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702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702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率精锐轻骑三万,一人数马,疾驰如风,直杀进苏尼特部族。

    察珲多尔济有谋略,光杀人,不抢牛马、女人与财货,一路冲杀,苏尼特部族猝不及防,兵败如山倒!

    腾机思被察珲多尔济阵斩于前,就是这位王子亲自出刀,可以说,察珲多尔济导致了蒙古人中亲近中原王朝的势力大溃败,是罪魁祸首。

    他甚有能耐,领军接连攻破了六个寨子,收获不少。

    其他蒙古部族不见得有这么多收获,他们攻打坚固的堡垒,往往碰个头破血流,死人还颗粒无收。

    见好就收,察珲多尔济引军北还,岂料,他再也见不到家乡的大草原了。

    正是蒙古诸公,驾临长城,来时乘马,归时御风!

    见到敌酋被打倒,张继海马上叫道:“跑!”

    与另外三个火枪手赶快向后跑,那些蒙古人看得睚眦欲裂,双腿一挟马,马匹即时跑起来,往害他们王子的杀人凶手追去。

    马未至,弓箭先到,劈劈啪啪的一阵弓箭射来,跑在最后面的张继海背后连中两箭!

    但他依旧跑得飞快,原来,他背后绑了两层甲,一是皮甲二是合金铁甲,弓箭劲力非常大,射穿两层甲但已经是强弩之末。

    战马片刻就冲到路边,蒙古骑兵毫不犹豫,打马上山!

    察珲多尔济的身份非同小可,如果捉不到凶手,大家都会被砍头!

    只有努力捉到凶手,要不然小命难保。

    所以,察珲多尔济的侍卫们红了眼睛,不顾山路崎岖,拍马照追,边追边放箭。

    张继海还在后面,他催促着前面三个小伙子赶快跑,跑,跑!

    弓箭在他们身侧嗖嗖的飞过,有的劲力十足地钉在了山岩上。

    “啊!”了一声,一个伙子肩头中箭,他踉跄两步,剧痛入心,被张继海一把托着他的腋下架着跑。

    另一个小伙子也过来帮忙,两人架着受伤小伙子一道跑快点。

    他们成s形前进,努力躲避着蒙古人的箭矢。

    一般地,挨敌人追击时,最好的脱身方法就是你跑得比同伙快,让落后的同伙在后面挨刀。

    搁以前,卖队友乃是前明军的传统,保命的良方。

    新朝新气象,张继海不敢这么做,他的“考核指标”就有已方的死伤率,如果死得太多,那他就会被贬职,他是士兵出身,好不容易做了士官,岂会甘心退步重新成为士兵。

    现在还没正式大打,能救一个就是一个,于是他出手相助。

    蒙古人的骑术甚精,山路高低起伏,草丛密布,他们追近了,甚至他们见到追上有望,就有意识地弓箭不往敌人身上要害招呼。

    不射死他们,生擒他们,捉到凶手,将他们在王子灵前活剐,是让大酋长消去怒气的良方。

    突地,冲在最前方蒙古人只觉得毛骨悚然,他看到了前方一排的枪管,有埋伏!

    他只来得及把马一勒,就听到枪声响起,接着是马匹的惨嘶声。

    狼窝沟村的泥腿子们够大胆,将蒙古人放近来打,距离二十米处开火,十七支长枪一起开火!

    啼声初试,击倒了蒙古人十骑,都是马匹中弹,虽是大畜牲,但铅弹入体照样抵受不住,纷纷发颠,把主人给弄下马来,然后它们也轰然倒下。

    换作平地,蒙古人或许能够控制马匹,但在山地上,就算了他们有三头六臂,也不得不倒下。

    后面的骑士眉头都不皱一下,试图绕开道路,继续追击,但这时明军士兵牛为山向着他们奋力地投掷了一颗大炸弹。

    轰隆巨响声中,钢珠铁钉乱七八糟的散射,加上那一声巨响震撼人心和马心,蒙古骑兵乱成一团。

    张继海趁机道:“全体都有,开始装弹!”

    “通条捣枪膛!松开燧发器!”

    “上火药!别倒尽了,通条捣实!”

    “上子弹!通条捣实!”

    “抽出通条,火枪装发火盘!”

    “检查通条有没有收好!”

    在他的命令下,所有的火枪手都完成了标准动作,装弹完毕,不到一分钟,有的动作快的半分钟。

    “很好,甲队先退!”张继海下令道。

    等蒙古骑兵再次追来时,迎接他们的是乙队的轰击,他们打了一排枪,马上就走,后面还有甲队占据了射击阵地,等着蒙古人上前,就让他们吃枪子儿。

    明人层层阻击,如果在平地,蒙古骑兵冲锋,二十多人即被淹没,但在山地上,他们机动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张继海虽说是很低级的军官,但他毕竟受过军官的课程训练,懂得利用地形,于是蒙古骑兵悲摧了,前路马匹无论如何也上不去了。

    一声严厉的训斥,一名蒙古军官发号施令,所有的蒙古人心中大凛,人纷纷下马,爬山追击!

    不能不上前,捉不住凶手,大家都是死。

    可是他们的罗圈腿哪是山民们矫健双足的对手,狼窝沟村的村民们攀爬如猿猴,迈沟壑如平地,初时蒙古人还咬在村民们的后面,但一来确实速度不如人,二来有山民们的阻击,枪弹不断地打来,再扔多一颗炸弹,轰隆响起,气浪把蒙古人炸翻在地。

    很快地,蒙古人在山脚,村民们在山顶。

    绝望的蒙古人往山上乱射弓箭,无一命中。

    那是自然的,山神保佑的是他的子民们,用山风把箭都给吹歪了。

    唯有眼睁睁地看着山民们消失在山间,气急败坏的蒙古人长官下令道:“把方圆十里的汉人全部杀光!”

    然而,想找人出气也难。

    蒙古人来袭,大明坚壁清野,要不转移进城,要不都在山上,蒙古人的马匹无法到达,根本找不到人来出气。

    为了对付蒙古人,许多边城都自掘煤矿,以煤作燃料,少砍柴,邻近山上树林茂密,两条腿的山民可以上去,四条腿的蒙古人干瞪眼!

    顺利打过这一仗的狼窝沟村火枪队到了安全的山头上暂歇,清点损失,包括长官张继海在内一共是四人中箭,但都没中要害,按战地急救方法处理伤口。

    张继海兴奋地道:“我们这一次立了大功!”

    一个月后,消息辗转回到明军的指挥部,确认了狼窝沟村火枪队的战绩,他们击毙了蒙古王子察珲多尔济!

    张继海从士官晋升军官,送军校进修。

    事先约定,明码标价,一个蒙古人头十银元,一个百夫长五十银元,千夫长二百银元,狼窝沟村被重赏二千银元!

    真金白银,狼窝沟村大赚一票,还被奖励了五十条火枪!

    他们全副武装起来,痛击蒙古人。

    而在蒙古人这边,惊闻察珲多尔济战死的消息,顿时炸开了锅!

第1296节 火枪出世界变(一)() 
刷!

    刀光闪过,人头落地,血腥满场。

    蒙古喀尔喀三大部族之一的土谢图汗衮布,挥刀砍杀了了儿子察珲多尔济的侍卫长,然而于事无补,他颓然扔刀在地,整个人象老了十几岁。

    漠北苦塞,生育孩子不易,长大成人无一不是勇士,察珲多尔济智勇双全,是父汗的好助手,却死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

    更糟糕的的是他们找不着人复仇,无法念头通达,气也不顺。

    衮布的金帐近着长城,他派遣诸部族进犯明朝,使用的是祖祖辈辈们的惯用战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不断袭拢,象恶狼一般地寻找着可乘之机。

    于是,躲避不及的汉人被杀了,防御薄弱的寨子被蒙古人攻破了,蒙古人狂笑着,杀死汉人,抢劫他们的财物,衮布也在开心地看着诸路强盗为他送上的不义之财,至于汉人死多少人,不关他的事。

    善恶自有报应,今天,被杀的是他的儿子,他却悲愤了。

    挨汉人打脸,打得啪啪响,衮布大怒,决意报复!

    一个部族的力量还是薄弱,那就一起干!

    他派人请喀尔喀另外两大部族首领车臣汗硕垒,札萨克图汗诺尔布一起到来,共商大计,说在离开漠南前对三大部族联合对汉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攻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三大部族中,土谢图部最强大,因此另外两部应允前来,车臣汗硕垒首先抵达,衮布邀请他一起进金帐,盛情款待。

    两汗一交流,齐齐一愕!

    衮布死了一个心爱的儿子,而硕垒则被干掉了两个千夫长。

    不要小看千夫长,蒙古骑兵一千骑兵一人数马的话,往来如风,可以牵制上万的明军,能够做到千夫长的人,往往是人中楚翘,骑术箭术无一不精,甚至是射雕手都不出奇,居然丧失了两员之多!

    两汗继续说下去,都是死于枪击,硕垒的两个千夫长中一个被明军射杀,但是另一个千夫长则听硕垒说:“……他是被明人一个农夫枪杀!”

    农夫?

    别是伪装的军人吧?

    那个农民被蒙古人就手干掉了,可是这样的交换比根本不对等,蒙古人中千夫长已经是高级军官了,而明人中农夫就象地上的野草般随手可得。

    衮布心中不安,等到了札萨克图汗诺尔布到来,请进金帐,说明意思,诺尔布大喜道:“我正想对付他们,真是气死我了,他们居然伏击本汗,打死了本汗的马!”

    诺尔布的马是大家都见过的,非低矮的蒙古马,而是慓悍的中亚马,高大神骏,让人骑上去非常的神气,这匹马居然被打死了!

    两位大汗连忙慰问他,问他有没有遇到危险?

    原来诺尔布喜欢赤膊上阵,亲自操刀,他指挥大军攻击明朝寨堡,颇有斩获,不想,一次行军时,路边乱枪射来,没打着他,打中了他的爱马,可能是命中要害吧,一枪就夺走了马匹性命。

    诺尔布火大了,可是那些枪手一下子就消失在崇山峻岭中,想报复无从谈起。

    既然如此,他想搞事,以出心头恶气,正好衮布邀请大家一起来合伙作案,那就来商议呗。

    这一商量就发现大问题了!

    发现明人异常活跃,不止是军队敢战,而且路边经常飞来一颗颗的子弹,打人射马,打得不亦乐乎。

    而想追杀那些开枪的人,他们上山下河,蒙古人就悲摧了。

    四条腿爬不得山,罗圈腿赶不上人。

    “那些开枪的人,很多都不是明军,而是明人的老百姓!明人官府大规模地武装了他们的老百姓!”三大汗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

    前明时期,明军是软蛋,老百姓是两脚羊,任由凶悍的部族宰割。

    先不论明军,老百姓想对付游牧民族,太难了!

    仗着有马,游牧民族来去如风,哪有千日防贼之道理。

    就算大家面对面,游牧民族在马上,老百姓在地上,怎么都是马上有优势。

    更糟糕的是双方兵器不对等,弓箭可以远射,老百姓的刀枪棍只能近战,没挨到敌人面前已被射倒。

    因此边地的老百姓哪怕对游牧民族恨之入骨,但没奈何给他们。

    纵使一些老百姓懂得使用弓箭,但是杯水车薪,甚至于官府怕老百姓闹事,弓箭的杀伤力太大,首先解除老百姓的武装,都不用部族出手。

    而今,蒙古三大汗惊觉大量的明人老百姓拿起了火枪,这怎么可能?

    明人的官府不怕老百姓持枪造反?

    但是,这是事实!

    三大汗感觉棘手,一直以来,他们根本不把汉人放在眼里,他们知道汉人的军队是有限的,只能守城镇,汉人的老百姓无甚战斗力,就算他们拿起到刀枪冲过来,蒙古人也有把握在他们冲到面前时将他们射倒。

    可是现在……

    三大汗不信邪,联合发布了向汉人城镇发动进攻的命令,然后他们就知错了。

    在大同郊外,一支蒙古人的千骑队沿路前进时,遭遇了当地民兵的顽强阻击,民兵手持火枪,分散埋伏在20多里长的山地、道路附近,三人一组,五人一群,飘忽不定,时聚时散地向着敌人骑兵开火!

    民兵堵塞道路,在蒙古人下马搬动堵塞道路的石头和木头时,就向他们开枪。

    当愤怒的蒙古人追上前,结果中伏,两边的山林草丛中射出了愤怒的子弹,打得他们一地狼藉,狼狈不堪丢下尸体而逃!

    不能不逃,哪怕他们人多,呐喊着冲上前时,民兵投掷了炸弹!

    不怕他们人多,炸弹的铁钉钢珠似天女散花,无微不至地呵护他们。

    进入了伏击圈的蒙古人就象一头莽牛一般,四处挨揍,到处被打,却找不着敌人。

    枪声响个不停,不时有蒙古人象秋风扫落叶般掉落下马,以至于蒙古人一听到枪声不由地缩下头去,一个哆嗦,应该很多人某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