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678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678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地,颜乐得下令赈济,给民众发粮。

    他们供应的这种干粮叫做“炒面”,总的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大杂烩,把麦子、黄豆、玉米、土豆等杂七杂八的粮食磨成粉末,加上很少的干肉末和盐巴放在大锅里炒熟,这个东西相对来说比干面饼干馒头更容易保管,长时间也不变质,提供的热量也很高,同时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容易生产,相当地皮实顶用,除了维生素少了点之外还真没啥缺点,如果经常吃在口感上会有点麻烦,觉得味同嚼蜡,但对于已经饿了一段时日的民众来说,还真的是味道不错呢,他们狼吞虎咽地吞下肚。

    新明军的野战口粮就是炒面,东南军则是饼干,主料都是面粉,东南国里放的东西多,有粉、糖、油脂、乳制品和干果等加工而成,味道远比炒面要好,舍得成本下料,如放得牛奶多,是非常香的!

    东南军有咸肉、干肉、鱼干为主食,豆子也常吃,这种东西携带方便,加工容易,营养也丰富,配料则有茶叶、果酱、蜜饯、奶糖等。

    不仅如此,东南军还有快食面以及中式调料,比如榨菜、酱菜和最受欢迎的猪肉臊子等等,反正供给非常丰富!

    新明军则比东南军逊色得多,顶多有一点咸肉、干肉,配料有了茶叶和奶糖,还有蕃薯干。

    东南军那边的认识是:蕃薯是给猪吃的……新兵们根本不清楚在领袖到来之前,他们的父辈就是以猪食为生!

    没办法,新明军比不上东南军的经费充足,不过近年来也在逐步提高,例如做到了茶叶全军供给,亦就是说小兵都有茶叶供应,泡茶喝。

    这很了不起,有红毛番在参观过新明军的驻地后,看到小兵都在喝茶,就说明朝果然有钱,要知道,世界各地只有搞大航海的红毛番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荷兰才能做到全民喝茶,别的地方都没了。

    同时,在部队驻地,努力提高部队肉食比例,建立了一个个的伙食基地,比起许多地方民众过年才能吃到肉的生活,在新明军中油水算是充足了。

    军队用炒面供应民众以救命,到来领粮的有许多妇女,年轻女子居多,看到她们嗷嗷待哺的样子,颜乐摇摇头,眼不见为净,交待军官们好生对待民众就离开了。

    随行的记者恭维颜将军仁慈心肠啊,看不得他们悲惨的样子。

    孰料那个颜将军狗嘴吐不出象牙说道:“我不能再看下去,再看下去,我就有冲动,想把她们都捉上船去,运回东南亚!”

    听得记者为之愕然,似被雷电电到外焦里嫩!

    这才想起颜将军出身于东南国,而东南国被人称为洗白的海盗王国,他们现在对待本国民众是好的,但要在国外,一见到合适的民众,比方说那些长相可以的民族的女人,没有男人保护的,男人被解除武装的,东南军的军官们就会两眼放光,想办法捉走、抢走她们,往东南国搬!

    东南军理政的文官,现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是gdp。

    对于在外国战斗的将军们,对他们考核指标是看谁抢到的人口多、抢到的钱货多,赤果果的海盗思维!

    尤其是女人,别看她们柔软的身段,你要是捉得多,那你的指标就硬得不得了,年底会得到军部的大力嘉奖,升官晋爵,花差花差,不在话下!

    在东南国,官府真的是给民众发老婆的,官府把一些女奴配给到新开发的海岛上,发给那里的男人当老婆。

    女人是重要的资源,这肇庆城留下女人为多,难怪颜乐动心,他在国外执勤,这样的“坏事”干得多,有机会就干,如今看到那里的妇孺,真是食指大动,好想干上一票!

    ……

    舰队逆流而上,遇到逆风,唯有靠人工划桨前进。

    颜乐指挥的陆军只有五千人,他们分布在各式有桨船上,依旧前进。

    巡防舰上有划桨的正是阿三,他们在狭小的船舱里划得热火朝天,为蝇头小利而奋斗,努力地与江水与风比拼。

    划得脸颊黑紫………阿三是黑脸,脸上充血就成了紫色,手臂

    颜乐视察军舰上各处,见到划桨阿三干得起劲,暗暗点头。

    船舱里阿三异常老实,你不用考虑提拔他们,甚至不用给他们增加薪水,不用担心他们造反,他们不会要加班费、不要医疗保险、不要国家节假日、更不会奢望双修日!

    只要遵守与他们合同上的条件,按时发粮,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地为你划船,不会胡思乱想。

    看样子可以划到天荒地老,只要你一直雇佣他们,甚至他们认为你出粮准,还有奖励,真是个好主人!

    要是中国船夫?

    他们顶多干上一阵子,就会想方设法地往上爬,或者自己当老板,他们不会想到干一辈子的,这是华人的进步之处,但这些划桨阿三真的很好使!

    阿三的阶级固化,划桨阿三这辈子只会划桨,他们的地位低下,见到任何一个华人都毕恭毕敬,自动避往道边,因为华人属于上等的刹帝利阶级!

    颜乐也迈入高级军官行列中,有资格说些东西,他心忖着阿三真特m好统治,颜乐去过印度,知道印度兵是战五渣,在印度,华人出行要不骑马、搭车,或者被印度人抬着,否则就会遭遇bs,不是老爷!

    可惜东南国事情实在是多,对付的敌人也多,抢到的地盘更多,可是人口不多,否则吞并全印度,那里就会成为东南国的奶牛、粮库和银矿!

    还有,印度的雅利安女子,是有资格成为华人的妾室的!

    或许应该在印度加大力道,有所作为!

    颜乐又想到干上一票,正狂想着将三哥家里的白种女人圈叉圈叉的主意,若有所思时,“呜呜呜……”警报声传来,打拢了他的思绪,颜乐赶快回到甲板上。

第1250节 破火船() 
前方水域出现了一群船只,有十二艘之多,是那种中型的乌篷船,他们迎着舰队而来,而普通船见到军舰都会避往岸边,观察哨觉得不妥当,赶快示警。

    颜乐抓起望远镜看过去,发现来船顺风顺水,速度很快,它们的船舱里被包裹得结实,看不见有什么,船体在水中轻而且浮,不是重载,直逼而来。

    “这是火船!”他脸色骤变,马上发号施令。

    旗舰上一通鼓响起,分出了二十条巡防舰,他们没运载陆军,装的是水兵和陆战队员,加快速度迎向可疑船只,接着另一通鼓号响起,后面各舰船都放慢了速度。

    果不其然,见到军船上前拦截,十二艘乌篷船上的船只倏地燃起火焰,火势在风力助阵下迅速扩大,一下子蔓延全船,

    船员们都是一袭短打的汉子,则下到小艇去,拼命地离开航道,往岸边驶去。

    他们不用个人安危,古代的战斗绝不是随心所欲的,没有精准的火力,想追赶他们同样得划船,而逆水划船甚至有可能以龟速前进,这怎么能追得上!

    前锋的巡防舰上官兵们如临大敌,紧张地盯着越来越近的火船。

    针对火船,他们也有备而来,各巡防舰舰身打横,炮口伸出,指向来船的船体。

    距离百米时,随着各舰上军官们的口令声或者哨声,火炮打响!

    “砰砰砰……”震耳欲聋的炮声在大江两岸响起,炮弹呼啸而出,轰中船体,不断地轰中船体。

    要说到巡防舰的炮手们训练水平还真是杠杠的,两边舰船呈t字形,巡防舰横条,火船竖着,截面的面积小,然而依旧有一半的乌篷船被击中,船身剧震,从船头开始,条条裂隙向船尾延伸,很快地四处进水,船身分崩析离,在江水中解体!

    乌篷船是民船,制作过程考虑成本,并不坚固,如果是结构经过加强木板船,用实心弹轰击,有可能打上一二个小时都无法击沉。

    再接再厉,巡防舰纷纷调整方向,与乌篷船交替而过,此时舰船之间平行,伴随着军官的指令,巡防舰上的阿三桨手们迅速反桨,由逆流而上变成了顺流而下,军官们则控制着速度,尽量与乌篷船平行。

    桨帆船虽然在很多人眼里是比风帆战舰低一级的船,但是却在机动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旦战局有变,桨手们完全可以立即开倒车。或者通过一边的桨手加速,一边的桨手休息,完成快速转弯。

    正因为有这样的好处,东南舰队开发出大型的桨帆船,亦即是浅水重战列舰,定级为“黄河级”,足足用到四百名阿三桨手。

    之前更装备了大量的巡防舰,就是风帆巡航舰的缩水版,而巡防舰是有桨手的,行动非常灵活。

    现在交战的正是巡防舰,他们与乌篷船平行后,猛烈地开炮,一颗颗炮弹准确地砸在乌篷船船身上,很快地,一艘接一艘地沉没了。

    船上装载着柴火堆、草料堆掉落水中,招致巡防舰的炮击,不仅如此,舰上水手们还点燃了大炸弹,投掷而出,爆击那些较大堆的火堆,让它们在炸弹的冲击波下变小或者沉入江里。

    不一会儿,满江都有大大小小的火堆,但不是那种大型火堆的话,不能持久燃烧,就无法点燃江中的船只。

    后面观战的各舰船上军人们纷纷为巡防舰的表现点赞,一致拍掌叫好!

    而在远处的城墙上,叛军通过望远镜观战,则感觉不大妙。

    舰队迫近了梧州,方才的攻击来自驻梧州方面的叛军。

    接近山城梧州,可以见到江边的雄壮城墙,墙高八米以上,有宽大的城门楼俯视江岸,这对于内陆地区、非省会城市来说很少见。

    其实在古代,州县普遍不大,例如北京旁边的宛平城,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而已!

    六米高的城墙已经很可观了,毕竟古代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当然,即使是这样的县城,在中国也几乎能够做到一县一城,而在世界各国,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得到!

    国外大城市有城墙,但国外县城往往是县无城,或者顶多是一道围墙,甚至是木制的。

    县城城墙建筑表明了古代中国高超的建筑水平及超乎各国的实力!

    梧州,广西的东大门,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对于加强明王朝在中国西南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督,总督某某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总督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有专擅权,避免了与中央王朝联系太慢而无法及时处理军政事务的弊端,当然,派出的总督都是朝廷的心腹,国之干城。

    梧州城是有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有“百年商埠”之美誉,珠江干流西江从市区蜿蜒而过,因西江之利,深受广州影响,是广西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朱由榔叛军一路由朱由榔亲领进犯广州,结果他落了一个只身出逃,全军覆没灰头灰脑地逃回广西。

    他分出六千人马作为偏师,由林佳鼎、马吉翔率领,却是干得有声有色,沿江直往桂林,一路而下,并无碍难。

    原广东布政使林佳鼎是个极为合格的带路党,他做过广西布政使,有意无意中,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官员网络,在造反时派上用场,对朝廷土地政策的不满,官员们纷纷倒戈。

    毕竟,有明一朝,官员私人拥有的土地并不少,朝廷想往他们身上割肉,朱由榔造反,那些有地官员是姣婆遇上脂粉客,一拍即合!

    夺取了梧州城后,派出参将田建平率军二千把守,眼下他正在城墙上,放下了望远镜,遗憾地道:“可惜,可惜!”

    田建平三十多岁,原本是新明军的中级军官,家有大地产,因为朝廷土地新政,让其一怒之下,投入了叛军,期待改朝换代,博个公侯。

    他策动了火船攻势,但看上去效果不太好,旁边一位穿着东南军防弹背心的中年人冷笑道:“我早说过应该清晨时发动进攻的,田参将不信,嘿嘿,现在看到了吧!”

    说话忒够无礼,公然与田建平别苗头,但田建平也得忍,因为那中年人正是当初送船给朱由榔下广州的内陆“船王”栗道安

第1251节 我是柿子?() 
“这不是新明军,这是东南军!”栗道安指出道。

    栗道安身材不高,留着两撇小胡子,显得颇为精明,他哼了一声,不满地道:“来的不是江防舰队而是东南军,这支部队训练有素,绝不好对付,你看他们的表现是举重若轻!刚才的火攻应该放在清晨进行,则成算更大,现在倒好,来过这一次,没有第二次了!”

    火攻有成本,火船上用大量油脂助燃,对于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是不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