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562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562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华人就吃着奶糖、牛肉干,而印度兵则嚼着他们的饲料,还有果干。

    为了提神醒脑,有人嚼茶叶、有人吸烟,一根接一根、有人冷水洗面、有人擦药油,做简单运动,有的人凭墙打盹,五花八门,而资历安团长则请了马拉地营、锡克营和德拉斯营的华人、印度人指挥官一起来,请他们喝一种别致的饮品。

    纯黑色的饮品,独特的香味,苦中带有甘味的口感,喝下去令人变得清醒许多,比茶叶效果来得强。

    咖啡!

    没错,东南国开始嗨咖啡了!

    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当地土著人经常把咖啡树的果实磨碎,再把它与动物脂肪掺在一起揉捏,做成许多球状的丸子。这些土著部落的人将这些咖啡丸子当成珍贵的食物,专供那些即将出征的战士享用。

    战士享用了咖啡丸子后,嗨了,非常兴奋活泼,如此就有更多的精力去作战。

    13世纪时,埃塞俄比亚军队入侵也门,将咖啡带到了阿拉伯世界,那些穿大袍子的阿拉伯人呆在帐篷里嗨着。

    17世纪咖啡的种植和生产一直为阿拉伯人所垄断,而阿拉伯人屈服于奥斯曼帝国,因此土耳其人也就大啖咖啡,兴高采烈的很嗨。

    欧洲人差不多到1570年后才开始嗨起了咖啡,在欧洲价格不菲,只有贵族才能饮用咖啡,咖啡甚至被称为“黑色金子”。

    如果没有颜大少,要到1690年,一位荷兰船长航行到也门,得到几棵咖啡苗,之后他在印尼种植成功,这才让咖啡在东南亚嗨起来。

    而颜大少执掌东南亚,他是知道咖啡的,他有的是人手和钱,让他们去找,找到了咖啡苗就出钱买,买不到就偷,移植到东南亚,让华人们也嗨起来了。

    由于产量没上去,价格还是很贵的,没列入军用物资里。

    如今大家头重脚轻的,资历安团长带有一袋的咖啡粉,就与大家嗨一嗨。

    马拉地营指挥官库纳勒年轻手快,不怕烫地连干三杯后,精神大振地自夸道“我现在能够一个人打下开罗!”

    话音刚落,只听见远远地一声枪响,资历安望向枪声处尘埃飞起,微微一笑道“不用你去打开罗,你很快就能试试单挑那些敌人了!”

    他取出一枚哨子,长长地吹出一声“笛!”

    敌袭!

    。

第1023节 不能据险而战() 
埃及全靠一条尼罗河,尼罗河边风光无限好,离开尼罗河,就是丑陋荒芜的沙漠世界了。

    开罗城外尽是荒漠,风一来,卷起千堆沙!

    风大时沙尘暴,昏黄色的风沙如墙而来,高耸如山,黑天昏地,如妖魔鬼怪在作祟,风沙翻滚冲腾,狂袭城市,整座开罗都被风沙覆盖住!

    所以在开罗乃至于阿拉伯地区,从头包到脚的袍子非常实用,既遮阳,又挡沙。

    而东南军在沙漠中行军,也给部队发了罩袍,一种轻薄的袍子,类似阿拉伯的长袍,许多人还绑了围巾,臭是难免的,但好过身上皮肤都是沙。

    风小时,也能够看到沙尘在空中旋转,形成或大或小的风沙旋涡,移动时,让天色时亮时暗,不断变化。

    开罗守军塞利姆的骑兵部队懂得利用无所不在的风沙旋涡进行掩护,顺利地机动到来袭敌人的后方,向他们发动进攻。

    他算看得起印度人了,出动了一千五百名骑兵突袭!

    如果是印度人,那打都不用打!

    而有华人夹在他们当中则好得多,即使印度兵懒散,也有华人督促着他们。

    部队休息,放出的岗哨丝毫没含糊地及时鸣枪报警。

    敌袭!

    印人先遣团炸了营般,明明训练了不知道多少次,真正临敌时,有的印度兵楞是挪不动脚步,还有的印度兵象只猴子般地乱蹦乱跳,一下子就脱离了他的部队!

    颇有种鸡飞狗跳的感觉,华人军官们叫骂着,X着印度兵家中女性………口味真重,疾步上前,象老鹰抓小鸡般地把那些昏了头的印度兵给抓进队伍中,皮鞭纷纷用上,动作稍慢的印度兵就挨上一鞭,此时你对他们说什么都是白搭,用皮鞭来讲话好过你说一百句。

    “部队集合完毕!”担任当天值星官的辛伯向资历安团长报告道。

    “敌人很多,去那边,以密集队形迎敌!”资历安说道。

    “是!”辛伯领命而去,他声音洪亮,叫喊起来颇为有利。

    他们刚才休整的村落其实极有好处,要是全华班,面对强敌,指挥官会二话不说,立即据村而战,把部队分散开来,逼着敌人打巷战,相信自己的士兵会尽一切努力打击敌人,争取胜利!

    关键是印度兵,你得把他们放在眼前你才能放心!

    否则的话就不知道会出什么妖蛾子,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三锅做不出的………公元1962年天朝红军与三锅的战争中,一个地堡里的三锅廓尔喀兵束手被擒,红军问话说:怎么没开枪?回答:没接到命令,问话:为什么不逃跑?回答:没接到命令。

    三锅中的廓尔喀士兵没有命令绝不乱动,即使一天不吃饭,命令他坐着,他也不会离开。

    老实人哪!

    其他的三锅则会放飞自我,哪怕是集合,没华人长官在旁边看着,那么他们的军官就会找阴凉的地方躺下睡大觉、或者是喝茶打P,根本不理他们的士兵。

    种姓制度是如此的根深蒂固,要不是公务,高种姓的军官与低种姓的士兵说多一句都觉得自己掉价!

    印度兵们有的会凑一起吹牛皮,他们特别能吹,给他们放开来吹上一天不吃饭都可以,还精神抖擞!

    有的则在神游,游着游着就不知道游到哪去了,即使是最有纪律的锡克兵也不例外。

    有经验的华人长官管着他们的队伍,不让他们脱离自己的视线,即使印度兵请假撒尿,也是回一个才放一个!

    有的华人士官嫌麻烦,撒尿也是一排人出动集体撒尿,都懒得批准一个个来。

    资历安训练印度兵,他太清楚印度兵的德性,印度兵理念很朴素:“当兵就是为了钱,养家糊口,别无其他目的。”

    至于胜利?

    这两个字太高大上了,华人长官多多考虑,不关三锅的事!

    资历安不得不放弃地利,召集军队在村外开阔地列阵作战,哪怕直面敌人的骑兵也在所不惜。

    他骑上了他的马,用望远镜观察,这时敌人也出现了。

    成群的精锐骑士昂首骑着马慢跑向前,矫健的身影、钢铁的光辉,在阳光下形成一道充满力量的风景线。

    气势很足,这可是打遍三大洲的精锐之师!

    埃及国内、周边的部族多如牛毛,即使头上多了个奥斯曼帝国,顶多也是收收税,实际上各过各活,照顾部族,搞什么建设想都别想。

    部族没有国家观念,彼此攻伐,时不听话,所以开罗的军队无年不战,战斗力杠杠的!

    骑兵发出的压力还是蛮大的,哪怕受够训练,一些印度兵还是不可遏制地颤抖起来,好在有华人军官严厉地看着他们,后面还有一批督战队,拿着雪亮的鬼头大刀,敢退者立斩当场!

    先遣团排出比较短的一字形,200人一排,共四排,阵容相对厚实,所有的士兵都上了枪刺,预备近战。

    趁敌人还没过来的当儿,资历安策马在阵前奔驰,喊上一嗓子,他说的话很“印度”:“努力作战,争取胜利,你们当中一些人,总有机会升为刹帝利,而逃跑的人,则打成贱民!”

    有道理,印度官兵们一致认同这位长官的话!

    东南国华人根本不做改造印度教的举动,顶多微调,如此没有大的宗教矛盾,得到了印度人的拥护。

    华人是刹帝利,因此他们有权利把逃兵打成贱民哦!

    刑不上大夫,要是逃跑的是刹帝利,则看情节进行军纪惩罚。

    队伍稳定下来,大军官拿着指挥刀,而低级军官与士兵们则把火枪装好膛,准备击发。

    敌人冲来了,似乎有人喊着口号,举刀高呼,他们徒地一阵呐喊,马蹄声骤然急促,刀兵和盔甲的摩擦响起金属特有的重音,马匹飞奔,马蹄动地,转眼即近!

    骑兵们仰天举弓,轻盈松开手指,“胡!胡!胡!……”弓弦声响成一片,箭矢抛射上天,天空为之一暗。

    箭矢爬升到最高点,纷纷下落,随即印度兵阵中惨叫声响起!

    同时,火枪、火炮轰响,打得对方马嘶马倒人喊!

    居阅读网址:

第1024节 印度兵顶住了敌人的进攻() 
距离八十步远,双方差不多同时开火!

    如果可能,资历安宁愿把敌人放近来打,他可以忍受着不开枪,等敌人近到三十米时才来一下狠的。

    排队枪毙,距离越近越好!

    三十米一次齐射效果很可能胜过对方由远至近冲来时二三次齐射的效果。

    但是对上骑兵……资历安不敢冒险,万一人家不与你近战,只是骑兵掠袭,已方光挨打无还手,军心立崩。

    滑膛枪vs弓箭,孰厉害?

    这次答案是平分秋色!

    攻击印度人的都是老兵,即使在奔驰的战马上,他们发出的弓箭都能够射中印度兵的队列。

    让印度兵阵中倒下一片!

    他们的攻击速度达到每分钟5箭,而印度兵顶多是一分钟射出3枪,单位的dps输出是弓箭胜过滑膛枪。

    滑膛枪的连续射击还是很猛的,两排士兵一排蹲伏,一排站立,同时开火,然后他们退后,换另外二排士兵上前再来开火。

    而且滑膛枪使用了铅弹,亦即是达姆弹!

    那玩意儿射中人体会翻滚,形成空腔,杀伤力忒够可怕,加上铅中毒及感染,危害不小,威力不必多说!

    不过,骑兵死的不多,倒下的都是马匹,射人先射马那是必然的。

    即使是马匹,中了铅弹一样抵受不住,有的马匹轰然倒下,砂土飞溅,有的竟然落在了印度兵前方,可见马匹的冲击力有多大!

    “啊!”一个印度兵胸口中箭,软倒在地上。

    立即,一个医护兵把他拖出了队列进行救护。

    又一个印度兵肩头中箭,不过他没有处理,而是咬牙换弹,好在一个医护兵为他及时包扎。

    说实在话,如果不被命中要害,挨箭好过挨达姆弹,当然弓箭也是杀伤力不小,一窝蜂箭矢飞来,箭利力沉,印度兵中箭非死即伤,他们都没有披甲,中箭肯定流血,埃及人用的是三棱箭头!

    流血不止,因此军官下令,中箭者马上进行包扎!

    说是那么说,但还是有的士兵轻伤不下火线。

    身穿装甲的军官倒是相对安全,挨弓箭射中,坚韧的护甲有力地抵挡了弓箭的侵袭,保护了人体。

    即使被射穿,也往往难以致命。

    东南工的研发力量强大,研制的护甲已历数代,用的是合金钢材料,坚韧有效。

    它的研发和生产深受上层的重视,哪一个部门都不敢掉以轻心,有钱,尊重工匠技术人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提供给军队的护甲质量过关,就在此处经受了考验,军官的死伤率不高。

    还有锡克营挡在前面,他们是装甲掷弹兵,人手一件装甲,为后面的士兵们充当肉盾。

    不过,总有人要倒霉的,资历安坐在高头大马上,衣着也与普通士兵不则,目标明显,而埃及骑兵有神箭手,他们瞄向了资历安!

    “嗖”的一声,远远一箭射来。

    周围枪声不断,资历安没有注意到斜刺里射来的一箭,射中了他的左肋,哎啊一声,身体一歪,往后就倒。

    好在后面有马弁把他给托住,没来个倒栽葱掉地,他们抱着他,放下地来,定睛一看,护甲已经被射穿,那枝箭钉在身上,很长很粗很重,显然是高手所为。

    鲜血突突地流出来,急召军医,折箭后给他取出箭头,再用盐水清洗伤口,即敷上金创药,止血后,包扎起来。

    军医做得非常熟练,五分钟后完成全部处置,资历安叫人带马过来,他重新上马。

    包扎过的地方迅速染红,接着鲜血流下来。

    吓得马弁们想把他给拉下马来,然而资历安不愿意了,他挣扎着,命令马弁们别动!

    “蠢材,要是那些印度兵这么久不见到我,他们会逃跑的!”资历安喝骂道,他太清楚那些印度兵的德性了!

    华人军官在军阵里,是印度兵胜利的保证,否则他们分分钟逃光光!

    没奈何,叫多两匹马过来,由马弁骑上去,在他左右两边手拿着护甲为他作掩护,同时旁边也有士兵给他顶着,军医继续为他治疗。

    哎,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