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586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586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埃及行省被夺取了开罗,等于整个行省沦陷,那些地方实力派就是一个个部族,桀骜不驯,趁机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奥斯曼帝国有许多不同大小的附属国。附属国须向苏丹纳税,并在战争时遣军支援。许多附属国在后来成为奥斯曼帝国的省分。

    随着帝事力量的衰弱,帝国会失去对附属国的控制。这发生在北非,突尼斯及阿尔及利亚处于“摄政统治”的状态,这些都是帝国统治的末梢,当地部族遥尊苏丹,但听多少话,是未知数。

    所以恢复在埃及的统治的关键是夺回开罗!

    上至柯塞姆下至普通官员,都明白这一点,事实上,进攻前的部署已在密锣紧鼓地准备,确定了主将人选法哈德·帕夏,这是一位在欧洲前线多年的宿将,久经沙场,朝臣们认为是恰当的人选。

    其实,法哈德·帕夏虽然打老了仗,但拿得出手的战绩没多少。

    他要是战绩闪亮,土耳其人早就打过了维也纳,之所以受到重用,原因是对柯塞姆·苏丹那可歌可泣的忠诚,彻底地俯首贴耳,谄媚无比!

    朝堂立足,忠心为上!

    君臣们讨论了派遣的各支部队,包括动用哪一路将领,以及动用多少钱粮,为了将领及负责人选,各个维齐尔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互相拆台,争得口干舌躁,好不容易才定下人选来,无事后散朝。

    科普律鲁·帕夏离开了宫殿,背后有人叫住了他,回头一看,正是第六位维齐尔艾西木·帕夏,两位维齐尔相互致礼,沿着宫道一起向外缓缓走去。

    旁边无人,艾西木·帕夏悄声道“科普律鲁帕夏似乎不怎么看好这次攻打开罗的主将人选?”

    顿时科普律鲁·帕夏心生提防,他知道艾西木·帕夏是皇太后杜亨·哈提婕这方面的人,这对婆媳真够呛的。

    太皇太后柯塞姆·苏丹及其儿媳即太后杜亨·哈提婕不和,在杜亨·哈提婕看来,她儿子登位,应该是母亲代为执政,却是柯塞姆·苏丹祖母代孙子执政,有这样的道理?

    不过柯塞姆·苏丹强势,她经营日久,势力庞大,杜亨·哈提婕唯有忍让,朝中六位维齐尔,属于她掌控的只有艾西木·帕夏,前四位都是柯塞姆·苏丹这方面的人。

    倒不是铁板一块,四位维齐尔都忠于柯塞姆·苏丹,不过分了两派,老二和老四对抗老大与老三。

    此乃官场定律,老二想进一步成为老大,老三想搞掉老二想进一步,往往与老大联手,但当老三变成老二时,那他与老大的同盟关系即刻消失,重演老大与老三对付他这个老二的事情。

    至于科普律鲁·帕夏,则是个有能力的聪明人。

    他非常能干,管政治军都是一把好手,聪明的是他不会与柯塞姆·苏丹对抗,如此就保存了自己。

    他不站在谁的那边,但他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

    当前面两派维齐尔争论到不相上下时,科普律鲁·帕夏说的话就很关键了,他就事论事,不夹个人色彩点评两方人选,持中而论,往往一矢中的,被柯塞姆·苏丹采纳,认为是合适的人选。

    他不会主动发表意见,但当柯塞姆·苏丹问起时,他的意见让人觉得有理。

    事实上,大维齐尔巴希尔·帕夏对科普律鲁·帕夏非常忌惮,屡次在柯塞姆·苏丹面前说他坏话,想将他贬斥,然而科普律鲁·帕夏手段圆滑,滴水不漏,大维齐尔不能达到目的。

    他正色道“华人占领开罗,绝不是烧了我们的胡子,而是砍了我们一条臂膀!”

    胡子、臂膀的比喻,让科普律鲁·帕夏不由地莞尔。

    这里面有个典故,正是1571年,红毛番西班牙国海军在勒班陀海战中大败土耳其海军,但是土耳其大维齐尔索库鲁·梅米特·帕夏在战后对威尼斯使者说“你们只是稍稍烧焦了我的胡须………指奥斯曼帝国海军舰队,而我却砍掉了你们的臂膀………指土耳其人夺取了塞浦路斯,我的胡须还可以长出来,你们却没有再长一条手臂出来的能力!”

    如今攻开罗大将人选非同小可,被艾西木·帕夏看出他不赞成法哈德·帕夏出战,科普律鲁·帕夏心中一惊,暗自检讨自己有什么地方让对方看出了破绽,他嘴上道“柯塞姆·苏丹定下的决策,我非常赞同!”

    艾西木·帕夏知道这人老奸巨滑,他问道“万一法哈德·帕夏兵败,华人之势猛烈,帝国只怕要失去整个非洲,科普律鲁帕夏不得不早作筹划!”

    科普律鲁·帕夏不动声色地道“该当如何筹划?愿公以教我!”

    “如若有事,公当如何?”艾西木·帕夏的话,让科普律鲁·帕夏心中大震!

    他装糊涂道“在柯塞姆·苏丹的统治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艾西木·帕夏微微一笑,没往这方面说,而扯到另一方面道“对于科普律鲁帕夏的个人品德和才华,我是深感钦佩的,自愧不如!帝国有了你,在未来的岁月才能够应付强敌侵袭,帝国不能没了你,由你来主持朝政,只怕要比那个家伙好得多!”

    “愧不敢当啊!”科普律鲁·帕夏谦逊地道。

    临近宫门,旁边有人,两人不再言论,各自告辞离开。

    艾西木·帕夏所讲的话,让科普律鲁·帕夏知道帝国将在不久后风雨欲来,只待着法哈德·帕夏兵败之后就会发动!

    法哈德·帕夏兵败,很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将来会真的有事啊!

    至于艾西木·帕夏说他钦佩科普律鲁·帕夏的本事,科普律鲁·帕夏明白他的意思,这是示好,收买!

    他们凑在一起的情况,很快就传进了大维齐尔巴希尔·帕夏的耳中,听闻没听到他们说什么,巴希尔·帕夏冷哼道“肯定不会是好事!”

    在他看来,柯塞姆·苏丹早就应该解决了杜亨·哈提婕和科普律鲁·帕夏,但是柯塞姆·苏丹顾虑影响,迟迟没有下手,一旦有事,那他作为柯塞姆·苏丹的得力干将,就逃不掉清算!

    巴希尔·帕夏虽然愚笨,也知道开罗之战影响深远,他发了狠,着各官员们尽力工作,不许捣乱!

    所有的人必须积极支持军队工作,如有不利大军之事,则作严厉追究,绝不放过!

    一切的一切,等待战争的结果了!

第1070节 与贝都因人的前哨战() 
造型奇特、秀美奇特的山峰和沙丘连绵不断,宛若置身于画中,一步一景,对于驴友、背包客简直喜坏了心,但对于许多人来说,真是麻烦。

    西奈半岛,风沙吹拂,一支骑兵队伍在沙漠中行军。

    他们不能称为军队,军队制式装备,步调一致,而这支骑兵则是装备杂乱,他们都穿着长袍,有的人长袍罩着链子甲,看他们的模样是头目,大部分人则有皮甲,甚至还有些人就是布衣,都配备弯刀,有的人配备弓箭,有的人则是火枪。

    这是一支贝督因人部族,受到奥斯曼帝国的征召,前往开罗作战,他们是头一批赶往开罗的部队。

    奥斯曼帝国控制一个地区,往往只是占据其中心地带,对于周边部族实施遥控,并不实管,同时推行绿化。

    策略是听我话,不听话就打毁你全族。

    这是一种恐怖统治,以大石压死蟹的架势逼使部族听话,而且不花一分钱。

    庞然大物也似的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不会给部族发薪水和供应军资,部族出战,依靠打胜仗从敌人那里掠夺财富来补充,财富包括了财产、牲畜、物资和人口,有时也能够收益丰厚。

    因此,参战的部队不得不积极,否则血本无归,一来二往后,部族族长就坐不住座下的位置,族人们不敢反对奥斯曼帝国,就会把怒火发泄到族长的头上。

    “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也称为“贝督因”,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就是那种高鼻深目绿或者蓝眼眸的那种。

    在绿教兴起前,贝都因人是阿拉伯半岛部落氏族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之后,贝都因人纷纷皈依绿教,沙漠中成长的他们剽悍、骁勇、顽强,成为绿教扩张的基本力量,并随之而散布于西亚、北非的广大沙漠地区。

    这支贝都因部族原本生活在受到西奈半岛以东地区,受到奥斯曼帝国的征召,出动前往开罗。

    土耳其人的使者到达了他们部族,要他们依照神圣的盟约,出兵为奥斯曼帝国作战。

    神圣的盟约,是贝都因人的舍勒,亦即是族长,在神前发誓,要听从奥斯曼帝国的话,帮助奥斯曼帝国打击敌人,从而得到荣誉与财富和女人。

    贝都因人豪爽、好战,只要给他们一个理由的话,他们就会痛快地参战。

    这族的“舍勒”叫做艾尼斯,弓马娴熟,率领族人八百余人出动,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是最先抵达的部队。

    艰难地跋涉中,他们用面纱遮腰,以抵挡无所不在的风沙的侵袭,食水补给不晚,每个人的嘴唇干裂,但目光坚定。

    队伍中的马车在吱吱乱响,它们载着辎重,但家当少得可怜,就是一些烧饼、干果、椰枣而已,还有一些屯积的箭矢等,水罐早就空了。

    贝都因的战士们形形色色,自由散漫地顺着向西的方向在行进,没有什么组织,都混在一起了,大家都自由自便地走着,有的唱歌、有的吵嘴、嚷闹、笑骂,有的爬到了马车上,睡意朦胧地打盹。

    谁也没想到危险,没想到敌人,他们艺高人胆大,不惧任何敌人,自以为能够打败任何的敌人,甚至没有派出斥侯去探路,然后他们就吃了大亏!

    在前方路左的一个大沙丘的后面,密密麻麻的骑兵部队,他们制式装备,一水的轻型合金装甲,也穿着长袍袍子,头戴钢盔,许多人蒙着脸,鸦雀无声!

    正是东南军新编第四军的骑兵部队,由副军长郝摇旗亲自指挥,准备偷袭敌人!

    郝摇旗伏在沙子上,拿了个小型的单筒望远镜窥伺着前面到来的骑兵部队,他这个望远镜望的距离不远,但是很隐蔽,不会在阳光中反光,避免了给人发现。

    他作了一个手势,四门火炮被炮兵们无声无息地推上前,黑洞洞地炮口正向着前路的敌人。

    郝摇旗低喝一声道:“开炮!”

    隐蔽的四门大炮,向着那支敌人齐射!

    隆隆的炮声,如春雷般在空荡荡的沙漠中回荡,郝摇旗翻身上马,率领骑兵们突击!

    跟随在后面的骑兵们,不作声、不呐喊,也不开枪,从沙丘的后面飞驰而出。

    火炮发射的是霰弹,炙热的弹片如切豆腐一样,将当面贝都因人与马匹的身体打得稀巴烂,鲜血飞溅,波及的人有上百!

    受此一击,贝都因人炸营了!

    惊魂稍定,他们见着了冲来的敌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好哇,就让他们我们弯刀与弓箭的厉害!

    他们也打马跑起来,迎着敌人冲上前去,有的贝都因人向着敌人发射了弓箭,但大多数贝都因人更想的是用弯刀砍下他们的人头,他们紧盯着敌人,眼里冒出嗜血的目光。

    双方距离并不远,很快接近,在东南军的队伍里,向着贝都因人猛然甩出了上百个冒着烟的小玩意儿。

    终于有人喊出声来:“嘿,相好的,送给你们一个屎蛋!”

    轰隆隆,轰隆隆,爆炸声中,贝都因人与马匹被飞迸的钢珠与铁钉给炸得晕头转向,痛疼难忍,队伍不整。

    与此同时,东南军骑兵杀进了他们当中,马刀闪过,人头落地!

    双方拼命地厮杀开来,兵器的交击声,怒吼声和惨叫声马上让这片地区变得喧闹无比。

    郝摇旗手执短柄大斧,向右微一侧身,待战马冲近,一斧照着一个贝都因人的脑袋猛劈下去,“蓬”地一声钝响,那个倒霉的家伙一声惨叫向前扑倒。片刻后右侧沉重的马蹄径直踩到那人背上,骨头断裂、血肉变形的声音听得人头皮发麻。

    “噗!”忽然一杆樱枪从一个挥舞着弯刀的贝都因人脖子上刺入,长枪飞快地变化方向,因为马在冲刺,很快就从那人脖子里拔了出来,枪头一甩,大片的鲜血飞到空中。

    那是东南军一个年轻骑兵借着冲力干掉了一个贝都因人,然后他再冲上前去,举起长枪,照着敌人飞出!

    惨叫声中,一个贝都因人胸口被贯穿,颓然倒地。

    年轻东南军骑兵雪亮的马刀在他手中舞得生龙活虎,连过四个贝都因人,尽被他砍翻在地上!

    “好小子!”郝摇旗猛吃一惊,他斧头力大招熟,也不过是杀了二人而已,而那人年轻骑兵“效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