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587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587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小子!”郝摇旗猛吃一惊,他斧头力大招熟,也不过是杀了二人而已,而那人年轻骑兵“效率”极高,杀掉了六个。

    再看其他小子们,都是马刀猛砍,贝都因人被他们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纷纷落地!

    感慨着自己老的同时,郝摇旗心生豪情,有此军队,打遍天下谁敌手!

第1071节 战火中成长的骑兵() 
起初郝摇旗有所担心,毕竟东南军以海军称雄,陆军则没有什么拿手的战绩,而且面对着是凶恶的部族骑兵,他们自小在马背上长大,我东南军骑兵骤战能否力败强敌,是军官们担忧的问题。

    要是骑兵打不过敌人,则在此广阔地区,光依靠步兵等于把部队的机动力拱手让人。

    如今看来,东南军骑兵能战!

    他们士气旺盛,求胜心切,精神上不惧强敌。

    他们训练有素,作战技能良好,身体棒棒的。

    每天挥刀一万次!

    虽说不一定够这个数,但平均三千次还真的有,毕竟是职业军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训练上,哪怕不如对方有经验,但乱刀如暴风骤雨一般,足以杀死老师傅。

    教官都是这么说的:“你们初来乍到的,千万不要与他们比什么刀技,他们吃的盐多过你们吃的饭,你们训练出来只是条件反射,他们却是根深蒂固的反应!因此他们砍他们的,你们砍你们的,寄希望你们的刀比他们的利、比他们的快!还有我们的护甲强过他们,我们的优抚措施比他们有力,发的钱比他们多!”

    年轻的士兵们哄堂大笑,他们富有活力,来势迅猛,远胜过老中青三代同堂的贝都因人!

    部族骑兵虽然厉害,但良莠不一,既有勇士,也有滥竽充数者,而东南军结构合理,军官有威望有能力,士兵都是一水的小伙子,反应敏捷,力量胜过了部族骑兵,加上给他们二份见面礼:霰弹加炸弹,有效地打乱了部族骑兵的秩序。

    先发制人,先声夺人,趁部族骑兵混乱的当儿,一举克敌!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面对着伏兵,贝都因人先是与他们战斗,发现不是对手,马上逃跑。

    贝都因人那时可不是石油大亨,他们是纯正的游牧民族,擅长脚底抹油功夫,跑得飞那么地快。

    东南军稍稍追击,这回他们拿出了火枪,只要追上贝都因人,就手给他们一枪,又打倒好些人!

    胜利了!

    这场战斗赢得很轻松,大家顾不得庆贺,立即忙乎起来。

    诱惑敌人的战马!

    敌人看上去很面,但他们的马却相当地扎实,只要见着无主之马,那是主人被打下来了,马匹没跑远,官兵们纷纷过去诱惑之。

    阿拉伯马!

    这里正是阿拉伯马的故乡,这种马长相俊美,适应沙漠气候,奔跑迅速,启动快,跑起来平稳,四蹄翻飞,有一种跑在“气垫”上的感觉,骑者爽快,看者舒服,是世界级的名马!

    刚才的战斗中,明明他们的马匹已经行驶了很长的路已经疲态十足,但逃跑起来时,短时间东南军骑兵竟然追不上它们,可见其速度之快。

    东南军的马匹是从马六甲海峡那边的国度搜集而来,什么品种都有,既有良马亦有劣马,但整体质量不佳那是事实,好马的养育需要时间。

    官兵们抢着下马,找到一匹无主之马,其他人也不会与他争,这是君子行为,没有谁以上压下抢马的事情发生,有不少年轻小子诱惑到一匹阿拉伯马!

    诱惑马匹这堂课骑兵们都上过,教官亦作过示范,那就是面容不能凶恶,声音要温柔,慢慢靠近马首,嘴里说着马语,这是一种低沉的咕噜语,仿佛对马施展魔法,使它安静下来,每次片刻工夫,这声音有点象“霍………霍”声,从胸腔发出,马匹呆呆地看着,人不能急着上前,要慢慢来。

    但有一种最快、最有用的方法!

    大家拿出了饲料,就是豆子或者花生榨过油,又加上盐的豆饼或者花生饼,煎过后嗅起来非常香!

    较优质的这种“饲料”甚至可以给阿三当零食吃,他们非常喜欢吃,有的三哥骑兵甚至是一块豆饼人吃一口,马也嘬一口……华人军官们默默地走开,不忍目睹!

    取出来饼子,向马匹吹气,盐与豆子的气息让马匹很快起了反应,它们甚至举蹄上前,马嘴迫不及待地伸过来!

    让它吃,当它们吃完时,就可以试着用抓过豆饼的手去碰碰它们的马鼻子,摩擦马鼻子,让马嗅嗅人的气味,不要操之过急,亲切温和的的方式能够得到马的好感!

    用饲料收买马匹无往而不利,一刻钟之后,有上百名骑兵换上了阿拉伯马,兴高采烈地跑起来,他们的原坐骑黑着脸,象怨妇般跟随在变心的主人的后面!

    这场战斗持续时间不到一小时,就成功地击溃了八百敌人,东南军动作迅猛,杀死四百多敌人,俘虏百余人,得到好马过百匹,自已死伤不到五十人,死伤各半。

    不过这样的战斗在后面就少见了,敌人不再马大哈,他们派出斥侯打探军情,东南这不好伏击他们,就得与他们硬碰硬地干起来。

    “冲啊!”郝摇旗二千骑兵对上一支部族千五人,他招呼一声,骑兵们亮出了闪亮亮的马刀,策马向前。

    对方不知道哪来的部族,土耳其人管辖的部族多如牛毛!

    他们同样不甘示弱,亦亮刀打马与东南军对冲!

    好吧,双方干起来了,大干快上,马刀与弯刀互斫,砍得火星四溅!

    一两分钟之后,冲上前的部族骑兵被砍倒了,袍子的头部部分正好包裹着人头落地,非常方便!

    东南军招熟力沉,出刀有如闪电一亮,把部族骑兵象割麦般地砍杀,他们疯狂地从马上滚下来,有的人头从脖子上被削断,有的身体给锋利的马刀开了个大豁口,血如泉涌,异常恐怖!

    部族骑兵都是没义气的,不待长官吩咐,就把马一勒回头,飞奔开来,身子伏到马背上,贴得紧紧的,叫人看都看不见地跑开了。

    他们这是对的,哪怕东南军拿火枪出来,也打不中他们!

    大觉不过瘾的东南军骑兵们惊讶地发现自己追不上敌人,唯有悻悻地将火枪收起来,此时此刻,有的人才想到自己定位是是火枪骑兵,并不是**的骑兵!

第1072节 三个奇迹() 
火枪骑兵,火枪在前,东南军骑兵得来不易,卖少见少,为了保存珍贵的骑兵部队,东南军参谋部制定的策略是保守的,要骑兵们遇敌时,下马列阵以火枪作战。

    刀剑无眼,火枪则是东南军的强项

    也不是不给他们用马刀,如果遇到敌军败退时可以用马刀追斩。

    条文是死的,军官们大胆敢战,不拘一格,也就取得了相应的战果。

    目前,东南军派往埃及的骑兵部队有六千人,分驻开罗与苏伊士城,两支骑兵部队没有呆坐城里,而是开出城外,趁奥斯曼帝国之时,与先行到达的部族骑兵展开了广泛的野战,均能战而胜之。

    可能是经验稍逊色于部族军,在其他方面,包括训练、力量与速度、军纪、士气等,东南军骑兵辗压部族骑兵。

    部族骑兵首要是求财与保命,有了这样的观念,遇到强敌时,他们望风披麾。

    如果在奥斯曼帝国立国之初,部族骑兵敢这样畏敌如虎,苏丹会将他们找来,立斩当场!

    然而奥斯曼帝国成立已过二百年,变得腐朽,长于深宫妇人后的苏丹岂有当年苏丹的雄才大略,杀伐果断,因此,部族骑兵心安理得地该逃,以保存实力为上,不敢进攻。

    到来的部族兵马越来越多,已达三万人,在战火中成长的东南军规定谁在西奈半岛就打谁,谁也就老老实实地听话,不敢越雷池一步。

    区区六千人东南骑兵,竟然把部族骑兵给压制在西奈半岛以东,可谓威风八面。

    至于埃及及以西的昔兰尼加、的黎波里、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部族,东南军人少,防守如筛子一般,很容易被奥斯曼帝国派出的使者穿越防线,找到那些部族,要他们起兵反抗东南军,然而响应者寥寥无几,多是做做样子,有姿势没有实际。

    埃及地区竟然是水静河飞,没有奥斯曼帝国所想象的遍地烽火,没有拢乱埃及,没给奥斯曼帝国争取时间。

    东南军同样也在做工作,对那些部族说道:“除了尼罗河地区,我们华人对于象土耳其人那样的统治没有任何兴趣!”

    意思是说给部族自由,各部族欣然,那感情好!

    谁会想在自己头上安多一个太上皇?

    奥斯曼帝国征召大家打仗,不发工资和补给,战后虽说可以任意掠夺来帮补帮补,可大头又给土耳其人拿走,这样的活没法干。

    于是他们面对着奥斯曼帝国的征召而置若罔闻,按兵不动,如此就给东南军争取了时间。

    修葺加固城防!

    把开罗民众迁走!

    东南军不在开罗旧城设防,而另建一座新城以迎强敌,这座城池建立的时间短,工程量极大,华人以排山倒海势,废寝忘食,每天三班倒,拼命地干活,只用了三个月,就让一座坚固耐用的华人新城耸立在尼罗河三角洲边。

    这是不可想象的工程,换作其他人来做,可能要三年,甚至十年才能够完工,而华人竟然做到了!

    这是一个奇迹,埃及民众明白了华人的厉害,懂得了什么叫做基建狂魔。

    另一个奇迹是起建伊初到完工,竟然没有一支部族骑兵到来骚扰,开罗地区水静河飞,工程不受任何影响,也就顺利完工。

    事实上,奥斯曼帝国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当开罗失守后,他们的使节就已经派出,向各部族下达命令,要他们出动,为奥斯曼帝国争取时间,然而他们失望了!

    部族苦土耳其久矣!

    各部族隔山观虎斗,等的是两强相争,分出一个胜负来,至于怕土耳其人治罪?

    如果土耳其人胜出,也必然实力大损,反倒对他们要怀柔以待,不能追究他们的罪过,顶多是认个错,给土耳其人一个面子罢了

    要是华人胜出,他们可是说过允许部族独立的哦。

    反正怎么都有好处,部族拿小板凳当起了吃瓜群众,等着看好戏。

    话说回来,打铁还须自身硬!

    如果不是东南军夺取了开罗,显示了自身的强大,各部族心存忌惮,否则早就进攻拿人头向伊斯坦布尔请功了。

    就拿东南军骑兵来说,只要稍一软弱,表现不佳的话,部族骑兵同样会来进攻。

    第三个奇迹就是东南军把开罗旧城十万民众尽皆迁移!

    管辖开罗的东南军第四军的军长李来亨召见了开罗市政委员会的委员们………这是华人设立的傀儡政权,但也有相当的权力,毕竟华人表示尊重他们的宗教习俗,这个委员会是必要的,通过他们来管理开罗,因此他们也有权力,受到尊重,工作愉快。

    李来亨说道:“新城建立,土耳其人就要来了,一旦开战,你们不能留在这里,否则性命难保!”

    一点没错,在市政委员会的组织下,开罗人给予华人很大的支持,他们出动了大量的人力,帮助华人建城。

    大工做不来,打下手做做小工还是可以的,帮助华人填补了人力短缺的缺口,帮助非常大!

    三个月建城的奇迹不是说笑的,动员了大量的开罗民工来帮忙,此外,开罗给予华人的物资非常多,单是每天的新鲜食物就是一个天量。

    有了新鲜食物,吃下去干劲大,工作时有力。

    还有其他的建筑物资如砂石、木头,开罗人也提供不少。

    开罗人帮助“敌人”干活?

    那是因为华人按市场价给钱!

    出工,给钱,买东西,给钱,买卖公平,可不象土耳其人那样光收税没好处。

    这手干得漂亮,开罗民众赚了不少钱,他们喜欢华人。

    要是你来横征暴敛,开罗民众就算不揭竿而起,至少也会消极怠工了。

    如今土耳其人就要来了,他们会征召当地人从戎,要不运送物资、要不就是填沟壑、或者干脆给他们发兵器,要他们上前攻打他们参与建造的开罗新城。

    土耳其人不会心善,不会给大家发钱的!

    这城有多坚固,开罗民众是清楚的,所以李来亨说要迁走他们,委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市长阿卜杜拉·费萨尔是个带路党,彻头彻尾的华粉,尤其担心自家安危,他请教李军长该怎么办?

    于是李来亨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话来!

第1073节 发动机大撤退(一)() 
“我们计划把你们迁移到马萨瓦!”

    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