字,死伤过万!

    zwqiushu

第1299节 瞎操心的蒙古人() 
骑兵满万是什么概念?

    曾经有“女真满万不可敌”的说法,指的是骑兵满万,展开队列时是铺天盖地,茫无边际,非同小可!

    如今蒙古人丧失了一支这么大的部队,可取得的战果寥寥无几,没有令人震惊的战绩,没有攻下大的州县,没有掠夺到巨额的财货和人口,就那么地上万人丢失掉,简直不可想象。

    一夜之间,对面的两脚羊变成了迅猛出击的猎鹰,他们沉着镇定地,坚守着每一寸土地,为着自己的父母妻儿奋战着,节省着每颗子弹,不浪费一颗子弹。

    他们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专业,如果要开枪的话,他们就努力让每一颗子弹,都要使喀尔喀蒙古人的家里出现孤儿、眼泪和哭泣!

    三大部族三大汗再度会商,有人明确说道:“不能这样打下去了,否则孩子们见不到家乡了!”

    喀尔喀三大部族骑兵全线撤退,给自己脸上贴金说由于冬天来临,所以要回家乡过科……胡扯蛋,这里是漠南,他们回的是漠北,岂不更冷!

    科尔沁部族首领罗布丹珠找着土谢图汗衮布道:“大汗,大军可在本地过冬,既暖和,我等愿意提供一切供奉,来年方便继续进兵!”

    很优惠的条件,无奈衮布的心已经变了,告诉罗布丹珠道:“没有来年了,我们回去后不会再来了。”

    “啊!”震惊的罗布丹珠道:“大汗,你们不来,我们该怎么办?”

    “嘿嘿,怎么办?”衮布嘿然道:“我要是你,就做好备战,明年汉人一定来你们草原扫荡的!”

    “汉人是我们蒙古人的大敌,大汗,我们共同对敌,胜算更大!”罗布丹珠试图说服衮布。

    “你们打吧,我们可以为你们提供一些支援。”衮布敷衍他道。

    见到罗布丹珠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衮布又有点心中不忍,告诉他道:“万一事不谐时,你可到漠北找本汗。”

    衮布离开了,罗布丹珠看着他的背影,不由地茫然!

    真要是事不谐时,去漠北又能干什么,寄人篱下,而且漠北的环境更加恶劣。

    可是,汉人打上门来的话?!

    科尔沁部族勾结喀尔喀蒙古人铲除了在草原上的汉人同盟苏尼特部族,甚至还捉获了不少汉人为奴,汉人在苏尼特部族投入了很大的资源一朝成空,汉人岂能容他们!

    这回麻烦大了!

    罗布丹珠心中烦恼不已,对喀尔喀蒙古人不无幽怨,他x的控弦超过五十万的大部族,死伤万把人就怂了,径自跑回漠北当起缩头龟。

    汉人全民皆兵,大量的火枪涌现,给蒙古人很大的压力。

    别看蒙古骑兵驰骋草原威风八面,但南下时汉人控制着交通要道,长城锦延万里,真正的要点就那么几个有名的关隘,其他地方就算是你把墙给扒个大口子进去也走不动,因为没路,连绵不断的山脉,山连山,水连水,树木漫山遍野,怎么走?

    那年头人口还是少,开发不够,狼跑进县城里被当成狗来喂,老虎就在城边吼叫,一点都不稀奇。

    以前鞑靼人、蒙古人入侵,城市的明军不敢出战,城外的汉民任由宰割,现在的明军敢于出战,汉民都装备了火枪,节节阻击,蒙古人难有解决方法,要骑兵下马上山?

    火枪那玩意儿罗布丹珠也玩过,觉得不如弓箭好用,真要是大家阵战,火枪未必是弓箭的对手!

    你组成火枪枪阵,厉害啊,但我干嘛要来碰你呢?我打你屁股后面不好么!

    但罗布丹珠不得不承认火枪是老少皆宜的武器,入门门槛很低,连女人都可以使用,在道路两旁伏击蒙古人,优势不小!

    不过罗布丹珠也有点好奇,他知道汉人官府防自己人胜过防外人,这官府给民众发枪,就不怕民众用枪造反吗?

    ……

    差不多深秋的时候,九边四百里加急到达南京,当晚南京各大报纸都出了号外。

    “号外,号外,蒙古人全线撤退,九边稳如泰山!”号外让原本担心的南京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纷纷掏出纸币来买报纸来看。

    南京臣民最关心时事,控弦半百万的喀尔喀蒙古人南下的消息曾经让许多人睡不着觉。

    号外除了最新的边境情报,还有明军、边民对付蒙古人的战绩,比较生动地披露了与蒙古人对战的情况,尤其是边民使用火枪,甚至还有女人参战!

    用报纸鼓励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保家卫国!

    今非昔比,纸币已经普及化,至少大城市都用纸币,用金属货币的少之又少。

    两中华都发行纸币,币值非常坚挺,盖因可以兑现金属货币的哦,兑现率为十比九,即面值为一个银元的纸币,只能兑现0。9个银元,不见的一成是国家收的铸币税,够狠!另外,兑现出来是铜银各半,而不是全部是银子,现在国家安定,谁会愿意拿一大堆笨重的铜钱呢。

    朝廷有良心,在大力发展经济,努力为自己子民提供更多的物质的同时,还有效控制着物价,现时的大明朝廷,比任何前朝有更强的控制力,道理简单,钱多了,官也多了。

    边报到来后的第二天,朝廷对九边抗战的官军和边民作出了奖励,给立功将士官吏加官晋爵,对百姓表扬和兑现赏格。同时宣布发行一千万银元的国防债券,利息比银行的高,用于支持明年的战争,早日解决边境事务。

    明年打是肯定的,所以发行债券。

    这一千万银元债券不到三天就售讫,首先是皇室认购了二百万,皇帝朱由产购了一百万(这钱其实是颜常武出的),公主购了三十万,东南王二十万,其余皇室成员包了五十万。大明各官吏军队共购了三百万,另外五百万被民间一抢而光。

    甚至为这五百万,差点打了起来,官员们发生严重争执,原来粤省、闽省和江浙各购一百万,其余各行省均分,岂料北平留都、天津、湖广和四川的官员认为给他们太少,就连云南官员也跑来凑热闹,说看不起他们吗?!我们云南可是有翡翠、大木和香料!

    云南的穷人当然很多,但富翁也有不少,凭什么剥夺我们为国效劳的机会?

    这就是家国天下教育出来的成果,大家都认同了这个国家,与前明崇祯皇帝哭求官员慷慨解囊而官员们置若罔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天,朝廷派出了一位要员,出京前往湖北浠水,慰问退休老臣姚明恭,表彰他的功绩。

第1300节 饮水思源() 
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

    巴河镇位于湖北浠水县西南部,地处长江与巴水河交汇处,紧靠古城黄州赤壁,与鄂州、黄石隔江相望,这里山青水秀,人文荟萃,是历史名镇,文化底蕴丰厚,正是五朝元老、太师姚明恭的故乡!

    姚明恭是浠水乃至黄州史上知名的“姚阁老”,曰“黄之九属,数百年来,居相位者,惟明恭一人而已”。

    他入阁之后,他的父亲、祖父均被赠封为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位于长江与巴水河交汇处的巴口镇成了姚家的天下。

    姚明恭以太师头衔致仕,朝廷专门为他在繁华的巴口正街建起了高大的“太师府”供其养老,当地民众皆称为姚家大屋,姚家又在逶迤的火炉岭上建起了漂亮的别墅,当地人称为姚家花园,在高耸的城门山上建起了华丽的文昌阁,彰明他的文华,在秀美的江滩边上竖起了宏伟的太乙阁,都与他有关。

    今天,姚府大开中门,家人们喜气洋洋打扫庭院,装饰家居,引起了民众好奇,纷纷来观看热闹。

    姚家在当时虽然显贵,但不倨傲,任由围观。

    古代府第中门不常开,以姚明恭的权势,督抚到访也只能走偏门,开中门肯定有贵客来到。

    贵客到来,座船在巴河码头停下,仪丛显赫,摆了一条街,正是堵胤锡,大明内阁阁员,第四条好汉!

    他的级别本来够得上姚府开中门相迎,怎么都是国家级的大员,加上还带来了东南王的令旨,所以姚明恭也在府门亲迎。

    见到姚明恭,远远地,堵胤锡一揖到底道:“参见姚太师,太师身体安康,堵某内心甚慰!”

    “咳,堵阁老,你客气了!”姚明恭微笑道。

    两人挨一起后,手紧紧相握,堵胤锡执礼甚恭,嘘寒问暖,殷切问安。

    “太师爷比起在京师还要安好啊!”堵胤锡说道,是的,姚明恭脸色红润,不用人扶自己走动。

    “那是当然,无官一身轻,家乡山水俱佳,姚某这一退就对了!”姚明恭说道。

    “不对,不对,一点都不对!”堵胤锡大摇其头道:“太师爷这一退,朝廷可就痛失栋梁了!”

    客气一番后,堵胤锡招呼一声道:“请王爷旨意!”

    侍从捧出金漆盆,上面放了金灿灿的东南王王旨。

    这东南王飞扬跋扈,不臣之心有如秃子头上的跳蚤,一目了然,他妻子是监国公主,发出旨意是皇帝圣旨、公主令旨,而东南王给大明发号施令,直接用王旨代替了圣旨!

    只要他在,就是如此,而大明臣民中不听话的都被流放到东南国,其余的人就听之任之。

    不过是王旨也有个好处,姚明恭想要下跪接旨,堵胤锡说王爷有交代,老臣免跪。

    姚明恭躬身接旨,堵胤锡宣读王爷旨意,一来问安,祝愿姚太师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身体安康!二是感谢,感谢姚太师在朝时发展经济,民众得利,朝廷安定!

    姚明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主政大明多年,奉承王爷与公主,团结百官,组织民众发展经济,可以说,他在官民与海贼王爷之间联起了一条重要纽带,民众因他而信任海贼王爷,毕竟他是前明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历万历、天启和崇祯朝的三朝元老!崇祯朝的的阁老、户部尚书!

    他的功绩在于国内建设煤矿和铁矿基地、冶炼钢铁,建立兵工厂,生产枪炮。

    这次发给九边民众的火枪,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生产,屯积在仓库里,需要时调用,用的正是姚明恭主政期间造的火枪。

    姚明恭长期支持军工生产,也监管得非常严厉,这次火枪就派上了用场,战场上反馈回来的信息是火枪结实耐用,很皮实,打得也准。

    大规模地投入使用的火枪,质量问题很少,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把蒙古人轰没了!

    从前明来的人,姚明恭对于前明的匠造憋端一清二楚,他仿东南国,内阁总理大臣陈衷纪主要兼职是军队总监,监督军队训练质量、军队待遇和军工生产质量等,姚明恭也是如此,兼职军队总监,不涉及军事指挥权,主要管军政,他对军工生产严格管理,质量把好关,要求“物勒工名。”

    什么意思呢?就是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所有的枪械制造都有监造官与工匠的名字代号,一旦出了质量问题,严厉追究!

    时人认为姚相治军工有“秦风”,这正是秦人对生产兵器者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管理者可以很快找到生产这件兵器的人。在秦朝时期,法律对失职者处以严酷的惩罚,“物勒工名”就是要以此来约束兵器制造者。这似乎说明,秦人正是以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出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

    这次打退蒙古人,一个关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