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680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680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53节 东方规则() 
新明军大胜叛军,自身战死为一百三十四人,受伤为三百五十一人,几乎都是第一轮枪击中死伤的,之后叛军火力衰减得可怕,沦为排队枪毙的牺牲品,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战后清点缴获,发现了大量的枪支装错了子弹,一问俘虏,果然不是正规军。

    刘文秀又是好笑又是好气,不是正规军居然敢来搦战,这不是有病嘛!

    这是栗道安用船民组建的“船军”,被杀得大败亏败,三千人死掉、失踪二千五百人,只剩下五百余人逃回去,装备扔了个光光,个个脸色沮丧。

    栗道安先前的嚣张气焰则敛,见到已军惨状,忍不住放声大哭!

    他对这支部队倾注了很大的感情,这是他的私人部队,他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训练他们、笼络他们,用前明军的标准来讲这是他的家丁,要知道,前明军队伍组成一是军官的家丁,二是普通兵员,家丁才有用,既然是家丁,是家里人,栗道安对他们非常熟悉,许多人都叫得出名字……亲自给他们发饷,逢年过节给他们发福利,关怀备至,寄予巨大的期望。

    他想着用他们打天下,打遍明军,搏个封妻萌子,孰料,这个梦想刚一开始就彻底地破灭了!

    打过一仗,他这才知道,军与民的区别,他的船军简直不堪一击,他们也训练过,训练得似模似样,一旦上了阵,就什么都不是!

    他意志消沉,连旁边的叛军参将田建平都不想打击他了,对他道:“这里明军势大,我方不可力敌,就等他们决出胜负,再作定夺!”

    这不是两国交锋和敌对势力你死我活的交战,是朱家子孙争权夺利,他们外人犯不着为他们而搭上性命,只要分出胜负,总有一个姓朱的坐龙廷,之前的敌对方向他山呼万岁,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这不是背叛,不而胜利者也基本上不会追究那些小兵卒先前对他的无礼,这就是东方规则,中国传统文化………家天下,反正肉烂在锅里怎么都是自家吃。

    栗道安苦笑道:“只好这样了!”

    他心中不安,怎么可以这样消极避战呢,怎么对得起桂王殿下呢,可是他太低估官员们的无耻程度,他们在山里,天天派人到城里打探消息,然后就看到了新明军一路势如破竹,破关夺隘,不在话下!

    因为新明军下达了大赦令!

    这份赦令以朝廷东南王颜常武的名义而不是朝廷皇帝或者监国公主的名义下达的,各路造反好汉忙不迭地或迎降、或袖手旁观。

    颜常武首先表明他回来了,将主持朝廷事务!

    这点很重要,表明是他回来而不是其他人,这样就让伪桂王的叛逆再无幻想,懂得作出正确的选择。

    颜常武是什么人,崇祯朝的四大寇之一,只有他笑到了最后!

    前明出身的官员都很清楚,黄台吉、李自成、张献忠和颜常武,都是祸害大明、造成前明崩溃的罪魁祸首,李自成、张献忠败于黄台吉的力量,而黄台吉的力量又被颜常武铲除殆尽,一个干掉一个,这表明,颜常武的力量最为强大!

    新明朝,谁能够对付颜常武?

    比起前明,他的力量更加强大了,可以说前明体系的官员们、地主和读书人无比地痛恨他,但又极为地畏惧他!

    东南立国,去过那里的人回来了都说好,如此东南王有了进可攻、退能守的极大余地,同时他还能够动用东南国巨大的军力和财力,无往而不利。

    更重要的是,他手握大义名份!

    他是朝廷的东南王,监国公主的夫婿,权势赫赫,活曹操一枚,爪牙遍布朝野,他说的话,比皇帝还要响亮。

    正因为他的地位,反倒令人相信,毕竟这位牙齿当金使的主儿,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不会说了不算。

    他回来了,宣布大赦,声明造反的大伙儿都受了伪桂王的盅惑、唆摆导致走了邪路,做了坏事。罪责全在伪桂王,其他人只要改过自新,则既往不究!

    条件异常宽大,只要回归朝廷………不说投降,所有的人都不会被追究责任,从贼官员可以留任,经过培训学习后重新上岗,民众则可以归家,不会受到歧视。

    “培训学习?”一看就知道是不折不扣东南王的作风,这位王爷特喜欢开会,搞什么培训学习,大赦令有这字眼儿,还真的是他下的令,令人放心、安心。

    如果做了不法事务,只要不伤天害理,搞得天怒人怨的,则送至东南国进行劳动改造,几年后就放回来,也不用担心。

    “劳动改造?”又是东南王的作风,他向不喜欢杀自己的子民,最喜欢把犯事的子民送东南亚修理地球,错不了!

    东南王驾返新明,他是信妈祖的,不想杀人,识事务者为俊杰,新明军到来时,谋反者回归朝廷,均能得到朝廷大赦。

    条件是宽大的,但也有人在不赦之列。

    伪桂王朱由榔被朝廷夺爵,废为庶人,他的命运将由朝廷决定,捉获其者将得万块银元,还能官升三级,赏格丰厚异常。

    现时朝廷铸币是真材实料,又大力发展经济,银钱很值钱。

    这又对了!

    只要是体制中人就会明白,哪怕朱由榔犯下了谋逆大罪,曾经的天潢贵胄、太祖后代,不容普通人羞辱,能处理他的只有朝廷!

    再有,大赦令出,如再负隅顽抗,胆敢抗拒朝廷天军,则按国法处置,绝不宽恕。

    制曰谋反者抄家,诛九族!

    其首领者必定如此处置,普通人则杀头,最少也是流放。

    再有出首者皆有奖励,包庇者与谋反同罪,乃是应有之举。

    这份大赦令先行,由快船传送到叛逆的地区,让他们知晓,及时作出选择,即时影响到了千家万户,接到大赦令相关人士无不辗转反侧,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

    当然也有人事不关已,在说风凉话的。

    凉风席席,天星闪耀,珠江口外东南舰队战列舰锚地,在“东南亚十号”战列舰上的餐厅兼会议室里,黑武士西雷斯马正在逐件看陆上送来的公文,旁边坐着的他的副手施大瑄同阅。

    两人都很悠闲自得,这次挫败朱由榔对广州的进攻,他们立了大功,朱由榔太肉鸡了,变成了善财童子。

    突然,西雷斯马看到了特赦令,看毕后不满地道:“领袖对他们太宽大了!”

    施大瑄反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西雷斯马恶狠狠地道:“应该把他们吊死,每隔那么多米就树一个十字架把他们挂上去,用中国话来说,叫做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和以儆效尤!”

    他很是得意地卖弄着自己学到的中国成语,冷不防施大瑄反驳他道:“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长官你还没有学会,你知道什么叫做家丑不外扬、打落牙齿往肚吞和兄弟阖于墙,共御外侮吗?”

    西雷斯马嚷道:“我还知道攘外必先安内呢!”

    “仁者无敌!那你听说过没有?”施大瑄呵呵笑道。

    两人用成语斗嘴,在他们心中,朱由榔必败无疑。

    认为朱由榔必败无疑不仅是新明这一边的官民,就在朱由榔这一边,也有不少人这么认为的。

第1254节 我们不是三姓家奴() 
广西平乐渡口,此处是扼梧州通往桂林水路枢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聚集大量战船,正是朱由榔组建的水师。

    这支水师参差不齐,既有东南式的巡防舰,但不多,多的是内河船艇。

    巡防舰是船帆两用,西式夹板船,左右开炮眼,而中式炮船则是船头船尾架炮的那种。

    一条宽大的广船船舱里,一位老封翁高居首座,他须发俱白,但精神很好,他手里拿着一张纸,正是朝廷发下的大赦令,他对面前的将军道:“乖孙,朝廷宽大为怀,这个机会可别错过了!”

    舱内将军乃朱由榔任命的伪水师总兵赵庆才,他原为广东水师参将,迎降朱由榔后,在西雷斯马进攻叛军水师时,赵庆才及时带走手足无措的朱由榔,算立了大功,得到信任,赵庆才被他任命为水师总兵,试图在平乐一带阻击新明军的前进。

    朱由榔虽说打仗不在行,但哄人还是有水平,他请了赵庆才一道进膳,以作答谢救命之恩………皇子皇孙就是这么的臭规矩,吃个饭也安个名头。

    不得不说,古代尊卑之分十分严重,朱由榔纡贵降尊地请赵庆才吃饭,又是笼络又是画饼,赵庆才得到礼遇,赏了他水师总兵的职位和足足五千块银元,感动得不得了,热血上涌,拍着胸膛说必定给朝廷军队好看!

    骤得新职的赵庆才绞尽脑汁,献了破敌三策。

    一曰堵塞,即沉船江底,阻塞水路交通,把敌船挡住;

    二曰火攻,敌船不得前行,在此积聚,越来越多,江面狭窄,难以机动,他就趁机发动火攻!

    三曰水战,待到火起,他就指挥水师从大江支流的隐蔽处出击,一举克敌!

    不得不说,这三策有很大的成算,朱由榔大喜,立即着赵庆才组织军队在平乐作破敌准备。

    他积极办差,可是在广船船舱里,却挨了当头一棒!

    老封翁正是他爷爷赵吉安,以镇国将军世职告老还乡,久在军界,见多识广,一看到朝廷发下的大赦令,盖的是东南王御印,就知道这一仗有败无胜,立即叫赵吉安倒戈。

    赵庆才之父在辽东水师任职,这次赵庆才造反,并不知会到他,而赵庆才的造反,则是赵吉安的指使,因为赵家是大地主,在广东有良田数万亩,新土地政策实在害死了地主啦。

    赵吉安原在佛山养老,赵庆才起事前,已经秘密将家人接到广州,待他一进入广州水域,立即把家人转移。

    叫他造反是他爷爷,叫他回归朝廷又是他爷爷,赵庆才觉得是猪八戒照镜子………内外不是人!

    赵吉安叹息道:“时也势也,想不到东南王回归朝廷这么快,朱由榔其势未起,乃是潜龙之势,而东南王则是盘龙在朝,朱由榔敌不过东南王!”

    “如果东南王晚一年回来,朱由榔只要攻占南京,则与东南王分庭抗礼,东南王未必能胜,可是现在!”赵吉安唉声叹气地道。

    他也不想投降,然而不降的话,则是诛九族的可怕前景,赵吉安不得不担心!

    见孙子犹豫不决,赵吉安把东南王的光荣史略说一二,赵庆才也知道怕了。

    “爷爷,会不会是朝廷那边矫诏,伪造东南王印鉴呢?”赵庆才抱着万一的希望道。

    “谁敢伪造他的印鉴!如果是我军顺利,朝廷狗急跳墙,会有可能,但现在他们进展顺利,反倒不会伪造印鉴。”赵吉安晒道。

    他催促孙子道:“当断不断,必受其害,东南王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改邪归正的好机会,我们要是不把握住,那就彻底地与朱由榔陪葬了!”

    赵庆才苦笑道:“爷爷,我晓得了!”

    “那你打算怎么着手?”赵吉安问道。

    赵庆才也有三分真才实学,说出他的计划道:“先找志同道合者,杀掉心有异志者。”

    “不错,不错!”赵吉安夸奖孙子道,追问道:“什么人可能与你一道归顺朝廷呢?又是什么人不愿意和你一道归顺朝廷呢?”

    赵庆才想了想,说出了几个名字,都是头脑简单的军头,又说出了水师监军李呈祥是这次起事的最大阻碍者。

    “既然如此,你去做吧,爷爷是你最大的支持者!”赵吉安恶狠狠地道:“待到事情妥当后,就拿李呈祥作投名状!”

    赵庆才会意地点头,马上吩咐亲兵,就以商量军务的名义,请他计划中的参与者到他的帅船一会。

    不久后,军官们陆续到来,有水师副将刘子豪、钱桂华,参将张跃进、胡新成,千总周行发、牛思进、谢震等,共有八将,当中的钱桂华、张跃进、胡新成、牛思进正是当初广东水师的老底子,跟随他一道造反,见势不妙逃得快,如今也在平乐水师中。

    赵庆才先请的是钱桂华、张跃进、胡新成、牛思进四将,他也不隐瞒他们,将他的打算直接说了。

    听得四人面面相觑!

    刚刚造反没多久,又要归降朝廷,这忒也快也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么做很难为大家,本将军也不想这样做的,你们谁能抗拒得住东南王的,说出来,本将军立即让贤,让他做带头大哥!”赵庆才道貌岸然地道。

    大伙儿心中暗骂,带头大哥这能做的吗,死得更快啊!

    树的影儿人的名声,东南王一纸大赦令,就搅乱多少人心。

    “好,总兵大人的决定,我老牛第一个赞同!”牛思进马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